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效率讲策略

来源 :考试与评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damsil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教师应教给学生有效的预习方法,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不仅要教会学生通读数学教材,动手画、圈知识要点,了解主要内容;细读内容,理解主要数学知识;精读难点内容,思考、标注疑点;尝试练习,还要开展课前有效预习,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数学课堂 预习方法 教学效率
  有一位教育家曾说:“预习是合理的‘抢跑’。”学生-一旦掌握了预习方法,一开始就会“抢跑”领先,有助于形成学习的良性循环,使学习变得积极主动。为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数学课前的有效预习,而对数学预习方法的指导主要分以下四步进行。
  一、通读数学教材内容,动手画、圈知识要点,了解主要内容
  这一过程主要针对概念性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在通读新课内容的基础上动手画画,圈圈知识要点、主要内容。而对于一时难以解决的疑问要做好标注,发现问题也是预习的关键所在。“学起于思,思起于疑”,预习就是寻疑的过程。有了问题,学生对新课的学习才有目标,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细读内容,理解主要数学知识
  这是预习的主要环节。在学生对数学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后,就要指导学生消化这些知识。
  1.列举事例来理解概念
  例如在统计中,分层抽样的概念为:将总体分成互不交叉的层,然后按照一定比例从各层独立地抽取一定数量的个体,将各层取出的个体合在一起作为样本,这种抽样方法叫分层抽样。这个概念对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的,如果没有举例说明,学生就很难理解。因此,课本首先提出问题:假设某地区有高中生2400人,初中生10900人,小学生1000人,此地区教育部门为了了解本地区中小学生的近视情况及其形成原因,要从本地区的中学生中抽取1%的学生进行调查,你认为应当怎样抽取样本?接着分析:影响学生视力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例如,不同年龄阶段的近视情况可能存在明显差异。因此,宜将全体学生分成高中、初中和小学三部分分别抽样。为了提高样本的代表性,还应考虑他们在样本所占的比例大小,因此,按1%的比例应抽取24名高中生、109名初中生和110名小学生作为样本。从而自然引出分层抽样的概念,学生通过预习很容易理解分层抽样的概念,并可以举出很多这样的例子。如上例中,了解中小学生的身高抽样,再如在一个学校了解男女学生的肺活量的抽样等。表面上看,教材是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实际上学生是用具体的例子理解数学概念的过程。
  2.动手实践来感受概念
  《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生在预习时,教师应该指导学生动手实践与同学合作交流,理解数学知识。
  为了正确理解概率的意义,我指导全班同学各取一枚同样的硬币,连续两次抛掷,观察它落地后的朝向(正面、反面),并记录结果。重复上面的过程10次,将全班同学的试验结果汇总,由班长统计并计算“正面朝上、反面朝上各一次”的频率与“两次均正面朝上”、“两次均反面朝上”的频率,结果发现“正面朝上、反面朝上各一次”的频率接近50%,其他两种情况的频率均接近25%。事实正是如此,“两次均正面朝上”和“两次均反面朝上”的概率也为0.25。“正面朝上、反面朝上各一次”的概率是0.5。学生通過亲自试验感悟了:随机事件在一次试验中发生与否是随机的,但随机性中含有规律性。一旦认识了这种随机性中的规律性,就能比较准确地理解概率的意义。再如,在学习弧度制这个概念时,为了让学生理解为什么可以用实数觚度滚示角,我要求课前学生画两个圆心、半径均不同的圆,在两圆中分别作一个60°的同心角,量出相应的弧长,然后求出相应的弧长与半径的比值,探究这两个比值的关系,最后要求他们多做几次这样的探究,得出结论:一定大小的圆心角所对应的弧长与半径的比值是确定的,与半径的大小无关。从而得出这个圆心角不但可以用“多少度”俑度制)表示,而且可以用这个“比值”(弧度制)表示的结论。而这个“比值”正是这个角的“弧度数”。通过这样的动手实践,学生很容易就了解了可以用实数(弧度滚示角。爱好活动,是学生的天性学生在活动过程中,不仅对数学知识产生了兴趣,还很自然地理解和掌握了数学知识。
  三、精读难点内容,思考、标注疑点
  这是数学预习的重要一环。预习不等于自学,对预习中遇到的疑难之处,教师要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分析理解知识,不一定非要在预习时解决,发现问题才是预习的关键所在。发现难点、疑点要作出标注,老师在讲到该问题时要多加注意。领会和理解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将难点内容化解于无形之中。
  四、尝试练习
  通过尝试练习,可以检验学生的预习效果,这是数学预习不可缺少的环节。在学生经过自己的努力初步理解和掌握了新知识后,要让学生通过做练习或解决简单的问题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既能让学生反思预习过程中的漏洞,又能让老师发现学生学习新知识时较集中的问题,以便在课堂教学中抓住重点、难点。
