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抱自然印象田园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skarg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我们的活教材,孩子的天性和童真需要在大自然里感悟和释放。为此,笔者所在的幼儿园整合现有资源,依据园所现有的场地性质、地形地貌、空间环境,怀抱自然,就地改造,进行了一场“让游戏点亮儿童生命”的田园变革。
  【关键词】整合资源;怀抱自然;田园变革
  农家乐,现代人追求的惬意生活;农家乐,回归自然的梦境田园。相信很多人都曾被农家乐触动过情怀,也心之向往。儿时,我们没有手机,没有电脑,没有网络,却依然玩得很开心……因为那时的我们有质朴、有趣的草根游戏,有农家乐式的快乐生活;那时的我们无所顾忌,每每兴起,几个小伙伴就会席地而坐,先抛一个石子,再抛两个,不亦乐乎……而现在的小孩,虽然人手一个ipad,手机玩得比我们还溜,但他们的童趣、笑声也少了很多;另外,由于教育功利性的驅使,部分学前教育工作者重知识、轻游戏,孩子完全失去了童真和快乐。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我们的活教材,孩子的天性和童真需要在大自然里感悟和释放。为此,我们整合了现有资源,依据园所现有的场地性质、地形地貌、空间环境,怀抱自然,就地改造,进行了一场“让游戏点亮儿童生命”的田园变革。
  一、顺应自然,因地制宜——创设多功能拓展运动区
  自然是最好的景观。据调查发现,现在的儿童已经很少有机会进行户外游戏并亲近大自然了,他们也无法感受天气的变化,无法尽情地在小山丘、洞穴、小溪流和泥坑里锻炼摔打了……我园因地制宜,将园外十亩左右的农田空地打造成“亲自然、乐游戏、真活动”的户外农家乐园。我们尊重原有场地的地形,尽量保存园内的自然景观,在此基础上创设多功能拓展运动区、野趣挑战区等,以体现乡土园貌,做到顺应自然,因地制宜,天然野趣。
  主创项目有:1.七大技能拓展运动区; 2.土坡(山洞)、迷宫、野趣挑战区;3.攀爬、秋千、滑梯等中大型开放区域……
  二、利用为主,改造为辅——开辟“农家乐园”
  我们充分利用园内原有的竹林、小山坡、台地、沙池、树木等元素,适度地挖掉原塑胶地,种上天然的草坪,堆砌一些山洞、土丘、假山、私密区、储藏区、游戏小屋等,再根据户外农田的地形园貌,开辟“农家乐园”,打造拓展运动区、野趣挑战区、户外学习区、区域游戏区、凌乱的自由区、动物饲养角、种植园地等,让儿童能零距离地接触动植物,身临其境地去学习,去体验,去探究,去交往……形成有个性的“农家乐园”。在这座农家小院里,我们将以花、草、树、木、沙、石、水、土等元素编织幼儿园的户外活动环境, 让孩子们充分地与阳光、水、土、动物、植物交融。我们还适当推土造型,结合台阶、攀爬坡、滑梯、溪水、自然树桩等元素,形成开放空间,丰富孩子们的学习、运动、游戏、生活等户外场地,让孩子们有机会参与土地劳作,感受生命的成长,感受人与自然以及与时间的微妙关系。
  主创项目有:1.个性“农家乐园”;2.大型种植园地;3.小型动物园;4.沙水区;5.存储区;6.区域游戏区;7.户外游戏屋; 8.厕所;9.休息区……
  三、充满童趣,适当造景——一廊多用的劳动创作区
  零碎的空间、高低起伏的微地形不仅可以让孩子们充满挑战、野趣和快乐,还可以利用一些花草树木、小径、廊架、旧家具等为孩子们围合一些彼此相通又相对独立的攀岩区、劳作区、游戏区、私密区和休息区;也可以刻意设计一些华艺组团,营造孩子们需要的游戏、生活、学习的景观,为孩子提供美学教育素材,搭建起运动、艺术、劳作、游戏的空间。此外,设计一廊多用的劳动创作区也是一种很好的途径。比如运动廊架——可借助廊架的柱体和顶部的梁,在单一的景观基础上,增设多种竖向攀爬设施;艺术廊架——可利用光影给廊架增添丰富的色彩,让孩子们在廊架下观赏、作画、做手工,进行戏剧表演;种植廊架——可运用廊架为孩子们围合一处相对独立的种植空间,廊架本身可作为丝瓜、葫芦等农作物的支架。同时,廊架下可作为孩子们劳作前的准备区域、劳作后的休息区及分享探索区。此外,廊架的地面材质从石材到木材等可以有多种选择,廊架的形式可以贴近生活和自然,不仅充满童趣,而且还符合儿童学习和发展的需求。
  主创项目有:1.多功能长廊;2.个性化的道路;3.读书吧;4.涂鸦墙;5.私密区;6.戏剧表演区……
  四、挖掘资源,拓展课程——拓展游戏乐园
  为降低幼儿园的施工造价,我们巧用资源,结合园所主题教育活动、思行课程、拓展课程,对身边各类的材料、资源予以加工和利用,让“无用”的材料创造更多的可能性。无论是竹制的竹铲、爬竿,还是在户外的沙池、木桩、顺坡势而设的滑梯、池塘、秘密躲藏地、可攀岩的自然障碍物等,这些看似“无用”的材料和资源与孩子的生活、课程、游戏紧密结合起来,既可挖掘利用身边的资源,也不失新意和课程价值,随处都藏着的用心和惊喜,为孩子们创造了更多想象和探索的空间。
  把快乐游戏的权利还给儿童,让孩子们重拾儿时的那份快乐和记忆,让孩子们在自主、自由的游戏环境中,不断挑战,获得经验,形成想法,完善规划,表达见解,创设幼儿园里的农家乐与户外环境的激情对话。我想,这就是省课程游戏化推行和实施的真正意义所在吧。
  【参考文献】
  [1]虞永平.学前教育中的六大转变[D].南京师范大学,2017.
