一次特殊的即兴小练笔

来源 :少儿科学周刊·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bourb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抓住契机,即兴练笔,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写作能力,还增强了孩子们自我约束能力,这是我在一次特殊的即兴小练笔中的感悟。
  那是开学的第二天上午第四节课是自习课,本想考察一下开学初孩子们学习的定力,也来检验一下我开学收心教育的成效,于是,我便“很镇定”地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
  几分钟后,班长便匆匆跑进办公室,喊道:“老师,教室里‘炸开锅’了……”
  还没走进教室,就听见了吵闹声,等我身影仅在门口出现一线时,这帮小淘气们的声音便戛然而止。唉,這帮不省心的孩子们!我曾“企图”未雨绸缪,在第一节课时苦口婆心地大讲纪律公约,耐心细致地对每个同学约法三章,并对新学期的纪律强调再三,甚至对个别同学严慈相济…..但这帮孩子依然我行我素。我不禁又暗自思忖界定什么叫“孩子”这个概念:所谓孩子就是说了一百遍的规矩仍当耳旁风的人;就是刚才还痛哭流涕认错,但转眼却百变鬼脸,哈哈嘻嘻的人。看到这一情景,我不免怒火中烧,但随之冷静战胜了急躁,我改变了曾经大声压制或“抓现行”的方法,准备换一种方式来教育。我压抑着内心的情绪说:“从我还没进教室所听到的热闹阵势,我猜想,刚才一定有一些同学在无拘无束地尽情发挥着表演的天赋,可惜我不在场,错过了观看演出的机会。要不这样吧,你们也来个情景再现,把刚才的情景写下来,怎么样?也让我这个迟来的观众有身临其境之感。”
  “啊----不会吧-----”从学生异口同声地“啊”声中及紧皱的眉头中,我能想到这些学生对我采用的这一方式的意外和吃惊。“很简单的,没什么不明白的就写吧,把你看到的,听到的以及自己的表现写下来!”学生此时看到我近乎命令的口气,知道我是认真的了。再看看几分钟之前还神采飞扬,忘乎所以的同学,面对任务和可能在别人“作品”中出现的尴尬,顿时耷拉起了脑袋……我想:写吧!既然你自己创造了情境,那就来个即兴练笔,消耗你们体内过剩的能量吧。
  从一开始的咬笔杆,紧蹙的双眉,到教室里鸦雀无声充斥的“唰唰”声,此时我在耐心地等待着练笔中向我展示的“典型人物”的出炉。
  十几分钟后,我收上来了这些练笔,果然这些作品中,彰显了孩子们在我五年来注重练笔训练的功底,凸显了极个别孩子顽皮不羁的个性。值得强调的是,练笔中优秀的短篇所给我带来的兴奋感和成就感油然而生,熄灭了曾经的愠怒。
  现选取两篇学生即兴练笔作文
  练笔一:
  “嘀哩哩哩哩哩……”一阵扯着嗓子的超音波伴跑调的《春天在哪里》的歌声从五一班教室传出,这节自习课从上课铃声响后的唱歌拉开了序幕……
  上课铃声响后,这节自习课,老师不在教室,文娱委员顶着高频喧闹在躁动的场景中领起了《春天在哪里》,还好,这首歌总算有人响应,但就是音律不整,毫不着调。要知道,我们班可是“众神云集”啊!讲台上可怜的值日班长和领歌委员大声喊着“安静”,但无济于事。不过说也奇怪,本来不爱展示歌喉的男生门,今天不知出了什么“岔子”,竟爱唱起了歌,只是声儿震得屋顶要掀翻,歌喉差得达到一定境界,用“惊天地,泣鬼神”也不为过。虽说领歌委员换了一首又一首,依然我唱我闹。
  看,教室里一些同学捂住了耳朵,我也同样“避免耳膜穿孔”捂了耳朵,可那声音还是从指缝里钻了进来。无奈的我巡望四处,看看神人的表现:牛帅帅自得其乐,捂着耳朵和同桌相视而唱;李飞飞旁若无人地大声和后排男生说话;更有淡定姐刘娇娇表现非同一般,坐在那里捂着耳朵看书……
  终于,老师来了,教室里好像一口沸腾的锅里浇进了一盆冷水,瞬间平静了。“爆炸音波”终于平息了。我疲惫的受尽煎熬的可怜的耳朵,终于可以休息啦!哎,老师才讲过的纪律,大家怎么这么快就忘了呢?可接下来这些淘气包们会经历什么呢?是暴风骤雨还是……(——张海月)
  练笔二:
  开学了,暑假里快乐的生活总是那么难忘,虽身在教室,可心不禁飞出去。
  这节自习课,老师不在,我们为什么不能重拾假期的快乐呢?对,课堂上不能死气沉沉!
  今天我要趁领个委员小希希一领歌,就创造一种活跃的气氛,于是我便大声地唱起来,(值得一提的是我五音不全,哎,没办法天生的)嘿嘿,我发现我的感染带动的力量也是很不一般的啊,听,有人跟我附和。一开始他们还有些谨慎,但渐渐地几个变为好多个,大概法不责众的心理吧,大家都放开了,班里似乎有N个声部在同时唱,没什么韵律,但气氛很活跃哦!时不时能听见王虎子的狮吼音,赵小天的海豚音啦。教室里热闹极了!
