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语言表达 提升阅读素养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人物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yo10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林肯的三段演讲,明白林肯演讲前后参议员态度变化的原因,从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在对比品读中关注学生
  的语言表达,培养学生的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领悟林肯胸怀坦荡、宽容大度、仁爱正义的人格魅力,提升学生的高阶阅读素养。
  【教学过程】
  一、聚焦词语表达,理清行文脉络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23课——《鞋匠的儿子》。
  (生齐读课题)
  师: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内容?
  生:这篇课文写了林肯在
  当选美国总统后,在参议院演讲时场下有参议员嘲笑他是鞋匠的儿子。但林肯却并未因此懊恼,而是用精彩的回答赢得了全场所有人的热烈掌声。
  师:厉害,这位同学概括课文的能力强,让我们清晰地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谁还愿意来说一说?
  生:美国总统林肯在参议
  院演讲时,一些出身名门望族的参议员嘲笑他是鞋匠的儿子。而林肯却从容应对,以仁爱和宽容的人格魅力赢得了现场所有人的信任、爱戴和赞叹的掌声。
  师:在林肯演讲前后,参议员的态度有了很大的转变。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参议员态度变化的词语, 用“ ” 画出来。
  (生自由读课文,思考查找描写参议员态度变化的词语。)
  师:参议员的态度有了哪些变化?
  生:从尴尬到羞辱到大笑到静默到赞叹。
  师:我们一起读读这些词语。(生齐读)
  【评析:概括课文的重要内
  容是中高年级学生阅读的基本能力,学生的回答做到了完整、简洁,感悟到语言表达的魅力,说明对课文整体的行文脉络有了一个清晰的认知。参议员的心理变化是本文写作的一条暗线。从这条暗线入手,引导学生按照课文段落依次圈画文中体现参议员态度的词语,培养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能够通过自主阅读,分析出参议员在面对林肯的三次讲话时,表现出的不同态度。这样的教学思路指向高阶阅读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效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进而将学生的浅层阅读引向更深层次的阅读。】
  二、品味语言表达,揣摩人物心理
  师:为什么在林肯当选总统的那一刻,整个参议院的议员都感到尴尬?自由读课文第1自然段,思考在参议员的眼里,总统应该是个什么样子。
  (师出示:在参议员的眼里,当总统的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而不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
  生:在参议员的眼里,当总统的应该是出身名门望族,而不应该是一个鞋匠的儿子。
  生:在参议员的眼里,当总统的应该是一个上流社会的人,而不应该是一个出身卑微的人。
  师:这些自认为出身高贵的参议员,对林肯这个鞋匠的儿子当上了总统,内心感到不平衡。那么,这些参议员会有哪些表现呢?
  生:他们看不起林肯。
  生:自以为高贵的他们一定会羞辱林肯。
  师:是呀,他们的确如你们所想。
  (师出示:一个态度傲慢的议员对林肯说:“林肯先生,在你开始演讲之前,我希望你记住,你是一个鞋匠的儿子。”)
  师:自己先试着读一读。(生读)
  师:从这句话中你读出了什么?
  生:大多数议员都出身名门望族,而林肯是一个“卑微”的“鞋匠的儿子”,却当上了总统,他们瞧不起林肯。
  师:请你再试试,读出你的感受。(生再读)
  师:你读出了傲慢的语气了,有进步。还读出了什么?
  生:议员们认为林肯出身卑微,不配做总统,轻视他,想让林肯主动辞去这一职务。
  师:他们的确希望林肯这样去做,读出你的感受。(生读)
  师:是啊,你只不过是个不起眼的鞋匠的儿子,有什么资格做总统,快点下去吧,别演講了!同学们一起读,读出参议员傲慢、轻视的语气。
  师:诸如这种态度傲慢、含有讽刺意味的语言都是对林肯的一种羞辱,企图让林肯当众出洋相。那么,如果是你面对众人的羞辱,你是默默不语还是据理力争?如果是你,会怎样回应对方?
