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群文阅读的推广实施策略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ovebaidoudo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量的阅读储备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也能帮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拓宽眼界与知识量。但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老师较为重视课本上的文章阅读,但仅仅依赖于简单而少量的课文阅读难以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所以在我国语文课堂中重视学生对课外书籍的广泛阅读,增加阅读量显得越发重要。群文阅读就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弥补学生阅读量少的问题。本文简要分析群文阅读的推广实施策略。
  一、目前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
  (一)阅读量严重不足
  在我国虽然部分学校开设了学生的阅读课程,每学期都会定期地举行阅读活动,但是在语文教学活动中,老师对课文文本的重视导致学生缺乏增加阅读量的意识,更由于部分学生家庭的现实情况差异大,导致学生缺乏阅读的良好资源与环境,所以在我国由于缺乏正确的指导或者阅读意识的淡泊导致学生的阅读量严重不足,而阅读的贫乏直接导致的就是学生思维意识的蒙昧稚嫩与眼界的浅薄。
  (二)缺乏思考的阅读现象
  部分地区由于经济条件较好,学校和家长能够为学生提供宽松舒适的阅读环境,部分学生甚至从小就要求背记《唐诗三百首》,虽然学生记得滚瓜烂熟,但是仔细一追问就会发现学生仅仅停留在背记阶段,而对于文本的含义主题完全缺乏相应的了解,所以在阅读中死记硬背的想象较为普遍,对于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没有实际性的帮助。长此以往,学生逐渐养成死读书,不思考的坏习惯,只注重卷面分数,对于实际的阅读能力却只停留于表面环节。这样的学习方法一旦被学生终身采用,所带来的后果将是不可挽回的。所以在学生的阅读教学中,老师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思考问题,老师也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对于自己难以解答的问题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在提问思考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二、群文阅读的教学方法
  群文阅读能够帮助老师综合不同的文章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教学,对于提升学生的实际教学效果,需要教师仔细观察和分析,筛选合适的文本参与教学活动,但是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时,在实际的教学活动操作中需要把握几个重要环节。
  (一)保证文章质量,谨慎选择
  在进行群文阅读教学时,文章的选择对于提升学生的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决定性作用,所以保证筛选文章的质量是有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在进行文章选择时,老师必须依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有串联性的文章,总结归纳文章的知识要点,也可以选择时下最热门的分析性文本或语言词汇丰富课堂教学的多样性,仔细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与个性发展,把握学生的阅读兴趣,选择主体性明确的文章辅助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二)编排合理,发挥群文教学价值
  在进行群文教学时,老师切不可将筛选好的文章直接交给学生进行阅读,在阅读教学中,对文章进行有针对性,规律性的筛选仅仅是教学工作的初级环节。老师必须进一步将筛选的文章进行仔细的编排、整合,以方便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顺利地发现阅读重点,在方法技巧的总结下提升阅读速度。
  (三)设计问题,提高阅读效果
  学而不思则罔。高效的群文阅读课堂的开展,离不开老师精心的提问以帮助学生获得不错的阅读效果。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学生处于安静轻松的阅读环境,才可以帮助学生投入文本阅读中。与此同时,学生在进行阅读的过程中,需要老师进行适当的引导,设计必要的问题来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必须依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归纳总结文本信息,进行一定的逻辑思维活动,最后通过一定的语言组织将其表达出来,所以,设计提问环节既可以帮助老师检验学生的阅读效果,也可以促进学学生思维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的提高。
  (四)开发学校教材,建设校园文化
  课文内容的贫乏导致课堂难以满足学生的知识信息要求,群文教学课堂可以突破传统式的教学风格,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掌握阅读技能,提升阅读效果。可以尝试依据学生的自身实际情况与教学基础开发具有针对性的学校教材,建设学校的校园文化,设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实践目标,组织专业技能较高的教学人员参与校园文本的设计开发,立足于本校学生的知识基础共同总结梳理知识要点,开发学校的教学材料。
  综上所述,群文阅读对于帮助语文教学课堂提高学生的阅读量有一定的缓解作用,通过综合大量的文章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工作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效率,所以有必要在我国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广泛的推广。经过实践研究表明,群文阅读这一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要老师精心选择优秀的阅读文章进行简要编排,帮助学生顺利地把握阅读重点,设计合理的问题,帮助学生检验阅读效果提升信息提取能力。但是该教学方法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说需要老师针对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文本内容,除此之外群文阅读教学方法对学生的阅读基础,阅读素养要求较高。需要老师立足于教学实际,有选择性地吸收教学方法的操作重点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作者单位:河南平顶山市第四十一中学。
