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算”与“算对”相距有多远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s198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儿童认识数学是从认数和计算开始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计算。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在每个学段都对计算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出现听得懂的不会做,会做的却做错的现象。究其原因,大多和学习习惯不好、知识掌握不牢且有缺失、教师的训练方式有关。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孩子计算兴趣、计算习惯、教师的训练方式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使我们的学生真正领悟到计算的本质和规律,运算教学才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关键词】数学教学;混合运算;对症训练
  “会算”与“算对”相距有多远
  ——由一道计算题引发的思考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实验小学 唐存志
  江苏省宿迁市泗洪县第一实验学校 张继元
  一、现象
  刚教学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这一单元,笔者精心设计一组练习题,做了一个单元小测试,结果,一道计算题引起了我的注意。这是一道简便计算题,题目是17×( + )×
  23。在我的预期中,不能说全部学生都做对,至少也有85%以上的学生能做对吧,但事实却是只有约70%的学生做对。
  错误情况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把算式展开成17× + ×23,二是展开成17× + ×23,三是展开成17× × + × ×23。
  回想当初教学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是围绕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展开的。教学中先结合具体的计算题,引导学生回顾了什么是乘法分配律、字母表示方法以及能应用乘法分配律的算式的特征,再做了几道题加以巩固,之后进行相关的变式练习。变式之前我先做了一个铺垫,出示( + )×20,学生基本上都能够利用乘法分配律把算式展开成 ×20+ ×20,算出得数13,然后在这道算式的下面出示( + )×5×4,很多学生表示这题和上面的题目是一样的,学生尝试独立完成。交流时学生基本上是把算式中的5×4先写成20,再按照上面的方法进行简便计算。再次出示练习( + )×
  13×27,学生尝试完成计算,这时学生发现如果还像上一题那样先计算13×27,不仅乘积不好直接算出来,而且后面算式展开时约分也比较麻烦,部分同学想到了直接展开,把算式写成 ×13×27+ ×13×27,算出结果67。通过交流、对
  比,这一方法比较简便,被大部分同学所接受。我趁热打铁,紧接着出示练习13×27×( + )和13×( + )×27,
  指名板演,完成后交流,同桌相互检查点评,并总结出方法。无论13和27在算式的前面、后面,还是分处在括号的两侧,都可以利乘法分配律进行简便运算。最后出示算式13×( + )×27,进行对比练习,再次进行方法的提炼。说到这,
  这一种变式类型也算说完了,自认为分析透彻,训练到位,而且在后面的教学中不时地对这一类型的计算加以巩固。
  为什么会在测试中还会出现上述现象呢?
  二、思考
  1.教师讲得好,学生不一定学得好
  课堂上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认为重要的知识点反复强调反复讲,讲得过多。正如上面的情况,笔者从复习铺垫到练习的设计,以及呈现的方式时机,都是教师设计好的,课堂完全按照教师的剧本进行,没有兼顾到学生原来对乘法分配律掌握到什么程度,没有兼顾到学生计算过程中情绪的变化,以及学生对这节课的内容有没有自己独特的思考和感悟。学生只是被动地计算、比较,站在孩子的角度,如果是我们自己,能否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坚持算下去而毫无怨言?答案也许是否定的。
  2.学生听得懂,练习不一定做得对
  混合运算教学基本上是明确运算顺序和适量的计算训练,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是在分数加、减、乘、除四则运算学习基础上进行的,四、五年级时对相关的运算律、运算性质都有研究,所以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教学基本上学生都能听懂。但在实际的计算过程中因为计算丢失的分却很多,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因为学习习惯不好,不重视计算题,有的是因为部分知识的缺失,常见的如小数计算时小数点的位置找不准或方法不对(笔者曾让六年级的学生计算143÷14,18名学生中有5人的计算结果写约等于1.214),分数加减时通分错误,计算结果没有约成最简分数等等。很多家长和学生对于计算上的错误都是开绿灯的,认为计算题只要认真,下次就可以做对,不能对症下药去改正错误。
