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好的语文课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odanmeid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学教育中,最难教的恐怕就是语文教学了,如何上好一节语文课,是所有语文教师都不容回避的问题。那么,什么样的语文课才算是好的语文课呢?下面我就这个问题说几点自己的体会:
  一、精彩的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是教师在教授新课之前,引导学生很快进人学习状态的一种行为方式,是课堂教学的开场白,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的沟通桥梁,它对上好一节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新课的导人怎么样,直接会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情绪、状态等。但是,如此关键的导入环节常常被教师省略,许多教师的开场白都是,“请同学们翻开第几页,今天我们学习xx的x一篇文章”,开门见山,直接进入文章即缺少导入。此外,就是课堂导入与所学内容的联系不大,即无效导入。德国教育家斯多惠曾经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呼唤、鼓励。”有效的课堂导人,犹如乐曲的引子、戏曲的序幕,起到酝酿学生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人情境的作用。精心设计的导入,能触动学生的心弦,是学生情绪高涨、精神振奋地投入学习,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清晰、直观、完整的板书设计
  板书是进行教学的重要手段。清晰、直观、完整的板书是教师进行教学总结的提纲,是学生复习的依据,而且能让学生明白课堂的重点。但是在现代化教学手段日益丰富的今天,语文课堂上多媒体的运用情况越来越普遍,许多教师更喜欢用多媒体授课,引文多媒体能使我们的教学更加直观,更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多媒体的运用固然很好,可是教师在运用多媒体的时候,很容易将板书忽略。有的教师在黑板上写得很乱,根本无条理可言,有的教师几乎不会在黑板上写字,更不会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板书。
  设计出一个好的板书并不等于是一节好课,但好课堂中绝不能没有好的板书。清晰、直观、完整的板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帮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突破重点、难点,增强记忆。一个好的板书能为语文课堂增色生辉。
  三、教师丰富的阅读储备
  语文教育可以说是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教育。那么,要想很好的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教师就应有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阅读储备。丰富的阅读储备是语文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引领者,教师自身形象对学生的发展有强烈的示范型与感染性。教师只有多读书,才能从中汲取营养,才能逐渐使自己的知识储备变得丰富起来,也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挥洒自如,言谈举止中折射出个人独特的教学魅力。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说:“科学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而我们又不可能不断地把日新月异的概念和规律补充到教学大纲里去。因此,在现代的学校里,阅读科学书刊就成为教学过程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教师要把有限的时间用在读书上。古语说:“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相信语文教师丰富的阅读储备一定会让语文课堂丰富多彩。
  四、有效的问题提问
  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师生互动交流的重要方式之一。西方学者德加默说:“提问提得好即教得好。”语文课堂的精彩与否与问题提问的是否有效是分不开的。在有限的课堂上,教師要考虑所提问题是否有价值、有效果。课堂提问是通过问题至教学过程的,有效的课堂提问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
  教师问题问得好,可以引导学生形成恰当的学习行为。教师提问既要设计好教学过程的学习问题,又要培养学生的质疑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根据学生课堂的实际反应情况对教学设计的问题作出及时的调整。教师精心设疑、提问,学生通过思考、回答,使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学得的知识印象深刻、记忆牢固。
  五、良好的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课堂气氛可以促进教师和学生有效的互动,让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取得最大化的效果。只有营造了良好的课堂气氛,才能更好激发起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兴趣,才能达到更好的教学目标。
  相比其他学科的教学,高中语文教学的课堂气氛尤其沉闷。教师一味地给学生灌输知识,忽视学生的自主I生,不注意发挥学生学习的能动性,根本认识不到良好课堂气氛对学生更好地学习文化知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认知情感所具有的积极作用。一堂课的成效很大程度受到课堂气氛的影响,需要师生双方借助教材知识点互相磨合,共同参与问题的探讨和知识的探究,营造一种充满民主气氛的良好氛围。要想在课堂上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之中,是广大教师急需重视并努力实现的目标。
