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校特色的培育既是一个动态的、不断追求的过程,也是学校发展追求的目标,同时,还是一种自主的、内涵式的、创造性的、充满文化渗透性的提高。我校依托“季子礼学院、志尚科学院、淮海书院”,培育学校文化教育特色,努力让学校成为师生学习的乐园、生活的家园,以强有力的“文化磁场”来丰富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其个性和能力,提高其各方面的素养。
[关键词]“三院”文化 学校特色
何为学校特色?我认为学校具有独特的整体风格和出众的办学成果,就是学校特色。特色的培育既是一个动态的、不断追求的过程,也是学校发展追求的目标,同时,还是一种自主的、内涵式的、创造性的、充满文化渗透性的提高。现代学校应该是师生学习的乐园、生活的家园,应以强有力的“文化磁场”来丰富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其个性和能力,提高其各方面的素养。我校坐落在常州东门外洛阳镇,2003年,新校落成,学校建筑雄伟,校园环境优美,设施设备完善,同年11月升格为江苏省实验小学,多年来学校办学水平不断上升。作为一所期待成长与发展的学校,必须积极主动地应对现代化教育的要求,把握发展机遇,寻找发展的生长点,增强学校的质量意识和发展意识。“让每一个师生在学校文化的沐浴下,体验生命的丰富,享受教育的幸福。”成为我校发展的愿景。
一、创立“三院”,形成良性运行机制
“教育改革不仅仅只是着眼于制度与技术层面的改造,更应该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生命价值,促进孩子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创造孩子的精神生命,这才是教育的最终落脚点”。作为江苏省级实验小学、常州市第二批生命教育实验学校,我校不断创新教育模式,丰富育人内容,拓宽德育渠道,创立了“三院”文化教育特色。
季子礼学院:以礼仪楷模常州开山鼻祖季札命名。通过少先队文明礼仪习惯体验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崇尚善”的道德意识。在此目标下循序渐进地开展系列礼仪文化活动:成立和完善季子礼学院工作机构,制订工作章程;研究中华礼仪文化,了解和感受中华礼仪风范;开展学礼、知礼、讲礼等实践、宣传和竞赛活动;制订学校师生礼仪规范,并在实施中完善。
志尚科学院:以洛阳镇龙头企业新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秦志尚命名。通过少先队科技创新体验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追求真”的科学意识。在此目标下循序渐进地开展系列科技文化活动:完善已有志尚科学院工作机构,完善工作章程;研究人类的科技成就,探索科学人文精神;以科学院下属机构红领巾科技俱乐部形式开展科技研究活动(各科技专业俱乐部名称为:“机器人”俱乐部、我爱飞翔俱乐部、漂移族俱乐部、箭鱼俱乐部、国际数俱乐部、科幻之笔俱乐部、小小发明家俱乐部、“天眼”俱乐部、绿天使俱乐部、地球布丁俱乐部);制订本院科技活动制度和规范,并在实施中完善。
淮海书院:以洛阳镇宋代文学名人——秦少游命名。通过少先队读书习惯体验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创造美”的人文意识。在此目标下循序渐进地开展系列书香文化活动:成立淮海书院工作机构,制订工作章程;研究人类的文学成就,探索书香人文精神;以书院下属机构文学社、书画社等开展文学创作研究活动(各下属分社分别为:淮海图书馆、书法社、绘画社、文学社、书香名人名作研究社、红蜻蜓艺术团)。
二、设立“一章”,开展系列争章活动
為激发学生参与“三院”活动的热情,我们重新定义了“一章”即“新科小状元”的内涵。“新科小状元”从之前仅仅作为校内科技类雏鹰争章项目的名称(荣誉称号),变化为科技、礼仪、读书(艺术)三类雏鹰争章项目的总名称(荣誉总称)。由此,“新科小状元”章将下设三类:科技章、礼仪章、读书(艺术)章。
三、开展特色活动,形成常规性主题文化活动形式