  三、对策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儿童认识数学是从认数和计算开始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计算。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在每个学段都对计算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计算题本身是由单调的数字和符号构成的,一味的反复训练会让学生觉得枯燥无味,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多下功夫了。
  1.注意培养孩子计算兴趣,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
  激励性的语言、欢乐轻松的情境、二十四点游戏、计算接龙等趣味方式,口算大王、计算小能手比赛等多样化的练习形式,都能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在多步计算中,避免一下子出示多题,让学生感到畏惧。采取闯关加分层层推进,这样的计算学生不仅不会觉得厌倦,相反还会兴味盎然。
  当然,光有兴趣是不够的,正确的计算先从读题开始,养成“一看,二想,三算,四检验”的习惯。看清数字和符号,想好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算对每一步。对书写做出明确的要求,规范工整。复杂的计算题,草稿必不可少并工整书写,在学生上交作业或试卷时,把草稿本一并上交,按照作业要求,评出等第,和作业一样可以加“星”。
  2.适当改变教学方式,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重视口算,数学课标明确指出:“在第一学段要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能口算简单的百以内的加减法和一位数乘除两位数。”坚持每日口算的常规训练,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重要途径。学生配备口算训练册,在每天课前利用5分钟时间,让学生训练口算。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计算题,在方法的对比中进行解法的优化和提炼。教师在教学时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及时对其进行评价,尽量采用鼓励性的语言。例如,“比比谁的计算更巧妙”“比比谁的计算更快捷”“你看这位同学的书写多认真啊。”“这位同学能认真听别人发言,并能指出不足,我们应向他学习”“这位同学善于动脑,谁也和他一样”。当学生克服了计算上的困难时,老师及时评价:“你勇于向困难挑战,是个勇敢的孩子。” 对于学生好不容易算出的结果,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以传统的“√”或“×”给予评价,则会大大挫伤学生特别是一些后进生的积极性。这时可以选择“延迟评价”的方法,在学生作业中先标出错误的题目数量,让学生重新检查、计算,学生在第二次计算全对以后,仍然可以得优秀的等级。
  3.引導学生对症下药,克服不良学习心理的影响
  教学中常发现学生轻视计算题,认为计算题是死题目,不需要动脑筋思考,忽视了对计算题的分析; 看到计算步骤繁多或数字较大的,或计算试题数量较多时,便产生厌烦情绪,缺乏耐心和信心,懒得动笔,不愿多写一个字;计算过程一律口算,省略必要步骤,直接出结果;缺乏比较意识,不顾运算结果,盲目推演,缺乏合理选择简捷运算途径的意识。这些都会使计算的正确率大打折扣。
  针对孩子计算中的问题,解题时要注意引导学生加强对算理的理解,多思考“怎样算”“怎样算简便”“为什么这样算”,根据算理,掌握法则,再以法则指导计算。
  充分利用课内外恰当的时机,进行及时的、经常的计算练习,把计算练习形成常态,使计算从会到熟练,从熟练到自动化,使学生在练习中加深理解和记忆,并熟练地掌握。避免出现同一层次的、单调的机械重复练习。另外,自备错题本,收集在各类计算中出现的各种错误,加以分类辨析。教师也可制作各种类型计算错误的错题卡,让学生指出错误的原因并加以纠正。
  总之,运算教学必须善于训练学生的思维,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把理性认识落实到计算过程中,使学生真正领悟到计算的本质和规律,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运算教学才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其他文献
Analysis on teaching materials:  Fashion is familiar to the students and they like to talk about this topic. The dialogue between Eddie and Hobo can arouse the students’ interest and inspire students