  生:我会据理力争,告诉他们,评价一个人的能力不能仅看他的出身。
  生: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师:这是你们的回应,林肯又会作何回应呢?默读课文第3~5自然段,用“____________”画出林肯说的话。
  【评析:教师从文章描写以及参议员的语言表达中,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在感悟语言表达的过程中,体会参议员在林肯当选总统后的“轻视”“嘲讽”“心有不甘”等心理活动。引导学生与文本做情感交流,开启学生的发散思维,触动学生的稚嫩心灵,指引学生在读中悟、悟中读,朗读指导到位。教师还关注学生对参议员语言的评价,认识到评价一个人不能仅从他的出身定论,锻炼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进而将学生的阅读引向深入,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
  三、对比阅读文本,感受伟大形象
  师:林肯到底是如何回应参议员的“羞辱”的?(生汇报,师相机出示林肯三处演讲的语句。)
  1.我非常感激你使我想起
  我的父亲。他已经过世了,我一定会永远记住你的忠告,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
  2.就我所知,我父亲以前也为你的家人做鞋子,如果你的鞋子不合脚,我可以帮你改正它,虽然我不是伟大的鞋匠,但我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做鞋的艺术。
  3.对参议院里的任何人都
  一样,如果你们穿的那双鞋是我父亲做的,而它们需要修理或改善,我一定尽可能地帮忙。但是有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我无法像我父亲那么伟大,他的手艺是无人能比的。   师:请同学们放声朗读这三个句子,读着读着,你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怎样的林肯?
  在你感受最深的地方做简单的批注。
  师:谁先来交流你的阅读感受?
  生:我从林肯的第一处演讲感受到林肯把傲慢議员对他的“羞辱”当作“忠告”,这是一个从容不迫、宽容大度的林肯。
  师:说得很好。(板书:从容不迫、宽容大度)请把你的感受读进去。
  生:我从“我永远是鞋匠的儿子”读出了林肯为自己是鞋匠的儿子感到骄傲和自豪。
  师:你真有想法,思考很独特,读出了林肯心里的想法。请你读,读出身为鞋匠儿子的林肯的骄傲自豪。
  生:“我知道我做总统,永远无法像父亲做鞋匠那样做得那么好。”从这句话,我能看得出,林肯不仅做人很谦虚,不自大,而且他对自己的父亲很尊敬,没有因为父亲的身份而感到自卑。
  师:没错,这就是仁爱谦虚。(板书:仁爱谦虚)请读出你的感受。(生读)
  师:林肯这简短的三句话,用了三个“永远”,你们又能体会到什么?
  生:林肯强调自己过去、现在以及将来都是鞋匠的儿子。
  生:林肯强调了鞋匠这个工作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不卑微,都是神圣的。
  师:这普普通通的话语耐人寻味,就让我们大声齐读第一句话。(生读)
  师:林肯的每一句、每一字都重重地敲击着每一个参议员的心。参议院顿时陷入一片静默。没有人在小声议论。面对参议员的羞辱和嘲笑,林肯没有恼羞成怒,严厉指责那位态度傲慢的参议员,而是静静地等到场下笑声停止后,以一声“非常感谢”化解尴尬的气氛。这表现了他宽容、大度的人格修养。同时,林肯对父亲的尊敬和爱戴让参议员们的嘲笑显得苍白无力,反倒显得自己心胸狭窄。顿时羞愧难当,对他的态度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开始敬佩这位出身卑微、人格高尚且充满智慧的新总统。可见,林肯的第一处话语掷地有声,震撼了当时在场的每一位参议员的内心。林肯转头对那位傲慢的参议员说……谁接着读林肯的第二处演讲?(生读)
  师:能谈谈你读后的感受吗?
  生:那位傲慢的参议员还穿过林肯父亲做的鞋子,竟然还羞辱他的儿子出身卑微,真是忘恩负义啊!
  生:林肯说“从小就跟父亲学到了做鞋的艺术”,说明他的父亲是一个非常伟大且技艺高超的鞋匠。
  师:仅仅是技艺高超吗?
  生:林肯的父亲在做鞋上坚持精益求精,而且林肯从小就从父亲身上学到了很多做人的高贵品质。他认为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都是平等的,而且也愿意为大家继续改鞋子。
  师:(板书:平等待人、乐于助人)没错,林肯从父亲身上学到的不仅仅是做鞋的艺术,更重要的是做人的艺术。让我们一起为林肯的父亲点赞,为林肯点赞。一起读林肯的第二处演讲。(生齐读)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读出了语言文字背后的内涵。林肯的第三处演讲博得了全场赞叹的掌声。这直扣心扉的演讲谁想读?(生读)
  师:我们一起去感受林肯演讲的魅力。(生齐读)
  师:古人云:言由心生。从一个人说的话里就可以知道他的内心是怎样想的,此时此刻的你能读懂林肯的内心吗?
