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许多教育者研究证明,孩子的语言充满纯真和稚气,在他们的语言世界里找不到半点虚假,也没有一丝的怯意。在语言交流中,他们是人类最勇敢的群体,只要他们想说,就没有不敢说的话。由此看来,在对低年级进行口语交际过程,教师不必考虑学生“不敢说”,而是寻找如何使学生有“想说”的欲望。我们通过参与省级口语交际课题研究和实践,也充分体会到低年级学生这一特点,只要学生产生了想说的欲望,他们的语言就像打开了闸门的溪流源源不断。那么,在进行口语交际课时,如何使学生最容易产生想说的欲望呢?我们做过如下的尝试,确实取得了成功。
一、捕捉孩子的生活,精选情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教师为口语交际课所创设的情景,就可以根据儿童这一思维特点选择他们的生活情景。比如,小朋友好动、好玩,按现有的生活经济条件,他们几乎每人都有一些玩具,那些玩具往往使他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只要老师问一问他们为什么喜欢洋娃娃、金刚人、机器人、汽车、飞机、坦克等玩具,他们就会如数家珍般滔滔不绝。因此,在进行口语课时,我们就请小朋友用礼貌的语言先介绍一下自己最心爱的玩具是什么玩具,再向大家说说这个玩具是怎样玩的,最有趣的是什么。把玩具介绍完后,再向同学们说句感谢或请同学评价和提出建议。这样,孩子们都能乐滋滋地富有童真地展开交流。
此外,孩子居住在山区,色彩缤纷的大自然能给小朋友带来好奇,甚至带来许多奇思妙想,他们常常乐于观察与模仿自己身边的动物的叫声和行动姿态,甚至,有的还捕捉一些小动物来玩弄或者想饲养。在玩弄或者饲养过程中,他们会从中发现一些动物非常有趣,或者会从那些小动物身上提出许多疑问。口语课上可以针对他们这些特点创设情景,让他们用交流的方式边说边演“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或说说自己感到有趣的事,或自己所发现的东西,或自己在“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疑问。他们大多数能做到神气十足、绘声绘色地与同学交流。
二、用心琢磨孩子的好奇心,“包装”情景
孩子的好奇心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认真琢磨孩子的好奇特点,引用到口语交际训练课上,也能有效地激活儿童说话的欲望和表现的欲望。
所谓“包装”情景,就是为了使口语交际训练有效进行,在创设某个情景时,特别是把那些虚设的情境带进课堂时,老师有所选择地拿来(或制作)一些“道具”增添场面氛围,使孩子的兴趣保持一定的持续性,牢记自己在交流或者交际中的角色地位,通过那些“道具”发生作用,把交际的场面包装成形象化,使课堂有真实感。
例如,在进行《介绍动物》的口语交际训练时,制作一些小朋友喜欢的动物头饰,让他们戴上头饰投入角色进行自我介绍,其效果特别好。又如,在进行《接待》这一口语交际训练时,在讲台分别摆上一个保温瓶、一个茶壶和几个茶杯,营造出一点“家”的场面。孩子们在“接待客人”的交际中,就会显得淋漓尽致。又比如,在《学做小导游》的口语交际训练时,一顶导游帽,一个小喇叭,一面小彩旗,就能把一个小导游包装出来,使其充分保持角色,发挥潜力,在双向互动中得到发展,生成能力。
三、适当增加学生课外口语交际训练,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写话兴趣
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喜爱的特点,我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教材作为补充训练,把学生引上爱听、爱读、爱说、爱写之路,进而导入会听、会读、会说、会写之门。通过童话故事的说、写练习,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1. 使学生巩固学过的字词句。一二年级学生在课堂教学及课外阅读中,认识了一千多字。这些字及有关的词句有些常用,有些少用,让他们多读、多写,就能不断地巩固所学的词语、句子,还不断地吸收新的词句。如在学习了“劳动”的“劳”时,学生通过查字典,掌握了“举手之劳”这个词,通过老师的指点,能够很轻松地进行运用,如“不用谢,这是举手之劳”等等。
2. 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和思维能力,并且学会了恰当地设置情节。在口语交际《小熊过桥》时,能想象到小熊去公园玩、去奶奶家、去割草等等,并能合理地分析出小鸡年纪小,所以小熊抱它过桥,山羊年纪大,所以小熊扶它过桥……通过训练,提高了整体的思维能力。