  一节好的语文课,要有一个精彩的导人语,架起教师和学生沟通的强梁;要有教师丰富的阅读储备和和谐良好的课堂气氛,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要有一幅清晰、直观、完整的板书,呈现出清晰的文章思路;更要用有效的问题将整堂课的教学过程完整的组织起来。
其他文献
新课程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与学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传统的教学是“授——受”式,即教为传授,学为接受。而现在教学提倡的是“导——学”式,即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启发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数学“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法就是要激发唤醒学生的主体意
学生、教师、校长、同心协力向上,人校合一,创新求真,共创各谐攀尚美,这是和谐校园的最佳境界,也是农村每个学校力求达到的目标。  学生和学生的谐,学校里有不同乡镇的学生,友好相处,让每位学生在合作中成长,在生活中体验,在竞争中提高,让每一位学生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都有展示自我的舞台,在活动中发现自我超越自我。  教师与学生和谐,为每一位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理念已深入教师心中。培养会学习、会生活
A电力行业是利润率最高的行业之一,近5年中国电力行业的利润率约是国际平均行业利润率的3倍。然而,由于燃料价格持续上涨的预期和政府对电价的控制,电力企业的利润率显著下降
[摘要]民俗是一种拥有共同心理素质的人文共同体,是一个民族的标识,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千年的发展中,我国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民俗史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为华夏儿女增添了无限乐趣,由此而产生的情感是历代文学作品的创作契机,中国文学史上有很多描写民俗的佳作。  [关键词]高中语文 民俗文化 关系分析  民俗是一种拥有共同心理素质的人文共同体,是一个民族的标识,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千年的发展
[摘要]本文从新课程的背景出发,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重点激发学生学习体育课的兴趣,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学好体育课的方法,这几种方法具有普遍性、科学性,对学生学好体育课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体育课学习方法 兴趣教学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的要我学”为“
[摘要]数学教师应教给学生有效的预习方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不仅要教会学生通读数学教材,动手画、圈知识要点,了解主要内容;细读内容,理解主要数学知识;精读难点内容,思考、标注疑点;尝试练习,还要开展课前有效预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数学课堂 预习方法 教学效率  有一位教育家曾说:“预习是合理的‘抢跑’。”学生-一旦掌握了预习方法,一开始就会“抢跑”领先,有助于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
[摘要]新一轮的生物课程改革在工作机制上为初中、高中课程的整体设计提供了保障。在设计初中生物课程标准时,就为初、高中的衔接做了统一的设计,初、高中的生物课程都遵从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相同理念,使初、高中课程在指导思想上保持一致性。在共同理念的基础上,高中生物课程增加了“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的理念,以体现高中生物课程的特点和更高要。  [关键词]课程标准
目的:癫痫(epilepsy,EP)是一组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脑部疾病,以大脑神经元过度放电所致的短暂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具有反复发作的倾向。癫痫的发病机制复杂,尚未完全阐明。
[摘要]美,究竟是应该如柏拉图所说,是真实的、有一個准确的定义;还是如康德所说,“不牵涉利害关系”的主体才可以作为审美主体?如今,美又似乎进入了一个由客体说了算的时代。  [关键词]审美、文化商业化、大众文化、娱乐、自主性  一、美可以没有准确的定义,但要有基本的原则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将诗人驱逐出理想国,理由之一便是阅读诗让读者情感失控,没有理智。诗、艺术在柏拉图眼中是不真实的,“感觉”更是
[摘要]在实施素质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教师扮演著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学是一种师生的互动,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对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主次地位有了明确和深刻的认识,再制定一套与时俱进的科学的教学模式,素质教育才会从根本上发挥其无与伦比的魅力。  [关键词]素质教育 高中政治教学法 学习氛围 自身素质 教学目标  由于诸多原因,素质教育在当前的高中课堂教学中并未体现出其应有的价值,如何实现政治课的素质教育目标,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