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德育工作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shun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于对学生成长的关爱和负责,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批评指正是常有的事,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但如何在“责”的同时让学生从情感上感受到爱,从心里上乐于接受,就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责”的目的,分寸,时机,方式。
  [关键词]教育活动 批评指正 乐于接受
  作为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出于对学生成长的关爱和负责,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批评指正是常有的事,正所谓“爱之深,责之切”。但如何在“责”的同时让学生从感情上感受到爱,从心理上乐于接受,就需要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责”的目的、分寸、时机、方式。
  一、明确批评的目的
  批评是为了让学生完善自我形象。“责”可指为批评,作为教师,要使批评奏效,既达到教育目的,又不引起学生心理上的对立,首先,要从自身的角度明确地树立起—个观念,批评的目的不是为了“杀一做百”,不是为了“一棍子打死”,而是为了有利于学生认识到自身不足,加以改正,并逐步完善自我形象,即批评是为了帮助学生不断修正自己,完善自我形象。
  所谓自我形象,是指学生对自己整体和各方面形象的自我批价,许多研究表明,一个有良好自我形象感的学生更富于自信,在学习活动中更容易自觉督促自己,取得进步与成功,因此,批评既要注意保护学生的自我形象,又要促进学生完善自我形象。
  二、坚持批评的原则
  根据不同批评对象和不同批评内容要分别坚持如下两上原则:
  1.公开性
  可以就班级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普遍性不良现象或学习中的不良风气开展讨论活动,班队活动,让正确的集体舆论代替教师单一的批评,形成正气,这样,存在不良行为的学生就在活动中惊觉,反省并悄悄地加以改正,从而消除与教师情绪上的对立,达到师生情感融洽的目的。
  2.隐蔽性
  对于个别的错误行为,或在公开活动中不能自觉改正的行为,应本著保护学生自我形象的原则,采取一对一的批评教育方式,注意隐蔽性,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并告之这样做的原因,学生在情感上感受到教师爱的同时自然也就从心理上接受了老师的批评,并愿意为了改正错误付出努力,也达到了师生情感融洽的目的。
  三、要注意批评的艺术与技巧
  讲究批评的艺术的责罚,都将给批评罩上一件冷漠、无情的外衣,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情感,导致口服心不服,甚至对立的不良后果,因此,要注意批评的艺术与技巧。
  1.谈话式代替指责式
  学生犯了错,教师常严厉地——指出其错误之处,并陈之以利害、晓之以利弊,希望学生明白错误对其自身的危害性,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但一味地指责让学生在心理上与教师产生距离,他在被动中听,但未必主动地从心理上接纳。谈话式以“我们来谈谈…”,“你能把今天的情况说一说吗……”,“我想听听你对这件事的看法”等语句拉近师生问的距离,实现平等对话,消除对立情绪,这时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师生在心理上相互接近以至融洽,就成了联手克服缺点、改正错误的同盟,学生更容易在这样的交流中认识错误,体会到老师对他的关爱,尊重和信任,从而产生改正缺点,完善自我形象的信心和决心。谈话起到了批评的作用,收到可能较批评更好的效果。
  2.帮助法代替责罚法
  学生在成长的阶段中,出现这样那样的缺点,是在所难免的,如果教师过多地横加指责,或告之家长加以惩罚,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立情绪既于事无补,又影响了他们健康成长。
  当学生出错时,教师要深入地了解出错的原因,当时当地的情况,甚至于家庭状况,诚恳地就学生所需去帮助他们。如:对于习惯性犯错的学生,老师甚至可以帮助制订改正计划,帮助实施,帮助解决实施过程中的困难。也许是物质上的,也许是精神上的真诚的帮助能解开
  3.利用情境批评
  学生的表现,常受他们粗浅的是非观,好恶感所左右,常从“自我”的角度去考虑问题,逞一时之勇,求一时之快,对自己的缺点视若无睹。假如:不珍惜时间,做事不严谨,学习不刻苦等等。这种隋况,可以采取游戏,小品表演,讽刺与幽默,设计师之家等活动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适当地调换角色,成为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参与者,当他们感受到因自己的缺点导致活动的不成功或失败时,教师再抓住时机帮助他们分析得失,启发他们教育自己,这比教师命令、教训、要求的效果要好得多。
  4.泠处理代替热处理
  批评,在学生犯错误时立即进行,学生情感上难以接受,这时各种方式用尽也难奏效,使老师觉得采用纪律处分似乎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但是,纪律处分只是一种强制性的措施,它能让学生认识到错误的后果,让学生害怕、畏惧,却不一定能让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及其原因。这样,纪律处分可能起到压服的作用,但不能使之心服。因此,必须以冷处理代替热处理,耐心等待、观察一段时间,在这段时间里,给学生以自我反省,自我教育的时间,再通过班干部、好朋友、家长一起疏导,水到渠成的批评,可能更能奏效。
  四、批评的注意点
  1.要“批评”在理上
  育人工作是一项十分复杂细致的工作,面对千差万别的学生和千变万化的情况,教师一定要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做到“一把钥匙一把锁”,在进行思想教育时,不仅仅要做到“因人而教”,教师的批评应该是及时地“指点迷津”,析事论理,以理服人,对症下药,才能切中学生心理矛盾,改变学生情绪状态,达到药到病除的目的。
  2.要“批”而有情
  古人说: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教师要使自己的“批评”为学生乐于接受,就不但要做到晓之以理,而且要动之以情。教育心理学研究成果表明,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情通才能理达。否则,理虽直,情不通也是难以奏效的。只有理中蕴情,情中含理,情理交融,这样的批评才能起到警策,激励,鼓舞,教育的作用。
