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声乐评价体系的构建

来源 :中国文艺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m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职院校以重点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在新形势下,高职声乐教育不仅要注重发声技巧的训练,更应针对目前高职学生的特点,注重培养其综合素质,以就业为导向在实训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灵活性、独创性,满足社会市场高质量人才的培养目标。
  【关键词】高职院校;声乐;评价体系;构建
  高职院校以重点培养“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当前,在高职声乐课程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美声、民族”等技术技巧环节,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如何正确的摆正高职声乐教学过程的技术技巧关口,关系到培养出来人才是否适合基础音乐教育的要求,因为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是决定的主要因素。在教学实践中表明,过于强求声乐技术体系会导致学生盲目陷入纯“技术”性,放弃艺术情感的错误思想。高职院校中的声乐教学如何进行;怎样去归纳和评价高职院校中的声乐教学体系;是否依然像专业音乐院校培养高技能的音乐人才那样来培养高职院校的音乐学生等等,成为一个个新的课题摆在了我们面前。在新形势下,高职声乐教育不仅要注重发声技巧的训练,更应针对目前高职学生的特点,注重培养其综合素质。高职教育中的声乐教学应以就业为导向在实训中充分发挥学生的独立性、独创性,满足社会市场高质量人才的培养目标。声乐课程为实训课,考试主要以技能技巧的考试为主,在沿袭传统考核方法的基础上,构建新的课程评价体系:
  一、课程评价与学生观摩学习的构建
  课程评价改变以往学生单独封闭考试的形式,为了锻炼学生,让学生在舞台上考试可找到音乐会的感觉,也让其他学生有一个学习的机会,允许学生在考场内就座,观看考试学生的演出,此举可收到较好的效果,在舞台上考试的学生将声乐考试当成了一次难得的舞台实践,台下观看的学生从台上考试的学生身上学到更多的经验,找出自己的不足。如有的学生第一次上台由于紧张而不能张嘴,在舞台上呆呆站立几分钟后只能红着脸下来,但经过多次的舞台考试后来就不紧张了,还能在演唱时有表演动作。有的学生看别人演唱时品论的头头是道,但听了自己的演唱录音时才知道问题很多,别人的毛病自己也有,只是在舞台上自己感觉不到而已,经过多次的舞台实践,慢慢改掉了许多自己不易发现的问题。还可邀请演唱或学术水平较高的学生做考官,与多位教师一同评分。每学期的期末考试我都邀请学生做评委,效果很好。考试结束后举行座谈会的形式讨论学生的演唱优劣。这样可使全体学生积极参与考试,提高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课程评价与学生伴奏能力的构建
  鼓励学生之间互相在声乐考试中运用钢琴原谱伴奏或即兴伴奏形式,以提高演唱的专业水准,为有一定演唱能力的学生提高难度系数,同时通过不断的伴奏练习,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了极大的锻炼和提高。如有个叫张建东的学生钢琴即兴伴奏非常好,但在伴奏时不注意和演唱者配合,只顾自己弹奏,陶醉在自我的音乐感觉中,经常是演唱与伴奏相互脱节。后来通过角色互换,由他演唱我伴奏,分别用不同的伴奏风格及方式,让他切身感受到即兴伴奏与演唱者配合的重要性,在实践中慢慢提高自己的伴奏水平,学会与演唱者的巧妙配合,为演唱者创设完美的作品气氛。还可鼓励学生用自弹自唱的形式考试,或通俗唱法的学生用吉他弹唱的形式等。如11级学前教育学生徐波演唱通俗歌曲时非常投入,唱的很好,钢琴伴奏时觉得怎么也达不到理想的演唱效果,由于他会弹吉它,于是我鼓励他用吉它自弹自唱,经过多次实践,效果非常好,还激发了许多学生学习吉它的热情。
  三、课程评价与学生舞台表演的构建
  课程评价从单纯的舞台考试转变为与舞台表演及肢体语言相结合。强调音乐艺术的感染力,使声乐作品表达得更加准确、完美。通过这样的转变,使得学生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有意识地注意了表演能力方面的锻炼,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如在考试时用伴奏带的形式,不用钢琴伴奏,这样可使学生有演出时的状态,积累了丰富的舞台演唱经验。允许学生演唱通俗及原生态的作品,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为适应社会各层次的欣赏能力打好坚实的基础。也为能更好的就业做好充分的准备。如有个叫卓玛的藏族学生,能歌善舞,嗓音高亢明亮,但缺乏专业的发声训练,在平时的教学中我有意保留她原有的音色,在咬字吐字上多下功夫,高音时多运用咽腔共鸣使声音不再变得刺耳。