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大学生“特殊群体”援助体系的思考

来源 :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sh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针对高等学校 “特殊群体” 大学生的比例逐年增大,已经成为影响高校稳定的隐患所在这一严重现实问题,本文着重介绍在大学生“特殊群体”中构建完善的援助体系的一些可行性做法。通过了解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动态特点,掌握他们的心理表现,构建完善的大学生“特殊群体”援助体系,有助于改进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被动应付为主动突破,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关键词:特殊群体; 援助体系; 动态管理; 心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9749(2010)02-0120-03
  
  一、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内涵界定
  
  高校大学生“特殊群体”就是指在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影响下,由于家庭经济收入的不平等、社会、学校地位的个体差异和主观上心理承受能力不同等原因使大学生在生活、学习和精神面貌上产生一类相对处于弱势的群体。[1]他们是在参与生活消费、教育资源分配和社会竞争中处于相对劣势,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相对较弱,难以融入社会发展主流,由此很难影响社会政策及事务,社会参与的能力水平相对较低的高校学生群体。
  
  二、大学生“特殊群体”的主要类型
  
  1.经济困难群体
  改革开放以来,因发展不平衡,贫富差距逐渐拉大,存在相当多的贫困地区和贫困家庭。在高校招生实行并轨收费后,一些来自这类地区或家庭的大学生,经济压力增大,甚至学业难以维系,出现了“高校贫困生现象”。据统计,一般高校中,贫困学生要占到学生总数的10%-20%,其中家庭特别困难的占5%-10%。[2]
  2.学业困难群体
  这部分学生有的学习基础太差,虽然主观上很努力,考试却往往不及格;有的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学习动力,学习只是在混日子;有的学生虽然入学成绩好,但由于不喜欢所学专业、课程或任课教师等原因,导致厌学。[3]
  3.读书至上群体
  读书至上群体学生学习刻苦,成绩优秀,只追求高分,对能力锻炼不足;对集体活动漠不关心,不善言辞和社会交往;爱钻牛角尖,有时思想比较偏激,易走极端。[4]这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较差,在就业中缺少竞争力。
  4.违纪学生群体
  大学生违纪,是指其行为在没有智力迟滞和精神失常症状的情况下,与高校制定的“大学生工作手册”相违背。[5]大学生违纪与社会环境、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及学生自身素质密切相关。
  5.网迷学生群体
  在现今大学校园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沉迷网络,逃课上网。他们不惜放弃宝贵的学习和休息时间,沉溺于虚拟世界,难以自拔,成为网迷群体。[6]有的无法完成学业,不得不中途退学,也有个别因为身体严重透支而猝死网吧,这样的新闻屡见报端。
  以上的分类只是相对的,有些学生兼有多种类型。除上述几种比较典型的特殊群体外,高校还存在高费生、特长生、身体有缺陷、恋爱同居等等特殊群体。
  
  三、构建大学生“特殊群体”援助体系的重要意义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到来和高校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化,大学生群体也出现了分层和分化趋势,出现了经济困难群体、心理障碍群体、有生理缺陷群体、学习至上及学业困难群体、高费生(三表生)群体、违纪学生群体和网迷群体等特殊群体。他们通常互有交叉,总量可观。这些学生往往是心理问题高发人群,是影响高校稳定的隐患所在。如果不注重对他们的心理指导和帮助,不仅会影响他们正常人际交往、学业的顺利完成和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还会影响到学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此在了解大学生特殊群体的动态特点,掌握他们的心理表现的基础上,构建完善的大学生“特殊群体”援助体系,有助于改进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被动应付为主动突破,走出“救火队”的误区,可以保障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
  
