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数字口译难点及解决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0525w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字口译能力习得性难,加上课堂缺乏系统教学安排和理论指导,使得大多数口译初学者闻数色变。而数字往往又是经贸,商务,科技口译的重点。能否做好数字口译,本身也是挑战。而本文将基于这一挑战对数字口译展开探讨。
  【关键词】数字口译 口译教学
  一、数字口译的困难源自哪里
  英汉进制的差异是导致困难的重要原因。英语的进制为“三位一进制”,分别为 thousand,million,billion,trillion等。而汉语的为“四位一进制”,分别为万,亿,兆等。这就决定了译员不仅要进行语言间的转换,还要进行数字进制间的转换,无形中增加了难度。例如:译员非常容易将“万”和“million”弄混;把“亿”和 “billion”弄混。而对于英式英语和美式英语在数字方面的表达也会略有不同,比如30亿在英式中是“three thousand million”,在美式中是“three billion”。2008年在英式中是“in the year of two thousand and eight”而在美式中则往往被说成是“in twenty oh eight”。
  其次,在数字倍数表达以及单位表达方面,中英文也有明显不同。比如汉语中有很多传统的计量单位,如斤,亩,里等,英文中又有很多英制的情况,如 mile,foot,inch 等。以上原因与都会给译员的迅速转换造成困难。而当一连串数字,甚至带单位的数字连续出现的时候,转换更是难上加难。
  二、为什么针对数字译员容易发生错误
  原因往往不是单一的,而是语速、发音、语境和数字串等多种作用所致。当然主要还是译员双语技能欠缺、汉英数字转换不熟练、现场紧张、注意力不集中等。
  首先,在倾听和分析阶段,译员就会遇到困扰。首先,数字出现的时间短,密度大。其信息量远超过其他材料。比如一篇介绍广州经济的文章:“改革开放20多年来,广州的生产总值翻了四翻多,至2004年,达到4115.81亿元。按户籍人口计算,人均GDP在5.63万元,按2004年平均汇率折算,约合6800美元”。短短的两句话里面就包含了数字:20多,四翻多,2004年,4115.81亿元,5.63万,6800美元。如第一阶段不能很好的记录,那么第二阶段的产出就更难做到,甚至在同传的过程中就会出现被发言人越落越远的情况,极大地影响了翻译效果和译员信心,甚至出现手忙脚乱的情况。
  其次,有些时候数字可能含有其他意思,不能够直译。比如:at sixes and sevens。這个正确的解释是:乱七八糟。或者“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并不用把具体的十和百翻译出来。而是直接意译成“It takes time to educate a person”即可。
  再次,如果不记忆数字单位,纯粹地记录数字也是毫无意义。比如第二届全国口译大赛中就有这样一段:“今年1至7月份,中美签订技术引进合同888项,合同金额达32.6亿美元,同比增长41.3%,占中国技术引进合同总额的25.3%。”除了快速的跟进这些数据以外,更应分清每项数据后面的单位是什么。
  三、如何克服数字难题
  首先,采取循序渐进原则,由个位数的数字开始练习,渐渐拓展到十位数、百位数、千位数、万位数及以上数字的翻译。双语数字转化能力同等重要。
  同时,尤其注意训练学生万位以上数字的翻译能力。在一定的单个数字训练之后,可以将数字融入句子、段落和篇章来翻译。反复训练,熟练数字转换模式和笔记方法,使之固定在译员的长时记忆中,达到自动化,从而节省听辨所需精力,腾出更多精力组织译语产出。
  其次,在实践中,无论是同传或交传,对于涉及到的数字,要进行快速地跟上记录,因为人脑的能力是有限的。关于数字笔记方法,前人进行了一些研究,并提出如方框模型、点线法,缩略记录法,填空记录法,分节号记录法等等。表格法是最简单的一种方法,虽然接纳性强,却有其操作上的硬伤。同时,如果是一篇数字堆积的文章,其在操作上也有困难。因此,笔者不提倡推广表格法。缩略记录法和用分节号将数字隔开,从而快速的得出转换的结果,都是比较有效的记录法,具体哪种方式能更快的记录和译出还需要口译学习者和译员不断地摸索。
  再次,在遇到大量数字的情况下,还应尽量缩短口译滞差,紧跟数字翻译。如听到Imports of jeans from China have increased by 9.3%,from the Phillipines by 6.5%,译员可以先译数字:9.3%,这是从中国进口的牛仔服的增加量,6.5%,从菲律宾进口的增加量。这样既可以快速地将数字包袱抛掉,又可以紧跟发言人,避免因数字干扰而遗忘信息。
  最后,如果数字密集量大,而发言人的语速又很快,那么译员可以退而求其次,翻译出一个整数或者约数,或是用一种形容性量词来代替。这种方法只能说是在高压之下避免出错的权宜之计。而对于同传实战来说,译员之间的配合也可以缓解数字造成的压力。当然,译员还应不断提高心理素质,克服现场紧张情绪。
  四、结语
