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活用多媒体课件探析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多媒体教学技术已在城乡小学广泛应用了,它借助网络共享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大放异彩,比传统单纯的“粉笔教学”有压倒性的优势。因为多媒体教学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很容易创设意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语文教师们都乐意使用多媒体教学,即使花费许多时间和精力去制作课件,也不亦乐乎。无论使用哪种教学方式,都不要忘记教学目标。怎样设计一个合适的课件,如何灵活使用多媒体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有待教师们深入钻研、探索。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多媒体技术;教学课件
  多媒体教学技术以其声色像的优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赢得了广大语文教师的青睐,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语文教师必须掌握的一门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灵活运用多媒体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小学语文教师还要多花心思进行学习、钻研。下面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一、课件设计要遵循语文教学原则
  无论采取什么教学方法,小学语文教学都要遵守教育教学原则。在课件制作选取素材时要为小学生心理健康着想,要为教育教学效果而慎重考虑。
  1.要符合小学生年龄心理特征。课件设计时,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要适合小学生年龄实际,要呵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曾见过一个课件,句子中有一个错别字,这时出现个身披草裙,头戴羽毛的“土著人”一枪把错别字刺倒,发出一声惨叫,并有一滩血水。这样的课件对于小学生来说,简直是一幕恐怖的场面,会对小学生脆弱的心灵造成损伤,真担心小学生会不会发恶梦。
  2.要符合法制教育需要。小学语文教学应当充分利用教材中合适的因素进行法制教育,在课件制作时不要选取违法行为的素材。笔者不止一次见过一些课件采用了一些不合适的素材,甚至在一些公开课、教学比赛上都有出现。天空中有一只鹰,一支手枪向鹰瞄准,“呯”的一声,那只鹰应声坠地。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在教师队伍中已成了口头禅,如此残忍、违法行为的镜头竞出现在小学语文课上,我们怎样向家长,向社会解释?虽然这是模拟影像,但在课堂上播放仍会对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
  3.要符合现代文明需要。每一门课程都包含多元化的内涵,小学语文教学也可以渗透文明教育,至少不要出现有损文明的镜头。在一堂语文课上,有一道选择填空题,几个答案为几份不同的“礼物”。一份“礼物”放错了位置,这时一个“超人”飞身飘过来,一脚将这份“礼物”踢飞。要知道,小学生的模仿力极强,说不定日后遇到“类似”场景,会不会模仿那个“超人”一试身手。这个暴力动作虽然不会给小学生日后的品格埋下“祸根”,但笔者认为,还是用一些“温柔”的动作处理为好。
  相信教师是不会故意在课件上植入一个污点,而是制作课件时考虑不周,不经意地选取了“不雅”的素材,应引以为戒。
  二、课件设计要注重课堂教学效果
  无论是传统的教学方法还是现代多媒体教学,无论什么教学内容,都要注重课堂教学效果。多媒体只是一个工具,我们要利用这个教学平台发挥最佳的教学效果。课件设计要弃繁就简,避虚就实,无需刻意追求“花架子”,而要注重课件的实效性。
  1.要稳定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思考。小学语文教学许多情况下都要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学生学习成绩好与坏,课堂教学效果好与差,很大程度取决于能否激发学生的思维。因此,课件设计时,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要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重要节点上,引导学生思考,一步步领会教学内容。避免过多不相关的声色像去干扰学生的思路。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世界地图引发的发现》一课,课文的重点是魏格纳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课件可展示世界地图,作适当的标注,让学生观察,南美洲东海岸线与非洲西海岸线吻合,引导学生思考。课件不需要波涛汹涌的大海、喷发岩浆的火山、山崩地裂的地震等动画去干扰学生的注意力。
