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声赋》认读

来源 :语文周报·高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yun6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人云:山之精神写不出,以烟霞写之;春之精神写不出,以草木写之。那么,又如何写出秋之精神?又如何写出秋声之精神?也许在欧阳修的《秋声赋》里能寻到答案。
  秋声应该是怎样的一种声音呢?
  秋声像淅淅沥沥的雨声夹杂着萧萧飒飒的风声,像奔腾澎湃的河流在汹涌,又像暴风骤雨突然来临。风狂雨疏流急,变化快,来势猛,令人心悸肉跳色变,真可谓“秋风秋雨愁煞人”!秋声如金属相撞时的铿锵之声,又如开赴敌阵的士兵,口中衔枚疾走,听不到任何号令,只有人马的脚步声。先是扛枪荷戟,后为死样沉寂,随之而来的不就是刀光剑影、你死我活、伏尸满地、流血遍野的惨剧么?怪不得作者悚然而听,曰“异”叹“悲”。
  秋声又有怎样一个形态呢?
  颜色惨淡,烟云密集;容貌清明,天高日亮;气候凛冽,寒气逼人;意态萧瑟,山川寂寞。选择惨淡,突出清凉,强调刺骨,勾画冷落,无不易使人想起孤苦伶仃的弱势群体那憔悴的面色、嶙峋的瘦骨、褴褛的衣衫、凹瘪的双眼,无不是为了烘托秋声的“凄凄切切,呼号愤发”。秋风所过,繁茂的绿草改变颜色,青翠的树木开始凋零。“西风凋碧树”(晏殊词),秋风扫落叶,这就是对“胡为而来哉”的回答。
  秋气何以如此威猛?
  秋天是执法行刑的时候,时令上为阴,阴风怒号;秋天是征伐动武的季节,五行上属金,金戈铁马。至于七月律夷则,夷即戮,戮即杀;至于西方音商声,商即伤,伤即悲。其实,春花秋实(结果也就意味着结束),盛杀衰亡,虽惨不忍睹,却铁面正气,损有余而补不足,自然之理天之道,伤什么伤!
  毋庸讳言,这里作者将一些古代哲学术语以及阴阳、五行的传统观点一律视为天经地义而笃信不疑,今天看来,未免落后和幼稚。不过,我们也不能苛求古人,那是时代局限了他。
  草木无情,遇秋飘零;“人为动物”,血肉之躯,哪经得起日晒夜露、风吹雨淋?既如是,欧阳修那颗“秋心”又是怎样呢?
  入仕二十多年,历尽宦海浮沉,“百忧感其心,万事劳其形”,精神时时遭折磨,精气一再受损耗,何况还要去忧虑那些力所不及、智所不能的事情!本来体弱多病,四十岁就白发萧疏,写作此赋时已五十有三,身体、心态更是到了人生的秋天,看破红尘,识尽天机,人事忧劳更愁人,与人无争,自足自安,养生保命,顺乎自然,知其不可为就不为吧。何必拿自己并非金石般坚固的身体,去和草木争繁斗盛呢?须知,“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朱自清语),自然无穷,宇宙永恒,人生苦短,时光不再,朱颜易老、乌发变白多是自身加速伤害所致,祸根在人,与秋声无关!
