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探究

来源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ky_fly_s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育与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目标。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要素是什么,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过程是什么,如何培育与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厘清的重要内容。文章通过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要素,认为国家认同、政治认同、文化认同以及价值认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前提、核心要义、心理支撑与思想基础,并结合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建构过程,以此提出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路径。
  关键词: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要素;建构过程;培育路径
  DOI:10.15938/j.cnki.iper.2021.02.023
  中图分类号:G641
其他文献
【摘 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是对“研学后教”理念的践行。建立有序的合作常规,设计恰当的研学习题,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实效性,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活动的效率,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研学后教;小组合作;有效性  “研学后教”的理念及模式与新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改革要求十分吻合,非常清晰地体现了在教学过程中师生角色的重新定位,突出了学生在学
朱永新教授在《我的教育理想》中这样说:“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与无私的奉献。教育需要诗意,需要洋溢着浪漫主义的情怀。教育需要机智,需要把握每一个转瞬即逝的机遇。教育需要活力,需要以年轻的心跳昂奋地工作。教育需要恒心,需要毫不懈怠地追求与探索。”  的确如此,只有满怀激情的教师,才能书写充满激情的教育传奇。  教师的激情来自于对学生无私的爱。在教师的眼里,每位学生都应该是鲜活灵动、隐藏发展潜
【摘 要】在核心素养的视角下,数学复习课堂应该聚焦于人发展的关键性能力和必备品格。而实践研究表明,教师可以很好地借助“翻转”来重构数学复习课:翻转知识记忆,重构方法指导;翻转机械训练,重构内化提升;翻转同一要求,重构个性发展。数学复习课堂的“翻转”就是让学生选择合适的媒介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构建自己的知识网络,通过检测及时反思复习成效,在课堂上带着自己的认知和困惑在教师核心问题的引领下进行互动、探讨、
摘要:随着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学校依法治校,带领教师探究有效教学,对广大数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其中至少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课改第一人李炳亭先生曾说:“教师永远无法代替学生的学习,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笔者从以下三方面思考:读懂学生——确立教学目标;读懂教材——把握课型特征;读懂课堂——发展数学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
【摘 要】积极心理教育对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个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及身心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教育中,要经常灌输积极和正面的思想观念,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从而成为一个正直、阳光、有素养的人。老师也必须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耐心细致、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  【关键词】小学德育;积极心理教育;育人策略  小学作为塑造培养社会所需人才的专业机构,正确指导学生行为的集体,
【摘 要】班级文化是学校师生通过教育与教学活动,所创造和形成的精神财富、文化氛围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文化氛围的活动形式和物质形态,是班级教师和学生在班级活动和交往过程中形成的理想信念、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群体心理及其物化的表现形式。良好的班级文化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对陶冶小学生的道德情操、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班级文化建设中渗透贤德文化教育,不仅能打造出健康向
【摘 要】写作,既是人们表情达意、交流信息的需要,又是一个人语文能力的综合反映。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教学难点,在语文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很多学生谈“作”色变,视作文为烦事、苦事,把作文寄希望于教师的“指导”、课外作文选的参考和自己的凭空想象,东拼西凑,乱写一通,写出来的文章既不表情,又不达意,严重影响了学生作文能力的提高,阻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小学中年级是写作的起始阶段,在这时若能
【摘 要】学生的写作能力其实是在不断地观察、思考,不断地写作、修改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形成的。通过依托课文,进行“适当积累吸收—借鉴融合—拓展延伸—升华”的习作教学方式来引导学生吸收经典名著,增加了学生习作的兴趣,提高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增加了学生的文化底蕴。  【关键词】积累吸收;借鉴融合;拓展延伸;升华  《语文课程标准》:“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
【摘 要】“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新要求。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是以小学语文课程的整合为基点,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及生活的联系,强调语文学习与生活的结合,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的实践活动。本文作者从“将口语交际、习作融于活动中,开展综合性学习”、“提倡课外专题性阅读,开展综合性学习”、“倡导合作学习方式,开展综合性活动”、“参与社会实践活
【摘 要】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英语素养的综合体现。在《新课标》环境下,如何在起步阶段抓好学生的写作水平,培养并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并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是写作教学的一大重点,也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难题”。  【关键词】小学英语;作文教学;教学策略;因材施教  一、抓好词汇,打稳基石  笔者认为,即使是在小学的高年级阶段,仍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从基础抓起,循序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