  四、构建大学生“特殊群体”援助体系的基本原则
  
  1.针对性原则
  人的行为是受思想支配的,每一类特殊群体学生有其共性的问题表象,但究根追源,每个个体又有其不同的思想成因。根据其存在的不同困难或问题,并认真分析和挖掘深层或潜在的思想根源,有针对性地做好帮扶和教育工作。
  2.及时性原则
  问题具有生长性和发展性,问题一经产生,如不及时解决,它就会日益严重甚至固化。因此,对学习落后、心理问题、学生违纪等情况,要在问题产生初期帮助其及时解决、及时修正,越早越易解决,效果也越好。
  3.变化性原则
  学生成长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学生的心理特征也是不断变化发展的。随着学习生活的深入和推移,“特殊群体”的学生会有动态变化。最初被认为是“特殊群体”的学生,由于情况的变化或通过帮助教育后,不再“特殊”,而有些原本不特殊的学生又变成“特殊”。因此,在工作中必须牢牢把握住变化发展的原则,不能静止的看待“特殊群体”,更不能一刀切。
  4.配合性原则
  构建完善的大学生“特殊群体”援助体系是学校、社会和家庭的共同的愿望和责任,必须取多方配合,特别是学生家长的配合,形成教育合力,才易奏效。[7]如果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基本方向上不能保持高度的一致,那么,他们各自的作用不仅会互相抵消,还会给学生的思想造成混乱。
  