  生:林肯不会因为自己是总统而高高在上,他也会做最平凡的事。
  生:林肯号召人与人之间要充满爱心,要平等。
  生:父亲在林肯的心目中是伟大的,林肯除了在赞叹父亲的伟大,还想借父亲的伟大告诉大家伟大与出身无关。
  师:这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的演讲, 字字发自肺腑。正是这份真情打动了在场的所有人,这就是他演讲所具有的魅力,使所有的嘲笑声全都化成了赞叹的掌声。最后,让我们再次用朗读感受林肯这个人物形象的伟大人格魅力。(配乐引读)
  师:面对林肯的三次演说,参议员们的态度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那么现在,谁能总结一下,发生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生:是由于林肯宽容大度、平等待人的高尚品格感染了在场所有议员。
  师:是呀,林肯正是凭借自己宽容大度、真诚、平等的人格魅力打动了所有人。课文通过三处描写林肯朴实的演讲这条明线,采用了正面描写的表现手法,突出表现了林肯高尚的人格品质和充满智慧的人格魅力。对于参议员们前后态度的变化,则是一条暗线,采用侧面描写的手法烘托林肯伟大的人物形象。这种写法在写人物的作文练习时也可以用。
  师:当南方的一些州发动分裂国家的战争时,他强调——
  (师出示:1.一个裂开的房子是站不住的,我不希望这个房子塌下去。
  2.我所希望的是它结束分裂,它应该成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师指名读,生齐读。)
  师:你们能读懂林肯吗?
  生:他不希望国家分裂。
  生:他爱自己的祖国、自己的人民,他希望和平,希望国家统一。
  师:爱国爱民的林肯,宽容大度、仁爱谦虚、平等待人的林肯,永远值得大家敬仰。
  (生齐读林肯的三处演讲和两个观点)
  【评析:文中林肯的语言很
  有特点,把反对他的参议员都折服了,语言的魅力深深地感染着学生。教学结合明暗两条线索,引导着学生在语言文字间行走,站在作者的角度,步入人物的心里,感悟流淌在语言文字中的“真意”,与人物进行对话,学会揣摩人物的心理,领会人物高尚的品格,进而明白文本写人的表达方式。】
  【总评】
  陈老师的这节课充分落实了课标中关于“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的要求。与此同时,也让我们将视角聚焦于通过语言表达提升高阶阅读能力的教学新思维。
  《鞋匠的儿子》主要以人物为切入点,同时运用两条线索进行描述,一明一暗,林肯的三段话语是明线,参议员的前后态度变化为暗线。陈老师把这两条线索处理得非常得当。第一,引导学生将每段中描写参议员态度变化的词语勾画出来,使其从整体上感知文章的行文脉络,培养了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第二,通过解析“傲慢”参议员的语言,引导学生在评价人物时应做到客观,而不是仅凭出身,训练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第三,整合明暗线,将参议员的态度和林肯的语言进行对比,并让他们将自己假想为主人公,面对参议员的嘲讽和羞辱,又会有怎样的反应。让学生感悟林肯高尚的人格魅力,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总而言之,本课的教学充分凸显了指向高阶阅读的教学特色,有利于促使学生向深阅读转变,提升了学生的阅读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建湖县育红实验小学教育集团)
  责任编辑 田 晟
其他文献
盘点中华大地上的名城、名建筑,真是如数家珍。然而随着朝代的变更、时间的流逝、岁月的冲刷,那些历史名城古迹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给人以冥想的空间、回味的乐趣。  折扇上的一幅西湖游览图,让我看到了景致的优雅,想到了古代文人的诗词歌赋,感到了传说中的人妖情感的魅力。独特的西湖美景让人心旷神怡,豁然开朗。站在西湖旁,平静的西湖水让人的思绪在一刹那间停留下来,静静地享受着那份独有的静谧。就是在这小小的西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学习应注重听说读写的相互联系。”要学会倾听,听人说话要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并能简要转述。听力也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中之重。听力训练就是为了激发学生听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和方法,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当前,不少小学都在进行听力训练的研究,但据调查数据显示,听力训练的开展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如缺乏有效的评价、方法的引领、时间的保证;很多教师认为一周固定的
