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来源 :中华少年·上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acxd19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人说:感情是心灵的翅膀。因为情感体验对于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对于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也起着重要的引领作用,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提出:培养良好情感和品质是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
  关键词:语文 阅读 教学 情感 教育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也郑重指出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可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已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而不同的文本,情感积淀、激发式也各不相同,依据文本,合理引导,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激发孩子的情感,从而达到学生与教师、文本的完美沟通,使孩子的情感一步步升华,达到教育的目的。
  一、步步深入,积淀情感
  不同的文本,所蕴含的情感也是不同的。《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也是北京市二中的一名高二学生写给联合国秘书长加利先生的一封信,既表达了对加利先生的问候,又发出了内心最真挚的呼声,就是呼唤和平,反对战争。小作者雷利的父亲是一位博学多才的语言学硕士,同时也是一位联合国维和部队中的战士,在一次维和行动中光荣牺牲了,在文章中就饱含着雷利对父亲的深切怀念。
  上课伊始,我以兴趣引路,和孩子们一起画和平鸽。接着展示了一组战争时期孩子们悲惨命运的图片,这可怕的画面,显然让孩子感受到可怕的战争。
  本文的第五自然段,是全文最饱含感情的一段,体现了小作者雷利失去父亲的痛苦,于是我直接引导孩子进入这一段,通过各种读的方式领悟作者的痛苦,感受到作者失去亲人的痛苦后,通过读文了解“我的爸爸”是个什么样的人也是这篇课文的一个重要问题,因为只有走近“我的爸爸”,了解他的平凡和伟大,才能让我们真正和小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本文有一道课后题,就是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即:世界并不太平,不少地区还弥漫着战争的硝烟,罪恶的子弹还威胁着娇嫩的“和平之花”。这句话该如何理解?教师和学生一起通过搜集、展示资料,让孩子们确实感受到世界还有许多不稳定的因素存在,教师进一步引导: “和平之花”是娇嫩的,那么我们能为世界和平做些什么呢?就让我们和小作者雷利一起来说出自己的呼声吧!
  一次次平铺直叙的读显然无法启发孩子产生共鸣,为了更好的启发他们的情感,我设计了三组提示语:1.为了让人们远离战争,为了让人们过上幸福、安定的生活,让我们和雷利一起发出渴望和平的呼声,齐读最后的呼声部分;2.这不仅仅是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还是我们每一个人的呼声,齐读最后的呼声部分;3.这不仅仅是全中国孩子的呼声,还是全人类的呼声,齐读课文最后的呼声部分。通过这一层层深入的提示语,让每一个孩子把渴望和平的呼声内化成自己的呼声,从而使孩子们与课文产生和谐的共鸣。
  二、引入生活,体验情感
  《地震中的父与子》是篇朴实的叙事文章,感情真挚,语言具有较强的情感渗透力,适宜朗读,看完文本,我觉得本课的设计理念为:以学定教,顺学而导,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本课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因为之前的汶川地震大家记忆犹新,于是相关的图片资料及教师语言渲染来创设情境,既深深地扣住了学生的心弦,又让学生对课文背景——“大地震”有所感受,为教学重点——理解父与子的了不起打下基础。课堂教学中,教师有计划的对读书、学习方法加以渗透、引导,联系生活实际,来换位思考,较好的突破了文章的难点,如孩子的父亲说的那句话,无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反复出现3次,这句话课后题也指出要重点理解,于是在指导孩子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我设计了这样一组提示语,引导孩子们反复诵读。“曾记得孩子生病时那一个个不眠的夜晚,父亲曾关切的说——(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能记得孩子遇到伤心事,不知如何是好时,父亲曾关心的说——(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孩子遇到困难挫折,悲观失望时,父亲曾和蔼的说——(生)不论发生什么,我总会和你在一起,多么平凡的一句话啊,此时此刻,父亲却赋予了它不平凡的含义,那就是生死不离。伤感的音乐再配上深情的朗读,让孩子们感受到,父爱无时不刻不在我们身边,从而让学生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透视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独辟蹊径,升华情感
