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堂安全事故的成因与对策

来源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rf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笔者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咨询法、调查法对我区中小学校的体育课堂安全事故进行调查,并对安全事故的成因及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体育教师采用各种消极方法来对待。然而,体育课是一种集对抗与欢娱一身的活动,如果我们把一点风险看成是“洪水猛兽”,势必会造成体育课堂的“大倒退”。故此,针对小学体育课堂的安全问题, 笔者作出了自己的一些分析与建议。
  【关键词】体育课堂;安全事故;调查与分析
  一、引言
  安全事故对体育课堂影响巨大,只要一提安全事故,体育教师便会产生恐惧心理,生怕自己的课堂出问题,因而在体育课堂上不敢大胆地去“干”。昨天,某个学校的学生家长把体育教师告上了法庭;今天,一所学校的体育教师因学生安全问题被下岗了;明天……面对此种情况,各个学校都把学校安全问题当作一个不寻常的任务来抓,那么,体育教师作为第一线的体育教育工作者就必须深刻地认识到:学生活动在操场、游戏在操场、学习技能在操场,操场是学生和体育教师的主阵地。我们所面临的安全问题比室内上课的教师更加严峻。面对这样的形势,我们体育教师不能一直逃避,一定要想方设法勇于面对。
  二、安全事故发生的成因以及分析
  在对江海区中小学校进行各种形式的了解后发现:我们的体育课,每个学期在教学中都会发生安全事故,部分学生经常会受伤,小则擦伤皮肤,大则危及生命。经过观察和分析后,笔者认为,造成以上身体伤害的原因,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学生自身认识不足,缺乏安全意识
  学生在活动中,有时过分地投入到运动里,忘记了自身的安全。比如,在进行篮球赛时,为了赢得比赛,学生之间做出了一些危险的动作,导致了脚踝扭伤、手指划到眼睛、指甲刮伤皮肤等的伤害。
  2.场地器材的不安全因素是教学安全的“大敌”
  在体育活动中,场地与器材的问题尤为关键。这两项必需品的安全性会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教学的效果。在教学实践中也能碰到如跳箱摆不正、单双杠日久失修出现的螺丝松动、器械安装不牢固等情况而造成对学生的伤害。
  3.教师教学方法使用、组织管理设计不当带来的伤害事故
  教学方法的使用直接会影响教学活动中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同时使学生产生消极对待的心理、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就会引起意外事故发生。另外,如果教师的组织管理不好,学生意外事故发生的频率就会变高。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准备运动或者集体练习时,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不够就会加大碰撞的可能;进行互动比赛时路面上存在不易发现的石子、垃圾、枝叶、场地不平整等等都需要教师在上课前进行严格把关。
  4.准备活动不充分带来的损伤
  運动前的准备活动主要包括一般性和专门性两种,但无论一般性还是专门性,缺乏准备活动或者准备活动不正确都会导致运动损伤的发生。科学合理的准备活动会使运动所需的中枢神经系统慢慢兴奋起来。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学生的准备活动意识普遍还不到位,认为这是可有可无的形式,在准备活动的环节不加以重视,就会引起运动时肌肉僵硬等引发的受伤。
  5.不恰当的自我保护方法是教学安全的“杀手”
  在体育课或者体育活动中,学生之间经常会出现碰撞,碰撞后错误的自我保护方法是造成损伤的原因之一。举例说明,在运动者受到冲撞之后,正确的采取方式是团缩在一起,合理利用侧滚翻或滚动的动作规避伤害,而不能用手臂支撑较硬的地面。在笔者的调查中就发现过一个事例:某学校的体育教师进行足球比赛时采取分组的形式,学生之间争抢球时发生碰撞,结果两位学生的手臂都骨折了。
  6.教师选择教学内容,动作技术难易程度不当带来的伤害
  我们知道学习动作时,难度过大或者过小都不利于发展学生学习的兴趣,过大时学生练习会觉得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学生的自信心会受挫,心理负担过重,容易发生事故;难度太小时学生会觉得没有挑战性,一下子就完成了,学生练习的热情不高,对于他们的身体发展、意志品质的培养也是不利的;有时,因为学生的个性问题引发安全事故,比如,依据个人经验进行自己固有思维中的运动,却不听取教师的专业指导。
