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致观察,精准分析

来源 :教育界·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mei2007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多个案例来论证幼儿观察记录中精准分析的重要性,并列举实例来说明观察记录中教师怎样来分析幼儿的能力、兴趣、需求以及怎样来关注幼儿的情绪情感。
  【关键词】细致观察;精准分析
  细致观察是教师走进幼儿心灵的主要手段,写观察记录是教师记录幼儿的行为表现并分析幼儿行为背后的原因的一种研究方式,同时也是幼儿教师更好地了解孩子、制订下一步工作计划的重要依据。然而,在现实工作中,老师们在写观察记录时,有的为记录而记录,特别是对记录资料的价值认识和运用是很不够的,很多教师分析观察信息笼统而模糊,更有甚者是为了完成任务硬着头皮写,马虎应付。为此,我们必须认真思考,观察记录后如何处理积累的信息,精准分析孩子的行为,找到行为背后有价值的东西,从而找到回应孩子的方法,促进孩子发展?
  思考一:精准分析会有哪些价值?
  1.能了解幼儿的发展状态,转变教师不适宜的教育行为
  【案例1】户外活动A班活动场地为攀爬乐园,但在攀爬区的旁边,总是有些幼儿在自己玩游戏。看到这样一群孩子,我们老师脑袋里就会一下闪出:这是一群游离于集体之外的孩子,然后我们就会直接去干预。但是,A班老师却没有干预,而是通过分析这部分孩子的行为来了解他们在攀爬区旁边的更有意义的游戏,静静地观察这群孩子的游戏,发现他们的活动也是有游戏性的,也是体现一定的运动水平的,是有价值的。
  A班老师不进行干预的原因是出于对本班孩子发展状态的了解,如果我们平时不进行分析,就会一直去干涉他们。但是,当我们去分析之后再来看的话,显然就不会认为他们是游离在外了,因为他们有游戏水平的体现,他们玩的自由游戏,同样也是有發展价值的。因此,分析能够让教师看到个体或者是群体幼儿的发展状态,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些适当的或者有效措施,可以让教师对幼儿的态度和教育行为发生转变。
  2.能让教师更加理解幼儿,提高分析解读与跟进的精准性
  【案例2】小班幼儿在刚开学的一段时间一般都会哭,B幼儿一开始是不哭的,但过了一个星期之后,他每天早上来都会哭一段时间。一开始他的老师对这种情况特别不理解,认为B幼儿是不是退步了?后来这位教师查了许多幼儿心理学方面的资料,并且结合幼儿的一些情感依恋和情绪方面的理论进行分析和解读,正确理解了这种现象并不是所谓的退步,而是幼儿依恋情绪的易感染和易反复现象的正常体现。
  这个案例说明了分析促使教师能够更愿意去解读孩子,读准孩子,从而更加理解孩子,接着教师提供的一些帮助也就更有针对性了。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教师也就更愿意去观察,更愿意去分析了,教师看到的更多的是一种程度上的变化。没有分析之前,我们也在帮助孩子发展,也在提供一些策略,但是经过分析以后,我们再去解读孩子的精准性以及为其提供策略的针对性会更强。
  思考二:精准分析该聚焦在哪里?
