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符号学在景观景墙设计中的运用

来源 :美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t917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运用符号学原理,探讨符号与景观景墙设计的关系,发掘符号的特性,准确运用符号的语言和形式,梳理符号学与景观景墙中相互影响的关系,探索二者相互影响的关系和内容,以及对二者结合的可能性。景墙设计中对符号的运用有直接和间接之分,对符号学研究将帮助设计者更好地了解环境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一、符号学的概述
  符号是由原符号变化而来,所以原符号与设计符号之间是一种对应的映射关系,原符号与设计符号之间在所提取的元素上是相似的甚至是一致的,在能指和所指上基本与原符号保持一致,所以设计符号属于次生符号。
  符号学是研究知识的符号系统,它研究了象征眭,符号的发展和在不同情况的象征意义的法律变化以及符号和符号之间的各种活动,和人类的关系。设计符号是附着在设计作品上的符号系统,其载体是一个具体的设计作品。
  1、设计符号学的几种类型
  (1)征兆符号
  这是一种广义上的符号,或称准符号其媒介与信息之间有着自然的、有机的联系,如林中起烟表示篝火,水面波动表示有鱼。
  (2)象征符号
  以所传达信息自身的特征和性质作为符号。
  (3)信号符号
  这类符号以视觉物或听觉物作为信息的载体,为传递信息的假定的符号,如我国古代战场上的击鼓进攻、鸣锣收兵,以及城市街道岔口的红绿灯等。
  (4)语言符号
  因为语言是音(形)、义结合的统一体,所以它构成交际和信息符号的基本形式,被称为特殊的,也是最重要的符号系统。
  (5)替代符号
  这类符号不是代表事物、现象或概念,而是替代第一性符号,所以也称第二性符号,如数理化中的各种符号、谓词逻辑中的操作关系符号、人造语言等。
  2、符号学的基本特征
  首先,符号必须是物质的,只有这样,它才能作为信息的载体被人所感知,为人的感官所接受;其次,符号必须传递一种本质上不同于载体本身的信息代表其他东西,否则就没有意义,不成其为符号;最后,符号必须传递一种社会信息,即社会习惯所约定的,而不是个人赋予的特殊意义,只有具有规约性质的信息才能是符号的所载之“物”。由于符号的复杂性所致符号的分类并不统一。
  二、景观景墙设计的形式
  1、景墙的概念
  在园林构景中有形形色色、不同质感、不同色感、不同个性特征的墙,在布局造景时,如能园地制宜、运用得当,就能加强艺术效果,否则便与一般墙的功能无差别,甚至还会削弱景观的艺术性。
  景墙作为景观环境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由传统居住建筑中的墙衍化而来的,与人类的生活和发展息息相关,不仅可以组织环境空间,还可以营造优美的环境以及渲染特定的场所氛围,表达文化意境,使观赏者产生共鸣,有其独特的景观价值。不仅仅是“墙”,更多具有观赏性。而今,多尺度的景观空间和高标准的审美要求促使景墙功能多样化,越来越具有环境雕塑的品质,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2、景墙的功能
  (1)制约空间
  景墙可以在垂直面上制约和封闭空间,墙体越坚实越高,空间闭合感越强烈。
  (2)屏障视线
  景墙常常被用来遮挡空间或者丰富空间的层次,起到障景和漏景的作用。在一些私密空间或者影响美观的设施周围往往采用景墙将视线完全遮挡,此时景墙的设计高度必须超过人的正常视线高度。另一方面,当要营造出欲扬先抑的效果引人人胜的情况时,常用漏空景墙,造成虚实变化,使视线渗透,加强景深。
  (3)分割空间
  可以利用景墙将相邻的空间彼此隔离开,使不同用途的空间并存,且不互相干扰。比如,在一个恬静的休息场所与紧邻的人声嘈杂混乱的停车场之间可用景墙相隔离开来,不仅使区域范围界限明显,也营造了围合空间,使其具有安全感。
  (4)控制行为
  不同的景墙限定,可以赋予空间不同的氛围,将对身在其中人的行为产生影响,或是引导、提倡,或是限制、禁止。
  3、景墙类型有以下几种:
  (1)景观墙
  景墙具有审美价值,而且能够通过充分占有人的视觉感官而将信息的传达度和关注度提升至最高。景墙是思想、艺术、色彩、尺度、光影、肌理等城市景观要素的承载界面。
  (2)花墙
  具有窗洞、花窗、花格或通花隔栅、园林门洞的园墙通为花墙。花墙上的窗洞与门洞相似,只是不能让人通行,具有框景和对景功能,使分隔的空间取得联系和渗透。形式灵活多变,能创造丰富优美的景观画面。
  (3)围墙
  围墙是建筑的外延,是公共空间与私有空间的中介与过渡,是美化环境的重要手段,是城市公共环境的组成部分,也是所属建筑的一组建筑符号。围墙还充当着美化街道的角色,在社交、生活方式、环境中起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4)挡土墙
  挡土墙是防止土坡坍塌、承受侧向压力的构筑物,在园林建设中被广泛地用于房屋地基、堤岸、桥梁台座、假山等工程中。挡土墙原本只是作为一种功能性构筑物,但在现在园林中,已越来越重视发挥其美化空间、美化环境的作用、其立面的美化手段也丰富多彩。
  (5)标识墙
  景墙具有标识功能,可以成为一个单位或企业的标志和象征。
  (6)文化墙
  景墙是一种界面,具有阻挡视线的功能,充分利用这一特性,捉住游览者的视线,成为立面的文化宣传册,展示城市文化和风采。诗词歌赋画等都能通过景墙来传播,墙壁因为有了名诗佳作而“蓬荜生辉”,而印刻的文化又因为有了景墙的承载而流芳百世,是一种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文化形式。
  三、设计符号学在景观景墙设计中的应用
  首先,景观景墙符号通常可以分为图像性符号、指示性符号和象征性符号这三类。   (1)图像性符号
  图像性符号,这是一种直觉性符号。它是通过模拟对象的造型构成的,例如中国古建筑装饰中具象的龙纹装饰。具象的门式、窗式、壁画、雕塑等都是属于图像性符号或其复合体,这些符号是对现实生活中具象图形的模拟,能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2)指示性符号
  指示性符号,表示指示对象具有内在的空间联系,实际上现代建筑环境设计中的构件造型和空间形象,大多数都是指示性符号及其复合体。
  (3)象征性符号
  象征性符号,是将指示物附加特定的象征含义,而这种指示物最终成为了约定成俗的象征符号,为人们所运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景观景墙不仅仅起到一个标志性作用,更是一个城市文化形态的体现。将符号学的理论引入到景观设计景墙中,也是为了通过发现符号的价值,为景观景墙设计带来了更多新的理念,为人们的生活娱乐空间创造出更好的环境。