  7.不合理的着装是教学安全的“麻烦”
  运动服因其可以充分让运动者进行较大幅度的动作,保护身体的柔韧与伸展,在运动中是很有必要的。现在的学生,由于受到社会各种流行服装的感染,穿着千奇百怪,有的过于紧身,有的过于宽大,这样不但严重束缚和影响了身体各关节、韧带的活动程度,同时还会把注意力分散,肌肉的感受性下降,动作体会不深。学生如果只追求服饰的“美”而忽略运动服对于他们的保护意义,既影响到教学效果,而且更容易出现运动损伤。
  三、安全开展体育课堂的建议
  (一)课前充分开展准备工作,把运动损伤的可能扼杀在摇篮中
  1.教学准备时,动作难易程度要得当,内容要合理
  在练习动作时,学生的心理应当仔细把握,如果难度过大,会打击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久而久之学生会“不敢动”;反之,如果难度过小,一些学生抱有轻视态度,不重视学习。这些情况都不利于帮助他们的意志品质的培养和身体发展。所以,在做教学准备时,我们一定要了解学生的实际水平、能力去到哪里,从而引导教育学生,这样可以避免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
  2.对易发生的安全事故要有预见性并加以防范
  不同的运动项目中,容易发生的运动损伤也各不相同。针对准备展开的体育训练,提前做好防范是必要的。比如,一些类似于立定跳远、跳绳的项目练习,就要保护好关节踝、膝等。又如,一些类似于垒球、实心球的投掷练习,就要保护好腰、肩、手指腕等。或是跳绳、掷铅球、篮球足球等练习,就要关注非练习者本人外的其他学生,避免周围人受到击打。在进行体育活动之前,教学者一定要防患于未然,做到未雨绸缪,让安全事故在体育课前就销声匿迹。   3.对学生练习中的错误动作应及时纠正
  如果学生的练习动作不到位,只是按照自己的身体习惯进行运动,往往就会造成身体损伤,所以教师在巡回指导时,一旦发现学生动作不到位或者做错了动作,就必须再三的加以强调和示范、纠正,否则就会变成安全隐患和受伤的导火索。
  4.组织管理设计、教学方法要科学合理
  对于体育教学的提前设计与规划,要根据教学进度、场地与器械的情况等具体因素进行适度合理的安排。有效的组织管理和方式方法会很大程度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做准备运动或者徒手模仿练时学生与学生之间要尽量安排充足的位置,在做器械训练时要注意器械的正确使用方法安全地使用。用好的教学方法,不僅会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也会有效保障学生运动安全。
  5.准备活动做的要充分
  准备活动是每节课的教学常规,但我们除了做一些一般性的准备运动外,每节课都要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一些专项性的准备活动。因此,在做不同的准备活动时,教师在进行练习后应该让学生们思考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些准备活动?”并在下次课堂上进行针对性提问,这样学生就会日积月累地懂得经验,学会在进行不同的项目练习时有针对性地去做相对应的专门性准备运动。引导学生会对自己的身体思考,对于不同的身体部位,让学生主动去参与准备活动的设计安排。高强度运动或陌生运动开展之前,要保证学生身体充分伸展,有力地进行。
  6.要保证好场地器械的安全
  运动没有场地,是无法进行的,最重要的安排就是解决场地问题,把握好这些可防可控的因素可以基础性地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场地器材的安排,是上课前就必须要思考和准备的。课前是否精心思量准备,会直接影响到体育课的安全,上课前要备教材、备学生、器材,对容易发生的安全事故必须要有对应的应急措施。器材的放置以及选取也要再三思量,哪种最合适,哪种存在安全隐患,比如,在跑步往返接力赛时就不应该用球作标志物,因为一旦无意踩到就会摔跤,甚至出现危及生命的事故。在体育课结束后,有些教师为方便下节课上课,就将危险器材如铅球、铁饼、标枪、手榴弹等物品随意摆放在操场,由于学生好奇心,很容易就会拿来玩而致使人身伤害。
  7.根据气候环境的变化来制定教学计划
  运动是需要一定的环境的,所以天气、温度、风力等都要考虑。在夏季温度比较高时,高强度的密集运动可能导致中暑、疲劳;在冬季时温度低,人的肌肉容易僵硬。所以,根据季节变化、温度起伏,教师应安排相适应的练习,比如,在冬季安排耐力性运动,持久性练习;在夏季安排速度性练习。每节课时都要考虑到当天的天气,教学内容的确定要根据当时的季节、气候,如果遇到一些特别的情况,就要相对应地作适当调整。
  8.教师要树立体育安全观,思想上重视安全教育