  面对特别大量的观察信息的时候,教师到底该从哪个角度去分析呢?有些老师希望观察一个片段就能够全面了解一个孩子,其实这一个片段收集的信息远远不够,需要很多次、很多个片段才能全面地分析一个孩子。还有教师一开始在观察的时候,没有一个特别明确的目的,看到什么就记什么,看到的及记下来的东西很琐碎很全,面面俱到,分析也很松散,没有针对性。
  教师在分析的时候如何聚焦呢?《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告诉我们:“做任何观察都是有一定目的的。”所以教师要明确自己为什么要观察?观察什么?并且将后期分析和观察目的相匹配。在观察之前要确定好目标和内容,然后再进行观察,以便在观察过程中具有侧重性。但是,这个目标不是凭空随便就可以指定的,它取决于对当下要观察的这个孩子的了解,并且要把《指南》作为一个重要的依据。
  笔者根据平时对教师的教育行为的观察和对孩子的分析,认为精准分析可以聚焦以下几个方面。
  1.聚焦幼儿的能力
  【案例3】开学第二周,小C班幼儿每天午餐进餐情况的行为表现都是不一样的。小C班教师想了解孩子们在午餐这一环节的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发展水平,于是连续跟踪观察了一段时间,把每天幼儿进餐的情况记录下来。比如,有多少幼儿能够愿意主动去吃?有多少幼儿能够一口饭一口菜,并且能够把它吃干净?有多少幼儿需要老师去提醒捡米粒?有多少幼儿能够在11:30之前吃完?有多少幼儿只能在11:30之后吃完?然后根据这些信息分析C班幼儿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的发展水平。因此,能力可以作为教师分析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点。
  2.聚焦幼儿的兴趣
  【案例4】对某班幼儿在区域一个月的连续观察,就可以发现,在这个区域里面这一个月之内会来哪些幼儿?然后进了区域以后,幼儿对哪些材料比较感兴趣?哪几个区域光顾的幼儿是最多的?可以从这些方面发现幼儿近阶段的一些兴趣。兴趣是幼儿活动的起点,当教师能够去分析出幼儿的兴趣的时候,才能形成对以后活动材料或环境进行适宜调整的依据。
  3.聚焦幼儿的需求
  这个需求包括孩子能力的心理需求、生理需求和能力需求。
  【案例5】 D幼儿刚来幼儿园时总是喜欢叫老师,一开始老师还以为D幼儿叫她是有什么事情,后来发现,其实D幼儿只要叫老师一声,然后老师看一眼他,或者是对他笑一下,或者甜甜地答应一下他,这样就可以了。案例中的D幼儿需求非常简单,只需要教师满足他这一点点,感觉到教师在关注他就可以了。因此,幼儿和我们成人的想法还是不一样的,他们的任何需求可能不会像成人那样直接表达出来,所以才迫切需要我们教师通过自己的分析去解读幼儿的这种需求,包括他生理上的需求、心理上的需求、能力上的需求等等。这不仅是分析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它独特价值之所在。
  4.聚焦幼儿的情绪
  【案例6】 E幼儿是一个很开朗很活泼的女孩子,每天晨间来园时,不用等老师跟她打招呼,她就会一边笑着一边跟老师说早上好。但是有一天来园时她有些反常,走进来动作非常慢,平时都是一蹦一跳的,那天却低着头,不跟老师说话,老师觉得很奇怪,问她为什么今天好像有点不高兴,E幼儿说:“妈妈这两天出差了,早上起来时没看到妈妈,所以她今天很伤心。”从E幼儿的外显行为里面,教师捕捉到她的一个情绪情感上的变化,教师首先是询问她,了解她伤心的原因,接着建议今天E幼儿可以和老师玩。正是因为老师准确地捕捉到了,老师才能有意识地去多关注她,多陪伴她。幼儿的情绪是比较外显的,但是情感也像需求一样,需要通过老师分析他们的外显行为才能捕捉到。该老师在分析上更多的是倾向于寻找问题,通过对幼儿的外显行为观察以及与孩子的言语交流来分析,当教师对幼儿的外显行为开始有了思考的时候,其实也就是表示教师的分析已经开始了。根据幼儿的外显行为分析出好的或者存在问题的方面,然后再进行追因分析,最后根据追因分析出来的结果再去有针对性地跟进,就可以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   思考三、精准分析有哪些有效的方法?
