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12.29”系列古墓葬被盗掘案追回一批涉案文物

来源 :文物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rimpdrag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8年9月—12月,湖南长沙市望城县、岳麓区等地相继发生古墓葬被盗案,发案11起,20座历代墓葬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其中位于望城县、岳麓区交界处方圆约6.4平方公里范围内的11座西汉古墓,已被确认为西汉时期长沙国王陵及其贵族墓,葬制规格较高,墓体规模较大,是研究汉代长沙国历史不可或缺的重要实物资料。
  案发后,长沙市文物、公安两部门组成了专案组,抽调70名精兵强将辗转于8省之间,行程数万公里,经过七个月的艰苦奋战,于2009年7月成功侦破此案,抓获犯罪嫌疑人53名,收缴涉案文物304件,其中国家一级文物12件,二级文物48件,三级文物89件,追缴了一批涉案物资,彻底摧毁了一个横跨湘、鲁、赣等多省的特大盗墓团伙。涉案文物数量多,种类全,品相好,涵盖了漆木器、金器、铜器、玉器、琉璃器、水晶器、玛瑙器、陶器及滑石器等,其中不乏精品。
  “12·29”系列古墓葬被盗案是近年来全国少有的文物违法犯罪重案要案之一,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湖南省涉案人员最多、涉案范围最广、社会影响最大的一起盗墓案件。该案涉案面广,破坏范围大,涉案犯罪嫌疑人众多,盗墓手法熟练。遭该团伙破坏的古墓涉及多个省、市,除长沙市20座历代墓葬外,长沙周边地区特别是江西省的一批古墓葬也遭到洗劫,山东省的古墓葬盗掘案也与该团伙成员相关。该案犯罪团伙组织严密,具有犯罪集团性质,由三个犯罪团伙组成,分别来自国内8个省的23个市、县,其主犯分别来自湖南、江西和山东。团伙分工明确,湖南籍犯罪嫌疑人负责人员组织,收集信息,
  “协调”当地关系;江西籍犯罪嫌疑人负责出资、后勤和分赃;山东籍犯罪嫌疑人则负责提供相关的技术和设备。同时,在文物清点、鉴别、倒卖等方面都有专人负责,实行“一条龙”作业。该团伙作案手段专业,盗墓装备先进,汽车、发电机、金属探测器、氧气罐、膨胀炸药等专业作案工具一应俱全,并持有凶器,犯罪气焰十分嚣张。在实施盗掘犯罪作案时,安排专人持械在外围守护,驱赶、威胁发现情况的周围群众。
  2009年7月31日,国家文物局和湖南省人民政府在长沙召开“12·29”系列古墓葬被盗掘案成功侦破表彰大会,对该案的侦破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12·29”案的成功告破,有力地打击了文物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打响了针对古墓葬盗掘的成功一炮。
其他文献
乾隆皇帝是清朝定都北京以后的第四代皇帝,他雄图大略,颇有作为,在长达六十余年的统治期间使清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了迅速发展,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同时也使他自己成为名闻中外的英君明主,他的文治武功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璀璨的一页。乾隆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当了60年皇帝和3年太上皇,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的皇帝,活了89岁,所有这些至今仍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不仅如此,乾隆帝对汉文化的兴趣
期刊
第四章、清古玉辨伪    六、唐荣祚《玉说》  ——晚清古玉杂记  唐荣祚,大兴人,字锡五,号华夏居士,生于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身世不明,但1912年尚健在,其时已七十一岁。光绪十五年(1889年)十月,受英使馆医官卜士礼的委托,为英国伦敦博物院收藏的二十余件中国古玉撰写《玉说》,光绪十七年脱稿,经厂肆龙文斋刊版寄英。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所留数十册印本荡然无存。经访觅于朋侪,仅获不全