  可不久,班主任就来了,全班好像打了镇静剂,哎,今天老师没有大声批评,让写刚才的教室里的场景及同学们的表现,我的小心脏怎么有些“突突”跳呢?此时我有些后悔了,悔不该……毕竟老师才讲过要纪律,尤其是还专门对我进行了一番教育,我怎么又控制不了自己了呢!(——牛帅帅)
  孩子们作文中提到的人物,我没有抓典型,采用了冷处理,“软教育”,让他们在冷静后的练笔中找到了自己的缺点。
  新课程标注中指出:“ 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表达真情实感。”这一方法的选用,无疑是学生在生活中学会观察,表达感受,认识自我的过程。学生练笔的同时反思了自我,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时常采用即兴小练笔这种形式来培养孩子的写作能力,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观察能力,这种形式点燃了学生的写作之情,抓住突发的场景或场面纪实写作,因亲身参与,情发于心,写出了真情实感,成文也较迅速,不愧是一种提高学生表达的有效方法。正如以上这次特殊的即兴小练笔,不仅让学生真情得以抒发,同时也运用一种特殊的方式教育警醒了学生要遵守纪律,真可谓是一举两得。
  
其他文献
摘 要]英语学习的真正内容不是掌握英语的词汇、句型或者语法,而是了解和掌握通过这种语言所表现的文化。PEP小学高年级的英语教材,具有语言点集中、复现率高的特点。教材内容的精简,要求教师深入挖掘语言内涵,拓展语言知识。学生知识丰富,学习潜力大。他们需要一种适合他们的有高度的学习,能够让他们聆听到有关真实生活的故事和接触现实的问题。因此,笔者从如何选取文化信息为切入点,阐述故事、游戏、肢体语言在文化融
我觉得,多读些古诗文,“活用”古诗文,会使原本比较缺少形象的科教卫新闻标题做得更加精当凝炼,更加余味无穷。科教部在这次好标题竞赛中获二等奖的《沈括在天应迫问,钱塘何
知识目标:进一步了解家乡(杭州西湖)的名胜古迹。  技能目标: 1.学会将网页上的文字复制到Word中;   2.复习搜索引擎使用的方法及收藏夹的使用。  情感目标:通过了解家乡的名胜古迹,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会将网页上的文字复制到Word中。  教学难点:准确获取网上的文字信息。  教学过程:  一、交流谈话,揭示课题:  1、交流谈话:同学们,你们知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摘 要]本文开始提出了“我们尝试到了小学语文模块教学的优越性”,接着从模块教学在整体性上优于单篇教学;“模块教学”比单篇教学灵活性强;“模块教学”比单篇教学节省三分之一的时间;模块教学更适应于农村小学教学;模块教学的教学目标单一集中便于学生集中精力探究五方面来论述小学语文模块教学的优越性。最后指出实验小学语文模块教学出现的问题。  【关键词】模块教学、利弊、灵活性、目标单一。  自实验“小学语文
目的:  客观评价间歇性外斜视患者注视眼和偏斜眼的调节反应、调节灵敏度等调节功能方面的差异,并且探讨间歇性外斜视患者为了保持双眼融像而引起的调节反应的变化以及间歇
职高阶段,学生在生理,心理上已接近成热,是准备走向独立生活的时刻,他们的自信、自尊都在增强,他们有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而接触面也更加广泛,他们求知欲强烈,学校教師传授的知识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他们渴望从各种渠道接受新观念,接受新知识。在这时,审美教育更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其鲜明的形象性和强烈的情感性正是对感情真挚奔放,形象思维极强的青少年作用是最大的。但同时也要认识到当代的世界正处在一个巨大的历
艺术教育具有特殊的育人功能。其主要目的着眼于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促进学生审美发展,服从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总体教育目标。我国和谐的社会环境亟待我们在审美教育的过程中创设和谐。   一、对激发表现力和传授表现方法的和谐创设   激发表现力就是唤起学生的审美期待和审美冲动,使学生希望投入到审美创造活动中去的跃跃欲试的积极状态。这是让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意识得到发展的基本条件。唯有表现力被内在的激发起来
“语言”,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它应该具有科学性、理论性、实践性和综合性,在我们生活中它无时无刻不被派上用场。作为一个语文老师,引导学生到广阔的社会生活中去学习和运用语言,这是与语文科的课堂教学同步重要的另一个侧面。作为语文教师,千方百计引导学生开展一些培养他们创造力的活动,实属当务之急。因此,本学期我们利用周末开展这样一个活动——收集、分析、评价电视广告。以期在“语言”教学中渗透、培养学生们的
提 要]本文由单篇语文教学的弊病引出论点:采用模块教学能增强语文教学的灵活性。接着以小学四年级语文第一、四单元,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二、三单元为例验证语文模块教学能适当调整课文的教学顺序,可以适当地调整课时的安排,可以灵活地安排专题实践活动等,一组内还可按排多种课型。  [关键词]灵活性、顺序、课型、实践活动  多年来,我苦于单课教学的繁琐、单调与简单重复,自从2010年以来尝试小学语文模块教学法后,
[摘 要]思想品德“问题情境式”新授课教学模式是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探索问题,展示过程,探索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获得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完成一个教学过程的教学方法。本文对“问题情境式”教学模式的提出、“问题情境式”教学模式的内涵、理论依据、操作原则、研究目标和操作过程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问题情境式;创设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