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中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lianmao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数学教学工作面临全新的挑战,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应当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升教学内容与方法的多样化与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借助信息技术的各項优势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中发挥重要作用,提升数学教学的有效性.本文通过探讨在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深度融合中提升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具体策略,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深度融合;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高中数学教学工作面临着信息技术的巨大冲击,如何立足于当前深入分析传统高中数学模式在信息技术冲击下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不断创新数学教学理念与方法,借助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深度融合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发展学生的各项能力,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是高中数学教学工作的重要方向.
  一、核心素养及数学核心素养的涵义
  1.核心素养的涵义
  “素养”实质就是个人解决各种复杂实际问题的技能,是个人能力的升华与延伸,是形容个人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而核心素养是促进个人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个人综合能力的体现.
  2.数学核心素养的涵义
  “数学核心素养”实质就是核心素养在数学领域的具体表现.广泛应用于培养学生数学综合能力,通过不断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增强学生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不仅促进学生自身发展,也为学生社会生活奠定良好基础.
  二、在数学课程中融合信息技术的必要性
  随着时代变化,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我国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对于学生来说,每天接触最多的人便是教师.因此,教师的行为理念及教学手段直接影响着学生思想及未来的发展.基于此,教师应秉持对每位学生负责的态度,积极探寻更有效的教学手段,以此提高教学有效性以及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为学生未来发展创建良好开端.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将信息技术应用到数学课堂中已经不是难以实现的事情.教师应跟随社会发展形势,针对教学方式进行改革创新.一改照本宣科教学模式常态,将信息技术手段融合到数学教学中.如此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三、信息技术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学生的学习管理问题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高中数学教学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会,但同时不可忽视的是,随着信息工具的快速普及,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对互联网的依赖越加严重,在线学习对学生的自觉性要求较高,一旦缺乏有效约束和管理很容易造成学生沉迷网络,影响正常学习.因此,学生在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线上学习时,如何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能力,是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深度融合中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二)教师的信息素养与能力问题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高中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突破,但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程的融合要求教师能够熟练使用信息技术与多媒体教学手段开展教学,但很多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掌握程度有限,不具备熟练利用信息手段进行数学教学的能力,或缺乏信息意识与信息素养,对信息化教学的运用不重视,仍停留在传统教学模式,教学思想较为保守,教学手段也比较落后,给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工作的深度融合带来了一定阻碍.
  (三)教学结构设计问题
  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不断冲击加速了高中数学教学的不断创新改革.但就目前的情况而言,虽然很多学校的数学教学改革工作一直在进行当中,但由于缺乏科学的教学结构设计,缺少深入的调查,在教育转型的过程中仍面临一些问题,导致高中数学教学改革流于形式,缺少教学结构的整体设计,也无法实现信息技术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中的整体连接,使得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无法实现深度融合,信息技术的应用流于表面,难以达成良好的教学效果[1].
  四、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中的重要意义
  (一)使教学方法多元化
  传统的高中数学教学是围绕教材内容开展的单一式教学,其教学模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在内容的丰富性与形式的多样性上存在很大的不足,为应对高考而使用的“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导致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差,面临较为繁重的课业压力,对教师的依赖性较大.而将信息技术融入到高中数学教学中,可以提升教学内容和形式的多元化和丰富性,为学生提供更为多样的学习资料和学习方法,培养学生开展自主的线上学习的能力,有效实现对学生各项数学素养的培养.
  (二)激发学习兴趣
  高中阶段的学习内容较以往难度有了很大提升,且需要面对高考的压力,教师的管理和教学工作相对严格,学生面临大量单一、刻板的数学练习很容易产生倦怠的情绪,影响学生学习兴趣.而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教师可以将教材中的数学知识点以较为生动的情境、视频等方式进行呈现,通过这样的方式,帮助学生在高中数学学习中缓解课业压力、增强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促进学习效果的提升.
  (三)使学习方法更灵活
  信息技术背景之下的高中数学教学,使学生学习方法更灵活;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在线学习、在线测试,教师可以通过微课、翻转课堂等方法进行教学,学习的方法更加多元化[2];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和需求自主安排课程,为高考做准备,实现了个性化和差异化的学习需求,满足了学生不同的学情.
  五、信息技术提升数学核心素养需遵守的原则
  在数学课程中,利用信息技术的多种优势,确实可以有效提升数学核心素养.但是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也要遵循一定原则,在确保一切教学活动正常开展下进行.