演唱如《天路》《一个妈妈的女儿》等歌曲时在舞台上边歌边舞,无论在听觉还是视觉上都能产生极大的美感。这样的考试学生十分欢迎,极大的提高了学习积极性。这就要求在教学中除小组课、一对一等声乐教学课的形式外,还可带领学生到基层学校等了解和探讨声乐演唱如何大众化、群众化的方向和途径。通俗唱法、原生态演唱也可作为声乐教学的一部分来进行试验,使具有不同嗓音条件的学生有适合自己发展的声音思路及演唱方法,进一步拓宽学生的演唱思路及艺术视野。因高职教育的学制只有三年,声乐教学更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理论教学,应根据其专业的特殊性尽可能的增加艺术实践活动比例,给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己机会的平台,让他们从实践中找缺点,找自信,以达到熟能生巧,将来真正进入岗位后不怯场。
  四、课程评价与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构建
  在课程内容中增加了艺术实践内容,立足校园,开展艺术实践活动积极展示教学成果和师生风貌。如新年音乐会、师生独唱音乐会、舞蹈比赛等活动。通过参加省、市不同层面的比赛及文艺晚会等活动,加强了与外界的交流与合作,展示师生的艺术成就,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增强自信心,同时也为丰富社会文化生活做出应有的贡献。如10级学前教育学生吉尔娜参加在北京举办的“青春中国”艺术大赛获得大学生组通俗唱法一等奖,赵哲宇、尤明东等几名学生联合举办毕业演唱音乐会等。都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过程。
  这就要求在传统声乐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引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大膽创新,进行声乐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的改革:(1)将声乐课教学从传统的琴房教学走出来。如带学生到舞台授课,学生在上课时有演出时的感觉,演唱积极性很高。还可带学生到野外去教学。如为了唱好像《大森林的早晨》《我爱你,中国》等系列的歌曲,我带领12级学前教育学生到兴隆山参观并进行现场指导,在身临其境的气氛中学生切身感受了大自然带给我们的美,突然间领悟了歌曲所表达的意境,再演唱时情绪尤为激动。(2)任课教师之间相互交换学生。做到取众家之长补一人之短,使学生在演唱技巧等方面获得较全面的提高,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指导作用。如有个叫王宁的学生,我带了一学期后总感觉进步较慢,她好像不太适应我的教学方法,后来给同教研室的薛老师带,她的演唱水平提高的很快。
  经过高职三年科学的声乐教学,使学生掌握较扎实的声乐基础理论、基本技能等方面的知识,掌握正确的发声方法,解决演唱中的咬字吐字、音准、节奏、歌曲处理等问题,能演唱不同风格的作品。通过各种表演形式(合唱、重唱、独唱)的排练、演出、指导等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音乐理解能力和审美能力等音乐专业素质,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创造意识、表现意识和合作意识等文化艺术素养。为幼儿园、企业和社区音乐艺术指导输送人才,为本科院校输送苗子,适应社会多个群体的需求。
  通过以上声乐课程评价体系的改革,让学生得到很好的锻炼,综合素质得到明显的提高,也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自信心,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①赵震民.声乐理论与教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②徐小懿.声乐演唱与教学[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③沈湘.沈湘声乐教学艺术[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
其他文献
相声演员苗阜在自己“满腹经纶秀京城——苗阜、王声国庆相声专场”的新闻发布会上说,相声本来是民俗文化,允许“三俗”,但千万不敢低俗、媚俗、庸俗,而是要民俗、风俗、通俗。  听者深以为然。犹记1987年冬,姜昆、唐杰忠的春晚相声《虎口遐想》播出火爆,如今还在集锦里反复重放,看一次笑一次。此相声故事简单之极,语言直白之极,研究一下台词,发现十分符合相声的“三俗”标准。首先题材接地气,星期天一小青年去动物
期刊
【摘 要】幼儿绘本课程现在正在各个城市的幼儿教育中相继开展而来,绘本为何会逐渐得到认可与广泛使用,它有什么适合于幼儿的特性与独特作用,它该怎样根据幼儿的发展而发展,这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关键词】绘本;幼儿发展  一、名词解释:“绘本”  绘本一词最早来源于日本,在中国又被称为图画书,在英语国家被叫做“picture Book”。在彭爵的《图画书阅读与经典》中是这样定义的:“图画书是用图画与文字