  总之,数字是口译学习者不可逾越的鸿沟,要想顺利克服,需要译者进行训练和摸索。而目前的一些研究,例如表格法,点三杠四法等等,已经取得了进展并得到了实际应用,而笔者仅希望在这一领域能有更多的实践,研究,帮助译者解决数字难题,达到顺利口译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达妮卡·赛莱斯科维奇.口笔译概论[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2]仲伟合.英语同声传译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摘要】设计与实施教学过程不能跟“最近发展区”理论相违背;分析与关注学习需求,着眼于学生能力的提升;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做到因材施教。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 学生需求 能力状况  新课程倡导“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教师在课堂上不能只考虑自己的教学进度,更要关心学生的感受。教师要把关切的目光投放到学生的需求上,要在教学设计中科学、合理地安排有价值的教学活动,以此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作
【摘要】企业对外宣传资料成为海外企业和消费者获取商品经济信息的重要来源,本文研究保定企业对外宣传资料汉英翻译文化缺省问题,探讨英文企业宣传资料的语篇构建特点以及针对译文读者文化缺省补偿策略,顺应目的语受众的表达习惯,最大程度地实现交流,有效发挥保定企业对外宣传的作用。  【关键词】保定企业外宣 文化缺省  文化缺省是指作者在与其意向读者交流时双方共有的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省略,研究文化缺省问题符合中
生态翻译学理论为口译译员的相关研究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学术视野。在生态翻译学这一新的视角下译员口译策略是如何运用的?文章以2014年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为例,试对此问题进行
【摘要】阅读是理解和吸收书面信息的能力,是人类活动的基本方式之一。它是获取知识,认识客观事物,发展智力和情感的重要途径。阅读能力是英语四会能力中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之一。培养阅读能力有助于扩大词汇量,丰富语言知识,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所以要尽可能多地安排有效的教学活动,注重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培养,注重学生阅读习惯的养成和学习策略的培养,注重学生学习兴趣、情感态度以及学习能力的培养和
语言的灵活运用是语言习得的最终目标。然而,其前提是要打下坚实的基础。语言学习的过程中,兴趣的激发、词汇的积累、语感的形成都要通过阅读各种各样的文章材料。因此,笔者
【摘要】本文从初中英语口语教学特点分析入手,引入“合作学习”策略,分析其在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总结了实践的效果。  【关键词】合作教学 初中 英语口语教学  一、引言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深入,中国和国际交流的日趋频繁,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言,其重要性也变得越来越突出。我国从基础教育阶段起,英语就已成为学生的必修课。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学校教育是学习英语的最主要途径。然而受应试教育的
【摘要】公示语是在公众场所向公众传递信息的特殊文体,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公示语翻译在国际交流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但由于缺乏较为规范的公示语翻译标准,国内公示语翻译存在较多错误。本文将分析常见的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及错误类别,进一步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以期提高公示语翻译质量。  【关键词】公示语翻译 错误类别 翻译策略  一、导言  公示语是一种常见于公共场所的特殊文体,是指“公开和面对公众
本文讨论了文化翻译的两种方法,一种是归化翻译,一种是异化翻译。两种策略都有其独特之处和可以运用的价值。本文在对两者进行了比较之后,能使我们对于翻译过程中应该用哪一
期刊
作为一种经典的艺术形式,歌曲是人们精神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时在不同国家、不同区域间的文化交流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中国与世界其它国家之间的交流日益密切以及中
期刊
【摘要】英语语法教学是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过程,学生掌握英语语法可以更好地学习英语,提高学生的英语能力。英语语法与英语词汇相同,都是学生学好英语必须掌握的知识,如果说英语词汇是学生的基础的话,那么英语语法则是一个框架,学生将英语词汇放入这个框架之中才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英语。本文主要阐述的就是我们教师如何提高语法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 语法教学 措施 提高  英语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