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在高中物理课堂的应用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jay3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中学生的要求,理论联合实践是当前的发展趋势所向,为了使得广大的中学生更好的去学习物理,故而可构建起情境教学模式,促使学生可在多元化情境中加强对知识的灵活运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情景教学;构建;高中物理;应用]
  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引领学生参与到情境学习中,在体验与感受下直面迎接问题,灵活向外发散思维对物理知识进行探索,这样不仅可以掌握一定的物理知识,而且能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学生的学习热度也会随之高涨,遇见问题学生便会更有激情的去进行知识探索学习,并愿意尝试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促使教学目标的达成。
  一、构建多元情境,激发学习热情
  (一)联系生活,激发兴趣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只是站在专业的学术角度下来进行教学,学生多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其实,物理学科与生活实际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则可将具有知识性的实践情境搬进课堂中,引起学生有意的注意,激发起学生探究的原动力。
  例如:在学习“物体的内能”时,教师就可利用生活实际引发学生展开探讨学习,当公交汽车到达站点刹车时,人和车的动能突然减少,动能是消失不见了吗?同时骑自行车也是此原理,自行车在刹车后橡胶和钢圈变热;促使学生对物理现象产生一种真实感,从生活实际中明白内能的转化原理,并且有利于学生可长久的记忆概念和规律。
  (二)问题引领,深入探讨
  高中学生在经历中小学阶段的知识累积后,已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式,且也拥有了较强的知识运用能力;在高中物理课堂的学习过程中,教师完全可以向学生抛送问题,引领学生灵活的向外发散思维,调动知识储备,探寻知识间的内外联系,发挥自主学习的能动性深入挖掘物理知识的奥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设置一些既有难度又有梯度的问题情境,适当地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在合作学习中彼此相互交流、相互启发,多个层次的分析问题,注重物理学习的重难点,向外发散思维增加联系频率。如:在讲“自由落体运动”这一知识时,笔者先行向学生拋送了一个问题:“不同的物体下落速度快慢是否相同?”,后再交流讨论中发现,不同学生有着不同的见解,有的学生是从物体下落的高度位置上来看待问题,而有的则是从外力的作用上来看问题;在相互交流时学生的学习情绪一下子得到了,还促使了教师教学压力的减少。
  (三)新兴技术,直观展示
  物理学科作为一门偏于实验性的学科,教师需要依靠于实验模式,帮助学生更直观的解释知识原理与证明知識间相互关系原理;但由实验条件的限制,且有时借用实验室需要排队,许多物理现象无法通过实验演示出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等其它新兴技术应运而来,恰好可为教育教学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通过软件能够模拟实验的全过程,直观形象的向学生展示物理现象,吸引学生的观察注意力,可极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加速度”这一内容时,笔者就事先利用了互联网窗口,搜集了不少的受学生们喜爱的赛车视频频段,后通过多媒体技术在大屏幕上向学生们呈放出来,一下子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后再开始用富有幽默感的语言向学生描述速度快慢变化的物理量——加速度;促使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四)动手实验,丰富体验
  物理是实验性很强的一门学科,教师可引领学生前往实验室,几位同学相互配合地围绕着某一个主题展开实验探究,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中就像科学家一样探究问题验证假设,从中收获学习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质。
  例如:在学习“欧姆定律”这一难点时,光靠教师的多次讲解,学生可能还是无法将此部分知识理解透彻;这时便可应用于实践情境,搭架实验情境,准备好相关的电压、电阻、电流表、导线等设备,组织学生针对于“带电粒子偏转运动”这一主题来展开实验,引领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研究不同情况下带电粒子的运动轨迹,并总结出相关的原理法则。
  二、加强交流互动,综合运用知识
  (一)类比知识,整合专题
  物理学科涉及的知识面较为广泛,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组织多层次的教学活动;且由于多个知识间都存在着内外的联系;便于教师引领学生对学过的知识内容进行整合复习。在知识的复习回顾时,教师可利用图文结合的方式来构建情境,要求学生动手绘制思维导图,在绘制时难免会有些知识点遗忘,后通过查阅课本,再一次的复习重点内容,促使学生可高效率的学习。
  (二)直观展示,合作学习
  高中生往往面临着较大的课业压力,虽说他们已拥有一定的自制力,但难免有时会有些不良的情绪;当学生的不良情绪出现时,教师万万不得忽略过去,造成恶性的循环,而是可创设富有趣味性地情境,引领学生参与进来,多加的进行交流互动;一是可将课堂知识讲解的权力交赋给学生,让学生自由展示;二是可组织多个学生展开合作,运用表演的艺术,来演示某一物理现象,成为大侦探揭示奥秘。
  (三)灵活运用,综合练习
  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高考的题目越来越偏向综合类的题目。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般多会缺乏判别能力,且存在着惰性。为此,教师在构建问题情境时,可阶段性的引入综合类型的题目,以综合类型的题目来更加灵活的考察学生对这一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的水平。带领学生在课堂中来分析题目与解决问题,并与学生交流正确的分析题目与解题方法,更好的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物理学习中,教师与学生一同携手构建多元化的教学情境是十分有益的,有助于学生向外开阔视野,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收获更广的知识。
  参考文献
  [1]林觐相.情境创设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读与写(上,下旬),2014,(8):218-218,219.