期刊
编剧:  主要人物关系表:  陈 东——53岁,公积金管理中心归集科长  陈 妻——某机关干部,已退休  陈 母——陈东的母亲  徐浩达——陈东同学  崔 刚——陈东同学  张主任——公积金管理中心主任  男女同学若干  [茶吧 夜晚。  陈东、徐浩达和崔刚围坐桌前。  徐浩达:咱哥儿几个好长时间没见面了吧?  陈东:我记得上次还是同学会四十年见的嘛!  徐浩达端起茶杯:对对对!哎呀,这一转眼儿,
期刊
【摘 要】楚国人生活在充满神话和巫术的国度,拥有丰富的想象力,自然界并没有凤这种飞禽,据专家考证,凤是原始先民对自然神力——风进行想象的产物。凤鸟的形象就是在这浓郁的浪漫主义氛围中产生,并最终独具风采。楚人对凤的景仰,不仅表现在文才风流的楚国文学作品中,还体现在数不胜数的凤的雕像和图像上。  【关键词】楚文化;凤鸟形象;艺术特色  楚文化是源于长江流域的古老文化。位于长江之畔,洞庭湖之滨的楚国在地
期刊
【摘 要】近几年,音乐美学课程受到了各大高校的普遍重视。音乐美学课程主要采用通过对音乐感受和积累,对音乐进行分析和鉴别的教学模式。本文对音乐美学课程的特点、优化音乐美学教学模式的途径和高师音乐美学课程的价值和意义进行分析。  【关键词】音乐美学;特点;教学模式;途径;价值和意义  音乐美学是各大高校的必修课程,也是一个理论性基础非常强的课程。科学合理的美学教育模式有助于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充分发挥
期刊
【摘 要】随着时代发展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节奏的提高,大学生在紧张的学习活动之中和高强度的学习之下,有时会出现孤僻、焦虑等心理疾病。在这种情况之下,舞蹈艺术活动给他们带来的帮助是巨大的。本篇文章通过对舞蹈舞蹈艺术活动进行分析,进而帮助大学生通过舞蹈活动的方式对心理进行调节,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舞蹈艺术活动;调节  在大学生对舞蹈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肌体对舞蹈的
期刊
【摘 要】本文探讨了移动互联网应用模式下文化馆发展。文化馆必须有开放与协作的理念,积极采取适当的移动互联网应用的文化馆服务模式,才能不断改进服务。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应用模式;移动文化馆;服务创新  移动互联网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了巨大影响,移动互联网超越PC互联网,引领发展新潮流,PC机只是互联网的终端之一,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DA)、电子阅读器(电纸书)已
期刊
【摘 要】现阶段的大中专院校音乐专业学生普遍存在不会深入了解作品的缺陷,针对这一现象本文做了认真的分析,并从教师的角度,阐述了音乐史教育在音乐教育中对于教会学生理解作品的重要作用,以及音乐历史在音乐作品分析中的重要运用,从而从学生的灵魂深处提高音乐素养。  【关键词】音乐史;提高;作品理解;音乐素养  自2011年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发表《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
期刊
古希腊神话是古欧洲文明的一个重要体现,来源于古老的爱琴文明,是西方文明的鼻祖,涵盖着卓越不凡的天性和超常的想象力。马克思曾经说过:“希腊神话不仅是希腊艺术的宝库,而且是它的土壤”。本文试从以下几方面阐述东西方女性意识与神话的关系。  一、古希腊神话和神话中的女神  各地区和各民族都流传着很多脍炙人口的神话故事,这些不同的神话反映了各个地区不同的民族心理结构与生活状况。神话的产生大多基于现实生活,反
期刊
【摘 要】本文从适应幼师生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以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需要为前提,结合现代教育理论和作者自身的舞蹈教学实践,针对幼师舞蹈教学中的典型问题进行反思研究,提出了对舞蹈课程教学改革的设想,希望本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探索幼师舞蹈教学的新思路、新方法,对培养幼师生的职业舞蹈能力有所帮助。  【关键词】幼师生;舞蹈教学;策略  舞蹈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幼师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重要职业技能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