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艾米斯的后现代技巧分析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77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后现代主义小说家马丁·艾米斯于1984年出版的《金钱——绝命书》被称为二十世纪末的《双城记》。小说中大量使用元小说叙事以及反宏大叙事等后现代技巧,完全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创作手法。作者用游戏文章的态度对英国现代物欲横流、无道德底线的现状展开尖锐的讽刺。本文将探讨后现代技巧在《金钱》这部小说中的使用,解读作者如何在凌乱的叙事下表达深刻的主题。
  【关键词】马丁·艾米斯;《金钱——绝命书》;后现代技巧

一、引言


  马丁·艾米斯1949年出生于一个文学世家,与伊恩·麦克尤恩,朱利安·巴恩斯并称为“英国文坛教父”。在2008年被《泰晤士报》评为1945年以来五十位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受到乔伊斯,纳博科夫,冯内古特等大师的影响,马丁的作品中到处充斥着后现代主义的叙事技巧,不同的是,他的作品主题旨在讽刺西方现代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社会风气,表现了作者的道德关怀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意识。
  《金钱》是于1984年出版的一部后现代讽刺小说。文章的主人公约翰·塞尔夫是一个制作电视广告和色情影片的反派角色,每天沉迷于酒精和暴力。为了赚大钱穿梭在伦敦和纽约两座城市之间。塞尔夫与周围每个人的关系都以金钱为主。在大幅直白、道德沦丧的描述中,作者深刻凸显了对金钱的嘲讽和在金钱腐蚀下人类灵魂的扭曲。文中使用了大量的后现代手法来游戏文章,包括元小说叙事和反宏大叙事等完全颠覆传统的写作手法,摧毁了封闭的、自满自足的美学形式,使艺术体裁彻底多元化。本文将对作者对这几种后现代技巧的使用及其对小说产生的意义进行深刻分析。

二、《金钱——绝命书》中的后现代技巧


  1.元小说叙事
  元小说一词起源于威廉·加斯(William Gass)在《哲学和小说形式》中的概括,他认为元小说与其他先锋小说相同,都表现为对小说这一形式和叙述本身进行反思、解构和颠覆,在形式上和语言上都导致了传统小说及其叙述方式的解体。用通俗的语言可解释为,在创作小说的同时又对小说创作本身进行评述。这种叙述技巧把小说艺术操作的痕迹有意地暴露在读者面前,自我揭示了叙述世界的虚构性和伪造性。
  在小说《金钱》中,有一个人物被塑造成作家,而且名字叫马丁·艾米斯,他似乎是作者的化身,是小说中为数不多的正派形象。艾米斯比较贫困,他后来为塞尔夫写电影剧本,塞尔夫强迫他在剧本中添加暴力色情场景。小说最后塞尔夫投资失败,与艾米斯下棋赌博,艾米斯没有手下留情,最终迫使塞尔夫自杀,得到了应有的下场。小说中有这样一段关于小說中马丁的描写:“他站住。定睛看我。这个作家,有人告诉我,名叫马丁·艾米斯。从没听说过。你知道他吗?” [2]这句话既像是小说的第一人称塞尔夫对读者提出的疑问,又像是作者自己向读者提问。作者马丁通过这种叙事越界将小说进行解构,否定小说的真实性,让读者产生一种奇妙的阅读体验。在现实主义小说中,作家也习惯于将自己化身于小说中,成为小说中的人物,以此来表达自己的立场,而马丁更纯粹,直接将自己的身份,名字,立场穿插在小说中,客串小说,打破小说幻象的同时又揭露了这种幻象,使读者意识到它不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而只是读者编撰的故事,这将引发读者对于小说与现实关系的思考。
  这种元小说的手法还体现在作者将对《金钱》这本书的评价以主人公第一人称的视角表达出来。“钱意味着很多东西,正如他对没钱的人也意味着许多东西一样。《金钱》这本书里就这样说的。是真的,我知道钱对我意味着很多。玛蒂娜给我《金钱》以及其他几本书:弗洛伊德、马克思、达尔文、爱因斯坦和希特勒的。《金钱》最有意思。比如说,劣币驱逐良币,格雷欣法则。”[2]作者直接在文中提到了本书的名称,内容还以主人公之口进行了评价。并将他与弗洛伊德、马克思的书相比,认为此书最有意思。颠覆了人们对于经典的崇拜,模糊了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界限。这体现了后现代主义宣传“我们不需要天才,也不想成为天才,我们追求的是现代化,而不是高雅,我们的目标是给人以愉悦”的思想[3],作者本身也说过自己是游戏文章,追求欢笑。以往惩恶扬善,蕴含巨大人生哲理的观念,再也支撑不住了。后现代阅读更倾向于追踪语言自身价值的文本拆解和重新组合,从而发现本文无限多样的解释。
  2.反宏大叙事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传统的宏大叙事,将主人公创作为善良、勇敢的英雄形象的时代已经满足不了创作的需求,因为现实生活显然更残酷,更没有逻辑可言,所以他们会通过戏仿经典作品,贬低伟大人物来消解以往的逻各斯中心,追求语言文字和形式带来的单纯的艺术效果。有学者认为:“一旦采用了一种反宏大叙事的后现代叙事视角,所有那些极端情景、那些性,死以及暴力的三合一强刺激、那些恶心的快乐便自动地获得了合法性,便不应再被视为肮脏缝凝,而应被视为对其所表征的社会现实的否定。”[2]
  马丁·艾米斯的这部作品可以看作是 二十世纪末的《双城记》。狄更斯的《双城记》在伦敦、巴黎两个城市展开,马丁的《金钱》则是主人公往返于伦敦、纽约两大都市。狄更斯所创作的主人公形象是一位典型的英国绅士,他最终为自己心爱的女人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表现了爱情的纯洁无私;而在《金钱》中,塞尔夫是一个猥琐可鄙的反英雄形象,他与女人之间的感情完全靠金钱来维系,将爱情异化为买卖。故而,与狄更斯所要宣扬的人道主义价值观相较,《金钱》可谓是极端的道德颓废主义与价值虚无主义的代表作。作为一种破坏性的模仿,《金钱》解构了传统小说的宏大叙事模式,达到讽刺的目的。把英国人从彬彬有礼的绅士,变成了让人极端恶心厌恶的财迷,为现代人敲响警钟。
  虽然作者一再自嘲自己不过是游戏文章,可是在眼花缭乱的后现代叙事技巧之下,我们始终可以看到作者强烈的社会道德责任感,他在追求欢笑的同时,还是会给读者当头棒喝,发人深省。因此,《金钱》这本书正是通过元小说叙事、反宏大叙事、碎片化叙事等后现代主义技巧来讽刺现代英国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风气,同时反映英国人民对于真理和美的怀疑和动摇。

