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政府购买社区自助服务是社区治理的新尝试。通过社区自主生产服务项目,非营利组织参与技术指导,政府提供资金支持的购买服务,形成自下而上的社区服务供给模式,实现了社区服务中政府、非营利组织、居民三者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推动了社区治理的进程。
关键词:政府购买 社区治理 项目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转型和政府改革的推进,社区治理成为社区建设的愿景模式。政府购买社区自助服务,通过改变社区服务的提供者和评估方式,实现社区事务由政府、居民、市场和非营利组织等主体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模式。
一、政府购买社区自我服务的内涵
政府购买社区服务是指“将原来由政府直接举办的、为社会发展和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的事项交给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来完成,并根据社会组织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估后支付费用的社区服务方式。” 社区服务可以由企业、志愿组织或者居民自己负责提供,政府购买只是实现社区自我服务方式,当社区服务的需求发现者、服务提供者是社区居民,由政府给予最低限度的财政支持时,就实现了政府购买社区自助服务模式。
二、政府购买社区自我服务的现实依据
(一)社区治理的兴起。
社区是指“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我国现阶段的社区“在农村一般就是指行政村或者自然村;在城市则是指在街道办事处辖区或居委会辖区以及目前一些城市新划分的社区居委会辖区。” 本文的社区概念是指城市中的社区。社区治理源于治理理论,强调参与主体的多元性,是指社区事务由政府(街道)、市场(企业)、社会组织(居委会)和公民合作管理,政府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重新划分各主体对于社区公共事务的责任,相互间结成权力依赖伙伴关系,并共同承担对社区事务的责任,通过合作和共同采取行动,增进社区的福祉,使社区公共利益达到最大化。
(二)社区事务复杂化。
市场经济的发展,汇集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居住,不同经济地位和职业的人员混居在同样的社区,社区需求和社区主体的多元。从基本的治安、清洁到休闲、娱乐、人文、和谐的社区。社区依赖性增加,“民众时常在情感上强烈地归附于他们的社区,他们将社区视为是大城市生活的避难所,是维系家庭生活的场所,也是创造他们梦想的生活环境的机会。”
(三)地方政府改革的压力。
国家进行分税制改革以后,地方政府独立承担起公共服务建设的责任,公共服务水平严格受到地方财政的限制。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服务要以民为本,提供民众满意的服务,接受民众的参与和监督。
三、大兴区政府购买社区自我服务的实践
社区服务项目化管理是指由街道办事处提供资金支持,从居民需求出发,在非营利组织的协助下,把零散的、具有公益性、可行性、社会效益良好志愿服务提升为具有专业指导、社区居民参与、政府拨款的的服务项目。
(一)项目化管理发起背景
北京大兴区清源街道办事是2001年底成立的,有24个社区,常住人口11万余人。街道编制24人,社区居委会承担大部分行政职能。 2003年在市区两级社区服务中心的支持和街道的努力下,开设社区大课堂;组建志愿者队伍,邀请专家学者进行理论探讨,主动与社区参与行动组织(NGO组织)合作,在清源街道开展以需求为本的参与式社区服务项目化管理。
(二)项目化管理的发起
采用项目建设两步走策略。一是组织构建。由街道办事处、社区参与行动组双方领导组成领导小组;由街道纪检部门、人大、财政所、财务室组成监审组,规范项目评选、审核项目资金的使用;成立由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参与行动组人员组成的工作组,作为日常工作机构;成立了由居委会、居民代表、志愿者组成的项目执行小组作为项目实施机构并专门研究制定《大兴区清源街道办事处关于社区服务项目化管理的实施办法》对各种组织的职责及项目的申报、审核、实施、评估、监督、终止、资金使用等进行监督。二是采取试点先行,逐步推广。2009年成立社区居民自己建造的“绿岛生活馆”、滨河东里社区的“189联合会”、金惠园三区的“爱心呼叫”、学院社区的“PSP行动组”等项目,截止目前,形成12个各具特色的社区自助服务项目。
(三)政府购买项目化管理。
通过居委会调查社区需求,挖掘社区资源,动员目标群体自主参与;社区服务中心提供项目设计咨询辅导、项目监督 、组织参观培训、项目日常跟进。社区参与行动者(NGO)提供咨询,帮助项目各方充分理解项目理念,指导社区项目协调小组实施社区服务项目,并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参与总结研讨。政府提供1000~100000元不等项目拨款,购买居民需要的成熟的项目服务。
(四)政府购买项目化管理的成效。
