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功能

来源 :文理导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hua_i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地图对于整个地理学的功能及地位入手,论述地图对于地理的重要性,从而阐明地图是地理教学必不可少的教具和学具,通过理论阐述和实践举例,获得结论:利用地图教学是提高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一环。
  【关键词】地图;地理教学;重要性
  地理泛指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区域分异,而地图是地理环境诸要素的缩影,它是以各种地图符号来表示各种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其相互关系和发展变化的。地图是地理信息的最好载体,其完美的符号系统能够使地理信息得到非常直观的体现,没有地图学就不可能有地理学,没有地图也就无法进行地理教学,因此地图被称为地理学的语言。
  地理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作为地理学的语言——地图,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十分重要的,对地理教师而言,不仅要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教具传授知识,还应该教会学生使用这一学具,使他们更快更多的接受知识。
  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功能是多方面的,大致可以概括如下:
  1.地图可以确定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地图可以确定教师所讲授的各种地理事物的地理位置,使学生获得各种地理分布知识。例如:我们讲授一个国家或地区时,首先必须运用地图指出这个国家或地区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和相关位置)。用以形成关于这个国家的空间概念,其次还必须运用各种专门地图,指出这个国家或地区的自然环境各个要素,各个生产部门以及各种物产资源和主要城市的地理分布及其规律,使学生获得各种地理分布知识,掌握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空间概念在地理教学中是有重大意义的。
  2.地图可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的形态:地图在地理教学中还可以表示教师所讲授的各种地理事物的长短、大小、高低、形状等各种性状。例如:通过地图可使学生知道地球上任何一个大洲、大洋、湖泊和国家的大小和形状;任何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海岸线的长度和走向;任何一条铁路的长度以及其他等等。因此,地图不仅是地理教学中最有价值的直观教具,也是地理知识的主要来源。
  3.地图可以阐明地理事物的分布:地图有助于阐明地球表层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结合以及相互作用的规律性。在没有地图的情况下,想阐明这种规律那是十分困难的,甚至是不可能的。例如:在分析亚马孙平原为什么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时,就要牵涉到纬度、海陆分布、地形、大气环流、洋流等许多因素,如用文字表示很难讲清弄懂,如果用地图,教学效果比较理想。如:左图标出亚马孙平原的范围。①表示赤道,由于赤道横贯亚马孙平原中部,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上升气流多对流雨,终年太阳高度大,常年气温高。②表示平原受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的影响,使大西洋上的湿热气流进入内地,带来丰沛的降水。③表示安第斯山脉、圭亚那高原和巴西高原,展现在学生面前的亚马孙平原被西、北、南三面的山地和高原包围,只有东面向大西洋敞开着,这样的特殊地形和海陆分布为大西洋的湿热气流进入内地创造了条件,气流受山地、高原阻挡而抬升,易成云致雨。④表示它的东岸有南赤道暖流经过,有增温增湿的作用。通过地图,学生很容易归纳出亚马孙平原之所以成为世界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是因为受到纬度、海陆分布、地形、大气环流、洋流等许多因素的影响。由此可见,地图是查明地理相互关系的宝贵资料,能使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相互联系极其规律性。
  4.地图可以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思维的能力:在地理教学中通过地图的观察和分析,还可以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思维的能力。通过观察和分析,把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联系起来,找出其间的相互关系,查明其地理规律。在这一过程中,就可以使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对培养学生智力有重大意义。例如:讲授北美洲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时,利用地图学生容易理解和记忆。左图中运用粗细不同的动态符号来表示气流流动的方向和力度的大小。图中①表示西风带,北美洲处于北纬40°-60°的陆地面积最大,东西两岸又濒临大西洋和太平洋,按理温和湿润的海洋性气候应占主导地位,但事实恰恰相反,什么原因呢?学生通过观察,容易得出由于纵向排列的高大的科迪勒拉山系的阻挡,使太平洋的暖湿气候只能影响到沿海狭长地带而无法进入内陆。②表示冬季北美大陆处于冷高压区,干冷的气流从大陆内地直冲东海岸,使温带大陆性气候面积广大。③北美洲大陆中部是纵贯南北的广阔平原,地势平坦。因此,冬季来自北冰洋强烈的极地冷空气可以长驱直下,畅通无阻,最南到达墨西哥湾,气温急剧下降,形成大风寒潮天气,使北美洲广大地区冬季普遍严寒。④表示有时暖湿空气偶然进入内部,由于中部地势平坦的大平原,使得北冰洋附近带来了短期的反常温暖。通过一观察、二想象、三分析,就把北美洲气候特征及其成因这样的难题给解决了。这样有形有意,显示在学生面前的地图不再是静止的,而是具有动感的,使学生做到了视听结合,手脑并用。
  5.地图可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地图还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学生在地图上可以看到祖国辽阔的疆域,壮丽的河山,丰富的物产资源,广大的森林和原野,无数的工厂和矿山等等。这些都可以激发起学生热爱祖国、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热情,而且从地图上还可以使学生看到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团结反霸力量的日益壮大,从而坚定其争取和保卫世界和平的信心。
  没有地图,就没有地理学。地图是地理教学中必不可少的教具和学具,善于利用地图进行地理教学,其教学效果往往很好,经常运用地图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特点和独特风格。可以这样说,地图运用的成败巧拙,是衡量地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之一!