  1.信息采集要精准,并能有技巧地呈现
  所有分析的数据都来自现场的观察,如果教师想要精准分析,那么就要保证我们分析的信息必须是来自现场的客观真实的信息,并且采用有技巧的呈现方法。
  【案例7】大班区域游戏“钓鱼岛”观察记录
  游戲目的:以鱼竿勾钓鱼后,解答鱼儿身上的数学题为主要形式,锻炼幼儿的手眼协调能力、专注能力以及数的运算能力。
  数据分析:
  (1)该幼儿共操作3个岛,全部完成2个,1个由于时间关系未完成。
  (2)该幼儿钓鱼情况:共钓鱼24条,由于题目不会做而更换6次,答题18道,其中答错2道题,答对16道题,完成钓鱼答题数成功率66.6%。
  此观察信息呈现的方式与一贯采取的白描方式不同:一是表格统计,二是数据分析。数据来源于现场的一个数数的统计的过程,幼儿做一次,教师数一次,这样数的过程和采取的表格统计和数据分析的方式,就是一种观察信息有技巧的呈现方式,它能够提高教师信息记录的精准度,这种精准度又会成为教师分析精准的一个前提。
  2.将《指南》《纲要》中的指标作为分析常模
  教师可以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和《指南》作为工具书用,首先是带着观察目标去收集信息,然后围绕这个观察目标来进行分析,将《指南》和《纲要》作为主要的参照。例如《指南》社会性的目标2里面提出:“能与同伴友好相处。”针对这个目标,教师在收集信息的时候可以重点从两个方面来搜集:一是该幼儿与同伴相处时有没有体现出合作的动作?二是该幼儿与同伴相处时能不能体现出合作的语言?接着从这些信息的搜集上进行分析,根据《指南》和《纲要》罗列出来的指标对照教师现场观察到的信息进行比较和汇总,最后得出一个结论。
  3.依据心理学知识,让分析更有科学依据
  如果说《指南》和《纲要》里面的指标是一种常模的话,那么心理学知识为教师的分析提供了一种很好的依据,让教师的分析更加科学,更加有底气。但是要注意的是,心理学的观点会有很多,教师选择什么样的心理学观点来支撑当下具体的某一篇观察记录尤为重要。因此,我们教师不仅应该把《指南》和《纲要》熟记于心,把里面的每一条指标都吃透,还要提高自己对心理学观点的运用能力,真正地发挥它在分析中的作用。
  4.善于与幼儿对话,理解行为背后的故事
  如果教师观察的时候,遇到自己看不懂的地方,千万不能只凭教师的感觉对幼儿进行一个主观臆断,而是要跟幼儿进行对话,去了解当下这个孩子在这个场合下他的一个内心的想法。对话让我们从幼儿的外显行为,读到了他背后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如幼儿的需要、兴趣、发展水平等等,能让教师深刻地了解这个孩子内心的想法,洞察他行为背后的真正意图。但需要强调的是,这是一种对话而不是一种介入,无论是过程中还是过程后,教师与幼儿的这种对话要有原则,那就是不能打扰孩子,教师的对话要以不干扰幼儿的游戏为前提。
  5.积极采用多种方式,让分析解读更为精准
  为保证分析的精准性,教师不能就幼儿一个阶段的一个信息来展开分析,不能轻易对这个幼儿下一个结论,而是要想办法通过多种方式确保信息的全面性,这样对于我们的分析与解读的精准性会更有保证。一般可归纳为:
  (1)多跟踪观察:教师可以延续的或者几天去观察这个孩子,保证今天观察到的信息和以后观察到的信息相匹配。
  (2)与教师交流:与配班老师或者保育老师一起来谈一谈这个孩子,从三位老师不同的看法里,发现这个幼儿不同的信息。
  (3)与家长交流:跟孩子跟家长进行交流,通过家长获得该幼儿一贯表现的信息。
  (4)与同伴交流:教师可以与班级内其他幼儿进行交流,去拓展这部分的信息。
  幼儿园教师对幼儿进行观察记录与分析的能力是需要不断修炼、不断提升的,需要教师睁大眼睛细细地看,竖起耳朵静静地听,动动脑筋慢慢地想。那就让我们一起用眼睛去观察幼儿的成长,用心去记录和分析幼儿的成长,用爱去支持和满足幼儿的成长需要吧。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M].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6.