  [2]王塔娜.高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策略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125-125.
其他文献
前苏联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思想道德素质是在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紧密结合中培养和提高的。”作为肩负着教书育人,培养一代“四有”新人
秋冬来临,应季蔬菜越来越少,反季节蔬菜开始上市。一直以来,有一种说法,认为反季节产品不顺应自然生长规律,营养价值低,而且安全性得不到保证。种种顾虑让人们对反季节产品总是充满疑惑,那么—— 反季节果蔬到底好不好?  植物激素会“催熟”孩子?  提到反季节果蔬,很多人听说反季节的东西是激素催长出来的。  科学松鼠会成员、植物学博士史军介绍,在反季节蔬菜的培育中,的确常用到植物生长激素,专业说法叫“植物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对中职教育的重视度逐步提升,并促使中职教育的教学能力及效率也得以改善。在中职教育中C语言是众多技术类型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学科内容,优化教学方法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最重要的教学策略。文章主要论述了中职教育中C语言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并且提出恰当的教学改进方案,完善教学质量。  关键词:中职教学;C语言程序;教学方法;研究]  C语言程序教学是中职教育中非常重要的学科内容,
细节是文学作品中描写人物性格、事件发展、社会环境和自然景物的最小组成单位。所谓细节描写是指对作品中描写对象做逼真、细腻、具体、生动的描绘。有利于情节的发展、人物
俗话说:常在河边走,那有不湿鞋的。现在新闻媒体因为新闻报道吃官司的事情时有耳闻。有的媒体因为输了官司而变得畏手畏脚起来,报道不敢用真实名字,言必称某某。因此,如何正确行使新闻报道权利,如何避免侵权成为每个新闻从业人员要面对的问题。那么在新闻报道当中如何避免新闻侵权呢?    新闻报道侵权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事实失实。真实是新闻的生命,失去了真实是导致侵权的直接原因。  2.用词不当。比如
期刊
[摘 要:小学低年级时写作的初始阶段。新课标强调:要把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和自信上,让学生愿意写作、喜欢写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文章从生活、情境、想象和网络等方面探讨了如何帮助学生习作起步的有关教学策略问题。只有改变以往的学习模式,以全新的多样化的方式进行作文学习,才有助于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从而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关键词:低段习作;途径方法;指导策略]  长
摘 要:现如今,随着初中数学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重视教学评价的积极作用,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以往课堂教学评价过程存在的不足,随后对其具体策略进行了研究,希望分析能够助力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高,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发展的目标。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评价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课堂上的体现越来越明显。然而,很多初中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不大,而评价主要是为了使学
[摘 要:高中数学已经具有一定难度,特别在空间几何以及函数这两大模块的学习中,过于抽象的数学理论以及计算给很多高中生带来了困扰。在现代的数学教育发展理念中,数形结合思想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合理进行数形结合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深入数学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解题能力,对于提高高中数学教学的质量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具体结合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探究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数形结合思想,推动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