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体特征出发的高中议论文教学

来源 :语文天地·高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凡编选人高中语文教材的议论文,多是结构严谨、文理清晰、论辩风格鲜明的说理文。而在具体教学实践中,遵循科学而高效的原则,着力围绕并体现议论文的文体特征,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效贯通阅读与写作,是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议论文阅读教学的内在要求。
  一、抓论点,以梳理结构框架
  在议论文教学中,从理解文章的观点人手,由论点切入文章,梳理出全文的框架结构,这是深入把握文本的第一要务。中心论点是灵魂,是三军之统帅,统领着通篇的布局、论述方向。有的文章开门见山地呈现中心论点,如《劝学》在开篇便提出了“学不可以已”的主张,然后围绕这一中心论点,层层展开论述。而较为复杂的议论文中,论点有时候并不直接呈现,而是或隐藏在作者的论述中,或散落于各个段落。如在《拿来主义》中,作者首先就”如何继承文化遗产”的论题,从反面对清王朝的“闭关主义”进行否定,对国民党当局的“送去主义”进行反驳,或有力批判,或辛辣讽刺,或鲜明揭露“送去主义”的危害及本质,然后提出“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中心主张,紧接着就这一中心论点展开正反两方面的具体论述。
  当然,在《拿来主义》的教学实践中,有两个“必要”需要教师加以重视:强调学习梯度设计,注意高视角而低起点,先把基础知识落到实处,再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十分必要;重视文体分类的阅读教学,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议论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尤为必要。相对而言,议论文的结构框架更明晰,主抓论点,从论点深入文本的结构及内容,有利于化繁为简,降低议论文的学习门槛,循序渐进地落实议论文的教学目标,提升学生在议论文阅读与写作方面的语文素养。
  二、审论据,以把握材料选择
  在抓住论点并理清文章结构之后,就要详审论据,以把握议论文材料选择的特点。在《拿来主义》中,作者选用富有典型意义的材料,如在揭露并批驳“送去主义”的本质及危害时,用简洁而概括的笔墨,举了“学艺”方面的三个例子:先送一批古董到巴黎去展览,再捧几张古画到欧洲“发扬国光”,还有送梅兰芳博士到俄国。三个论据鲜明而直观,形象生动地勾画出了国民党当局的“送去主义”的丑陋嘴脸,作者的态度不言自明。
  议论文的论据既包括正面论据,也包含反面论据,材料如何选取,论据以什么论证形式呈现,直接影响到文章的论辩风格。鲁迅提出“拿来主义”,即“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的观点。在面对“一所大宅子”时,否定了“徘徊不敢走进门”的“孱头”,否定了“放一把火烧光”的“混蛋”,也否定了“接受一切”的“废物”,而是要奉行“有辨别”的“拿来主义”,一系列的反面论据,将议论文选材严密、说理清晰的特色鲜明地体现出来了。为了深入理解这一特色,教师不妨引导学生进行论据删减,将“孱头”“混蛋”“废物”三者删去其一,与原文对比阅读,便会读出作者在论据选取及材料安排上的严谨。
  在《劝学》的教学中,教师针对“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中由“物”到“人”的论证,不妨将“积土成山”“积水成渊”两个论据与”积善成德”这一论据调换位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其与原文表达效果的不同,从而深入理解材料选择及论据安排的严密特点。
  在高中议论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当注意通过“详审论据一素材选取一写作构思”的环节贯通教学与写作之间的联系。这样也有利于学生在阅读教学中,通过对文体特征的把握,为议论文的写作奠定坚实基础,实现由“积累素材”向“提升认知”的转变。
  三、析论证,以体现论辩特色
  议论文教学在注重论据的同时,也较为强调论证方法的学习。而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往往侧重于对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因果论证、类比论证等诸多论证方法的归纳,却忽略了对论辩特色的学习,更是难以将目标问题化,有效落实到阅读教学中来。
  《拿来主义》论辩特色的体现,不但包含论证方法,还有诙谐辛辣、幽默犀利的语言风格,运用反证、暗含讽刺幽默意味的语句。之所以从分析论证方法及论述思路入手,是因为较之于某一处的语言,议论文的理性思维特征在具体的论证及论述中能够更为清晰地加以体现。
  《劝学》开篇提出“学不可以已”的中心论点,而后连用数个比喻从不同的侧面论证“学习的重要性”,这样文脉清晰、论述形象、条理性强的论辩风格便鲜明地呈现出来了。而《拿来主义》则从否定“闭关主义”,批驳“送去主义”人手,先破后立,提出“有辨别”的“拿来主义”的主张。在论证这一观点时,对“孱头”“混蛋”“废物”等的讽刺用语,将其“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的灵活而犀利的论辩风格体现得更为明显。
  四、重思辨,以强化思维训练
  在高中议论文教学中,究竟该如何平衡“文”(内容)与“体”(文体)的关系,这一直是教学实践与理论研究的一大焦点。重视“文”而忽视“体”,或在二者之间搞平均主义,往往会淡化议论文的文体特色,都不利于学生的议论文阅读素养与写作能力的提升。如在《师说》《劝学》等课文的教学设计中,若仅从文言文角度来解读内容,积累文言常识,而对议论的路数、论辩风格、思维特点等一带而过,就会使学生的学习中心偏离“议论文”,模糊普通文言文与文言性的议论文之间的界限,不利于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因此,议论文的阅读教学,“文”与“体”二者需兼顾,不可偏废,而在这一前提下,重视思辨,强化学生的思维训练,也就成为教学的重点之一。