  [2] 李季湄 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
其他文献
【摘要】 牛顿三大定律在高中物理地位突出,但由于其内容较为简单且初中已有涉及,导致很多老师放弃探究。笔者通过实验探究,唤醒学生记忆,让学生进一步研究定律内容,掌握定律本质,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用定律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关键词】牛顿第三定律;实验探究;研究对象;平衡力  一、教学目标分析  牛顿运动定律是高中物理的基石。三大定律不分轻重,在高中物理中都很重要。有些老师和学生会认为牛顿第二定律更加重要
期刊
【摘要】学生自主游戏,教师适度指导,引发了教师儿童观与教育观以及课程观的改变,以环境材料上打破空间规则限制,力求多种材料支持游戏,由此促进了幼儿的发展:自发性的游戏能激发孩子无限的潜能,孩子各方面的综合能力都可以得到体现。  【关键词】幼儿;游戏;自由;自主;愉悦;老师;有效介入  《纲要》中指出,游戏是幼儿自由自主参与,并能从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经验的活动,它能够为幼儿提供愉快、充实、具有挑战性
期刊
【摘要】六年级是个特殊时期,从知识层面上看,这个年级的数学已经是小学阶段一个总结提升的课程,它既要对学过的既有知识进行梳理,又要对初中数学启一个承接作用。  【关键词】六年级数学;精细化管理;互动课堂;思维导图  开学伊始,因为种种原因,我又一次接到继续任教六年级数学的任务。这对于刚带过一届六年级数学的老师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从身心到思想都是一种历练。  六年级是个特殊时期,从知识层面上看,这个
期刊
从小便对柳树怀有一种很为特殊的情感。我不知道,那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便是现在,我还是说不大好,也许有喜欢,也许有崇敬,也或许还有某种精神的向往吧。不过,那时候,我并没有想太多。我只知道整天跟着小伙伴们在柳树下尽情地玩耍。有时,我们比赛谁能爬上最高最细的树尖;有时,我们抓住柳枝看谁荡得最高最远;有时,我们又在树下垂钓看谁钓到的鱼最多最大。每当柳絮飘飞的日子,我们还喜欢把带有柳絮的枝条摘下来,折成
期刊
【摘要】 教师专业的成长是教育改革发展永恒的话题,是一项永远在路上的事业。文章结合宝华中心小学实际,从“三维并举,点亮‘诚仁’教师心中的价值明灯;四力谐振,撬动‘诚仁’教师成长的内在自觉;五位一体,筑牢‘诚仁’教师成长的素养基石”三大方面,具体阐述了如何以“诚仁”为基本内涵,进行教师队伍建设的价值引领与范式探索。  【关键词】“诚仁”教师;三维并举;四力谐振;五位一体  复兴始于教师。教育的复兴,
期刊
【摘要】牧式教学将教学隐喻为牧羊,因为牧羊于教学有很多相似之处,教师希望学生全面发展,但又个性突出,这些都取决于学生对学习材料的选择和知识内容的获得,而学习内化也是学生的自主决定、主动习得,这个过程和牧羊一般,羊儿被带到草地,吃什么草,怎么吃,不是牧羊人所能决定的。课堂上的教师和学生,正如牧羊人和羊一般,把课堂交给孩子,真是别开生面。  【关键词】班队课;自主组织;自主合作;自我探究  牧式教学,
期刊
【摘要】今年年初,教育部连发三文,要求规范管理面向基础教育领域开展的竞赛、挂牌、命名、表彰等活动,一时间,学生、家长、中小学和社会培训机构不能很好理解领悟文件精神,感到茫然,笔者就此发表自己的看法,不是说竞赛活动不要搞,兴趣小组要解散,而是在不增加学生课内外负担的前提下,学校要担负起责任,大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学生有个性地发展。  【关键词】规范竞赛活动;个性特长发展;兴趣爱好培养  小学数
期刊
【摘要】作者以《植树问题》为例,谈谈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如何创设学习材料,抓住教学的有效时机,达到材料利用效果的最大化,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触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关键词】创设;学习材料;数学思维  所谓“学习材料”是指,在新课程教育教学理念指导下,教材中创设的数学学习材料或者师生创生的数学学习材料。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有效行为,抓住教学的有效时机,呈现学习材料,以达到材料利用效果的最大化,取
期刊
【摘要】数学建模是应用数学的一种,能教会学生运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建模思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对数学建模的不断探索、研究和应用实践中,教育工作者逐渐认识到数学建模思想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有着显著的作用。数学建模能力的提高,就是学生数学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结合具体案例,探讨了“数学建模”核心素养的差异教学的途径,以期为提高不同层
期刊
【摘要】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儿童认识数学是从认数和计算开始的,生活中处处离不开计算。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在每个学段都对计算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实际的教学中学生往往会出现听得懂的不会做,会做的却做错的现象。究其原因,大多和学习习惯不好、知识掌握不牢且有缺失、教师的训练方式有关。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孩子计算兴趣、计算习惯、教师的训练方式等方面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使我们的学生真正领悟到计算的本质和规律,运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