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第二课堂微博评论特点与传统写作对比分析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1363018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通过对英语第二课堂——微博上的学生英语评论与传统写作进行对比分析,归纳了微博英语评论的特点,既为传统写作教学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又体现了网络英语应用的独特之处。
  关键词: 微博英语评论 网络英语 传统写作
  一、引言
  微博是一种基于用户关系分享、传播及获取简短实时信息的广播式的社交网络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等各种客户端组建个人社区,以140字的文字更新信息。微博以其时效性、碎片化(利用零碎时间或者有限内容传递信息)、多模态适配性(支持文字、图片、音视频、超链接等内容)等特点迅速风靡中国(张婷婷,2011)。当微博的博主在其微博上发表新的留言,对他保持持续关注的群体(即粉丝)可第一时间浏览、评论和转发微博。
  如今的高校英语教学普遍存在英语课程量偏少、师生交流不足的情况,但英语是一门需要长时间不懈学习和积累的科目。因此,笔者设计并开设了东莞城市学院英语第二课堂——微博课堂,即运用大众传播的微博平台进行虚拟网络英语教学,以便辅助传统的课堂教学,这也是配合教育部提出的“应大量使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开发和建设各种基于计算机和网络的课程”的理念。
  本微博内容涉及词汇、听力、口语、主题写作、新闻时事、文化风俗等,旨在全面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译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笔者发现,学生的英语评论语言除了能展现其平时写作时易犯的错误外,还具有网络语言的独特性,具有研究意义。
  二、微博英语评论特点
  本次从东莞城市学院英语第二课堂上随机挑选4篇微博下的共60条英文评论进行研究统计。关注该微博的学生大部分是本学院的两个商务英语专业班的同学。从学生对于微博的英语评论来看,虽然评论比较简单明了,但还是凸显了他们在平时的英语输出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这给教授传统英语写作等课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一)拼写
  拼写中最明显的问题是英文的大小写,一共有29处之多。其中绝大多数是句子开头首字母和第一人称I没有使用大写。究其原因,可能是一般网上评论语言趋于简单明了,能表达意义即可,并不拘泥于呈现的形式,学生认为这毕竟不似考试时需要注意方方面面的规则。此外,他们为了省时省力,不太愿意切换输入法去输入大写字母。学生在评论时显示的大小写问题,并不能代表他们不明白正确的规则,这点从以下这名粉丝的两条评论中即可得知(图1)。
  图1 微博评论自我修正实例图
  从“525钟MM”的两条评论中,可以看出她注意到了第一条评论中的几处问题并积极修改。其中“finally”居于句首应该大写,从她的第二条自我修正的微博中就能看出。
  除了大小写问题,还有单词字母拼写错误(8处)和词类把握不准确的特征(4处)。例如较长的单词pronunciation就有几名学生没有正确拼写。词类把握不准,主要是没有正确掌握原单词和派生词的词性。比如评语中提到的“I also can buy happy.”,此处应该用派生成为名词的happiness。单词拼写有误也许是打字时的疏忽或者记忆不精准,但词类的问题如果不是记忆的原因,便是语法上对各词类的理解不准确,需要教师和学生引起关注。
  (二)语法
  评论中的语法问题多种多样,具体见下表。
  从上表可知,比较常见的语法问题即时态、从句和连词的使用不正确。前两种问题是因为这两种语法相对较难。时态形式多样,怎样正确判断运用哪一种时态及书写正确某时态的形式一直是语法的重难点。例如评论中有一条写“I have think about this question...”,很明显,这位学生明白这里需要用现在完成时态,但是忘记转换动词think成为它的完成时thought。作为高级语法,从句一直是令许多学生头痛的难点,这一问题也体现在微博评论中。比如“I hope I have time to do something what I like.”,学生无法正确判断应该正确使用哪个引导词。此外,连词的问题集中在漏用上,学生经常认为一个标点符号就能代替连词的作用。例如“love everything, all things will become meaningful.”,这句只用逗号隔开,第二个分句前没有连词连接两个分句。