  《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是个老篇目,对于孩子们在儿童时期就已经耳熟能详的文章来说,怎样教出新意,让孩子们感受到童话大师安徒生笔下的小女孩,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呢。
  在教学准备中,通过教参等资料,我了解到小女孩的原型是安徒生的母亲。在母亲的童年时期,家境贫寒,有一天,她非常饥饿,不知不觉间在小河边睡着了,当她醒来时,已是晚上了。安徒生听了母亲的故事,深受震动,以她的经历为原型创作了这篇童话,小姑娘身上有她母亲的影子。在课堂上,我首先把这段背景资料告诉孩子们,让他们懂得在小姑娘身上作者不仅讲了一个神奇的故事,更寄托了作者深深地同情。接着展开教学,学习现实与幻想之间神奇的变化,进一步感受黑暗社会中,小姑娘悲惨的命运,同时让孩子感受到作者那真挚的情感。
  四、一“唱”三叹,领悟情感
  《老人与海鸥》是篇感人至深的文章,全文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讲一位可敬的老人十数年如一日的照顾着到昆明湖畔越冬的海鸥,后半部分则描述了老人去世时数千只海鸥列队与老人送别。
  语文本身具有的人文性、情感性,提供给学生的总是不同的阅读感受。因此,我制定了在情感朗读中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的真情,了解真情是文章的灵魂的课时目标。以读为抓手,品次品句,深入感悟,让学生们充分领悟着这个文本独特的魅力。
  求正确流畅地读,求个性感悟地读,求充分有效地读,试图从多种读的层面来达成对文本的深入感悟。比如“三个褪色”的教学,先从句子初步让学生有所思、有所想,然后通过材料的补充,让学生真切的感受到老人不是真正的贫穷,而是一心为海鸥,让他们感受到三个褪色的连用不简单。
  课文的后部分,老人死后,海鸥在老人遗像前翻飞、盘旋、肃立、鸣叫等悲壮画面,我充分引导学生感悟、体验和交流,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去意会、感悟、体验、产生同感,让学生尽可能的进入海鸥那浩瀚无边的情感世界,去领悟、品味海鸥对老人那份震撼的情感,和文本最大限度的互相融合,达到人文合一的境界。在抓关键词句的体会中,他们深深地被这种人与海鸥之间真挚情谊所震撼,进而为深华情感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各种文章的内容、所蕴含的情感、结构、层次各不相同,只有抓住文章的重难点,点拨、引导孩子深入体会,就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情感是作者通过文本传达给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感受、情感是每个人心中那最珍贵的圣地、情感也是放飞孩子心灵的翅膀、情感是孩子们心智走向成熟的阶梯。只有在我们的课堂中,拨响孩子心灵中那最动听的和旋,我们的情感教育才能奏出最动听的音响。
  
其他文献
一、基本情况  “小学生快乐新作文” 教学研究成果是作者经过十多年的教学实践,总结、提炼了作文教学以及课外文学写作兴趣小组、文学社活动的经验,以新课程理念为背景,去粗取精,改革呆板的传统教法,探索出一套新的激发小学生写作兴趣、激活写作思维、提高作文能力的方法、蹊径。它已成为教师教作文的助手,学生写作文的帮手,家长辅导孩子的能手。此项研究成果被甘肃省教科所鉴定为省级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证
期刊
新一轮课改的春风在神州大地刮起之时,高中语文新教材应运而生了。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在编写意图上、入选的课文上特别重视人文情怀。要求学生在品文的过程中,感悟生活,尊重生命,提升修养.要求教师以教材为工具和载体,培养学生传统文化中的人文情怀。  然而,目前我国的高中生身心发展虽然已经趋于成熟,但诸各种人类心灵深处深刻的矛盾同时也正以尖锐而激烈的形式在高中生中表现出来。  因此,作为高中语文教育教学
期刊