  五、如何在大学生“特殊群体”中构建完善的援助体系
  
  构建完善的大学生“特殊群体”援助体系绝非易事。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坚持无歧视、针对性、及时性及配合性原则,充分相信学生是可教、可塑的,尊重个案。有针对性地做好帮教工作,牢牢把握住变化发展的原则,绝不静止的看待大学生“特殊群体”,更不能一刀切,要不断及时更新“特殊群体”资料库,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家庭成员关系,形成教育合力,达到预期教育效果。为此,我们应该从以下五个方面,着重做好构建完善的援助体系工作。
  1.着重做好“特殊群体”档案的建立工作,实行动态跟踪管理
  做好特殊群体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基础是掌握特殊群体学生的基本情况并建立档案。建立大学生特殊群体档案可以防止因学生工作人员换岗,造成原有工作基础丢失的尴尬局面。可通过查阅学生档案、在学生中了解情况、新生入学体检,心理健康普测等方式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建立档案。[8]同时根据特殊群体情况的变化,坚持动态跟踪管理。
  2.着重完善“特殊群体”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积极开展咨询服务
  由于特殊群体学生的“特殊性”,往往导致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心病还需从“心”治。因此,需要构建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这个体系包括相应的机构、人员和程序。具体来说,就是建立譬如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等心理咨询机构,配备专业心理咨询老师,制定科学的心理问题预防救援程序。[9]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咨询服务成为做好大学生特殊群体工作的基本方法和重要手段。通过新生心理普查、网上引导与监控、日常心理辅导及咨询、心理热线接待、心理状况测试等途径,随时把握在校各类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重点关注人群档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辅导教育。
  3.着重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育人坏境
  特殊群体大学生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校风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因素,良好的校风使人与人之间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向上的学风能促使大学生自觉严格要求自己,增强自我心理调节能力。[10]把握好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努力创立良好的校风学风,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和学术氛围,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
  4.着重动员全体教职工进行帮扶教育,形成全员参与新格局
  对高校特殊群体的工作,要充分发挥辅导员、专任教师“传、帮、带”的作用。坚持辅导员 “进课堂、进班级、进公寓”,及时发现问题并妥善予以解决。[11]同时,教师与家长要密切配合。坚持每学期将学生的学业成绩、在校表现以及学院领导、辅导员的联系方式邮寄给每位家长,通过电话、信件、E-mail、面谈等多种方式与学生家长联系交流。此外,学校要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如在对贫困生的资助、特色活动的开展等方面,可争取社会企业、个人的帮助和支持。努力倡导社会积极、向上的正面舆论和正面教育,为学生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5.着重区分典型个案类型,采取对症下药的教育手段
  灵活地采用关怀教育和心理疏导,把握特殊性和普遍性、变化发展的原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对“特殊群体”学生开展细致深入的援助工作。
  针对“经济困难”群体,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立帮困扶贫体系。首先,根据所掌握的学生经济情况,按照困难程度给予物质援助;其次,要深入了解这一特殊群体的思想及心理动态,通过各种形式和内容的活动培养他们独立、乐观、积极、向上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再次,他助与自助相结合,积极为该类同学联系介绍勤工助学岗位,支持他们参加创业实践。[12]
  针对“学习困难”群体,教师或辅导员必须进行科学的研究和整体的分析,将该群体分流归类,具体指导。[13]一旦发现问题,就应采取恰当方法,及时进行教育与疏导。辅导员及学业导师可联系教务人员和通过网络随时监控学生的学习成绩,对于一个学期内有多门课程不及格的学生即启动学习援助计划,如有需要可进行个别指导,使学生的学习成绩得以提高。可选派一些优秀学生如党员、学生干部、学习标兵等与特殊群体学生结对,实行“一助一”帮扶。
  针对“读书至上”群体,只追求高分,对能力锻炼关注不足,对集体活动漠不关心,孤芳自赏,不善交往等等特点,引导该群体学生参加集体活动或社会实践,让他们在社会生活中四处碰壁后而能自省。
  针对“违纪学生”群体,应坚持人文关怀、说服教育为主,适度处分为辅的原则。对所犯错误有正确认识并表现良好的同学要及时给予鼓励、赞扬,恢复其自信心;[14]而对个别屡教不改的学生,在耐心教育的同时,应按校规校纪及时给予处分,以期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针对“网迷”群体,建立一名老师(专职团干部、辅导员)、一名骨干学生(党员或班干部)、一名室友“3 1”结对援助体系,通过生活上细致关心,学习上热情帮助,心理上耐心疏导,引导合理运用网络资源,充分发挥网络的工具功能,而不是把网络当成玩具。还可以在家长的积极配合下通过限制生活费的形式制约“网迷”群体学生。
  大学生特殊群体同时也是弱势群体,是精神上和心理上的“双困生”。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通过规范化的教育程序,在知情、知心和知变的基础上,以多层次的制度保障为依托,努力构建完善的援助体系,从学生的需求与发展出发,积极主动地做好大学生特殊群体工作。在理念上不仅要着眼于教育人、引导人、培养人,同时又要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增强说服力,扩大影响力;在工作方式上,要宽严结合、张弛有度,力求严谨科学的工作基调与宽容和谐的工作理念相统一,做到严之有道、谨而有力,宽之有度、容而有理。[15]通过以理服人、以情感人、以道化人,激活大学生“特殊群体”的精神动力,最终实现从自省到自立、自信到自强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欧永美,李湘蓉.高校学生特殊群体援助体系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8(24):57-58.
  [2][5][14]吴东升,凌卫,林辉.高校特殊群体学生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88-90.
  [3][13]刘绮婷.浅谈高校“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路[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4(3):95-97.