  2.喇叭代替不了朗读。现代科学技术催生了多媒体教学技术,但它不是万能的。许多小学语文课是要求学生通过朗读领会文章思想,而多媒体技术代替不了学生学生的口头朗读。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是一篇借物寓意的文章,父亲作总结的那段话是文章的精髓。应该让学生反复朗读,细细品味,感悟“人要做有用的人”。课堂要安排学生反复朗读,如果课件用喇叭放出范读课文的录音来代替学生的朗诵,期望用听读去拨动学生的心弦,就难取得最佳效果。
  3.影像代替不了文字。小学语文课有许多都是依靠文字领会文章内容。小学语文教学使用多媒体课件,是为了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课件制作不能单纯追求课堂气氛而表演花拳绣腿。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观潮》一课,课文写出了潮水到来之前、潮水到来、潮水过去三个时段的动态。课堂上,如果要求学生描述潮水到来时的状况,只能按课文中第四自然段文字进行想像。如果学生只观看“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那些气势汹汹的潮水视频,能总结得出来吗?因此,课件该显示文字就显示文字,不要以为“花样”多、技术含量高才是好课件。
  4.要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小学语文新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教师是语文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也就是教师们平时所说的“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小学语文教学,无论使用什么教学方式,课堂上都离不开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观看一堂课的课件,学生就能掌握这堂课的知识了吗?就能完成这堂课的教学任务了吗?简直是异想天开。课件设计应该要考虑教师与多媒体的有机结合,预留教师的指导活动空间,才能充分发挥人与机器(工具)的有利因素巧妙结合,取得应有的课堂教学效果。
  三、他人课件,不能照搬
  多媒体教学课件从它的产生到发展已有好长的时间了。在网上搜索,很容易就能找到一个与自己教学内容相同的课件。参考他人的课件,会得到启发,对自己制作课件是有帮助的。如果拿到别人的课件直接就用到教学中,就不可取了。
  1.课件要适合教师自己的教学思路。每个教师课堂教学的风格都不尽相同,即使同一教学内容,各个教师的教学方式、设计思路也不尽相同。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也要制作一个适合教师自己的教学思路的课件。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一个老师的课件首先是展示圆明园遗址残垣断柱开始导入,另一老师的课件开始展现一幅圆明园想像复原图导入。如此一顺一逆,说明两个老师的导入方式明显有異。因此,制作课件要按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学方式来设计,在课堂上才能轻松驾驭,确保达到教学目标。
  2.课件要适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他人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当然是结合人家所教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而设计。如果拿他人的课件用到自己的班级,就未必适用。自己所教的学生与人家所教的学生相比,知识基础有无相差、反应有无快慢、思考问题是否敏捷、回答提问是否积极、学习气氛是否活跃等等,学生这些素质往往会有一定差异的,所以他人的课件是不能直接使用的。
  3.课件陈旧过时。早年制作的课件与如今相比,相对来说,很多都是粗糙的。无论素材、技术含量都是处于初级阶段。教材是会修改的,即使同一教材,不同时期的教学要求也不一定相同。同一篇课文放在不同年级,教学要求也可能有差异。特别是课程改革后,新课标明确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展合作精神”。这些新的元素在早年的多媒体课件中肯定是没有体现的。所以过时的“陈年老货”的参考价值是有限的,更不能使用。
  现在农村小学也都普及了多媒体教学,教师们设计课件,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情绪也日益高涨,是大势所趋。但是教师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不要夸大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我们要摆正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位置,要处理好多媒体课件与课堂教学效果的辩证关系,不要以为使用多媒体教学就一定能提高教学效果。设计课件要要适合学生,也要适合老师,更重要的是教师要科学地、合理地、灵活地运用这个现代教育技术才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教学艺术水平。
  参考文献:
  [1]代吉芳.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提升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J].科学导报,2016(7).
  [2]王雪清现代教育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3(5).