1、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由政府出钱出力,转变为居民出力,政府出钱,居民参与整合社会资源的状态。清源街道每年培育不同的项目,给予不同水平的资金支持,购买社区服务。
2、培育社区居民参与意识。社区居民通过向社区服务中心、非营利组织的咨询,针对需求,把零散的、自愿服务提升为具有社区特色的项目管理。如滨河西里南区,小区总人口5119人,60岁以上共计1216人,小区成员把零散的邻里互助立项,成立由87人组成的帮扶队,实行的是一对一或者二对一的形式,照顾空巢孤寡老人日常生活,利用了社区的闲散人员,同时获得适当的财政补偿,激励了更多人的参与。
3、促进社区和谐。清源街道各社区根据本社区需求申请社区服务项目并得到政府资金支持。如“新居民之家”项目成立后,流动人口的犯罪率几乎为零,小区内的偷盗、抢劫、暴力犯罪基本断绝。而诸如“e家亲服务社”项目、社区文化项目都促进了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
四、推进政府购买社区自助服务的重点问题
(一)政府主导,责任明晰。
政府购买服务并不是政府的“甩包袱”,在多元化的社区治理过程中,政府仍然是掌舵者,政府主导作用不可削弱。地方政府除了提供自治平台和资金支持,要把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的改革扩大到社区服务改革和社会治理结合在一起,从提供具体服务到服务社区自治组织。要在社区服务内容,主体,流程方面进行创新。
(二)逐步推进,形成制度。
政府购买社区自助服务的前提是具有成熟的社区自治环境和广泛的居民参与。政府要坚持试点先行、逐步推广。制度是一整套广泛而持久,并为我们当然接受的常规化的实践活动。政府购买自助服务的探索经过尝试、成长和适应后,应该成为一项制度,以此来满足既得利益者和容纳更多的参与者。只有稳定的制度才能够长久的具有吸引力,培育社区居民参与的意识,实现社区治理
(三)发展项目,绩效管理。
社区主体需求的多元,政府在提供资金支持和购买社区自助服务时,需求进行可行性评估,听取多元参与主体的意见。纳入政府规划后,政府除提供资金支持,还要对项目运行、资金使用情况监督和考核,适时调整服务工作的内容,鼓励和支持优秀服务项目。
(作者: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09级行政管理研究生,研究方向:政府改革和地方治理)
注释:
陈 晖.论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72.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75.
[美]理查德•C•博克斯,孙柏瑛等译.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5.
案例数据来自于北京市大兴区清源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提供.
中国地方政府改革与创新调研项目受益人座谈资料.
关键词:政府购买 社区治理 项目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R197文献标识码:A
随着社会转型和政府改革的推进,社区治理成为社区建设的愿景模式。政府购买社区自助服务,通过改变社区服务的提供者和评估方式,实现社区事务由政府、居民、市场和非营利组织等主体共同参与的社区治理模式。
一、政府购买社区自我服务的内涵
政府购买社区服务是指“将原来由政府直接举办的、为社会发展和社区居民提供服务的事项交给有资质的社会组织来完成,并根据社会组织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估后支付费用的社区服务方式。” 社区服务可以由企业、志愿组织或者居民自己负责提供,政府购买只是实现社区自我服务方式,当社区服务的需求发现者、服务提供者是社区居民,由政府给予最低限度的财政支持时,就实现了政府购买社区自助服务模式。
二、政府购买社区自我服务的现实依据
(一)社区治理的兴起。
社区是指“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 我国现阶段的社区“在农村一般就是指行政村或者自然村;在城市则是指在街道办事处辖区或居委会辖区以及目前一些城市新划分的社区居委会辖区。” 本文的社区概念是指城市中的社区。社区治理源于治理理论,强调参与主体的多元性,是指社区事务由政府(街道)、市场(企业)、社会组织(居委会)和公民合作管理,政府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重新划分各主体对于社区公共事务的责任,相互间结成权力依赖伙伴关系,并共同承担对社区事务的责任,通过合作和共同采取行动,增进社区的福祉,使社区公共利益达到最大化。
(二)社区事务复杂化。
市场经济的发展,汇集大量流动人口涌入城市居住,不同经济地位和职业的人员混居在同样的社区,社区需求和社区主体的多元。从基本的治安、清洁到休闲、娱乐、人文、和谐的社区。社区依赖性增加,“民众时常在情感上强烈地归附于他们的社区,他们将社区视为是大城市生活的避难所,是维系家庭生活的场所,也是创造他们梦想的生活环境的机会。”
(三)地方政府改革的压力。