  (一)明确信息技术应用方向,协调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实质关系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明确信息技术只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是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而数学知识与理念才是数学教学中的主体.简单来说,数学主体内容直接影响信息技术应用方法.信息技术的应用主要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抽象的数学知识,从而提高学生数学实践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切勿一味追求生动有趣的展示,而忽略数学知识的学习.教师一定要把数学知识作为信息技术应用的依据基础,避免本末倒置现象发生,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二)秉持预设情境与生成情境一致原则
  预设情境是指教师做教案时设计的问题情境.生成情境是指学生根据教师的预设情境而接受的实际信息,预设情境直接影响着生成情境.因此,教师在进行情境创设中,要多角度思考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及技能,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情境创设,才能达到教学目的,使预设情境与生成情境一致,从而提高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三)秉持情境创设与数学知识吻合原则
  优秀的情境创设可以有效引出数学问题,不仅激发学生好奇心,也促进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背景.确保情境创设与数学知识一致,可以有效达到数学教学效果,因此,以数学知识为基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相关情境,可以让学生认识更多数学知识,在拓宽学生眼界的同时也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四)秉持信息技术课堂安排合理原则
  虽然信息技术应用对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至关重要,但是物极必反.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合理安排课堂教学流程,在保证课堂时间利用率的同时,又要保证学生拥有独立思考,吸收消化知识的时间.在数学教学中融合信息技术可以充实课堂教学,从而加快课堂教学进度.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为学生留有充足的独立思考时间就整理归纳知识点,则会造成学生跟不上教学进度.长此以往,不仅导致学生数学成绩下降,更无法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因此,只有秉持数学课堂中信息技术安排合理原则,才能取得预想的教学效果.
  六、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度融合中提升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有效策略
  (一)借助信息技术打造丰富教学情境
  情境教学法是教学中常用的教学手段,其通过为学生打造真实、丰富的教学情境,帮助学生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加强对课本内容的理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将数学课本中的知识点以情境的方式呈现,同时与学生互动,通过这样的方式提高教学效果,实现高中数学教学模式的突破.因此,教师在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时,应当立足于学生的学情、学习习惯、课程进度、理解能力、兴趣等方面,为学生筛选适合的学习素材,教师必须严格审核学习资源,如果是教师自己录制的教学视频、微课等内容,应依据学生的学习重点、难点,以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形式进行演绎,突出教学主题、内容简单易懂、贴近生活,从而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3].
  例如,在我们的生活中关于等差数列的数学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如奥运会举办的年份、银行定期存款利率等.在教学“等差数列”一课时,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创设教学情境,引导学生思考等差数列公式在生活中的应用,并以生活场景为题创设多媒体教学的情境,设计等差数列计算的相关问题.例如,某人贷款购买了一栋价值50万元的住房,首付10万元,此后以每年6万元加贷款利息的方式进行还款,在签订住房合同后,按年进行付款,假定银行的年利率为每年10%,那么,在第五年某人应该偿还多少的贷款?在全部贷款还清后,某人共花了多少钱购买了这套房产?根据这一数学问题,教师可以将其制作成生活化的教学视频或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情境教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在实际的教学案例中思考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计算能力,实现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目的.
  (二)在线学习及交流平台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应用在学校教学中的普及,各种在线交流与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为师生交流、在线学习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通过利用线上学习平台上传丰富的学习资料,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资料的筛选和利用;同时,教师也可以使用互联网社交工具,借用网络平台在线发布学习任务,使学生随时随地与教师进行沟通交流,实现线上互动.利用线上平台,教师还可以每日上传预习资料帮助学生提前了解下一次课程的内容,运用群功能发布拓展学习任务,利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解决自主学习中的困难.在管理学生的学习成果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以“打卡”的方式记录自己的学习轨迹,再交由教师进行评价,便于教師结合具体情况给出建议,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借助线下与线上的有机结合实现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三)加强师生信息素养
  师生信息素养的提升是互联网 时代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工作,通过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升,帮助教师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教学,提高信息意识和教学能力,学生也可以掌握更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利用、筛选、整合和转化学习信息的能力,进而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在高中数学“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翻转课堂教学活动,在课程开始前在班级学习平台中发布学习资料、学习视频、练习题、课件等,引导学生根据此前学习的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组等的学习内容和方法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学习.在课堂上由学生为主导,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分析和解题并以分享和答疑的形式进行总结和评估,最后通过课后的微课复习及测试检验翻转课堂个性化教学活动的实践结果,收集学生问题及时进行课程改进,借助这一方法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发展数学思维,提升核心素养.