期刊
楼上楼下两重天    友人告诉我,他有十几张海上一位人物画大家的作品,拿给我一看均是伪作,我让他说一下买画经过,他说他交往多年的一位倒画的朋友,认识海上这位大画家,以前就买过这位大画家的画(我曾见过此人买的那两张真画),这次预先联系好后,便带他一起去的上海。在旅馆住下后,又电话和这位大画家的太太联系了一下,约定好去的时间。于是第二天俩人一起来到大画家住的地方,在其楼下朋友对他说:“大画家年龄大了怕
期刊
胡风一生与书结缘,“他一生酷爱文艺,一心想着编好书,出好书,”晚年的胡风“最高兴的事还是手捧一本新书”(梅志《书香余韵》)。在胡风失去正常生活的时候,书给了他活下去的勇气;在胡风陷入精神崩溃的时候,书唤醒了他迷失的灵魂。书,是胡风如影随形的朋友。    一个有着“鲁迅情结”  “胡风缘”者的赠书    《鹅鸟嫁人》,又译名《鹅妈妈嫁人》,是台湾作家杨逵的小说集,收入了四篇短篇小说,即:“鹅鸟嫁人”
期刊
译者注:一百多年前,在欧洲有一批数量并不众多,然而对后世影响深远的收藏家,他们由收藏起步,办展览,搞研究,交流,结社;甚至穷其一生著书立说。他们的本职本行甚至不为人知,与中国艺术相关的活动与成就却使他们留下名字;通过他们,中国艺术被推到7世界的眼前,西方社会和普通民众,由此知道了在西方的文艺复兴艺术之外,还有另一种成熟的东方艺术,有另一种古老的审美系统;这批人收藏的中国古董,也成了中国文化被西方了
期刊
宋代玉器考古出土资料概况    宋代玉器的考古发掘出土品主要集中在宋代墓葬、佛塔地宫和窖藏三种遗迹现象中,在宋代城址、集镇以及其他遗迹里也有一些零星的发现。就大的历史文化背景而言,由于宋代皇帝、王室和权贵大臣的墓葬在宋代及其以后多经官方和私人盗扰,目前还没有明确发现可以代表宋代宫廷玉作的巅峰精品之作;希望今后在墓葬发掘方面获得代表着宋玉最高水平的艺术作品的愿望已经不太可能实现;现在在宋代一些中下级
期刊
编者按:1月21日,芷兰雅集艺术月谈第七讲如期举办,主题是翡翠的收藏投资。主讲人栾秉璈先生,系资深宝玉石和古玉专家,也是中国现代珠宝玉石事业发展的开拓者。自上世纪60年代初,他就开始研究国内外珠宝首饰,并撰写了大量著作,进行广泛的科普宣传。著有《宝石》《中国宝石和玉石》《怎样鉴定古玉器》《英汉宝石词典》等论文、科普文章。现任中国宝玉石协会副会长、亚洲珠宝联合会副主席及中国文物信息咨询中心文物鉴定研
期刊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用金历史的国家,早在距今三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已出现了金器。在古老的岁月中,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每一时期的金器都有特定的历史文化内涵,其艺术风格皆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蒙古族统治的蒙元帝国,由于对黄金的痴迷,用金风气旷古未有,从而使这一时期的金器制品达到空前繁盛,展现出异彩纷呈的景象,在风格上形成了独具特点的黄金艺术。    金酒具    荷花纹高足金杯(图一),高14.5厘米
期刊
玉文化是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化现象,受源远流长的礼玉文化,以及佩玉、藏玉传统潜移默化影响,举凡收藏爱好者、投资者,绝大多数涉猎玉器。玉器拍卖是艺术品拍卖的重要一项,只是因能够交易、流通的数量有限,远达不到中国书画、瓷器那样的规模和市场影响。  海外市场上高古玉器(新石器时代至汉代玉器)与瓷器、铜器很早就成为中国艺术品拍卖的重要项目,博物馆机构以及私人收藏家都很重视中国古玉的收藏——仅从近年纽约、伦敦等
期刊
当代画坛,表现水乡的作品不少,表现水乡的名家也很多。最著名的有国画大师李可染、旅美油画家陈逸飞等。他们在水乡风景画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然而,还有一位画家,他用自己独到的眼光去审视水乡的风土人情,用特殊的手法去再现水乡的柔美宁静,将现代人文哲学融合在情境画作里,这就是国画油画皆擅长的吴冠中。  在20世纪中国绘画史上,吴冠中是一位具有特殊意义的人物。他的艺术思想与艺术实践不仅在同时代画家中独树一帜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