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课堂“活力四射”

来源 :科学大众·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sa05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现有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不断更新的知识和技能。学生不仅仅是要学习和获取前人的创造和发现,更应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参与”,就是通过诱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展示学生的主体人格,体现学生的主体价值,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学会合作。通过创设参与情境和提供参与途径的方法,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
  关键词:情境(环境和情感); 途径; 主体参与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040-002
  课堂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现有的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不断更新的知识和技能。实践证明:“主体参与”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有利于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作为初中语文老师,从语文学科的角度看,我深感学生素质发展的不全面,他们从小学到初中九年义务教育中学习语文的时间不算短,可是到了初中,相当一部分学生作文达不到要求,口语表达能力差,作业死抄板书,对课文的理解不准确,这都说明他们没有掌握学习方法,不会举一反三,缺乏分析能力,这和课堂教学中缺乏主动参与有关。如果学生像一只张着口的布袋,等老师把一切应该学的东西一样一样放进去,那学习效果只能是事倍功半。为了减少无效劳动,在教学中我运用了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使他们处于主动学习的地位。
  学生主体参与教学可以使学生获得发展,失去了学生的主体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本身将无从发展,所以必须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正是着眼于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激发与调动,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到最佳程度。“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那如何授之以渔呢?
  一、创设参与情境
  课堂教学中参与情境的创设对主体参与过程起到了引导、异出和定向的作用。教师根据教学目的的需要,依据教学内容创造出来某种认知情境和情感气氛,用以调整学生的心理,形成参与欲望,从而进行生动活泼的教学。
  1.创设民主情境——使学生有参与的机会
  教师用现代教育观审视课堂教学,调整师生关系,使课堂教学活动在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情境中展开,教师亲切和蔼、真诚耐心、尊重学生人格、关心爱护学生,对学生充满信任和理解,提倡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遇到问题和学生平等协商,师生之间通过开诚布公的对话来相互沟通;教师对学生一视同仁、公平对待,学生有新的观点和不同见解,教师应虚心容纳和接受。比如,学生第一次表达“我不同意老师的观点”时,老师如何处理?是难堪,还是高兴?是讥讽,还是欣赏?是给机会让他充分表达见解,还是立刻封堵住他的嘴?如果你一次封堵了他的嘴,他以后再也不敢轻易表达个人见解了。根据新课标,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思维本来就应该是多元化的。教师在这种情与情相融,心与心相碰,教与学相长,教与学互促的情境中,实行教学民主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才会有形成的“土壤”和生长的“养分”。
  2.创设乐学情境——使学生有乐于参与的心情
  课堂教学中可以通过构造美境、趣境、谐境、奇境来创设乐学情境。展示美的语言,注重美的形象,揭示知识结构内在美,提供知识内容的直观美,能陶冶审美情趣,调整审美观,使学生产生审美愉悦,主体参与的审美价值。还可挖掘知识内容的趣味性,创造教学活动的趣味性,能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保持主体参与的持久性。构造谐境,体现知识内容的有序和结构的和谐,创造和谐的课堂人际关系,调整教学氛围,满足学生的自属、归属、公平宽松的心理需求,保持主体参与的平稳性。展现实现操作的新奇,吸引学生的主体参与。例如教学《天净沙秋思》时,在逐字逐句理解诗句的基础上,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诗句的意思,教师用简笔画再现情境,用粉笔勾勒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等。学生边讲,教师边画,画面从无到有,处于变化之中,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把学生带入情境。让学生通过画面,感受画中的情,听到画外的音。活跃学生的思维,更好地理解诗句。又引导学生自学,自读几遍,展开想象,画一画,可以结合生活实践用自己的经验去丰富形象,表现诗中优美的意境和诗人悲凉的情感,这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起来,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由于学生的参与,既可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在这个过程中,我只是引导,充当了“导演”的角色。