国家进行分税制改革以后,地方政府独立承担起公共服务建设的责任,公共服务水平严格受到地方财政的限制。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服务要以民为本,提供民众满意的服务,接受民众的参与和监督。
三、大兴区政府购买社区自我服务的实践
社区服务项目化管理是指由街道办事处提供资金支持,从居民需求出发,在非营利组织的协助下,把零散的、具有公益性、可行性、社会效益良好志愿服务提升为具有专业指导、社区居民参与、政府拨款的的服务项目。
(一)项目化管理发起背景
北京大兴区清源街道办事是2001年底成立的,有24个社区,常住人口11万余人。街道编制24人,社区居委会承担大部分行政职能。 2003年在市区两级社区服务中心的支持和街道的努力下,开设社区大课堂;组建志愿者队伍,邀请专家学者进行理论探讨,主动与社区参与行动组织(NGO组织)合作,在清源街道开展以需求为本的参与式社区服务项目化管理。
(二)项目化管理的发起
采用项目建设两步走策略。一是组织构建。由街道办事处、社区参与行动组双方领导组成领导小组;由街道纪检部门、人大、财政所、财务室组成监审组,规范项目评选、审核项目资金的使用;成立由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参与行动组人员组成的工作组,作为日常工作机构;成立了由居委会、居民代表、志愿者组成的项目执行小组作为项目实施机构并专门研究制定《大兴区清源街道办事处关于社区服务项目化管理的实施办法》对各种组织的职责及项目的申报、审核、实施、评估、监督、终止、资金使用等进行监督。二是采取试点先行,逐步推广。2009年成立社区居民自己建造的“绿岛生活馆”、滨河东里社区的“189联合会”、金惠园三区的“爱心呼叫”、学院社区的“PSP行动组”等项目,截止目前,形成12个各具特色的社区自助服务项目。
(三)政府购买项目化管理。
通过居委会调查社区需求,挖掘社区资源,动员目标群体自主参与;社区服务中心提供项目设计咨询辅导、项目监督 、组织参观培训、项目日常跟进。社区参与行动者(NGO)提供咨询,帮助项目各方充分理解项目理念,指导社区项目协调小组实施社区服务项目,并组织相关领域专家参与总结研讨。政府提供1000~100000元不等项目拨款,购买居民需要的成熟的项目服务。
(四)政府购买项目化管理的成效。
1、实现政府职能转变。由政府出钱出力,转变为居民出力,政府出钱,居民参与整合社会资源的状态。清源街道每年培育不同的项目,给予不同水平的资金支持,购买社区服务。
2、培育社区居民参与意识。社区居民通过向社区服务中心、非营利组织的咨询,针对需求,把零散的、自愿服务提升为具有社区特色的项目管理。如滨河西里南区,小区总人口5119人,60岁以上共计1216人,小区成员把零散的邻里互助立项,成立由87人组成的帮扶队,实行的是一对一或者二对一的形式,照顾空巢孤寡老人日常生活,利用了社区的闲散人员,同时获得适当的财政补偿,激励了更多人的参与。
3、促进社区和谐。清源街道各社区根据本社区需求申请社区服务项目并得到政府资金支持。如“新居民之家”项目成立后,流动人口的犯罪率几乎为零,小区内的偷盗、抢劫、暴力犯罪基本断绝。而诸如“e家亲服务社”项目、社区文化项目都促进了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
四、推进政府购买社区自助服务的重点问题
(一)政府主导,责任明晰。
政府购买服务并不是政府的“甩包袱”,在多元化的社区治理过程中,政府仍然是掌舵者,政府主导作用不可削弱。地方政府除了提供自治平台和资金支持,要把街道、社区服务中心的改革扩大到社区服务改革和社会治理结合在一起,从提供具体服务到服务社区自治组织。要在社区服务内容,主体,流程方面进行创新。
(二)逐步推进,形成制度。
政府购买社区自助服务的前提是具有成熟的社区自治环境和广泛的居民参与。政府要坚持试点先行、逐步推广。制度是一整套广泛而持久,并为我们当然接受的常规化的实践活动。政府购买自助服务的探索经过尝试、成长和适应后,应该成为一项制度,以此来满足既得利益者和容纳更多的参与者。只有稳定的制度才能够长久的具有吸引力,培育社区居民参与的意识,实现社区治理
(三)发展项目,绩效管理。
社区主体需求的多元,政府在提供资金支持和购买社区自助服务时,需求进行可行性评估,听取多元参与主体的意见。纳入政府规划后,政府除提供资金支持,还要对项目运行、资金使用情况监督和考核,适时调整服务工作的内容,鼓励和支持优秀服务项目。
(作者:中国政法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09级行政管理研究生,研究方向:政府改革和地方治理)
注释:
陈 晖.论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第2期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72.
郑杭生主编.社会学概论新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275.
[美]理查德•C•博克斯,孙柏瑛等译.公民治理:引领21世纪的美国社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15.
案例数据来自于北京市大兴区清源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提供.
中国地方政府改革与创新调研项目受益人座谈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