在“三院一章”框架下,每两年中各举办一次相关校园文化节。文化节分别为:明礼节、美读节、科技节、艺术节等。每项文化节都有相关主题。如:“营造绿色家园”科技节、“美德伴我成长”明礼节、“与经典同行”美读节、“在阳光下成长”艺术节等等。
四、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班队课等其他课程中开展研究活动
用《我是文明的中国人》校本教材读本上好校本课。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和每周五第三节课上,全校各班开展以礼仪、科技、读书为内容的小型课题研究活动。每学期由学校“三院”工作领导小组布置课题研究方向,由中队辅导员老师具体进行指导,学生独立自主进行研究和汇报、讨论,并形成书面材料,每学期上交一份具体的有明确研究方向的小课题研究报告。
五、关注校园环境建设,营造文化教育特色氛围
在校园中,学校专门设计和布置文化特色长廊:大楼底楼的德育文化长廊、二楼的科技文化长廊、三楼的艺术、读书文化长廊,每个长廊的设计形式都新颖别致,吸引师生注意力,起着潜移默化陶冶师生们情操、影响师生文化观的作用。2009年10月90周年校庆之际,我们还培养解说员,接待参观来宾。还开展全校师生参观长廊活动,通过讲解,让全体师生了解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办学成果,振奋精神,激励斗志。
学校创立的“三院”文化,成功地把教育特色和本地区人文名人资源相结合,通过“新科小状元”科技特色章、礼仪特色章、读书特色章争章、颁章系列活动的开展,把文化特色教育纳入了更加规范化、系列化的轨道。特别是以“我是新科小状元”为主题的颁章活动仪式的举办,在校内外将引起轰动的社会效应,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学校文化教育特色向纵深发展。
“三院”建设和争章活动在校内外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整体活跃了学校特色文化教育活动。由于对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方式始终采用实践体验活动的方式、遵循普及的原则(即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因此全面提升了全校学生的整体素养,从而使地处农村地区的中心小学(外地学生占50%以上)的学生素质全面提升。同时,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参与竞争的能力也得到了全面培养。
[关键词]“三院”文化 学校特色
何为学校特色?我认为学校具有独特的整体风格和出众的办学成果,就是学校特色。特色的培育既是一个动态的、不断追求的过程,也是学校发展追求的目标,同时,还是一种自主的、内涵式的、创造性的、充满文化渗透性的提高。现代学校应该是师生学习的乐园、生活的家园,应以强有力的“文化磁场”来丰富师生的校园文化生活,培养其个性和能力,提高其各方面的素养。我校坐落在常州东门外洛阳镇,2003年,新校落成,学校建筑雄伟,校园环境优美,设施设备完善,同年11月升格为江苏省实验小学,多年来学校办学水平不断上升。作为一所期待成长与发展的学校,必须积极主动地应对现代化教育的要求,把握发展机遇,寻找发展的生长点,增强学校的质量意识和发展意识。“让每一个师生在学校文化的沐浴下,体验生命的丰富,享受教育的幸福。”成为我校发展的愿景。
一、创立“三院”,形成良性运行机制
“教育改革不仅仅只是着眼于制度与技术层面的改造,更应该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和生命价值,促进孩子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创造孩子的精神生命,这才是教育的最终落脚点”。作为江苏省级实验小学、常州市第二批生命教育实验学校,我校不断创新教育模式,丰富育人内容,拓宽德育渠道,创立了“三院”文化教育特色。
季子礼学院:以礼仪楷模常州开山鼻祖季札命名。通过少先队文明礼仪习惯体验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崇尚善”的道德意识。在此目标下循序渐进地开展系列礼仪文化活动:成立和完善季子礼学院工作机构,制订工作章程;研究中华礼仪文化,了解和感受中华礼仪风范;开展学礼、知礼、讲礼等实践、宣传和竞赛活动;制订学校师生礼仪规范,并在实施中完善。