摘要:德育教育是职业教育的重要课题。结合多年的班主任工作经验,从“导”入手,在德育教育过程中舆论引导,树立正气;学习辅导,增强信心;行为诱导,融洽师生关系;心理疏导,消除心理障碍;思想开导,树立人生理想,实现德育教育的目的。  关键词:班主任;德育;引导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一定阶级的政治观点、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及行为规范,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心理施加影响,以培养起教育者所期待
期刊
新学年已开始,回顾过去的一年教学中取得的成绩教训,免不了提到差生。什么是差生呢?本人认为差生表现为学习差、品行差、行为习惯差。  一般人们认为学习成绩差的学生是差生,这是不公正的。有的同学学习很认真刻苦,守纪律,道德高尚,这不是差生。因为在学习上尽了最大的努力,虽然没升入高一级年级,但走出社会一定是有用的人,对社会有益的人。从这个方面去看,在老师心目中的差生是没有的。只要我们老师认真钻研教育理论,
期刊
摘要: 文学作品中的优美境界,是在充满诗意的课堂上徜徉。有活力的课堂,是勃发的,是心与心的碰撞,是心灵的感应,是与文本作者的对话,是彰显活力的课堂。  关键词:生命;开放;自然;意境;境界;汇聚;活力     语文学科作用的对象是学生的生命和心灵,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则是使学生在掌握语文知识、拥有基本技能的基础上,通过阅读、思考、实践、感悟来建构学生的精神世界。因此,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富有生命情趣
期刊
在学校共同的生活学习交流中,班主任负有对学生领导、教育、管理、服务的特殊责任。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有特殊的地位,对学生有权威性和较为广泛的影响。要多花心思、多观察、多了解、多动脑。从各个方面深入学生,关心学生,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人。这样才能真正的形成班集体的凝聚力,使学生在集体中得以最佳的表现,更好的发展。  对于班主任来说,关爱学生既是一种艰辛的劳动,又是自身人格的最好体现,对每位学生的成长有着
期刊
每个人天生都有自信的一面。学生起先并不是缺少自信,他们许多人的自信是在过多的埋怨和责备声中被渐渐地磨灭了。人都需要被肯定,孩子也一样,如果长时间得不到这种满足,就可能会用另一种较为极端的方式来表达,比如:叛逆、对抗,搞一些破坏活动来引起你的注意。事实上他们需要有他人的称赞、表扬、鼓励来提升自信,不断地巩固那份自信。可见,教师对学生的表扬和鼓励是多么重要。表扬是甘露,是洒向学生心田的甘露。  首先教
期刊
培养学生的素质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理念,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那么,如何在数学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呢?我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尝试:  一、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探索是创新的重要品质,也是数学教学的生命线。积极组织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既能让学生从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究,又能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其创新意识、发展其创造思维能力。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明确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
期刊
新接了一个小班,可我发现这一届小班的很多孩子明显比往届的孩子娇气,自私,霸道。通过了解这些孩子的家庭状况以及和家长交流,我发现这些孩子所有不好习惯的养成都离不开“溺爱”这两个字。  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马卡连柯说:“父母对子女爱得不够子女就会觉得痛苦,但过分的溺爱虽然是一种伟大的问题,却会使子女遭到毁灭。”当今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爱孩子有害,但却分不清什么是溺爱,更不了解自己家里有没有溺爱。“溺”,词典
期刊
创新英文词义解释为创新行为、发明行为或者创造某种新事物的行为。笔者认为:它是在看似无关的事物之间发现某种相似与共同之处的能力,根据内心需求,设计研制,重新排列,优化组合,迁移提高成为一新事物,它是一种超越于实用功利目的之上的精神活动。根据笔者理解,目前体育创新是一种演变的、渐进的过程,可以从3个方面去理解和把握:一是培养体育创新的态度;二是培养体育创新的技能;三是培养体育创新的思维。  一、培养体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