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根据高职类院校的学生培养要求,依据教学内容和行业特点及就业需要,对高职院校数控专业分别从职业技能的考核、加强校企合作、努力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和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等需要教学教学改革的方面进行了介绍,并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关键词:数控专业 教学改革 理实一体化 职业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国内不少高职类院校开设了数控技术和数控编程与维护专业,但由于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和中等职业教育的限制,在办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数控专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因此,开设数控专业的学院,只有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培养出高质量的数控编程和维修人员,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中心,深化专业课教学改革
分析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实际教学在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计划中应占有较大的比重。强调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相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一)精简优化职业课程设置。
职业院校专业课程设置要从本专业培养目标出发,要以提高应用能力为核心,并要考虑到学生专业知识结构体系的建立。在开设数控编程与工艺、数控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等必开的专业课的同时,可开设数控专业英语、数控原理等专业选修课,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兴趣,拓宽知识面。
由于专业课之间联系密切,存在着很多交叉、重复的内容。这就要求各专业课教师从整体专业教学改革出发,根据各专业课教学需要,对重复的内容要适当的取舍与整合。鼓励专业课教师自行编写与本专业教学改革相适应的专业理论、实际教材,适当补充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等相关内容,从而达到精简优化职业课程知识结构的目的。
(二)合理调配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比例。
实践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实践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最主要的途径和手段,实训课程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能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数控技术与维护是一项技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应形成“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教学模式。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已有的数控加工车间实训中心,保证同学们都能动手操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数控专业课教学涉及的加工零件结构复杂,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讲述清楚。因此,应改变过去那种从普通高等教育沿袭过来的“粉笔+黑板”、“口授+板书”,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模式,积极推行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二、以市场需求为基础调整教学内容
(一)加强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高职院校数控专业就是为社会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教学内容和课堂体系的改革是数控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数控专业教学内容的改革,要面向市场,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主动地调整、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自动调整专业课理论教学的难度,适当减少理论教学的课时。力求使学生具有以下能力:管理能力,数控编程能力、简单数控维修能力,达到数控中级工的技术水平。
(二)强化学生职业资格培训。
“双证制”是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知识、技能和素质的体现,是能够直接从事某种职业岗位的凭证。目前,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已对数控专业这一职业制定了职业技能标准,引导学生积极考取数控车工证、数控工艺员等职业资格证书。学院也应充分利用职业技能鉴定的权威性、严肃性,从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考核鉴定,以此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三、加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数控技术和数控编程与维护要求动手能力较强,因此,学院应充分发挥校内、校外实训基地作用,积极拓宽校企合作,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要求实训设备具有较高的含金量,不断应用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一)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面,除了常规的实验室以外,最好构建一个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学生从测绘开始,通过比例缩放,绘制自己设计的图纸,自己编制程序,进行零件加工和装配,到毕业时能做出合格的产品。校外实训基地方面,选择一些技术力量强、社会声誉好的数控加工和数控维修企业,按教学基地、合作基地、校外顶岗实习基地三个层次进行校外基地建设,并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为实习指导老师。这样既可让学生深入到车间进行技能培训,以适应企业岗位的需要,又可使学生了解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机床设备及技术运用等方面知识,掌握必要的实际操作技能。
(二)规范管理,确保实训质量。
学院要加强监督,严格按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执行,保证实践训练的顺利进行,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教师应尽量做到:统一实训大纲、实训教案、指导书和任务书,统一考核标准。学生要严格按照老师的示范去操作,端庄态度,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不懂就问。
总之,数控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只有以市场需求为依据,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才能办出专业特色,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高职类院校数控专业必须切实从专业职业技能的考核鉴定、加强校企合作、注重实训基地的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改革,并且规范管理制度,从而确保教学和实训质量,为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系)
参考文献:
[1]李芳丽.高职数控专业课程改革探索.职业圈,2007(12).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向丽.工作过程导向理念下高职实践教学模式的解构与重构.职教论坛,2008(8).