志尚科学院:以洛阳镇龙头企业新科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秦志尚命名。通过少先队科技创新体验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追求真”的科学意识。在此目标下循序渐进地开展系列科技文化活动:完善已有志尚科学院工作机构,完善工作章程;研究人类的科技成就,探索科学人文精神;以科学院下属机构红领巾科技俱乐部形式开展科技研究活动(各科技专业俱乐部名称为:“机器人”俱乐部、我爱飞翔俱乐部、漂移族俱乐部、箭鱼俱乐部、国际数俱乐部、科幻之笔俱乐部、小小发明家俱乐部、“天眼”俱乐部、绿天使俱乐部、地球布丁俱乐部);制订本院科技活动制度和规范,并在实施中完善。
淮海书院:以洛阳镇宋代文学名人——秦少游命名。通过少先队读书习惯体验教育活动,培养学生“创造美”的人文意识。在此目标下循序渐进地开展系列书香文化活动:成立淮海书院工作机构,制订工作章程;研究人类的文学成就,探索书香人文精神;以书院下属机构文学社、书画社等开展文学创作研究活动(各下属分社分别为:淮海图书馆、书法社、绘画社、文学社、书香名人名作研究社、红蜻蜓艺术团)。
二、设立“一章”,开展系列争章活动
為激发学生参与“三院”活动的热情,我们重新定义了“一章”即“新科小状元”的内涵。“新科小状元”从之前仅仅作为校内科技类雏鹰争章项目的名称(荣誉称号),变化为科技、礼仪、读书(艺术)三类雏鹰争章项目的总名称(荣誉总称)。由此,“新科小状元”章将下设三类:科技章、礼仪章、读书(艺术)章。
三、开展特色活动,形成常规性主题文化活动形式
在“三院一章”框架下,每两年中各举办一次相关校园文化节。文化节分别为:明礼节、美读节、科技节、艺术节等。每项文化节都有相关主题。如:“营造绿色家园”科技节、“美德伴我成长”明礼节、“与经典同行”美读节、“在阳光下成长”艺术节等等。
四、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班队课等其他课程中开展研究活动
用《我是文明的中国人》校本教材读本上好校本课。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和每周五第三节课上,全校各班开展以礼仪、科技、读书为内容的小型课题研究活动。每学期由学校“三院”工作领导小组布置课题研究方向,由中队辅导员老师具体进行指导,学生独立自主进行研究和汇报、讨论,并形成书面材料,每学期上交一份具体的有明确研究方向的小课题研究报告。
五、关注校园环境建设,营造文化教育特色氛围
在校园中,学校专门设计和布置文化特色长廊:大楼底楼的德育文化长廊、二楼的科技文化长廊、三楼的艺术、读书文化长廊,每个长廊的设计形式都新颖别致,吸引师生注意力,起着潜移默化陶冶师生们情操、影响师生文化观的作用。2009年10月90周年校庆之际,我们还培养解说员,接待参观来宾。还开展全校师生参观长廊活动,通过讲解,让全体师生了解学校的办学思想、办学理念、办学特色和办学成果,振奋精神,激励斗志。
学校创立的“三院”文化,成功地把教育特色和本地区人文名人资源相结合,通过“新科小状元”科技特色章、礼仪特色章、读书特色章争章、颁章系列活动的开展,把文化特色教育纳入了更加规范化、系列化的轨道。特别是以“我是新科小状元”为主题的颁章活动仪式的举办,在校内外将引起轰动的社会效应,有效地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的开展,促进了学校文化教育特色向纵深发展。
“三院”建设和争章活动在校内外营造了浓郁的文化氛围,整体活跃了学校特色文化教育活动。由于对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方式始终采用实践体验活动的方式、遵循普及的原则(即全校师生共同参与),因此全面提升了全校学生的整体素养,从而使地处农村地区的中心小学(外地学生占50%以上)的学生素质全面提升。同时,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参与竞争的能力也得到了全面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