  其次,符号是一个重要的设计元素,选择符号形式是不拘一格的,在设计符号学中造型是艺术手法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景墙设计的形式多种多样,景墙是一种线性构置物,在平面布置上具有丰富多变的特质。直线型的墙体是一种理性的表达,展现刚硬之美;曲线的墙体具有流动性、导向性与聚集性,韵律与节奏的变化展示出一种动态的美,在视觉以及空间上会给观赏者灵动而富有情趣的感觉。在墙上设置漏窗或者改变墙面肌理,也是景墙造型的表现方式。漏窗不仅可以作为墙面的装饰,还可以产生漏景,采取半遮半掩的手法,使景色若隐若现,令人感到含蓄而雅致,这种形式常用于中国古典私家园林。不同的肌理效果,也可以创造丰富的造型形式。
  参考文献:
  [1]尹文,说墙[M]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0.
  [2]梁敦睦,试说园墙[J]广东园林,1995(2):88-89.
  [3]张朝晖符号学与环境艺术设计[J],山东大学学报(工学版),2003(3).
  [4]张宪荣:设计符号学[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5]王刚:艺术设计符合学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运用[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6](美)诺曼、K.布恩,风景园林设计要素,中国林业出版社,2006,1.
  [7]王淑华、泰安华,空间之“间”——关于景观空间中“墙”的讨论,装饰,2006,06.
  [8]乔丽芳、陈天科、王珊珊、齐安国,园林景墙设计探讨,安徽农业科学,2006,11.
  [欧阳维嘉 胡维平,昆明理工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
其他文献
将当地少数民族工艺元素融入学前教育手工课程具有一定的教学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先把民间工艺元素提炼转化再融入教学实践中去,借此开拓教师的教学思路,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
为了让学生及时巩固所学的知识,很多英语教师把“听磁带、抄单词、背课文”作为学生主要的课外作业形式。这样的作业很难让学生体会到英语学习的乐趣,也不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效果。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他们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促进自我发展,教师要结合教学实践进行英语作业的创新和探索。  布置绘画作业,开发学生的视觉空间智能  学生的具体形象思维占主导,要求小学生记忆、理解单词要比让他们
网络新媒体的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生存压力,纸媒转型迫在眉睫.在当前形势下,国内外纸媒为盈利做出各种探索,其中纸媒公关等活动与近年来一大新理念——原生广告日趋紧密,
糖尿病 (DM )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紊乱性疾病 ,属中医“消渴”范畴。其基本病理为胰岛素(Ins)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DM的显著特征是高血糖。目前临床上降血糖的主力军仍然是西药 ,
视频课例就是从常态课堂教学的真实问题出发,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和教师专业同步发展为目标,利用同伴互助或专家指导,对现场常态课观察及视频录像进行深度分析、讨论、对比、反思、改进等,最后形成成果集。它能够实现“教、学、研、思”一体化,具有研究性特点;实现“实践、分析、转化、示范”系统化,具有实效性特点;体现课例集成多元,呈现灵活、使用便利特点,具有高效性特点;具有体现视频案例的情景真实性、要素完整性,
托尔斯泰说过,艺术的主要吸引力和性能就在于它具有审美性和价值性.艺术教育能够促进学生确立美的价值尺度以及对审美理想的自觉追求.而当下我国的职业教育一直把培养目标定
创新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挑战,小学生更不例外。作为小学教师,如何才能让创新的种子在课堂上萌芽呢?带着这样的思考我不断地实践着。  在操作与实践中体验创新  操作是小学生创新的源泉。在课堂教学中,我鼓励学生动手操作,让他们在操作中掌握新知,在操作中熟练技能,在操作中创新方法,使学生体验到创新的乐趣。  教学三角形面积时,我给了学生一个任务:利用手里的学具研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想出了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怎样才能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呢?2012年,我校成为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集团校,开始采用实验二小的教学模式——三段式教学,即课前参与、课中研讨、课后延伸,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授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课
"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的最高理想和追求,也是马克思人学理论的归宿.理解"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可以从"人""全面发展""自由发展"三方面入手.要在马克思"人的全面
2017年4月22日,成千上万人参加了全世界数百个地方举行的游行、宣讲会、博物馆开放日和科学节,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支持科学的科学秀.一些记者试图把这场声势浩大的游行描述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