关键词:数控专业 教学改革 理实一体化 职业技能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国内不少高职类院校开设了数控技术和数控编程与维护专业,但由于受普通高等教育的影响和中等职业教育的限制,在办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手段等方面存在着一些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数控专业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因此,开设数控专业的学院,只有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培养出高质量的数控编程和维修人员,才能更好地生存和发展。
一、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中心,深化专业课教学改革
分析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特点,实际教学在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计划中应占有较大的比重。强调理论教学与实际教学相结合,着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是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色。
(一)精简优化职业课程设置。
职业院校专业课程设置要从本专业培养目标出发,要以提高应用能力为核心,并要考虑到学生专业知识结构体系的建立。在开设数控编程与工艺、数控检测与故障诊断技术等必开的专业课的同时,可开设数控专业英语、数控原理等专业选修课,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兴趣,拓宽知识面。
由于专业课之间联系密切,存在着很多交叉、重复的内容。这就要求各专业课教师从整体专业教学改革出发,根据各专业课教学需要,对重复的内容要适当的取舍与整合。鼓励专业课教师自行编写与本专业教学改革相适应的专业理论、实际教材,适当补充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等相关内容,从而达到精简优化职业课程知识结构的目的。
(二)合理调配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比例。
实践教学是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实践能力和职业综合能力最主要的途径和手段,实训课程是实践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能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课程。数控技术与维护是一项技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应形成“实践——理论——再实践”的教学模式。突出实践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已有的数控加工车间实训中心,保证同学们都能动手操作,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运用现代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数控专业课教学涉及的加工零件结构复杂,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很难讲述清楚。因此,应改变过去那种从普通高等教育沿袭过来的“粉笔+黑板”、“口授+板书”,以书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模式,积极推行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的理实一体化教学。
二、以市场需求为基础调整教学内容
(一)加强技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高职院校数控专业就是为社会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教学内容和课堂体系的改革是数控专业教学改革的重点与难点。数控专业教学内容的改革,要面向市场,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积极主动地调整、充实和更新教学内容,自动调整专业课理论教学的难度,适当减少理论教学的课时。力求使学生具有以下能力:管理能力,数控编程能力、简单数控维修能力,达到数控中级工的技术水平。
(二)强化学生职业资格培训。
“双证制”是高等职业院校毕业生知识、技能和素质的体现,是能够直接从事某种职业岗位的凭证。目前,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已对数控专业这一职业制定了职业技能标准,引导学生积极考取数控车工证、数控工艺员等职业资格证书。学院也应充分利用职业技能鉴定的权威性、严肃性,从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严格的考核鉴定,以此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三、加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数控技术和数控编程与维护要求动手能力较强,因此,学院应充分发挥校内、校外实训基地作用,积极拓宽校企合作,最大限度地利用资源,要求实训设备具有较高的含金量,不断应用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一)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面,除了常规的实验室以外,最好构建一个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校内实训基地。学生从测绘开始,通过比例缩放,绘制自己设计的图纸,自己编制程序,进行零件加工和装配,到毕业时能做出合格的产品。校外实训基地方面,选择一些技术力量强、社会声誉好的数控加工和数控维修企业,按教学基地、合作基地、校外顶岗实习基地三个层次进行校外基地建设,并聘请企业技术人员为实习指导老师。这样既可让学生深入到车间进行技能培训,以适应企业岗位的需要,又可使学生了解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机床设备及技术运用等方面知识,掌握必要的实际操作技能。
(二)规范管理,确保实训质量。
学院要加强监督,严格按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执行,保证实践训练的顺利进行,提高学生的技能操作水平。教师应尽量做到:统一实训大纲、实训教案、指导书和任务书,统一考核标准。学生要严格按照老师的示范去操作,端庄态度,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不懂就问。
总之,数控专业的教学改革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只有以市场需求为依据,以培养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才能办出专业特色,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高职类院校数控专业必须切实从专业职业技能的考核鉴定、加强校企合作、注重实训基地的建设等方面进行深入的改革,并且规范管理制度,从而确保教学和实训质量,为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作者单位: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机电工程系)
参考文献:
[1]李芳丽.高职数控专业课程改革探索.职业圈,2007(12).
[2]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向丽.工作过程导向理念下高职实践教学模式的解构与重构.职教论坛,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