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来源 :速读·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yanm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有兴趣、最有动力去深入探究。教师的指导工作,重点应该放在设计让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的情景上,而不是在设计问题本身上,应着力于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这样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勇于置疑、大胆创新。
  1从课本插图提出问题
  新教材有很多有趣的插图,让学生仔细观察细微处并比较与日常不同,再提出问题。如:在学习折射规律后,让学生看图“鱼在哪里?”学生会提出“为什么鱼叉要对准鱼的下方?”“是不是看见的鱼并不是实际的鱼?”从而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又如:在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前,先让学生看摄影师倒立照相的图,学生会提出“是不是照相机成倒立的像?”
  2从日常生活中提出问题
  日常生活中很多现象与物理息息相关,这些现象天天呈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已习以为常。教师能够引导提醒学生关注这个大自然,必然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无穷求知欲。如:学习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教师先播放自然界一些物体发声,然后教师问:“声音对于我们来说太重要啦,对于声音,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呢?”
  学生问题总结如下:声音是怎样传播的?什么是超音速?什么是立体声?月球上能不能听到声音?……。又如:讲温度计时,先让学生看昨天的天气预报。从天气预报中通过讨论,学生提出以下问题:气温为什么有高低?怎样判断气温的高低?什么是云、霜?它们是怎样形成的?风是怎样形成的?四级风有多大?……。
  2.1从各种俗语中提出问题
  五千年的文化沉淀,使民间流传着许多俗语,很多是有科学道理的。引导学生分析它并提出问题,学生兴趣很大。如:讲平面镜成像时,先让学生讨论俗语“水中月,镜中花”,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水中有月亮?为什么镜子中有花?镜子中的花和实际的花为何一样?为什么水中捞不到月亮?……。讲密度时,先让学生讨论俗语‘油比水轻’,学生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油会浮在水面上?油的质量一定比水小吗?教师通过引导让学生明确考虑油和水的质量,还要了解它们的体积,从而引入质量和体积关系的探究。
  2.2从实验现象提出问题
  教师可有意识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比较,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不断完善问题。如:讲改变内能的方法前,教师先做压缩引火实验,学生首先提出:“筒内为什么会有火花?”通过教师引导棉花燃烧说明什么,学生又提出:筒内温度为什么会升高?教师又提醒温度升高说明什么,最后学生提出:筒内内能为什么会增加?又如:做覆杯实验,学生提出:是什么把水托住?做筷子提起米杯实验,学生提出:是什么把米提起?
  2.3通过自身体验提出问题
  学生通过自己亲身做实验或参加活动、比赛,由于亲身体验,感受很深,学生也乐意提出问题。如:讲内能时,学生通过搓手,提出:手心为什么会发热?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时,学生通过手弹课桌,提出:手为什么会疼?讲压强时,让一男一女二个同学比赛顶棍子,由于女同学顶的一端粗,女同学赢,从而提出:女同学为什么能赢男同学?通过分析发现输赢不仅跟力有关而且与受压的面积有关。
  3教会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会问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掌握提出问题的基本方法。有人说:好的方法等于成功的一半。一个平庸的教师只会奉送真理,而一个优秀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的方法。因此,学生只有掌握了发现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才能从平常中看出异常,从普遍中发现特殊,从而不断地发现问题。
  3.1掌握提出问题的一般方法
  碰到某个物理现象,一般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由何(为什么)、如何(怎样)、若何(如果条件变了,将怎样)、是何(是什么)。如:做完真空中的闹钟实验,根据现象可提出:为什么听不到钟声?怎样才能听到声音?通入空气后能否重新听到声音?声音靠什么来传播?
