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发学生情感 优化课堂教学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550595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很久以来,我一直在思考:语文教学中,为什么会出现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够的现象呢?我想,白居易所言“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句话,给我们指明了问题的症结所在,那就是:学生的情感没有得到有效激发,语文课堂教学没有得到优化。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布卢姆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太领域,其中情感目标由接受,反应、形成价值观念、组织价值观念系统,价值体系个性化五个等级构成。布卢姆认为,所谓接受,指的是学习者对事物予以注意,愿意关注特殊的现象或刺激。所谓反应,指的是学习者主动参与某种活动并从中得到满足。
  课堂气氛沉闷,其根源就在学生对教师提供的学习材料井没有表现出“愿意关注”、“主动参与”的热情,缺少了相应的情感。他们只是在教师的引领下,机械地走完了教师预设的程序。
  从教育学的角度看,教学过程的特殊性,表现在它是学生个体的认识,是人们对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即情感)。人是认知与感情合一的高级动物,一刻也不能没有感情。“哀莫大于心死”就是明证。课堂教学离开了学生的情感,学习自然就丧失了应有的活力。
  应该说,作为课堂教学主导者的教师是导致课堂气氛沉闷的主要责任人。因为教师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对学习的促进作用,没有把情感因素纳入教学目标,没有把激发学生的情感当作一项重要的教学策略去实施。
  那么,怎样激发学生的情感呢?
  
  一、引起学生注意
  
  这是教学过程中的首要任务,也是激发学生情感的前提和基础。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来引起学生注意:1、激发求知欲。2、变化教学情景。3、配合学生的经验。按照理论的指导,本人在教授《孙权劝学》的时候,先让学生观看相关的视频《刮目相看》。生动有趣的动画效果,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学生的学习情感自然流露,为进一步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然后再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听读和跟读,由于有课文录音的牵引,再加上视频对学习材料的刺激,学生开始对有关的文字(即课文)予以注意,并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表现在自觉地跟读),整个教学过程沉浸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之中。
  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博士带头人卢家楣说,让学生处于愉悦——兴奋、饱满、振奋的情绪状态之中,可以为认知活动,也为情感的陶冶创设良好的情绪背景。
  作者展示这个课例,目的在于表明:教师在教学中,要及时补充相关的教学材料,善于变化教学情景,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带着情感,主动地参与学习,这才是真正的优化教学。
  
  二、通过朗读,读出情感
  
  当然,朗读要建立在准确把握课文蕴藏的思想感情的基础上,这样才能把作者的感情重新释放出来,高昂处还他个高昂,低沉处还他个低沉……使学生与作品中的人物同呼吸、共患难,让学生受到作品的感染熏陶。
  笔者在教授《最后一课》结尾部分的时候,就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程序,引导学生通过先研读,再朗读,读出情感。
  首先,要求学生把握关键字、词、句的作用,加强对作者感情的领悟。
  重点研读的句子如下:“韩麦尔先生站起来,脸色惨白”,“我——我——,但是他哽住了,他说不下去了”,“他转身朝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全身的力量,写出两个大字‘法兰西万岁”’,“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在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你们走吧!”
  并以“一(字、词、句)写得好,因为它表现了韩麦尔先生一的情感”的句式进行表达。
  美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家、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布鲁纳认为,教学就是要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有条不紊地陈述问题或知识结构,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转化、和迁移能力。
  通过陈述问题,学生感悟到了韩麦尔先生内心的巨大震撼和痛楚,以及激昂的爱国热忱,为准确释放作者的感情打下基础。
  接下来 教师要求学生依据作者的感情,通过选择发音的轻重、语速的快慢、语调的升降等,进行表情朗读。自由读、齐读、范读等多种形式交叉配合,展现多层次、多形态的情感场,以“文章情”为基调,唤起“学生情”,使学生全神贯注,专心研讨学习材料。这就是优化的课堂教学。
  
  三、让学生动手,亲身去体验
  
  教育学理论认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应该体现在尊重学生的主动精神,想方设法创造条件,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锻炼。因为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活动,只有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体验。才能真正学到知识。
  笔者在教《观舞记》一课时,就选拔了会跳舞的学生,模仿其中的“蛇舞”。台上的学生在跳,台下的学生则对照课文,发表自己的评议,课文信息,经过学生自己的加工、理解,就这样永久地输入了学生的头脑中。情感因素,在这里发挥了极大的助推作用。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始终带着无比高涨的激励的情趣从事学习与思考,对面前展开的真理感到惊奇而震惊,在学习中意识和感觉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体验到创造的乐趣,为人的智慧和意识的伟大感到骄傲。”
  这段话,再次提醒我们,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优化。
其他文献
年轻的妈妈,牵着娃娃稚嫩的小手,在绿荫深处漫步……是三月最美丽的图画。三月是妈妈的节日,我请来湖南的妈妈诗人骆晓戈,她那本淡紫色的本子里,有妈妈和娃娃的美丽故事。朋
百灵一叫,,J、朋友都说:“真妙,真妙!”知了一叫,小朋友都说: “胡闹,胡闹!”这是为什么,知了呀,你可知道?这是为什么@滕秀琴@王心良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
期刊
欢迎订阅欢迎投稿欢迎刊登广告《农业装备技术》杂志由江苏大学农业装备工程研究院主办,是经国家科技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公 Welcome to subscribe Welcome to submit
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师必须有独创性。”因为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充满了创造性,才能常具艺术的魅力。创造性,是数学课堂教学艺术的生命。数学教师只有寻找最优的教学活动方式,
科学进步的目标是中外哲学界争执不休的大问题。西方许多科学哲学家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建立了自己的目标模型,本文提出了"实际的可检测性目标模型"。这一模型含有以下相互关联的三个方面的要求:1.科学理论与经验事实的匹配;2.科学理论的内在统一性和逻辑简单性;3.科学在总体上的实用性。作者对上述三点从理论上作了详尽的阐释,并以光学中的波动理论与微粒说的发展为例作了辅助性说明。最后,作者用自己的理论对劳丹的"科学进步的解决问题模型"进行了剖析。
我国大规模建设高层空调建筑开始于1979年,目前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相比还只是处于起步阶段。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后,美国、日本、西欧和北欧许多国家政府首先对建筑使用
本文提出掺防冻剂混凝土不宜采用标养28天强度作为评定其质量的标准,应采用f_(cc,(?)28d)作为标准的观点。对随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块,应采用不透水材料封闭试块上顶的外露部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无任何个性特色的教师,他培养的学生也不会有任何特色。”教育要讲究艺术,教学要讲究个性。教学个性化,是教师教学的最高境界,也是素质教育对教师的教
本装置是由一个或几个带保护罩组成的环状磁铁。保护罩是由非磁性材料制成,以防止装置伤及牲畜口腔。通过改变所用磁环数目以改变装置长度。装置的终端是由非磁性材料作成的
自认知开始,我对文字就有着一种难言的感情,而读书写作成了我最好的朋友,在我经历酸甜苦辣时伴我身旁,成了我生命的需求和依赖。在自己编辑了《漫步人生路》、《大鸟何鸣》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