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在有限的时间里,不仅要完成教授知识的任务,而且还要起到育人的效果,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讲,对于语文的学习,将会直接影响到以后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本文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对策
【分类号】G623.2
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是我们教学的主要目标,我们要以新课改为指导,对语文教学进行全面改革,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与主体地位的确立,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展开主体参与、主动探究,促进学生素养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激发学生兴趣,营造积极主动活跃的语文课堂气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一句横亘不变的真理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在学习中对于自觉性、主动性不够稳定的孩子,这一“老师”就显得格外重要。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主动参与,全体参与,全程参与,全情参与。学习兴趣就是指对学习活动所具有的爱好和追求的心理倾向,它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多给学生肯定的目光,鼓励的目光。多夸奖孩子们“好极了”“你真棒”等,教学中更应注重实践,强调运用,这样让课堂气氛积极向上,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所以作为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此外教师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二、运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随着技术辅助教学的到来, 我们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辅助教学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增强其求知欲。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教师可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去利用多媒体创设声情并茂、栩栩如生的学习环境, 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翠鸟》一课,其主要内容是介绍翠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其写作目的是借助对翠鸟外形和生活习性的描写,来渲染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针对这篇课文的特点,我放了一段录像,录像中色彩明艳的翠鸟以及它清脆婉转的歌声、轻盈敏捷的动作,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在观看中显得心潮澎湃, 这时我问录像中的翠鸟给了你什么印象。学生争先恐后地表达着自己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三、注意教师和学生身份的转变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教师必须明确自身的责任和身份。教师主宰课堂的传统已不再适应我们的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自身的主导作用,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这样才能适应当今教育教学的发展。拼音教学和识字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传统的识字教学是教师领读字音、分析结构、划空等填鸭式的教学手段,学生在老师读完讲完之后再去死记硬背,学得非常苦恼,有的甚至厌学。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坚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放开手脚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已经掌握的拼音、偏旁部首等知识,自行识字认字;利用工具书以及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去理解字义和词义。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之间合作交流。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探索出新的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能感到自信,识字水平和识字能力也提高了很多。
四、给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和机会
“是马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让他们潜心阅读,深入思考。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切莫急于求成, 要给予学生期待的眼神和鼓励性的言语,这实际上也是在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这个时间虽然十分短暂,但它是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最为活跃的时刻,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例如,我在进行《鸟的天堂》一课的教学时学生读完课文后,我问道: “这里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 ”这时仅有两三名学生举手,如果我立刻提问他們,这将影响其他学生的思考,所以我用手势示意他们先把手放下。不一会儿,学生都举起了手,我这才进行提问。先让一名中等生回答,回答基本正确,但不够具体,又经过另一名学生的补充,答案具体、完整。瞧,这短短的几分钟不同样也是学生思维的空间吗?
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越来越多地遇到与人的交际、合作,怎样与人和谐的合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合作学习也逐渐成为新时期的学习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多地被教师所采用。在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中,学生的思维不断迸发出闪闪火花,并从中感受学习的快乐。通过生生交流,将不同方面的资料汇集在一起,使每个人的资料更全面了,学生能更全面地了解课文。小组合作学习并不等于教师袖手旁观,而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模式, 是师生共同探讨、共同学习的过程。如,在教学《丰碑》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小组合作预习,通过自学初步感知课文。在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时,我便在这个小组走走,到那个小组看看,无意间我却听到:“军需处长怎么也是一个官,怎么可能将军会认不出他? ”偶尔间,学生的问题触动了我的内心,其实这个问题我是没有发现的,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并不比成人低。于是我就加入到这组同学当中,跟他们一起讨论这个问题。最后在文中找到答案,“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是因为积雪把军需处长的身体覆盖了,所以将军没有认出来。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小组讨论学习描写军需处长的一段话时, 又有学生在讨论时提到军需处长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为什么他在临牺牲前会如此镇定、安详。在听到这个问题后,我立即将它公布给其他小组,大家一起讨论这个问题, 我自己加入到这个组一起进行讨论研究。这两次小组合作,正是由于教师及时发现,并加入讨论, 致使学生讨论学习的热情高涨,使合作学习的效能发挥到了极点。高明的教师在参与合作中,在发现了学生的问题、困难时,应不着痕迹地帮助他们攻克难关,到达胜利的彼岸。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步伐不断加速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师只有深入领会新课程理念的内涵,不断学习、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参考文献:
[1] 敖玉利.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 群文天地. 2011(14)