  《秋声赋》是有点知难而让、不思进取的消极思想,但是它承袭了“自古逢秋悲寂寥”(刘禹锡诗)的传统,又烘托出了人事忧劳甚于秋气肃杀这一主题,在立意上是一种了不起的创新。其次,写秋声具体可闻,已属不易;写秋声饱含感情,具有意境,更非寻常手眼所能及;写秋声始终围绕一个“悲”字,如小夜曲似地如泣如诉,则更非大家笔法所不能到。因此,说《秋声赋》是继《醉翁亭记》之后的又一力作,二者同臻绝唱,我以为实非溢美,毫不为过。
其他文献
中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以能力训练为主,重视人文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培养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在高中教学阶段,体现语文素质的基本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一、听的能力  应试教育下的听,是教师讲学生被动接受的“听”。素质教育意义上的听,要培养学生主动听的兴趣,使学生化被动为主动,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广泛地接受各方面的信息;要培养学生正确地听的态度和良好地听的习惯;
期刊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由于语文课时相对较紧,对于我们农村高中来说,要达到上述要求,必然要在写作训练的时间和空间上进行拓展,以使写作成为学生自主的、个性化的习惯性行为,成为他们生活必需的部分。而周记,是最具活力与个性的写作体验。下面,本人就试着从周记个性化训练这一角度入手,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从日常见闻入手。生活永远是鲜活的,如果老
期刊
【简要说明】  语文具有重在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功能。引导学生关注自然,关注社会,关注人生是语文课发展的方向。而关注作者本人乃是其中之一。作者,这个站在文本之后的神秘之人,他有着怎样的个性气质,兴趣爱好以及对自然对人生独特的感受,本节课以此作为探讨的重点。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走近作者郁达夫。  【教学过程】  一、导语:激发学习动机  同学们!大家都读过苏轼的《赤壁赋》,在这篇描写秋景的文章中,我
期刊
在有限的时间里,高三学生如何建错题集才能真正费时少、收益好呢?根据多年的探索与思考,我觉得以下办法对高三学子十分有效:  一、一轮复习  在第一轮复习中,我建议学生用以下的方式建立错题集:  1.知识性的东西,比如语音、字形、文学常识、名句名篇等知识点,尽量在自习课大声朗读,边读边抄,抄写时故意留出空白供以后填写,填写时尽量在草稿本上进行,凡是有错的用铅笔圈起来,第二天进行其他内容前先集中精力解决
期刊
“环境描写”题是小说考查的常见题型,它有三考:一考特点,二考手法,三考作用。分析作用是考查的重点,但不少学生答作用类试题时常出现答题不具体、不全面、术语不明等问题。在此,笔者结合多年的高三备考经验,特提出三点建议,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一、回归课本,熟练掌握环境描写的作用  小说的环境描写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包括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季节、天气和景物等,社会环境包括小说人物活动的历
期刊
于漪曾这样说过:“教师的语言要深于传情,语言不是无情物,情是教育的根。”因此,讲究教学语言的艺术将有助于师生情感的优化,有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我认为,教学语言对师生情感优化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优美,如听仙乐——运用审美语言  教学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的载体,同时也是传导情感的媒体,良好的教学语言应当是情感性与知识性的完善统一,如果教学语言只传递教学信息,却不能
期刊
诗歌鉴赏,其考点设置主要有四个角度: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表达方式。因此,完成基本的知识积累后,学生需要将零散获得的鉴赏知识进行归纳,做到“三明确”“六注意”,从而清晰审题,全面准确答题。  一、“三明确”  要掌握诗歌鉴赏的基本思路和范式,全面了解答题技巧,才能准确理解诗歌。  (一)常见提问方式及解题思路  1.这首诗在表现(达)手法(技巧)上有什么特点?  2.这首诗采用什么手法表达思想感情
期刊
作文不单是一种写作技巧的操练,更多的是一种写作个体心路历程的自我展示。每个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情结,把积淀在自己心中的对生活的观察、认识和感悟表达出来,这就是“作文”。 作文应是学生本真的坦露,是压抑的冲动,是秘密的公开,是温馨的表白,是内在的觉醒,是跳跃的音符。作文世界应是“言”的世界,“心”的世界,“情”的世界,“人”的世界,是丰富的精神家园。  作文是生活的真实再现,是让学生用眼睛
期刊
高高的额头,让人艳羡;蓝蓝的眼睛,引人深思;颀长的身材,惹人着迷,显然,她只凭年轻貌美就能“在钦羡和礼赞中活个轻松,活个痛快”,但是她知道,外表的美丽是短暂的,不是她的目标,她所追求的是永恒的精神之美、人生之美。于是她舍弃了富丽堂皇,选择了烟熏火燎,终于两次问鼎诺贝尔奖。居里夫人就是这样,既拥有让人嫉妒的外表美,更拥有跨越百年的人格美。下面,让我们走进这篇美文,看看居里夫人是如何实现美丽的百年跨越
期刊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 ,不喜”  语言是一朵有生命力的花,从它诞生的那一刻起,它就具有了自己的生命力。伊,在水那边,或美或丑,看得到或看不到,它就在那里,亭亭玉立,而且会按照生老病死、优胜劣汰的自然法则去经风沐雨,随世沉浮。花开,花谢,是它自打出现那刻起天赋的权利,人力可以改变它,捧红它或者是灭绝它,但是却否定不了它来来去去的客观存在。  物换星移,沧海桑田,世事变迁,朝代更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