【参考文献】


  [1]陈世丹.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详解[M]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
  [2]马丁·艾米斯.金钱——绝命书[M] .陈新宇,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4.
  [3]阮炜.钱与性的世界[J]. 外国文学评论,1997(75-82).
  [4]张和龙.颠覆性的后现代游戏[J].外国文学,2006(99-108).
其他文献
【摘要】作者以《植树问题》为例,谈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如何创设学习材料,抓住教学的有效时机,达到材料利用效果的最大化,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触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创设;学习材料;数学思维  所谓“学习材料”是指,在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教材中创设的数学学习材料或者师生创生的数学学习材料。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有效行为,抓住教学的有效时机,呈现学习材料,以达到材料利用效果的最大化,取
期刊
【摘要】数学建模是应用数学的一种,能教会学生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对数学建模的不断探索、研究和应用实践中,教育工作者逐渐认识到数学建模思想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数学建模能力的提高,就是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了“数学建模”核心素养的差异教学的途径,以期为提高不同层
期刊
【摘要】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儿童认识数学是从认数和计算开始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计算。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在每个学段都对计算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出现听得懂的不会做,会做的却做错的现象。究其原因,大多和学习习惯不好、知识掌握不牢且有缺失、教师的训练方式有关。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孩子计算兴趣、计算习惯、教师的训练方式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使我们的学生真正领悟到计算的本质和规律,运算
期刊
【摘要】本文以多个案例来论证幼儿观察记录中精准分析的重要性,并列举实例来说明观察记录中教师怎样来分析幼儿的能力、兴趣、需求以及怎样来关注幼儿的情绪情感。  【关键词】细致观察;精准分析  细致观察是教师走进幼儿心灵的主要手段,写观察记录是教师记录幼儿的行为表现并分析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的一种研究方式,同时也是幼儿教师更好地了解孩子、制订下一步工作计划的重要依据。然而,在现实工作中,老师们在写观察记录
期刊
【摘要】幼儿舞蹈教学相对于幼儿园教学和成人舞蹈教学,在教育领域内关注度较小,大多数的幼儿舞蹈课堂也存在一些局限,如偏重舞蹈技能技巧的练习,却忽视了幼儿良好情感和品质的发展。而绘本不仅形象生动、内容有趣,而且在阅读中还能增加幼儿情感的体验,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因而深受幼儿和家长的欢迎。经过探索实践,笔者发现将绘本阅读引入幼儿舞蹈教学可以较好地弥补当下幼儿舞蹈教学的不足,并能有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期刊
【摘要】10年的教学生涯让我越来越清楚一个教师的使命与职责,如何正确地看待自己,如何全面地看待站在面前的孩子,既是对一个教师能力的挑战,也是对一个教师职业道德的追问。庆幸,10年的探索与改变,让我眼下寻得了那颗珍贵的种子:开放性深度学习。下一个10年,再下一个10年,作为一个教育者,吾将上下而求索  【关键词】教师;学生;学习;教育者  从教师走向教育者  ——我的教育观随笔  江苏省南京市锁金新
期刊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七桥问题的研究,明晰七桥问题的内涵与本质,进而发现一笔画图形的特征,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体悟抽象、模型和推理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3.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会积极地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感受数学抽象,体会数学建模,掌握研究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并
期刊
【摘要】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我们的活教材,孩子的天性和童真需要在大自然里感悟和释放。为此,笔者所在的幼儿园整合现有资源,依据园所现有的场地性质、地形地貌、空间环境,怀抱自然,就地改造,进行了一场“让游戏点亮儿童生命”的田园变革。  【关键词】整合资源;怀抱自然;田园变革  农家乐,现代人追求的惬意生活;农家乐,回归自然的梦境田园。相信很多人都曾被农家乐触动过情怀,也心之向往。儿时,
期刊
【教学内容】科书第49~50页例3和“练一练”,第51页第1~4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操作和思考初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能应用平均数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和比较,并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应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感受平均数的应用价值,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数据分析观念。  3.
期刊
【摘要】当前,德育处在了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要进进不去,要退退不得。如果把学校教育教学比喻成一个学生的正餐,那么德育充其量只是一道小点心,可有可无,更多的时候只是品尝一下味道而已。然而,德育工作者们一直在做着一个美丽的梦:小点心的正餐梦。  【关键词】花式点心;大德育观;幸福动力  小点心的正餐梦  ——论德育如何回到自身的轨道  江苏省宜兴市城中实验小学 周群芬  当前,德育是什么处境呢?从孩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