[2] 黄有德.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中国校外教育. 2011(09)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提高;对策
【分类号】G623.2
高效课堂教学的构建是我们教学的主要目标,我们要以新课改为指导,对语文教学进行全面改革,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出发点,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与主体地位的确立,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展开主体参与、主动探究,促进学生素养与能力的全面发展。
一、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激发学生兴趣,营造积极主动活跃的语文课堂气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一句横亘不变的真理学生既是教学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因此,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在学习中对于自觉性、主动性不够稳定的孩子,这一“老师”就显得格外重要。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主动参与,全体参与,全程参与,全情参与。学习兴趣就是指对学习活动所具有的爱好和追求的心理倾向,它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多给学生肯定的目光,鼓励的目光。多夸奖孩子们“好极了”“你真棒”等,教学中更应注重实践,强调运用,这样让课堂气氛积极向上,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所以作为教师必须精心设计教学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入手,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此外教师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
二、运用多媒体激发学习兴趣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 随着技术辅助教学的到来, 我们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计算机技术辅助教学来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增强其求知欲。多媒体技术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具体化, 教师可以结合具体教学内容,去利用多媒体创设声情并茂、栩栩如生的学习环境, 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学习兴趣。例如,《翠鸟》一课,其主要内容是介绍翠鸟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其写作目的是借助对翠鸟外形和生活习性的描写,来渲染作者对翠鸟的喜爱之情。针对这篇课文的特点,我放了一段录像,录像中色彩明艳的翠鸟以及它清脆婉转的歌声、轻盈敏捷的动作,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学生在观看中显得心潮澎湃, 这时我问录像中的翠鸟给了你什么印象。学生争先恐后地表达着自己对翠鸟的喜爱之情。
三、注意教师和学生身份的转变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教师必须明确自身的责任和身份。教师主宰课堂的传统已不再适应我们的课堂教学。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自身的主导作用,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这样才能适应当今教育教学的发展。拼音教学和识字教学是一年级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传统的识字教学是教师领读字音、分析结构、划空等填鸭式的教学手段,学生在老师读完讲完之后再去死记硬背,学得非常苦恼,有的甚至厌学。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坚持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放开手脚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已经掌握的拼音、偏旁部首等知识,自行识字认字;利用工具书以及自身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去理解字义和词义。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鼓励学生之间合作交流。在这样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探索出新的学习方法,更重要的是能感到自信,识字水平和识字能力也提高了很多。
四、给学生创造思考的空间和机会
“是马也,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留足思考的时间,让他们潜心阅读,深入思考。学生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切莫急于求成, 要给予学生期待的眼神和鼓励性的言语,这实际上也是在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这个时间虽然十分短暂,但它是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最为活跃的时刻,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例如,我在进行《鸟的天堂》一课的教学时学生读完课文后,我问道: “这里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 ”这时仅有两三名学生举手,如果我立刻提问他們,这将影响其他学生的思考,所以我用手势示意他们先把手放下。不一会儿,学生都举起了手,我这才进行提问。先让一名中等生回答,回答基本正确,但不够具体,又经过另一名学生的补充,答案具体、完整。瞧,这短短的几分钟不同样也是学生思维的空间吗?
五、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越来越多地遇到与人的交际、合作,怎样与人和谐的合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合作学习也逐渐成为新时期的学习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越来越多地被教师所采用。在人人参与、组组互动、竞争合作中,学生的思维不断迸发出闪闪火花,并从中感受学习的快乐。通过生生交流,将不同方面的资料汇集在一起,使每个人的资料更全面了,学生能更全面地了解课文。小组合作学习并不等于教师袖手旁观,而是师生共同参与的学习模式, 是师生共同探讨、共同学习的过程。如,在教学《丰碑》一课时,我首先让学生小组合作预习,通过自学初步感知课文。在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时,我便在这个小组走走,到那个小组看看,无意间我却听到:“军需处长怎么也是一个官,怎么可能将军会认不出他? ”偶尔间,学生的问题触动了我的内心,其实这个问题我是没有发现的,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并不比成人低。于是我就加入到这组同学当中,跟他们一起讨论这个问题。最后在文中找到答案,“身上落满了雪,无法辨认他的面目”。是因为积雪把军需处长的身体覆盖了,所以将军没有认出来。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小组讨论学习描写军需处长的一段话时, 又有学生在讨论时提到军需处长的“神态十分镇定,十分安详”,为什么他在临牺牲前会如此镇定、安详。在听到这个问题后,我立即将它公布给其他小组,大家一起讨论这个问题, 我自己加入到这个组一起进行讨论研究。这两次小组合作,正是由于教师及时发现,并加入讨论, 致使学生讨论学习的热情高涨,使合作学习的效能发挥到了极点。高明的教师在参与合作中,在发现了学生的问题、困难时,应不着痕迹地帮助他们攻克难关,到达胜利的彼岸。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步伐不断加速的今天,小学语文教师只有深入领会新课程理念的内涵,不断学习、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才能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 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才能使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
参考文献:
[1] 敖玉利. 浅谈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J]. 群文天地. 2011(14)
[2] 黄有德.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 中国校外教育.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