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作文也应如此,写得愈多愈熟。在低年级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只要深谙学生心理,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为题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激发兴趣,并持之以恒,小学作文教学的效果一定会有明显的提高。
一、捕捉孩子的生活,精选情景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教师为口语交际课所创设的情景,就可以根据儿童这一思维特点选择他们的生活情景。比如,小朋友好动、好玩,按现有的生活经济条件,他们几乎每人都有一些玩具,那些玩具往往使他们的生活丰富多彩。只要老师问一问他们为什么喜欢洋娃娃、金刚人、机器人、汽车、飞机、坦克等玩具,他们就会如数家珍般滔滔不绝。因此,在进行口语课时,我们就请小朋友用礼貌的语言先介绍一下自己最心爱的玩具是什么玩具,再向大家说说这个玩具是怎样玩的,最有趣的是什么。把玩具介绍完后,再向同学们说句感谢或请同学评价和提出建议。这样,孩子们都能乐滋滋地富有童真地展开交流。
此外,孩子居住在山区,色彩缤纷的大自然能给小朋友带来好奇,甚至带来许多奇思妙想,他们常常乐于观察与模仿自己身边的动物的叫声和行动姿态,甚至,有的还捕捉一些小动物来玩弄或者想饲养。在玩弄或者饲养过程中,他们会从中发现一些动物非常有趣,或者会从那些小动物身上提出许多疑问。口语课上可以针对他们这些特点创设情景,让他们用交流的方式边说边演“自己喜欢的小动物”或说说自己感到有趣的事,或自己所发现的东西,或自己在“玩”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疑问。他们大多数能做到神气十足、绘声绘色地与同学交流。
二、用心琢磨孩子的好奇心,“包装”情景
孩子的好奇心是丰富多彩的,教师要认真琢磨孩子的好奇特点,引用到口语交际训练课上,也能有效地激活儿童说话的欲望和表现的欲望。
所谓“包装”情景,就是为了使口语交际训练有效进行,在创设某个情景时,特别是把那些虚设的情境带进课堂时,老师有所选择地拿来(或制作)一些“道具”增添场面氛围,使孩子的兴趣保持一定的持续性,牢记自己在交流或者交际中的角色地位,通过那些“道具”发生作用,把交际的场面包装成形象化,使课堂有真实感。
例如,在进行《介绍动物》的口语交际训练时,制作一些小朋友喜欢的动物头饰,让他们戴上头饰投入角色进行自我介绍,其效果特别好。又如,在进行《接待》这一口语交际训练时,在讲台分别摆上一个保温瓶、一个茶壶和几个茶杯,营造出一点“家”的场面。孩子们在“接待客人”的交际中,就会显得淋漓尽致。又比如,在《学做小导游》的口语交际训练时,一顶导游帽,一个小喇叭,一面小彩旗,就能把一个小导游包装出来,使其充分保持角色,发挥潜力,在双向互动中得到发展,生成能力。
三、适当增加学生课外口语交际训练,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写话兴趣
根据小学低年级学生喜爱的特点,我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童话教材作为补充训练,把学生引上爱听、爱读、爱说、爱写之路,进而导入会听、会读、会说、会写之门。通过童话故事的说、写练习,可以达到以下目的:
1. 使学生巩固学过的字词句。一二年级学生在课堂教学及课外阅读中,认识了一千多字。这些字及有关的词句有些常用,有些少用,让他们多读、多写,就能不断地巩固所学的词语、句子,还不断地吸收新的词句。如在学习了“劳动”的“劳”时,学生通过查字典,掌握了“举手之劳”这个词,通过老师的指点,能够很轻松地进行运用,如“不用谢,这是举手之劳”等等。
2. 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和思维能力,并且学会了恰当地设置情节。在口语交际《小熊过桥》时,能想象到小熊去公园玩、去奶奶家、去割草等等,并能合理地分析出小鸡年纪小,所以小熊抱它过桥,山羊年纪大,所以小熊扶它过桥……通过训练,提高了整体的思维能力。
俗话说:宝剑锋从磨砺出。作文也应如此,写得愈多愈熟。在低年级语文口语交际教学中,只要深谙学生心理,以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为题材,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激发兴趣,并持之以恒,小学作文教学的效果一定会有明显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