  总之,预习是课堂教学的前奏,只要我们踏实做好学生课前预习的每一个环节,最大限度地发挥预习的作用,就能让课堂灵动起来,高效起来。
其他文献
在課程改革中,课堂教学可以说是最主要的教学活动。无论何种改革,一切理论和都要通过实践来检验和完成。课堂教学则是实现课程改革的重要实践活动,是课改的重心所在。而在课堂教学中,多媒体作为辅助工具,能起到改变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作用。  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调节学生的视觉、听觉,激发学生的多种感官功能,实现了多种感官的有机结合,从而使知识能打破空间时间的限制,多层次、多角度、直观形象地展示于
[摘要]阅读在学生的语文学生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过阅读,学生不仅可以丰富知识,更能够得到能力培养。本文着重介绍了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问题  [关键词]阅读教学 时效性 小学语文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从中不难看出,阅读在学生学习中的重要性。通过阅读,学生不仅可以学到丰富的知识,而且能够得到能力的培养。因为“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
新课标下初中数学新课的引入,应该在以前教材引入新课特点的基础上有新的突破,可以通过一些灵活多样的形式体现。如果教师一上课就设法引起学生的兴趣,唤起学生的注意,抓住学生的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当学生情绪热烈,兴趣深厚时再转人正题这样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意境。下面我结合初中数学新课标的特点和自己的教学实践谈一谈导入新课的方法。  一、由故入新导入新课  “温故而知新”。从复习旧知识的基础上提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如何構建初中信息技术高校课堂重要的几个途径,包括了要注意的个体差异,为了丰富课堂模式,就要开展分类多层的教学模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与应用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关键词]构建高效课堂 丰富课堂模式 激发学习兴趣  很多教师在讲诉信息技术课程的时候,没有考虑这门课程特有的发展性和前沿性,只把这门课看成普通的课程,导致学生听课积极性都不高
新课程的核心是面向全体学生,让学生全面发展,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与学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传统的教学是“授——受”式,即教为传授,学为接受。而现在教学提倡的是“导——学”式,即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启发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培养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数学“自主探究”式的教学法就是要激发唤醒学生的主体意
学生、教师、校长、同心协力向上,人校合一,创新求真,共创各谐攀尚美,这是和谐校园的最佳境界,也是农村每个学校力求达到的目标。  学生和学生的谐,学校里有不同乡镇的学生,友好相处,让每位学生在合作中成长,在生活中体验,在竞争中提高,让每一位学生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都有展示自我的舞台,在活动中发现自我超越自我。  教师与学生和谐,为每一位孩子的幸福人生奠基的教育理念已深入教师心中。培养会学习、会生活
[摘要]民俗是一种拥有共同心理素质的人文共同体,是一个民族的标识,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千年的发展中,我国形成了源远流长的民俗史这些丰富多彩的民俗为华夏儿女增添了无限乐趣,由此而产生的情感是历代文学作品的创作契机,中国文学史上有很多描写民俗的佳作。  [关键词]高中语文 民俗文化 关系分析  民俗是一种拥有共同心理素质的人文共同体,是一个民族的标识,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千年的发展
[摘要]本文从新课程的背景出发,以新课程理念为指导,重点激发学生学习体育课的兴趣,从五个方面阐述了学好体育课的方法,这几种方法具有普遍性、科学性,对学生学好体育课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体育课学习方法 兴趣教学  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体育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有效地增强学生的体质,促进学生身体健康,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变“被动的要我学”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