其他文献
【摘要】数学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是提高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标志。本文采用了案例分析法,以《掷一掷》教学为例,结合教学环节,阐述在具体的数学操作活动与思考过程中,积累相关的数学基本活动经验,从而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关键词】小学数学;基本活动经验;数据分析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将“数据分析观念”列为十个核心词之一,文中也十分明确地提出了积累相关的基本活动经验。数学基本活动
【摘要】班风建设到底有多重要?这是一个很有必要静心思考的问题。一个班良好的班风会形成一股无形的力量,在班级管理中具有统领的作用。班主任既是班级的参与者和执行者,班主任的激情很重要;班级管理更是一个创新的过程;班主任要有以终身受益的理念去培养学生;每个班主任都应有一套属于自己的班级管理艺术。班主任只要用心抓好每一个细节,班级管理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农村;班主任;学生;教育;方法  
【摘要】隨着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小学阶段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焦点。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可以提高小学生对《道德与法治》的认识,有助于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增强自身的综合素质。文章简述了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存在学生学习被动、教学方法单一、考核评价仍需优化三个问题,从建立学习小组、借助多媒体设备、生活化教学、优化考核评价系统四方面入手,阐明了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有效性的策
【摘要】小学英语教学工作方法的创新,是提升小学英语教学综合质量的基础。本文首先对微课在小学英语教学工作中应用存在的不足进行了总结分析,并且根据小学英语教学活动的实施特点,制定了提升微课应用质量的具体策略,对确保小学英语教学工作质量的优化,具有重要积极意义。  【关键词】微课;小学英语;教学策略  微课的引进和应用为小学英语教学方法的改良创新带来了有利的技术支持。实现对英语教学改革相关需求的研究分析
【摘要】后进生的转化是一项漫长而艰巨的工作,它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了解每一个后进生的特征,有的放矢,讲究方法,缓缓引导他们走向正道。这个过程或许很漫长,但只要我们不放弃,一切皆有可能。  【关键词】后进生;教育;爱心;耐心  “没有教育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对于这种观点,那时笔者不以为然,觉得“泥就是泥,云就是云,云泥殊途,怎能改变呢?”但随着教育年限与日俱增,与形形色色的后
【摘要】数学是小学课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在全面推进新课改的背景下,对于数学的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学生更多的理解和动手操作。数学是一门科学性、逻辑性都很强的学科,让小学生自己动手把抽象的概念具象化,不仅可以使得小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更好地进行消化,也可以培养小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锻炼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本文主要介绍了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对于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简析其重要作用和意义
【摘要】英语阅读在整个中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内容中占有较大的比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作为起步阶段,教师应当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独立自主阅读及终身阅读奠定基础。本文旨在研究语境理论指导下的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从语境理论的三个方面:上下文,情境语境和文化语境入手,按照“计划实施—观察—反馈调整”的行动研究计划进行了三轮研究。结果表明,虽然仍有一些问题有待解决,但基于语境理论的阅读教学可以培养学
【摘要】相比城市,农村教学条件相较落后,可是在环境中却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自然资源丰富、土地众多,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我们可以因地制宜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通过一系列教学活动、增加学生动手操作,让数学更贴近生活,使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热爱生命的意义。  【关键词】因地制宜;数学;教学活动;动手操作;运用  农村小学的数学课堂目前还是以传统的讲授为主,注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联系各科教师和学生的纽带,是沟通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桥梁,班主任的工作对一个班集体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班主任的工作是琐碎的、繁重的,要当好一个班主任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我从1994年起就开始做班主任,到现在二十几个年头了,一直兢兢业业、默默無闻地工作,积累了一些班主任工作经验,下面和大家一起分享。  一、勤到班,多监督  要培养一个良好的班集体,班主任就应该做到勤落
【摘要】学习离不开思考,学生在学习中思考,才能有效地掌握所学的知识。教师要鼓励学生思考,在上课时要多给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创设思考的空间,鼓励学生“说”,让学生把自己的思考过程“说”出来,“敢说”“会说”“说得精彩”,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敢说;会说;说得精彩  学生在课堂上学得怎样?有没有思考?除了在练习上可以反映出来外,还可以反映出来的就是“说”。一节课上得成功与否,不是教师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