期刊
【摘要】 牛顿三大定律在高中物理地位突出,但由于其内容较为简单且初中已有涉及,导致很多老师放弃探究。笔者通过实验探究,唤醒学生记忆,让学生进一步研究定律内容,掌握定律本质,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用定律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关键词】牛顿第三定律;实验探究;研究对象;平衡力  一、教学目标分析  牛顿运动定律是高中物理的基石。三大定律不分轻重,在高中物理中都很重要。有些老师和学生会认为牛顿第二定律更加重要
期刊
【摘要】学生自主游戏,教师适度指导,引发了教师儿童观与教育观以及课程观的改变,以环境材料上打破空间规则限制,力求多种材料支持游戏,由此促进了幼儿的发展:自发性的游戏能激发孩子无限的潜能,孩子各方面的综合能力都可以得到体现。  【关键词】幼儿;游戏;自由;自主;愉悦;老师;有效介入  《纲要》中指出,游戏是幼儿自由自主参与,并能从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经验的活动,它能够为幼儿提供愉快、充实、具有挑战性
期刊
【摘要】六年级是个特殊时期,从知识层面上看,这个年级的数学已经是小学阶段一个总结提升的课程,它既要对学过的既有知识进行梳理,又要对初中数学启一个承接作用。  【关键词】六年级数学;精细化管理;互动课堂;思维导图  开学伊始,因为种种原因,我又一次接到继续任教六年级数学的任务。这对于刚带过一届六年级数学的老师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从身心到思想都是一种历练。  六年级是个特殊时期,从知识层面上看,这个
期刊
从小便对柳树怀有一种很为特殊的情感。我不知道,那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便是现在,我还是说不大好,也许有喜欢,也许有崇敬,也或许还有某种精神的向往吧。不过,那时候,我并没有想太多。我只知道整天跟着小伙伴们在柳树下尽情地玩耍。有时,我们比赛谁能爬上最高最细的树尖;有时,我们抓住柳枝看谁荡得最高最远;有时,我们又在树下垂钓看谁钓到的鱼最多最大。每当柳絮飘飞的日子,我们还喜欢把带有柳絮的枝条摘下来,折成
期刊
【摘要】 教师专业的成长是教育改革发展永恒的话题,是一项永远在路上的事业。文章结合宝华中心小学实际,从“三维并举,点亮‘诚仁’教师心中的价值明灯;四力谐振,撬动‘诚仁’教师成长的内在自觉;五位一体,筑牢‘诚仁’教师成长的素养基石”三大方面,具体阐述了如何以“诚仁”为基本内涵,进行教师队伍建设的价值引领与范式探索。  【关键词】“诚仁”教师;三维并举;四力谐振;五位一体  复兴始于教师。教育的复兴,
期刊
【摘要】牧式教学将教学隐喻为牧羊,因为牧羊于教学有很多相似之处,教师希望学生全面发展,但又个性突出,这些都取决于学生对学习材料的选择和知识内容的获得,而学习内化也是学生的自主决定、主动习得,这个过程和牧羊一般,羊儿被带到草地,吃什么草,怎么吃,不是牧羊人所能决定的。课堂上的教师和学生,正如牧羊人和羊一般,把课堂交给孩子,真是别开生面。  【关键词】班队课;自主组织;自主合作;自我探究  牧式教学,
期刊
【摘要】今年年初,教育部连发三文,要求规范管理面向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竞赛、挂牌、命名、表彰等活动,一时间,学生、家长、中小学和社会培训机构不能很好理解领悟文件精神,感到茫然,笔者就此发表自己的看法,不是说竞赛活动不要搞,兴趣小组要解散,而是在不增加学生课内外负担的前提下,学校要担负起责任,大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关键词】规范竞赛活动;个性特长发展;兴趣爱好培养  小学数
期刊
【摘要】作者以《植树问题》为例,谈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如何创设学习材料,抓住教学的有效时机,达到材料利用效果的最大化,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触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创设;学习材料;数学思维  所谓“学习材料”是指,在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教材中创设的数学学习材料或者师生创生的数学学习材料。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有效行为,抓住教学的有效时机,呈现学习材料,以达到材料利用效果的最大化,取
期刊
【摘要】数学建模是应用数学的一种,能教会学生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对数学建模的不断探索、研究和应用实践中,教育工作者逐渐认识到数学建模思想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数学建模能力的提高,就是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了“数学建模”核心素养的差异教学的途径,以期为提高不同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