  思辨能力的培养要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中,需要科学而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来保证。在《拿来主义》的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本着体现“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原则,让学生齐读8~9自然段,讨论这一部分的论证方法。对待文化遗产有哪几种态度及行为,作者是如何评价的?“大宅子”“孱头”“混蛋”“废物”各比喻什么?对整个文化遗产是否一概而论,分为几类?分别如何对待?“鱼翅”“鸦片”“烟灯和烟枪”“姨太太”各比喻文化遗产中的哪一部分?这一系列的问题,论述由总到分,范围由大到小,既有利于论证思路的层层推进,也有利于学生逻辑性抽象思维的训练。因此,在议论文教学中,教师不妨以问题的形式,将议论文的逻辑思维直观而形象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并通过师生问答,促进学生的深入思考,加深对这一思维形式的感悟与理解。
  然而,不是所有的议论文都可以在“文体”的范畴内来统领阅读教学的全部的。在议论文的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在阅读教学时多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深入文本时多注重议论文的文体特征,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设计与创新,让学生深入论证方法背后的思维逻辑,从而使其在议论文阅读素养与写作能力上有所提升。
其他文献
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开展群书阅读具有积极作用,教师要对此有足够的认识,在此基础上采取合理的教学对策。教师需要正确引导与促使学生进行积极思考,真正参与到整个阅读过程中,进而使学生交流分享的有效性得到保证,并以此对课堂学习内容做出有效总结,让学生在实际写作过程中,学会根据不同视角切入主题。  一、认真挑选阅读内容  倘若要充分展现出群书阅读的独特性,提升阅读质量以及阅读的有效性,语文教师需要在开展群书阅读
课程改革着眼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而创新能力的核心和基础是创新思维。教师如果善于发掘语文教材本身的魅力,就能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情感因素、固有知识,从而激活学生思维,把语文课堂变成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沃土。  一、以人文情怀观照人物命运  《祝福》中的祥林嫂遭遇凄惨。她在春天失去了丈夫,又在春天失去了儿子,这么一个勤劳能干、心地善良的人为什么会有如此悲惨的遭遇?对于她的悲剧命运,我们应该用什么眼
110kV避雷器底座绝缘子受损问题是当前绝缘子面临的一大问题,会影响绝缘子功能的发挥,分析绝缘子受损成因,并采取方法来控制受损问题至关重要。文章分析了110kV避雷器底座绝
高考对文言文阅读的考查,首先着眼于“言”,表现在试题中,“言”即考查文言知识,如实词虚词理解、古今词辨析、句式和翻译等;然后是对“文”的考查,即内容的分析综合,通常包括三点:①筛选文中的信息;②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③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既然是阅读题,对文的把握理应是第一位的,对语言的考查理应遵从并服务于对文意理解的考查。综观近四年来江苏省自主命制的四道文言试题,也的确体现了这一考
多年来,高考作文命题保持着一定的稳定性,而且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很多语文教师都会根据高考作文命题对作文教学进行相应的调整。
《说书人》是苏教版语文必修二中的一篇选教课文,师陀的这篇小说以散文式的写作笔法、生动的人物形象和耐人寻味的语言,获得了学生的喜爱。在教学过程中,关于小说的主旨争议颇多。学生观点大致可以分为三种:悼人说,悼城说和悼情说、笔者结合文本细节和时代背景进行一番细读之后,发现《说书人》不单单是一篇简简单单的人物志,其平淡的文字背后大有深意。  一、那人  当小说的作者有表达欲望时,就会产生强烈的思想撞击,或
古代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可谓字字珠玑、意境深远。经典的诗歌不仅内容美、形式美,还有一定的思想美。在学习这类作品的时候,教师不仅要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古代文化,还要提高学生的诗歌审美能力。诗歌审美性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使他们享受诗歌带来的魅力。审美性教学能够更好地培养高中生对诗歌的兴趣和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一、构建美学情境  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诗
“主问题”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整体性阅读的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即课文研读中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重要问题,对课文内容和教学过程都有着内在的牵引力,每一个问题都能架构起课堂上一个教学活动的“板块”。下面笔者以《记念刘和珍君》教学为例,谈谈阅读教学过程中有关“主问题”的创新设计。  一、聚焦性——弱水三千,只取一瓢  其一,教师要及时对所读的材料加以区分、抉择、取舍、整合,从学生的兴趣点和需
深层审美心理是受众进行电影欣赏活动的内驱动力。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深层审美心理所包含的审美无意识和审美潜意识促使受众在欣赏电影作品的同时,激发自我本能,并通过感知、联
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强化电力企业供电设备的管理是电力企业供电设备管理的发展趋势,也就是将供电设备的维修管理归于智能化管理.因此要想对供电设备进行科学、高效的状态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