  [4][6][15]段青松,赵亚玲.以人为本,做好大学生特殊群体工作[EB/OL].云南农业大学网,2009.
  [7]梁军,陶剑飞.高校大学生特殊群体成因及对策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6(12):103-105.
  [8]蔡素燕,沈云霞.建立大学生特殊群体的预警与援助体系的思考[J].经济师,2006(12):97-98.
  [9]张国忠.浅谈如何做好大学生中“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1(5):28-30.
  [10]吴玉东.新时期大学生特殊群体的教育和管理[J].沈阳医学院学报,2005(2):134-135.
  [11]孔德根.加强大学生特殊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与探索[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5):35-38.
  [12]杜公卓.将思政工作做到大学生心坎上[N].中国教育报,2004-07-16(4).
   [责任编辑:成方哲]
其他文献
【摘 要】以《鲸》为教学案例,从内容分析、原理阐述、创新程度、研学目标、研学路线图以及案例研究价值这六方面进行探究,以摸索出一般课堂的教学规律,建立起合适的课堂模式。  【关键词】《鲸》;“研学后教”  在“研学后教”课题的背景下,本人选择了《鲸》作为案例进行研究,目的是想摸索出一般课堂的教学规律,建立合适的课堂模式。  一、内容分析  从小学阶段来说,说明文的体例少,学生学习的课文大多是记叙文,
【摘要】不等式的证明方法灵活多样,因而证明不等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探究意识和数学探究能力.这篇文章首先探讨了一类条件可化为“∏x=1”的不等式研究的概况,其后给出了研究的主要结论,最后文末提出了三个猜想供有兴趣的读者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不等式;∏x=1;述评  1引言  2003年安振平[1]提出问题(数学问题解答1435):设a,b>0,求证:  aa 3b b3a b≥1.(1)  这
【摘 要】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教师的角色相应地发生转变,而教学行为转变的关键是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和教育角色。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可通过“完善管理机制,促进教学行为改变;开展校本研究,科研引领行为改变;提高教学艺术,专业成长带动转变”来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行为;转变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是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件大事。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教师的角色相应地发生转变,对教师的教
【摘 要】“研学问题”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以教学目标、学生实情、文章特点、生成问题为基点,可设计有效的“研学问题”。  【关键词】“研学问题”;设计  “学”为出发点,“研”上着力,“教”有突破,“研”和“教”有机结合,研学促教,这正是践行新课标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然而,在我区开展的“研学后教”课堂教学相关现场会中,很多“研学问题”没有紧扣教学目标、语言训练或学情,
摘 要:中共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研究,既是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历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研究的历史支撑。《中国共产党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简史》专著的研究成果既丰富了中共思想政治教育史研究的内容,也为民族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提供了历史基础,还为提高中共民族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提供了历史经验和历史启迪。  关键词:民族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历史; 中国共产党  DOI: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数学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 数学课堂生成教学正是基于这样的新课程教学理念,以数学知识生成的形式来突破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师”与“学生”呆板的“讲授”与“接受”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环境并进行富有个性的学习.   那么什么是生成呢?生成是一个相对于“预成”、“既定”的概念,《辞海》中的解释是“自然形成”. 这一概念与“
【摘 要】“写常法”是实现“以写促学”的手段之一。明晰外语写常法的理念及理论依据,以常写为突破口,用“写”驱动学生积极参与各种教学活动,能促进学生写作水平与总体外语水平的提高,并推动学生普通知识的学习与思维能力及品德情操的培养,从而将“以写促学”的理念落到实处。  【关键词】外语写常法;以写促学;结果教学法;过程教学法  一、引言  近年来,国外掀起了“以写促学”(write?鄄to?鄄learn
【摘 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入,它带来的不仅是变革,也带来了不少争议和探索,促使教育不断地向前发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已经进行了多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课改的全新理念带来了全新的课堂教育生活,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九年制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创设悬念
【摘 要】估算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和数学价值。但学生擅长精确计算、体会不到估算的优越性、缺乏估算策略指导、教师对估算重视度不高,使得估算教学成了数学教学中的短板。而估算方法多样化、多创设生活情境、明晰估算方法,则有助于有效地开展估算教学,让学生“估得有法,算得有效”。  【关键词】估算教学;原因;对策  估算是针对给出的数据和某些条件推断出可能的结果,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相当广泛的数学运算形式和行
【摘 要】“研学后教”的关键是研学案的编写。但小学语文研学案的编写存在着“重教材,轻学生;重知识,轻兴趣;重线路,轻生成”的误区,而要“回归‘生本’”,则要在编写“研学案”时遵循“尊重学生,关注学情;既有预设,也有生成;关注差异,分层设计;留有空白,留给时间”这些原则。  【关键词】研学后教;研学案;生本  “研学后教”是基于近年来国内课堂改革多种成功模式的合理内核,结合我区课堂教学实际问题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