  3.创设悬念情境——使学生急与参与的心理
  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悬念情境,可以在学生的心理上形成一种强烈的挂念,使学生产生期盼、渴知的心理状态,欲答不能,欲罢不忍,由此激发学生的参与欲望,引导学生积极而主动地思考和探求。例如,教《愚公移山》时,故意问学生:“愚公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去移山,何苦呢?搬家不是更省事吗?”问题一出,教室里便像炸开了锅,同学们发散思维,各抒己见,有的表示赞成,认为直接搬到山外去更省事;有的则认为这样缺少长远考虑。最后教师引导学生统一认识:愚公并不是愚,而是大智若愚。这就叫做逆水行舟,教师有意提出与课文观点不一致的问题,触发学生的探讨兴趣。
  4.创设空白情境——使学生有参与的时间和空间
  高明的画家作画时常在画面上煞费苦心的留下一处或几处空白,以显示绘画艺术的布局美,含蓄美。在课堂教学中设置空白情境,给学生以适当的生理休息和心理调整的同时,也给学生制造充分显示主体作用的时机,强化了学生在探索新知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使学生较为自由和灵活的进行自我追求,自我想象,自我创新。例如在教学完《变色龙》之后,我在屏幕上打出了一行字:“当奥楚蔑洛夫离开广场之后……”这时,我故意不说话,我发现学生在经过短暂的沉默后,又陷入了思考……
  5.创设成功情境——使学生想再次参与
  “在学习中取得成功是学生精神力量的唯一源泉”。使学生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是主体参与不断深化和参与步骤不断升级的重要保障,成功,既是参与的结果,更是参与的起点。成功情境的创设是引发主体参与、促进主体参与、巩固主体参与的最佳手段。如教学《紫藤萝瀑布》时,学生很轻易地知道前半部分描写的是紫藤萝的外形和神态,这时教师引导探讨:这些描写语言的特点是什么?为什么要这样写?学生通过探讨发现这段语言很生动,主要是采用了生动的词语和多种修辞手法,调动了人的多种感官,这样写一是抓住了紫藤萝的形象特点,二是烘托了人物内心的喜悦之情。学生在质疑探究的过程中既提高了思维能力,解决了学习疑难,又培养了合作品质和协作精神。通过质疑探究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它改变了传统阅读教学中的师生角色,让学生在“质疑——合作——探究”中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体会到了成功的喜悦。这就是孔子所说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二、提供参与途径
  教师在语文教学中成功创设各种各样的教学情境固然很重要。所谓情境,就是“情”与“境”的交融,它包括情感与环境两方面的内容。在教学中如果为学生创设主动、恰如其分的环境氛围,便可唤起学生的想象和愉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就等于有了“环境”。而我们更要争取给孩子们一个情感课堂,一个对话的课堂,一个开放的课堂,一个感悟的课堂,所以还得让学生有参与的“情感”,即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个参与途径。
  1.情感参与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既是认知发展的过程,也是情感发展的过程。两者既不能截然分割,也不能互相代替。他们或同步、或交叉协同的过程构成完整的教学过程。教师钟情于教,学生融情于学,课堂教学必须为情感的碰撞、交汇、化合提供足够的能量。如何诱发并强化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参与,是教学目标设计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渗透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是课堂教学的催化剂,是学生真正投入参与过程的前提条件。
  激情的操作方法本人从以下方面着手:(1)以知育情。努力挖掘知识的情感因素,从而达到知情结合,寓情于理、情理交融的教学境界;(2)以情动情,课堂教学中精神饱满、乐观向上,寄情于生,寓情于教,引起学生情感共鸣,产生激励作用。(3)以史激情:经常讲一些科学家勤奋学习的事迹来深深的感动学生,激起学生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的伟大情感;(4)以境生情:教学中通过幻灯录像等提供丰富多彩的景象代替抽象的语言,在吸引学生探索求知的同时,也会使学生产生丰富的情感。
  2.行为参与
  行为参与是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外显行为对学与教的过程的直接参与,是主体参与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教师可以通过学生行为参与的投入程度和呈现出的相关信息的分析,对主体参与的情形作出判断,并由此对主体参与过程进行反馈调控。课堂教学中学生的行为参与可通过阅读、观察、实验、讨论、质疑、竞赛、练习等方式进行。在这点上我比较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因为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学习内容的丰富多彩,手段的灵活多样,那么有哪些方法可以培养学生在课堂上的动手能力呢?