  教师主导课堂,教师的安全观念直接影响到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氛围下,让学生主动了解体育安全常识,培育安全意识。把实际教学情况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从实际出发,提高针对性,让每一个学生都在安全的环境中学习。体育教学是现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有效手段,要把“安全第一,健康第一”的口号落到实处,安全意识必须贯穿体育课堂。在学校的教研活动中,每个学期都学习体育安全相关的资料,结合教师在自己教学实践中出现的运动损伤等安全事故进行分析讨论,每位教师都对体育安全高度重视。努力达到教学安排有效进行、学生得到锻炼、家长放心的多赢局面。
  9.注意发现并处理好学生体育课中的异常现象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与特点。体育课不是对机器培训,在体育教学中,要把握学生的情感思想,多观察多发现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实际情况。留心课堂中学生的异常状况,比如,引导情绪敏感的学生更加积极自信地参与运动,不要把不良情绪带入体育活动之中;对于一些调皮、思维活跃的学生,既要规范他不能有冒失的举动,又要鼓励他释放天性;多和学生有机互动,了解学生的想法,互相站在对方的角度去思考,在沟通与交流中更贴近学生。如果观察到学生有身体不适等状况,要及时关心,不能为安全事故埋下隐患,尽早处理教学过程中的异常情况。
  10.创设情境,引发情感,培养自觉守纪的良好习惯,杜绝事故的发生
  对于学生的培养,情感共鸣也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依据教育心理学,情境教学可以很好地让学生以更快的速度接收新知识,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让学生群体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一旦纪律性加强,安全事故也会随之降低。
  11.恰当的语言描述与合理的场地布置感染学生
  体育教学也应追随语文教学的步伐,渗入情境教学的成分。教育心理学认为,良好的课堂心理气氛是一种催人奋发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布置一些符合场景的场地,让学生把运动更多的视为放松的活动而不是生硬的学习任务。
  12.运用儿歌渲染气氛
  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还没有对体育形成概念,运用趣味性的活动才能更加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他们熟悉的动画角色或者是卡通人物形象可以让其在一个轻松快乐的氛围里接受体育运动。比如,教师可以设置角色扮演的活动,无论是“猫捉老鼠”“钓鱼游戏”,这些生动的游戏性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快地培养基础运动习惯,还可以让运动知识的摄取更有效。
  13.比喻联想,激发情感
  体育课虽然不像语文课那样注重语言,但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沟通交流所应用的语言不仅要贴切,还要生动形象,让学生更易于接受,联系教学内容,关注学生状态。比如,体操中有团身前滚的内容,可以在教学时,把整体动作比作球的滚动,形象生动,让学生发挥想象力,调动积极性。
  14.体育教师会同医务室对学生开展常规的急救知识宣传,消除学生的恐慌心理
  很多学生平时受到家庭和学校的密切保护,对于一些常见的意外擦伤等情况过于恐慌。学生普遍有缺乏安全知识的缺点,在平时的教学上,要制定一些专门的内容来培养学生的自救意识,通过多种方式宣传,一定让学生了解擦破皮怎么消毒、怎么判断骨折、抽筋了怎么办、什么情况可以自己解决、什么情况必须要求助老师、家长等基本的自我保护知识。
  四、结论
  体育教学是一种艺术,我们在追求艺术的前进道路上总会遇到艰辛和坎坷,但为了学生健康成长,我们不应该埋怨、更不应该退缩。并且要高度重视其中的安全问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推动教育事业进一步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1]黎展.体育课安全事故的成因与对策[J].广西教育:小教版, 2012(8):8.
  [2]段成茂.体育课安全事故的成因与对策[J].当代体育科技, 2013, 3(21):108-110.
  [3]李新.体育课堂安全事故发生的成因与对策[J].考试周刊, 2010(55).