  其实,学生常常会犯的语法问题,正如上述的时态、从句和连词,究其根源,是中西方语言思维的不同。汉语中表达时间的概念时,并不需要改变动词的形态,因此当学生的母语思维迁移到英语表达时,就容易判断不准,并会犯时态错误。从句也是如此。汉语多用短句,然而,英语通过从句的方式可以把短句延长,这种方式是汉语中缺少的,所以从句对于学生也是没有母语支持基础的。英语还注重结构,这与汉语重视语义不同,所以习惯汉语思维的学生在需要使用连词连接两个句子时,经常最多只加一个逗号,而忽略了连词的作用。上述都属于母语语法负迁移,是中文使用习惯在转换成英文输出时带来的不良影响。鉴于这种现象的普遍存在,不论是在网络使用或是传统写作中,教师都应该清晰明确地对比两种语言的相同和不同之处,尽量促进学生的母语正迁移,减少负迁移。
  (三) 标点,中式英语
  在60条评论中,一共出现高达35处标点符号错用和漏用的情况。例如标点错用,“I wanna find a good job、have a nice husband.”,英语中是没有顿号的。还有标点多用,比如“Because, there are three days...”,Because后面多用了逗号。还有许多的标点漏用情况,基本为句尾没有加句号表示语义的完结。这其中还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只存在于网络上的现象,即粉丝在句子末尾加了表情符号而不打标点(见图2)。
  图2 表情符号代替标点实例图
  从前面的英文评论中可以看出,“im惠明”是懂得运用句号的,但是评论最后三个偷笑的表情符号彻底代替了句号的作用。这与图1的情况是一致的,学生明显知道句尾标点的使用方法。该情况在我们抽取的评论中共有15处,是出现频率较高网络评论的独特之处。   中式英语(Chinglish)现象出现4处,说明对于这批学生来说,其已经有基本的语感和英语思维。例如“There is one thing I heard that”,这明显是“我听说过一件事”的中文思维影响下的英语翻译,不符合英文使用习惯。
  标点问题和中式英语两项都是前面提过的母语负迁移导致的现象。其实古汉语是不使用标点的,中文相对英语是重语义轻结构,因此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是一大难点。至于母语式英语,是大部分外语学习者的通病,需要大量接触英语、培养语感,才能减少这种不地道的英语。这点并非易事,不少学生终其一生也很难做到说写纯正地道的英语。
  (四) 表情符号
  不同于传统英语写作输出,网络语言中多用表情符号、图片等直观的方式表达喜怒哀乐等情绪或者代替文字表达。例如本次微博评论中共有51个表情符号,数量可观。面对电脑或者手机屏幕,表情符号和图片等的运用使得网络沟通形象生动,填补了网络交流不能看到对方的神情的缺憾,同时简单快捷,通常一键两键即可完成整个发送操作。这是微博评论的独特之处,在现实写作中不可能出现。
  (五)强调和口语化
  强调现象在微博英语评论中出现得较少,但是也具有其自身的特点。一种是通过重复末尾发音字母来表达的,另一种是通过重复标点符号表示的。例如“Soooo much news had reported that ...”就是第一种强调方式。通过延长或者说重复So这个单词的末尾发音[?藜?尬],突出该粉丝对于这类报道数量之多的惊讶。再如“This is really helpful !!”,两次感叹号的使用,将学生的感激之情表露无遗。这两种强调方式有其网络英语的独特性,尤其是第一种方法在一般英语教学中一般不提倡。
  评论的口语化现象例如“em”(缩略语),“Yep”(俚语),“take things easy”(习语)等也偶尔出现。这也说明微博评论不同于一般应使用书面语的评论,微博评论更接近于口语输出模式。口语输出模式相对更简洁明了,更贴近生活,更适合网络语言快捷输出的特点。
  三、结语
  英语第二课堂——微博评论有其独特之处,一方面能显现学生在英语写作输出上的不足之处,另一方面体现了网络语言的讲究便捷迅速、重语义轻结构、形象直观等特点。如果能将英语微博评论和传统写作相结合,互相促进,从而既提高学生在网络上的英语应用能力,又提高其传统写作能力,便是相得益彰。未来的研究可以在此基础上向教学转移,让英语第二课堂——微博真正能促进学校的课堂英语教育。
  参考文献:
  [1]邱宇.关于商务英语专业学生写作错误的案例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3(30).