  2.1动手使用工具书。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虽是中学生,学生必定会遇到许多不认识的字,而很多教师直接在黑板上标注字音。其实要不断鼓励、督促学生勤查字典、词典才是“授之以渔”,学生才能不偷懒,逐渐养成使用工具书的习惯。这对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是很有帮助的,也做到了《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会用多种检字方法”这一要求。
  2.2动手圈、点、划和画。在教学中,往往我们会发现,让学生齐读课文时,不少学生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学生只要坐下来读书,教师要求学生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要求学生始终把笔拿在手中。阅读时,要不时地圈点勾画那些课中的重点词、含义较深的句子、感受深、受启发、读不懂的地方等。长此以往,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会得到提高。这样的动手操作无形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创新探究精神。
  2.3动手写笔记。“眼过千遍不如手写一遍”。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总认为:我听懂了,对课文句子我有自己的理解,对老师讲的我也能理解。其实学生的课堂笔记是非常重要的。通过调查可以发现:一般成绩好的学生做的笔记相对完善,书本较“干净”的学生在测验中的成绩往往不是很理想。还有的同学记笔记总以为老师的板书才是重点,便机械地一字不漏的照记不误。我认为学生要学会从这两个最基本的方面去记笔记:一是老师板书的课文的结构图解、关键性的内容等;二是老师特别强调的重点和难点。不重视做笔记,不善于做笔记,是不可能真正学好语文知识,提高语文水平的,毕竟永久性的书面记录是能帮助学生唤起头脑中的记忆。
  3.思维参与
  思维是智力的核心,思维参与是参与活动中的最高层次,各种参与活动都离不开思维参与。思维参与贯穿于主体参与的始终,是主体价值得以体现的最主要途径。学时,我利用各种机会让学生进行交流,并将讨论作为课堂交流的主要形式,采用同桌说悄悄话、组内讨论组外交流、全班探讨的方法,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在讨论中碰撞出创造思维的火花。比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这篇课文时,初读课文中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时,学生普遍存在一种想法,就是认为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很枯燥、很单调,这反映学生不肯学习,怕吃苦。这是当时学生的惰性。其实这是因为学生对主题理解不够深刻的缘故。后来我就让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讨论,自己从旁点拨,让学生再联系寿镜吾先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有些学生这才逐渐认识到,学习生活枯燥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寿先生的教学不能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他们那群小孩子,生性活泼好动,好奇多问,当这种天性遭到扼杀时,自然会对学习不感兴趣。在讨论中,学生们逐渐明白了。这不能怪学生,怪就怪当时那种教育方法、教学内容等,说到底就是封建教育制度本身就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在学生们的这次讨论思考过程中,他们就逐渐理解了主题。像这样的讨论,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掌握了知识,获得了成功的喜悦,自然会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人的能力并不是靠“听”会的,而是靠“做”会的,只有积极思考和动手实践才能出真知。因此,我们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做“听客”和“看客”,要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口、手、脑并用,亲身参与知识的获取、新旧知识的联系,知识的巩固和应用的全过程,教师不要当“保姆”全程包办,而要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去质疑、去思考、去归纳。让学生自主学习,动态生成的教学不再是教师主宰,学生跟着走,而是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过程,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综上所述,“主体参与”教学通过创设一定的参与情境来引发参与过程,通过提供多种参与途径,使参与过程具有明确的指向和丰富的内涵,“主体参与”既是学生的全员参与,也是学生自始至终的参与,不仅是从行为上的直接参与,更应是情感、心理、思维的参与。只有这样,“主体参与”才会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初中语文新课标
  [2]中学语文,2008年第36期
  [3]倪文锦.初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 要:绘画活动能给幼儿带来快乐,是发展智力和培养性情的有效方式之一,它能扩大幼儿视野,增进幼儿的知识,丰富幼儿认知的经验。幼儿在绘画活动中,锻炼了手脑协调能力和操作能力,在获得绘画技能的同时,陶冶了艺术情操,潜移默化地养成好习惯。关键词:美术; 常规教育; 情景教学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6-109-001一、设计意图春夏季节,雨水不断