  [2][美] 莉亚·布拉德. 0—8岁儿童学习环境创设[M].陈妃燕,彭楚芸,译.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其他文献
【摘要】 教师专业的成长是教育改革发展永恒的话题,是一项永远在路上的事业。文章结合宝华中心小学实际,从“三维并举,点亮‘诚仁’教师心中的价值明灯;四力谐振,撬动‘诚仁’教师成长的内在自觉;五位一体,筑牢‘诚仁’教师成长的素养基石”三大方面,具体阐述了如何以“诚仁”为基本内涵,进行教师队伍建设的价值引领与范式探索。  【关键词】“诚仁”教师;三维并举;四力谐振;五位一体  复兴始于教师。教育的复兴,
期刊
【摘要】牧式教学将教学隐喻为牧羊,因为牧羊于教学有很多相似之处,教师希望学生全面发展,但又个性突出,这些都取决于学生对学习材料的选择和知识内容的获得,而学习内化也是学生的自主决定、主动习得,这个过程和牧羊一般,羊儿被带到草地,吃什么草,怎么吃,不是牧羊人所能决定的。课堂上的教师和学生,正如牧羊人和羊一般,把课堂交给孩子,真是别开生面。  【关键词】班队课;自主组织;自主合作;自我探究  牧式教学,
期刊
【摘要】今年年初,教育部连发三文,要求规范管理面向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竞赛、挂牌、命名、表彰等活动,一时间,学生、家长、中小学和社会培训机构不能很好理解领悟文件精神,感到茫然,笔者就此发表自己的看法,不是说竞赛活动不要搞,兴趣小组要解散,而是在不增加学生课内外负担的前提下,学校要担负起责任,大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关键词】规范竞赛活动;个性特长发展;兴趣爱好培养  小学数
期刊
【摘要】作者以《植树问题》为例,谈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如何创设学习材料,抓住教学的有效时机,达到材料利用效果的最大化,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触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创设;学习材料;数学思维  所谓“学习材料”是指,在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教材中创设的数学学习材料或者师生创生的数学学习材料。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有效行为,抓住教学的有效时机,呈现学习材料,以达到材料利用效果的最大化,取
期刊
【摘要】数学建模是应用数学的一种,能教会学生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对数学建模的不断探索、研究和应用实践中,教育工作者逐渐认识到数学建模思想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数学建模能力的提高,就是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了“数学建模”核心素养的差异教学的途径,以期为提高不同层
期刊
【摘要】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儿童认识数学是从认数和计算开始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计算。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在每个学段都对计算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出现听得懂的不会做,会做的却做错的现象。究其原因,大多和学习习惯不好、知识掌握不牢且有缺失、教师的训练方式有关。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孩子计算兴趣、计算习惯、教师的训练方式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使我们的学生真正领悟到计算的本质和规律,运算
期刊
【摘要】本文以多个案例来论证幼儿观察记录中精准分析的重要性,并列举实例来说明观察记录中教师怎样来分析幼儿的能力、兴趣、需求以及怎样来关注幼儿的情绪情感。  【关键词】细致观察;精准分析  细致观察是教师走进幼儿心灵的主要手段,写观察记录是教师记录幼儿的行为表现并分析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的一种研究方式,同时也是幼儿教师更好地了解孩子、制订下一步工作计划的重要依据。然而,在现实工作中,老师们在写观察记录
期刊
【摘要】幼儿舞蹈教学相对于幼儿园教学和成人舞蹈教学,在教育领域内关注度较小,大多数的幼儿舞蹈课堂也存在一些局限,如偏重舞蹈技能技巧的练习,却忽视了幼儿良好情感和品质的发展。而绘本不仅形象生动、内容有趣,而且在阅读中还能增加幼儿情感的体验,提升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因而深受幼儿和家长的欢迎。经过探索实践,笔者发现将绘本阅读引入幼儿舞蹈教学可以较好地弥补当下幼儿舞蹈教学的不足,并能有效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期刊
【摘要】10年的教学生涯让我越来越清楚一个教师的使命与职责,如何正确地看待自己,如何全面地看待站在面前的孩子,既是对一个教师能力的挑战,也是对一个教师职业道德的追问。庆幸,10年的探索与改变,让我眼下寻得了那颗珍贵的种子:开放性深度学习。下一个10年,再下一个10年,作为一个教育者,吾将上下而求索  【关键词】教师;学生;学习;教育者  从教师走向教育者  ——我的教育观随笔  江苏省南京市锁金新
期刊
【教学目标】  1.通过对七桥问题的研究,明晰七桥问题的内涵与本质,进而发现一笔画图形的特征,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经历数学化的过程,体悟抽象、模型和推理的数学思想方法,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3.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学会积极地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获得成功的体验,体会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感受数学抽象,体会数学建模,掌握研究方法。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