  结 语
  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深度融合要求教师与时俱进,重新审视当前的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寻求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上的优化更新,走出一条创新的数学教学道路,借助信息技术实现对学生各项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张博.教育信息化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中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J].学周刊,2020(12):94-95.
  [2]李梅.融合信息技术教学,促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发展[J].学周刊,2020(11):109-110.
  [3]许怡波.高中数学课堂上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3):147.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中的教学设计重点引导学生比较小棒图、口算乘法、笔算乘法,让学生直观地看到各算法间的联系,从而理解笔算乘法竖式中每一步所表示的意义和小棒图及口算的算理是一致的,只是形式不同.通过搭建竖式和口算的桥梁,学生能很快地明白竖式的算理,进而找到竖式的“根”,达到法理相融.  【关键词】小棒图;口算乘法;笔算乘法;法理相融  一、课 题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  二、教材分析  本单
【摘要】隨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越来越多地被运用到教学中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化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的效果,让课堂变得更直观可见,从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本文以“圆的面积”为例阐述信息技术在图形与几何领域所体现出的直观性.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直观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度合肥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项目编号:HJG18029)阶段性研究
【摘要】基于新课程标准,运用多媒体工具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有助于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引导学生深刻认知与理解数学知识,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本文浅析多媒体辅助教学下的小学数学思维教学方案,并提出个人见解.  【关键词】多媒体辅助教学;小学数学;思维教学  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开展多媒体辅助教学下的小学数学思维教学活动,能够充分渗透创新因素,革新教学方法
【摘要】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有人提出“学生学习的最高目标是不断地发现新的知识,并学会总结相关经验.若想取得学术上的成功,首先需要学会多样化的学习方式,通过多层次的思考方式解决遇到的学习困难,简单来说学生要有充足的创造性思维”,这也是当下素质教育的核心教育理念之一.纵观世界的科学创造与发展,都可以发现创造性思维的影子:瓦特改良了蒸汽机,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展;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为人类科学
【摘要】交通拥堵是城市发展中常出现的问题,路口的交通信号灯设置不合理是造成拥堵的原因之一.本文以乐山市市中区老城区为例,探讨了图染色问题在交通信号灯设置中的应用.首先本文将信号灯相位设置转变为图的染色问题,然后给出了一些拥堵路口信号灯相位设置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图;染色;交通信号灯;相位  一、引言  随着经济的增长和城市的发展,几乎每个城市都会有交通拥堵现象.在乐山市,老城区部分道路就有较
【摘要】根据我校高等数学教学的实际情况,结合我校学生及各专业需求进行研究,制定高等数学课程考核方式多元化考核评价模式新方案,为客观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提供依据,更新教学理念,教学内容,转变考核内容和考核方式,促进数学学习和专业学习相结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关键词】高等数学;多元化考核评价;应用能力  一、引言  高等数学是高等学校理工类、经济类、农学类各本科专业
【摘要】数学知识间的融合使数学不断地发展,数学与其他学科知识间的融合产生了许多新学科.当前数学教学也应适应新时代科学发展的步伐,在数学课堂上,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呼吸着融合带来的新气息. 新课标提出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数学教学要在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着力发展核心素养上下功夫,目前数学教学无论是网络线上教学,还是线下实体课堂教学,从教学设计到教学过程的展开都出现了较大转变,新教学方式不断涌现.笔者研究认
【摘要】在素质教育的今天,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已成为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这也对小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对学生的发展水平有所掌握,这样才能够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以此帮助学生运用有效的学习方式获取更多的知识,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小学数学中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数学;小学生;数学思维  数学思维主要体现在形象性思维、直观性思维、逻辑性思维以及创
【摘要】 对斯图尔特定理中的切氏线进行特定设置,用面积系数建立起以勾股定理为范式适用于任意三角形三边的度量关系式;丰富了三角形的长度公式,感悟数学美.  【关键词】 切氏线;中线;内等腰线;面积系数;勾股定理  悠久的勾股定理奠定了几何学基石.译著《几何原本》[1]第Ⅰ卷47命题中,欧几里得用面积法证明了勾股定理(毕达哥拉斯定理)谱写了直角三角形三边度量的精美关系式(图1左):  a2 b2=c2
【摘要】随着教育现代化改革的不断推进,初中数学教学与德育的充分融合已经成为主要教学目标.但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初中数学教师依旧深陷于传统教学观念的掣肘,采用填鸭、漫灌法展开理论教学,教学氛围极为沉闷,导致学生逐渐失去了学习兴趣.在这种背景下,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认识到初中数学蕴含的德育价值,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推动德育融合实践,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