儿童诗是以儿童为阅读对象的诗歌。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儿童诗,这些儿童诗的题材或来自大自然,或来自儿童熟悉的学习生活,再加上简短明朗、朗朗上口的语言表达和蕴含丰富的情感,深受学生喜欢。针对这一独特的文体,我们该怎样关注儿童诗的特点,让我们的教学也具有诗的韵味呢?上个学期,笔者着重研究了二年级上册的《“红领巾”真好》的教学,现以这首清新的儿童诗教学为例,谈谈怎样把握低段儿童诗的特点,在儿童诗中开启学生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事实证明,学生作文语言干瘪无味、空洞无物、杂乱无序等常见问题,均与学生的思维未被激活密切相关。习作教学要求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而发展思维能力首先就要激活学生的思维。  荣维东教授指出:“要使任务语境具有强刺激,设置语境的时候,可以制造强烈的认知或情感冲突,产生认知心理的不平衡或情感上的巨大反差,能使学生思维被深度激活,这是写作的初始动机和言语生长的内核。”
“词之为体,自有其特质所形成之一种境界。”词是我国传统文学形式之一。源于民间,始于唐,兴于五代,盛于两宋。其中,宋词最具内涵,有很高的审美价值。词常给人“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之感,词是语言的艺术、智慧的结晶,是一座取之不尽的宝藏。  然而,小学语文教材中只编入了少量的词,学生对词的接触甚少。为了让学生了解更多的传统经典,浸润在民族文化精华中,我们研发了“美丽宋词微课程”,引领学生且吟且唱,
深度学习是从“学”到“用”的过程,它是通过阶梯式的教学,到达一种深度境界。浅表学习是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参与,学习过程缺少反思,学习结果只限于模块化的解读、初始的体验。深度学习倡导自主、合作,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是深度参与的,教师引导学生逐步加深对文本的理解,鼓励批判性思维和学习策略的反思。所以,学习结果是多角度、有创意的,对文本有更深刻的理解,对语文知识有更深度的认识。笔者三次执教《珍珠鸟》一
【教学目标】  1.认识“搂”“腼”“腆”等10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读出不同情境下不同人物的语气。  2.通过文本细读,理解父性之爱和母性之爱对于成长的不同意义,学会正确理解、判断和对待来自父母以及他人的表扬和批评。【教学过程】  第一板块,交流预习 疏通文本  因为是我所带的班级,所以一上课没废话,我直接板书课题,带领学生齐读,然后敲敲引号,学生们立刻喊出来:“引用文中父亲母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孩子在作文时经常拿起笔不知从何下手,常常“谈作文色变”。老师们对作文教学也感到头疼。作文就像一头“拦路虎”挡在语文教学的途中。在不断的研究和实践中,我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征,在不同年段采取不同的策略,探索出了一条培养  学生作文兴趣、提升作文质量  之路。  一、写“告状书”,培养写话兴趣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亦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
教师从事的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带着无比耀眼的光环。然而,站在教育行业中的班主任,更像是战场中的先遣部队,第一时间把教学的思想传达给学生。作为小学班主任,应该为学生创设一个温馨舒适的学习氛围,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在学校生活的幸福感。因此,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更要为每一位小学生树立情绪管理的榜样,采用积极的班级情绪策略进行班级管理,这样才能有效引领自己的工作走向良性的发展,同时对小学生的
张东兴老师在《共享语文每一天》一文中如是说:“教语文很简单,怎样使语文更可爱就怎样教吧。教出语文的味道,教出语文的魅力,也教出语文人的风采。”张老师的这句话给我启发很大。语文,简单就好。但为了这“简单”,必须先让我们每一个教师自身不简单。几年来,我不断地取长补短,实践,改革,再实践,终于探索出一条在阅读道路上可远行之路——“两读两写”教学。  一读:批注式阅读  五年前,我开始了三年级的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