  3.2及时点评学生提出的问题
  由于学生的差异,学生提出的问题参差不齐,有的层次比较低,有的比较有价值。当然教师应该以鼓励为主,承认学生有差异,但是并不是不加评论,教师应有价值导向,让学生明确哪个问题更有价值。最后进行小结,让学生体会如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
  3.3鼓励学生相互提问题
  学生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不肯在全班同学面前提问题,但跟他同桌就不同了。在下课前五分钟,让学生根据本课内容相互提问。如还有不懂,再在全班同学面前提出来,往往会有意外惊喜。
  3.4适当出一些探究题,设置一些情景让学生提出问题,检验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4须注意的二个方面
  4.1切忌急功近利。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应该逐渐培养。开始时的问题可由教师直接提出,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最后由学生直接提出问题。
  4.2与其整天抱怨学生启而不发,不如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新课程要求我们改变观念,将教为主改为学为主。时刻牢记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兴趣,最好的向导是脑中的问号,最大的动力是自信。
  总之,培养学生会提问题的能力,是促进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会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之一。著名美籍华人杨振宁教授曾指出:“中国学生普遍学习成绩出色,特别在运算和推理方面比国外学生有明显优势,但中国学生最大的缺撼,就是不善于提出问题,缺乏创新精神。”让我们共同努力培养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争论的精神,逐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其他文献
现行初中新版教材有一大特点就是交际性强,比较贴近生活实际。由于所学的知识与现实生活紧紧相连,使学生可以现学现用,充分体现了实用性。由此可见,现行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特别是要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获得新知识,培养新技能。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重要课题,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营造民主氛围,培养创新知识  要想使学生的创造力有所发展必须要有自由而宽容的氛围。对于
摘 要:悲剧美是美的一个重要范畴。化学教育中的美学悲剧风格客观存在,化学教师应在教学活动中有意识地努力挖掘方方面面化学悲剧美的素材,在潜移默化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中更好地实现化学学科的新课程教学目标。本文分析了化学教学内容中存在的美学悲剧,美学悲剧在化学教学中的价值以及在化学教学过程中运用操作的策略。  关键词:化学教育;美学悲剧;价值;操作策略  1选题意义  化学中存在各种风格的美。教师只有深刻
摘 要:物理是初中教学的一项重要科目,也是一项基础教学科目,不仅关系到学生对基本生活常识的理解,还关系到学生进入高中甚至大学以后的学习,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发现,有的学生对学习兴趣度不高,甚至产生倦学、厌学等现象。结合物理教学经验,就构筑良好的师生关系,简要谈了如何做好初中物理的教学工作。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经验;教学艺术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问题已经成为十分突出的社会问题,人们对教育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按照新课改精神的要求,现代教育不仅要实现既定的知识传授目标,还要锻炼学生的能力,到达一定的情感教育目标。近些年,我国倡导的素质教育和实行的新课改无疑都是为了实现优质高效的教学目的。为了落实新课改的精神,实现有效教学,小学数学课必须创新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率,情景教学就是其中一种有效的方法,它是让学生以生活化的
提高青少年的思想品德,使之尽快适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是学校体育教学中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因而进一步发挥和挖掘体育中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效应和功能,找到学校体育与德育工
新课程背景下,多媒体走进了初中英语课堂,它将传统的教师、书本、黑板的平面教学模式打破了,将课本、黑板、粉笔、挂图等传统媒体与现代化媒体有机结合,从而使教学得以优化,使初中英语教学呈现无限的生机。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有以下几点体会:  一、运用多媒体创设语言情景  创设情景尽管也可以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但那些方式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不能随意地变换,也缺乏生动性和逼真性。而多媒体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可
国家考试管理中心《高考内容和形式改革方案》认为,“综合科目”是指建立在中学文化科目基础上的综合能力测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综合测试的基础在于“中学文化科目”,重点在于“综合能力测试”。因此,这种测试,多以现实生活中的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立意命题,要求更加真实、全面地模拟现实,试题要求学生的主要不是对事物的局部或某一侧面进行描述,而是注重对事物整体的结构、功能和作用的认识,以及对事物变化发展过程的
摘 要:本文笔者通过多年的初三思想品德教学的实践,认为复习课的设计应以搭建整体知识体系,唤起记忆、巩固消化为中心,以打牢基础、强化能力目的,以精讲巧练、讲练结合为原则,而具体组织复习课。  关键词:初中政治;复习课;教学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向课堂四十五分钟要效率”一直是所有学科教学的强烈呼声,是提高学科教学质量的最有效途径。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繁多、千头万绪,初三思想品德教学更是面临中考的检验,
摘 要: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教育和教学情境中学与教的心理现象和 心理发展规律的科学。在教育心理学的百年发展中,教育心理学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理论探索与实证研究工作,使教育心理学在经历经验主义和行为主义取向后向认知主义趋向转化,并向建构主义迈进,呈现出整合的趋势。随着国家课程改革,我们不难发现国家越来越重视学生发散式思维的培养,重视提高学生自己探究问题的能力,本文,我们以建构主义为仰望星空,以探究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们施以爱心、付出心血最多的是德困生。德困生让老师们伤感,更让老师们感到无可奈何。这些德困生不学无术,惹事生非,一有市场就会把教室闹得乌烟瘴气。面对这样的学生,你也许在心里诅咒他的父母生出如此品行的孩子,恨不得一木板把他打趴下,恨不得一脚把他踢出教室,恨不得一巴掌把他们扇出学校,可是你能这样做吗?不能。你举起的木板也只不过是虚张声势,你扬起的巴掌也只能悬浮在空中,你踢出的脚也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