  [2]吴婕.从语言学角度看英语网络用语的语言变化[J].科技咨询,2007,22.
  [3]叶瑞娟,董洁珍.大学英语写作错误分析与思考[J].林区教学,2011,175.
  [4]周云.基于微博的大学英语口语教学新模式研究与实践[J].外语电化教学,2012,06.
  项目:本文为2013年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之一的前期成果。项目名称“英语第二课堂微博设计应用”,编号1384413043。
其他文献
摘 要: 初中生容易受到性格因素、生活环境等方面的影响,使得他们在思考方式和思维能力上受到制约,从而在学习数学的时候产生明显的差距。学习优秀的学生会觉得上课没有劲,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学生会觉得上课听不懂,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受到严重挑战。因材施教既能满足个别学生的需求又能照顾到全体学生的感受。本文探讨了分层导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关键词: 分层教学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以生为本  应试教育在
在过去,创意只算作广告公司中的一个部门,而现在与将来,随着平台化的发展,它必须贯穿整个广告传播行业的始终。这就不得不提到创意的疆界了,随着消费者把他们的时间花在更多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应建立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其结果,更要关注其过程;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数学课外作业是学生在学校期间最重要、最经常的学习活动,它对于巩固课堂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发展和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都有重要作用。它是教师获得教学反馈信息的主要
对于初中生来说,数学水平直接影响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学习,直接影响中考升学成绩。而这个学科的“差生”问题,时常困扰着我,下面就我转化数学“差生”的想法加以介绍,以求探索更多转化“差生”的有效策略。  一、数学“差生”存在的主要原因  1.缺乏数学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数学感兴趣,才能把心理活动指向和集中在学习对象上,使感知觉活跃,注意力集中,观察敏锐,记忆持久而准确,思维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精心进行课堂设计,创设问题情境,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非常重要。它是激发学生积极思考、独立探究、掌握知识、培养学习能力的重要手段;是教师输出信息
寒地冬小麦播期试验朱玉良(黑龙江省前哨农场抚远156511)刘淑玲,常大军(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黑龙江省前哨农场位于东径134°02′~134°33′、北纬47°48′~48°10′,海拔40~63m,属寒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早春雪融晚,且
摘 要: 小学阶段的几何内容属于经验几何或实验几何,这些内容应建立在小学生的经验和活动基础上,所以具有形象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特点。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握数学本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有效渗透几何概念,逐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表象 数学本质 几何概念  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小学数学概念也是小学生数学思维的基本形式,正确地掌握概念是数学学习的重要内涵。不过,
摘 要: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论与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学生发展为本”是完全一致的。教育是从生活中得来的,只有以生活为内容的教育,才是创造教育。数学教育也不例外,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决定了他们更能被有生活乐趣的知识所打动。本文主要研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设计生活情境实现“教、学、做合一”,并对学生进行促进其成长的生活化评价。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学 生活教育 教学做合一 实践研究  《小学数学
教育部对小学数学教学提出的基本任务是:“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历数学的过程。”这说明小学数学应实施生活化教学。小学数学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中寻找数学题材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中,教会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那么,怎样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呢?怎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也正发生着深刻变革,课堂教学有效性不仅是教育专家研究的焦点,而且是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积极追求的重要目标之一。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我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谈谈看法。  一、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数学课程标准倡导的课程实施建议之一。适当的教学情境的创设不仅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而且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