  3.批评注意分寸
  批评有的宜在课堂上或大庭广众中公开“说”;有的宜在课后个谈心时悄悄‘锐”;有的宜点到为止,留点‘空白”,让学生自己去思索领会;有的宜条分缕析,讲清利弊教会学生分析得失,恰如其分,不侮辱挖苦。寓批评于尊重之中,于表扬之中,于谈心之中,于凉解之中,于自责之中,于关怀之中,于希望之中,于玩笑之中,于幽默之中,于激励之中。这样的批评,没有疾言厉色的指责,没有错一罚百的处罚,但是被批评的学生在汗颜隗疚的同时萌生的是知错改错的决心。
  4.批评还要指出努力的方向
  批评是为了帮助改正自身缺点,完善自我形象。批评时,教师还要注意适时地点出努力的方向和目标,即如何完善自我形象,完善自我形象使学生一步—个脚印地朝着预定目标前进,才能达到教师批评的真正目的——改正缺点,完善自我。
其他文献
学生、教师、校长、同心协力向上,人校合一,创新求真,共创各谐攀尚美,这是和谐校园的最佳境界,也是农村每个学校力求达到的目标。  学生和学生的谐,学校里有不同乡镇的学生,友好相处,让每位学生在合作中成长,在生活中体验,在竞争中提高,让每一位学生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都有展示自我的舞台,在活动中发现自我超越自我。  教师与学生和谐,为每一位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理念已深入教师心中。培养会学习、会生活
A电力行业是利润率最高的行业之一,近5年中国电力行业的利润率约是国际平均行业利润率的3倍。然而,由于燃料价格持续上涨的预期和政府对电价的控制,电力企业的利润率显著下降
[摘要]民俗是一种拥有共同心理素质的人文共同体,是一个民族的标识,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千年的发展中,我国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民俗史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为华夏儿女增添了无限乐趣,由此而产生的情感是历代文学作品的创作契机,中国文学史上有很多描写民俗的佳作。  [关键词]高中语文 民俗文化 关系分析  民俗是一种拥有共同心理素质的人文共同体,是一个民族的标识,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千年的发展
[摘要]本文从新课程的背景出发,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重点激发学生学习体育课的兴趣,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学好体育课的方法,这几种方法具有普遍性、科学性,对学生学好体育课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体育课学习方法 兴趣教学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的要我学”为“
[摘要]数学教师应教给学生有效的预习方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不仅要教会学生通读数学教材,动手画、圈知识要点,了解主要内容;细读内容,理解主要数学知识;精读难点内容,思考、标注疑点;尝试练习,还要开展课前有效预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数学课堂 预习方法 教学效率  有一位教育家曾说:“预习是合理的‘抢跑’。”学生-一旦掌握了预习方法,一开始就会“抢跑”领先,有助于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
[摘要]新一轮的生物课程改革在工作机制上为初中、高中课程的整体设计提供了保障。在设计初中生物课程标准时,就为初、高中的衔接做了统一的设计,初、高中的生物课程都遵从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相同理念,使初、高中课程在指导思想上保持一致性。在共同理念的基础上,高中生物课程增加了“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理念,以体现高中生物课程的特点和更高要。  [关键词]课程标准
目的:癫痫(epilepsy,EP)是一组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脑部疾病,以大脑神经元过度放电所致的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具有反复发作的倾向。癫痫的发病机制复杂,尚未完全阐明。
[摘要]美,究竟是应该如柏拉图所说,是真实的、有一個准确的定义;还是如康德所说,“不牵涉利害关系”的主体才可以作为审美主体?如今,美又似乎进入了一个由客体说了算的时代。  [关键词]审美、文化商业化、大众文化、娱乐、自主性  一、美可以没有准确的定义,但要有基本的原则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将诗人驱逐出理想国,理由之一便是阅读诗让读者情感失控,没有理智。诗、艺术在柏拉图眼中是不真实的,“感觉”更是
[摘要]在实施素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教师扮演著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是一种师生的互动,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对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主次地位有了明确和深刻的认识,再制定一套与时俱进的科学的教学模式,素质教育才会从根本上发挥其无与伦比的魅力。  [关键词]素质教育 高中政治教学法 学习氛围 自身素质 教学目标  由于诸多原因,素质教育在当前的高中课堂教学中并未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如何实现政治课的素质教育目标,推
在中学教育中,最难教的恐怕就是语文教学了,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是所有语文教师都不容回避的问题。那么,什么样的语文课才算是好的语文课呢?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说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精彩的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是教师在教授新课之前,引导学生很快进人学习状态的一种行为方式,是课堂教学的开场白,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沟通桥梁,它对上好一节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课的导人怎么样,直接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