摘 要:信息技术已是幼儿园教学中的一大亮色,融合于幼儿园的各个学科领域中。通过有效的电教设备能让教学活动更丰盈有趣,使活动可视、可听、易感知、易体会,便于幼儿理解,能提高教学的灵活性,使教师更好的发挥教学水平,符合新课程改革要求。为幼儿园的各项活动,幼儿的各项课程,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关键词:信息技术; 推动教学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
摘 要:近几年,一方面随着教育理念、教育政策的转变与调整,中职学校的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另一方面,许多中职学校的实际情况是英语教学质量停滞不前,甚至还出现普遍下滑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笔者深入思考,对当前中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相应对策,以改善中职英语课堂“一片死寂”的情况,打造有生命的课堂。关键词:中职英语; 课堂氛围; 措施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 要:社会体育专业作为体育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专业,实践教学在其中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研究以石家庄学院社会体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实地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其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对该校社会体育专业实践能力培养过程中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以下改革思路:完善实践教学课程设置与建立评价体系;加强与社会合作,建立多种类型的实
摘 要:儿童福利院工作要以人为本,凝心聚力地爱家爱孩子,保障孤残儿童健康成长,创造爱的教学。关键词:思政工作; 以人为本; 爱的正能量中图分类号:D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6-169-002思想政治工作是塑造人的灵魂的基础性工程,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根本途径。思想政治工作要满足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要求,必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
摘 要:一夜春风,万树花开。伴随着课改的春风,全国各地校外实践基地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起来。校外实践基地是一个新兴的育人机构,是一片独特的教育天地。她在素质教育进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和发展提供着特别的养份。关键词:校外实践基地; 个性研发; 科学实施; 动态调整中图分类号:C9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003-002校外实践基地与学校有着
摘 要:《2011版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音乐教育必须以审美为核心,通过教学过程来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因此笔者从音乐主体出发:营造美的视听环境;挖掘美的教学内容;运用美的教学方法,以美导行,实践“以美育德”,打造更美的音乐课堂。关键词:审美; 倾听; 孕育; 感受; 创造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004-002这是
摘 要:历史课作为散播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在感恩教育中应当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寓知恩、感恩、报恩、施恩教育于历史教学之中。教会学生从爱父母起,树立爱人民,爱社会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帮助学生在成才之前先成人,从而为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关键词:感恩教育; 历史课堂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009-002中华民族自
摘 要:众所周知,发明需要灵感,灵感必须要有“悟”。关键词:青少年; 科技创新能力; 悟性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4-015-001所谓“悟”,其左边为“心”,右边为“吾”,那就是说“吾”必须用“心”去体会,得到的就是“悟”。换句话讲,“悟”更多是“心”的工作,“悟”者不同,所“悟”也不同。一、“悟”的理论与实践1.什么是“悟”悟性就是
摘 要:在笔者支教的苏北某农村地区的一所中学里,虽然工作的时间不长,但关于美术教育的环节中却呈现出很多不足之处,如课时被其他科目占用甚至被阶段性取消、师资力量薄弱、缺乏必要的教育设施与设备、学生在美术课堂上无所事事等等,且这些现象几乎是同时存在的。我们不禁要问:难道美术教育真的无足轻重吗?关键词:美术教育; 无足轻重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