  (作者单位:江苏省昆山市葛江中学)
其他文献
本文叙述了深圳市提出“图书馆之城”建设的设想、规划与三年实施方案。同时简要介绍了盐田区图书馆新馆的现状和今后发展方向及要实现的目标。 This article narrates the
愉快教学注重知和情的统一,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以及求知的愉悦。英语作为一门高考必备科目,其对于升学的影响尤为重要。中国人学习英语,本就是一个相
【摘 要】阐述了高中英语教学中出现存在的某些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几点改进意见,为高中英语教师的教学活动提供一定的指导与参考。  【关键词】高中英语;教学;现状;问题;改进措施;探讨  前言  由于英语教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较长,许多教师接受的是较为传统的教育观念,不适应现代高中学生的实际情况。随着现代教育的革新,教学的目标不仅仅是提高高中学生的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
活动单导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有效课堂”、“高效堂”、“魅力课堂”模式在江海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并出累累硕果。这种课堂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主体作用,让
【摘 要】一堂历史课如何出彩,如何才能让学生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是我们青年教师都在不断探索的问题。课前认真研读大纲,充分备课当然是必须的,但是真正在课堂的具体操作中,什么时候提问、以什么形式提问、如何在让学生充分思考的前提下还能通过一环套一环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好的掌握课堂知识才能更显现出授课者的智慧和驾驭课堂的能力。富有艺术性的提问,能启迪学生思维、发展学生智力和培养学生能力。  【关键词】提问;
主要研究了股票价格过程由几何Lévy过程驱动的亚式期权的定价问题,利用鞅方法,选择股票作为计价单位及相应的等价鞅测度给出了几何平均亚式期权简单的定价公式.rn
二十一世纪的基础教育应该对人才进行全方面的培养,不能盲目的实行“应试教育”,应将教学资源发展拓宽到本土文化中去。将本土的音乐文化引入到中学课堂,让学生了解民间音乐文化
新课改的背景下,如何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成为教师探索的永恒话题。教无定法,但教可择法,教亦可创法。中学历史教学在课改条件下是大嬗变,如何引导学生想问题、提问题、解决问题是课堂灵动的主线。学生在“问题”中教学互动,激发学生科学思维方式,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让学生真正喜欢历史课,让学生融会贯通、博古通今,在历史教学中受益匪浅。在长期的教学中,笔者觉得学生在“问题”中教学互动,培养了创造思维能力。于是笔
新课改是基础教育第二轮课程改革的简称。他把学生当成课程建设的主体,并以学生为中心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唤醒学生的内在潜力,唤醒本我,塑造人格,建构人生发展体系,让学生发展走向健康之路。新课程改革的实施过程反对被动式的、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提倡老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实践体验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去经历、去感受、去体会,获得大量的直接经验,自主地建构知识,形成技能。学生通过自己主动参与所获得的知
【摘 要】在传统的历史教学中,促使学生建立完善的历史知识体系一直是教学工作中的重点工作。但是这种历史教学忽视了学生智力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忽略了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重要性。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已经成为当前历史教学的核心,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进行简要分析。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历史思维;培养  当前历史教学中的核心工作就是要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也就是要培养学生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