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zzi8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叶圣陶曾说:“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设语文以训练之。”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教师如何引导学生书写内容充实的作文,就显得尤为重要。
  富兰克林说过:“空袋子难以直立。”写作文最让人头疼的是素材的缺乏,如何解决?需要教师从语文课本和现实生活中让学生去发现,去挖掘。
  一、在閱读中挖掘素材
  课本中的课文是在浩瀚的文章中,提炼的精品,是丰富的素材宝库。要深入挖掘,抓住细节,让学生大胆联想,去发现写作价值。小学课文内容丰富,有诗歌、散文等多种类型,对学生胸怀大志,追求理想有帮助。让学生从已知的文章中,获取相关材料,融入自己的思想,进行再创作。例如小学课本第十二册的《少年闰土》,对闰土少年的细致刻画,抓住他身上的特点,简单几笔就勾勒出一个少年的英俊形象。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如何抓住人物的特点,仔细观察,找出人物的特点去写作。达到学以致用,读写双效的结果。在课文阅读中学会贴近生活、贴近心灵,这样就可以充分发挥经典课文对写作的引领作用,演绎出写作教学的精彩。
  二、在现实生活中去发现写作素材
  在现实生活中,学生的写作往往千篇一律,内容空洞,内容空、假、大。如何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去发现素材、提炼素材?教师就要让学生从他们的生活中去发现。
  现代著名教育学家叶圣陶说:“语文的使用是一种技能,一种习惯,只有通过正确的模仿和反复的实践才能养成。”可见,模仿作文是写好作文的必由之路。因此,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教育学生要善于捕捉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去发现美与丑,然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可以组织学生,让每位学生说出班级学生的外貌,其他学生猜出描述的是谁。可以加上语言、动作等描写手段,教师通过这种教学手段来设计练习。
  先让学生练习口头表达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教师要给与鼓励,然后再动手写作,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在阅读中积累语言
  没有经常的阅读就没有语言的积累,提高语言能力的途径之一就是多读、多写,这样我们就可以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
  文学阅读的重点之一应是对文章语言的感悟,小学课本中的阅读课文都是精品,要求学生通过多读,去体味语言中的感情、细节和作者要真正表达的意思。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不失时机地让学生感悟文章中的语言亮点,在品味他人语言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感悟力,在言语活动中逐步内化,达到由模仿而创造的能力,进而形成自己的风格。久而久之,就能在训练中感悟,在感悟后熟练运用。进而博采众芳,写出优秀的文章。
  自古读写一家,“读”为“写”之基础,“写”为“读”之检验。只要教师指导得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始终保持坦诚、平等的心态,与学生展开平等的对话,强化以读促写,做到以读为本,读写相融,写作一定会成功。
  总之,读写结合,在现实生活中去发现,是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
其他文献
语文教学是以语言为载体的,而语言是人的思维表现形式,语文教学始终离不开各种  思维方法。因此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  语文老师如何让学生更聪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语文教师传授语文知识学生当然重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更能让学生受益终生。思维能力的范围很广,下面我来谈谈自己在将近三十年的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点滴做法。  一、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举一反三,
期刊
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是一种将学习与工作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它之所以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界的共识,是因为它既有一定的实践基础,又有独特的思想渊源和理论依据。它是一些先进思想和科学理论在教育实践中不断积淀演变而形成的育人理念,它蕴含着马克思关于教育与生产相结合的理论、陶行知“教学做合一”教学思想、杰费里·普费弗与萨兰奇克的资源依赖理论的部分精髓。而“工学结合”的重点和难点在于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在于课程
期刊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学生进行语文素质训练的主阵地。在作文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会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写作时感到无话可说,语句表达不清,长篇大论却不知所言。学生习作时,为何会遇到这么多的问题呢?这与学生的阅读水平、生活素材的积累、语言表达的基本功等有着极大的关系。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而阅读也是作文构思创作的主渠道,所以在小学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多读”是关键所在。  一、广泛阅读 
期刊
提起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在中国可以说是耳熟能详,妇孺皆知,甚至牙牙学语的孩子也会背出“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只有二十個字,明白易懂。似乎不用译成现代汉语,现代的人就完全可以理解李白的思乡之情。但这里真的没有问题吗?我看未必。  这二十个字中有一个“床”,有的书解释就牵强附会,以今释古,于理不通。中华书局1959年9月版《唐诗三百首》中这首诗的题目为《夜思》
期刊
作为老师,一定都遇到过这样的事情:学生有某道题不会做,老师就利用自习或课堂时间,给学生讲得清清楚楚,问学生懂了没有?会说懂了,可在下次考试时,遇到这个类型题,甚至是原题,结果还是有很多学生不会。教师只好怪学生笨、不用功.其实不应该全怪学生,老师也是有责任的。学习本身就是要与遗忘作斗争.在这方面我有一点体会,现谈出来供同行参考。方法就是采用问题跟踪,它是落实知识掌握的最有效手段.具体做法。  1.学
期刊
高效课堂,就应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改变教师的授课方式,淡化分析性操作,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让他们充分地阅读、讨论、理解,使学生获得更多的自主学习空间和学习的主动权。就应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自主实践的过程中积累感悟,受到熏陶,培养语感。教学模式研究的最终目的是要探索课堂教学的优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校积极倡导高效课堂自主式的课堂模式,着力为学生搭建自主发展
期刊
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表达与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文如其面,文如其人”,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砝码,同时,作文也是一项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成长方式,是一项可持续发展的育人工程。而今,在各级各类语文考试中,作文的权重也在不断地增大。因此,在新课程语文实践中,作文教学是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然而,实施新课程以来,作文教学的质量究竟如何呢?学生作文现状又是
期刊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在创造性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牢固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主题观,以学生能力发展为重点的教育质量观,以完善学生人格为目标的教育价值观。应充分地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都看作可以发展的人,人人都有创造潜能。为使学生创造性地学习数学,就要使教学富有活力,因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掌握创新课堂的教学方法。  一、教师要力争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
期刊
几年来,通过教学实践,我发现若在古诗教学中采用多媒体并合理地运用,不仅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展学生想象力,促进学生对古诗的学习理解,还能有效地培养孩子的审美情操。  一、创设情境,感知整体美  (一)渲染,突出意境  诗是抒发诗人情感的,而情感一定要通过形象,构成一种意境,然后借助语言文字表达出来,因此诗歌十分注重形象的描绘。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教师能将抽象、精炼的语
期刊
板书,它既指教师用粉笔在黑板上的书写过程,又指书写过后在黑板上留下的文字、符号、图表、图解等视觉信号。  精湛的板书是教师创造性劳动和科学思维的结晶,它渗透着教师的知识、智慧和教学艺术,融合着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审美素养;它反映着教师备课、组织教材和运用教材的能力能力。设计板书是教师深入备课的表现,是备课完成的标志。板书的内容,可以作为教师讲课和小结的纲目、线索和依据。  对学生来说,板书是他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