  [4]吴冠帅.学校体育课安全事故的成因与对策[J].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6(33):116.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教育的不断深化与改革,教育意识越来越先进。而教育作为培养学生发展的重要方式越来越受关注。当今教育环境下为初中课外文体活动赋予新的含义与目标。在新时期与新背景下,如何创新初中课外文体活动已成为学校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本文结合文体活动与教育的相关性,对其开展策略做出分析,以便提高初中生课外文体活动质量,更好的实现素质教育目标。  【关键词】教育;初中;文体活动  在科技、经济、文化快速发展
【摘要】新时代小学开展家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是时代的呼唤,也是学校教育的责任。笔者所在学校经过多年的家风建设实践表明,家校合作是家风建设的重要路径;学校社区联动是家风建设的有力保障;大阅读校本活动是传承好家风的有效渠道;校本课程是家风建设的主要载体。  【关键词】小学生;家风建设;家校合作;学校与社区联动  一、小学开展家风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家风建设是时代的呼唤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中医“四诊”——望、闻、问、切是我国中医学宝库中的瑰宝,也是中国古代传统医学的诊断方式。能通过观气色、听声息、询问症状、摸脉象的方式,帮助医生了解病情,让医生更好地了解病人具体情况,对病人的情况制订出专业的治疗方案,并能对症下药,解除疾病。现在笔者将中医瑰宝——望、闻、问、切运用到班主任班级管理中。通过这么多年的试验得出:如果在班级管理上与“四诊”运用得当,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班主任在运用中汲
【摘要】在信息化社会中,以微电影、微博、微信、微视频为标志的微时代已经来临,伴随着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微课热也在興起,好的微课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动机,激发学生情感,给予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本文着重探讨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如何利用微课提高学生学习质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向自主学习的转变。  【关键词】微课;多媒体;自主学习;提升  “微课”(Microlecture)又名“微型课程”,是相对
【摘要】统编版教材着力凸显“读书意识”,一到六年级教材中都加入了“快乐读书吧”栏目,此栏目指定或推荐的阅读书目,是与语文学习密切相关的“整本书”。教师应充分认知“快乐读书吧”的功能定位,在教学中通过单元语文要素整合“课本”与“读本”。并通过理顺“读本”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导读策略。更要关注读前引导、读中推进和读后分享,整体落实“整本书阅读”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整本书阅读;快乐读书吧 ;统编教材
【摘要】对小学生进行诚信教育,策略如下:1.家校合力,家长树立榜样,教师以身示范,共造诚信环境;2.立足课堂,挖掘诚信教育素材,利用教育活动,渗透诚信教育;3.强化措施,加强预防,坚持“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规范诚信行为。  【关键词】诚信;策略;合力;课堂教育;措施  一、家校合力,共造诚信环境  1.家长树立榜样  孩子诚信品质的养成,离不开良好家风的熏陶。家是孩子的栖身之地,良好的家风则是培
学生是否具备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他所接受的养成教育有直接的关系.那么小学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展开养成教育呢了?首先是要提高认识.确定高目标去狠抓落实;其次是着力常规教育.多方面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然后是依托家校联动.发挥共育的合力。下面谈谈三点自己的工作实践和体会。  一、提高认识,狠抓高目标落实  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养成一种习惯,收获一种人生。我们教师今天用自己的心血和汗水培养教育学
【摘要】2018年,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指明了教育工作的根本任务、提出“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2014年教育部研制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教育部将组织研究提出各学段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明确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一直以来,学校被认为肩负着教育重任,但现代教育是家庭、
【摘要】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小学阶段通过教养培育为主要内容和主要目标的教育对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有着积极作用。小学阶段的教养培育需要以课程化的思维与行动进行组织和发展,在目标、内容、实施、评价等课程要素上有所深化,才能实现教养培育的优质化,更好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追求。  【关键词】立德树人;小学教养;课程建构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这要求学校需要积极研究落实“立
【摘要】良好的教学情境基于丰富多彩的生活世界,它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构建接地气的课堂,有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创设生活情境,这是新课程改革中,让课本知识结合生活世界,让生活走向课堂的重要手段。创设良好的生活情境能使微妙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精彩,必将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产生深远影响。  【关键词】小学语文;生活情境;课堂教学  中国教育历史上出现过许多教育家和思想家,他们伟大的教育思想流传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