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理想去实践——谈核心素养在《品德与社会》中的落地生根

来源 :湖北教育(教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y26732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理想总要有落脚的地方,发展核心素养必须落实在课程中,落实在教学中,落实在评价中……作为一线教师,如何发出我们的声音,与国家呼应,与学校接轨,与学科和学生对接呢?笔者认为在品德与社会学科教学中要做到以情感人、以境动人、以美育人、以技塑人。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论坛、博客、QQ群、微博、微信、微信群等各种形式的交流工具汹涌而来。信息的获得,学习的开展已经成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人都可以实现的结果
基础型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载体,而拓展型、探究型课程或教育实践活动则是用来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创新能力的。我校秉承“全人教育”办学理念,以头脑奥林匹克(简称“OM”)精神为依托,在整合现有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开拓出慧心校本课程,为学生实践与创新找到了一个突破口。  一、找准课程整合点  找准课程整合点,其实质就是找到课程性质的重合点,以此开拓新的课程体系。学校将《品德与生活(社会)》《劳动与技术》《
近日,河北省沧县职教中心与29所乡中学初三年级学生正式开学复课。为确保学校食堂的餐饮环节不出问题,河北省沧县市场监管局将保障开学复课师生饮食安全作为当前食品安全监管
20世纪80年代以来,问题解决已成为国际数学教育的一种潮流。由于它的研究与开发不仅关系到如何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和教学质量,而且也与中小学数学教学内容、课程设置、教材教法、教学模式等各项改革密切相关,是一个前途广阔的研究领域,所以受到国内外许多研究机构、专家、学者及广大教师的普遍关注。结合新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笔者做了如下探究:  一、数学问题解决的涵义及其在新课标中的要求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的汪滢在《微课的内涵、特征与适用领域》一文中提到,微课可以分为三层含义。第一层含义——微视频资源,类似于国外的“微讲座”。主要围绕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重点、难点、疑点等内容),或者是课堂某个环节、教学主题而进行教与学活动。第二层含义——微课程,除了具备“微视频资源”的特性外,还以网页的方式将某个知识点或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资源做结构化组合,这些教学资源包括微视频、教学设计、素材课
为推动食品小作坊监管方式适应大众创业要求,助力食品小作坊健康发展,规范食品小作坊生产经营行为,南通市港闸区市场监管局率先在全市出台食品小作坊加工目录“负面清单”,积
食品添加剂是食品工业生产中的重要内容,关系到食品工业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饮食安全。本文通过探究食品添加剂在生产经营、使用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性提出对策建议
以发酵乳杆菌为研究对象,研究冻干保护剂原料脱脂乳粉、海藻糖、麦芽糊精、VC钠及甘油对菌株冻干存活率的影响。实验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最佳冻干保护剂组合并进行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