其他文献
在当今信息化时代,为了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土壤,我把博客引进作文教学领域。相比单纯的日记,博客上的文章更有生命力。尤其是博客作文所产生的多元评价更是让学生的个性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使学生在个性张扬的基础上自觉主动地进行作文,在潜移默化中让自己的写作水平得以提高。  在班刊《金秋的阳光》出版后,为了进一步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我开通了班级博客,并取名为:奋斗阳光班。在博客中,我将班刊上同学们
张炜在当下的社会环境中,依然坚持自己的创作理念,他拥有“倔强的心灵”,也正是在他的这种坚持下,《独药师》被创作了出来。  “倔强”一词原本为贬义词,而在书中体现的却是另一层意思,书名也暗含这一层含义,《独药师》里面的人物都有自己不同的信仰,因此他们都有自己“倔强”的一面,这一面并不是指性格,而是他们对自己理想的追求。从《独药师》这这部书中能看到书中人物的“倔强”,也能影射出作者张炜的“倔强”。现在
兴趣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愈浓,注意力就愈集中,记忆等多种智力活动也就愈有成效。语文特级教师钱梦龙说:“优秀的教师无不是优秀的心理学家,他们不约而同地都十分精通如何从激发兴趣入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和热情。”《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为每一个学生创设更好的学习条件和更广阔的成长空间,促进学生特长和个性的发展”。因此,语文教师应该把学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对话、协作活动而实现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然而,在“先教后学”的传统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教师错误地认为学习就是教师管束下的被动学习、机械学习,从而导致了学习的低效。所以,不改革语文课堂单调、沉闷的局面,将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难以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兴趣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它是在一定的情感体验的影响下产
群文阅读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下,群文的宏观意义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采用互联网,新媒体等多种媒介以提取有效信息的阅读方式。但在狭义上理解的群文阅读主要是指,老师综合多种教学素材进行归纳整合以帮助学生阅读的教学活动。有专家明确指出群文阅读所开拓的不仅仅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而是突破单篇教学的传统教学体系下的创新性教学理念。  一、群文阅读教学的创新性教学价值  群文阅读虽在教学宗旨,教
语文是一门提升学生素质和综合实力的学科,所以为了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就要对语文学科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有综合性的、标准化的诊断,从而为语文教学带来新的教学活力。新课标改革之后,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教学观念都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所以高中语文教学既要完善教师的理论知识,还要提高教师教学方法运用,语文课堂统筹的能力,而这就需要通过课堂教学诊断的标准对此进行规范。  一、以兴趣为课堂教学诊断的前提
说梦想,我最爱是《论语》中的一段:“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此语出自曾皙之口,他也说过“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铮铮豪
提问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它从一定程度上引导着学生的思维,体现着教师的智慧,提问的有效与否从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一堂课的成败。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运用得好,能帮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能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从本质上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西方学者德加默曾提出这样一个观点:“提问的好即教的好”。也就是说,课堂教学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提问的技巧。陶行知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中指出:“
《李将军列传》是苏教版选读教材《史记》中的一篇自读篇目,有趣的是大家几乎都把它作为讲读篇目处理,这也不难理解,“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李广的英武神勇的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对学生的日常表现,应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取积极性的评价,尽量从正面加以引导。”好的课堂评价语,好的课堂评价语,能激励学生奋进,甚至成就他辉煌的一生。在和谐课堂中,能起点睛之笔的莫过于教师的课堂评价。因此,课堂评价是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环节。  一、教师课堂评价的常见误区  1.评价语言单调,简單武断  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发言只要是对的,不加区别一律是:“说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