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宋代“小报”的生命力

来源 :人民中国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2736830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新闻传播的舞台上于宋代第一次出现了“小报”,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出现的非官方报纸。本文基于对宋代社会背景下新闻传播活动的研究,分析了宋代经济、科技、政治等因素对宋代“小报”所产生的影响,探讨了宋代“小报”为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浅析了宋代“小报”的产生及屡禁不止的原因。
  【关键词】宋代“小报”;中国古代新闻传播活动;非官方报纸
  中国古代报纸的发展经历了一千多年的时间。唐人孙樵在《经纬集·读开元杂报》中记载的“开元杂报”是世界上公认的第一份报纸,而唐代的《敦煌进奏院状》则是具有实物可考的最早的报纸。
  到了宋代,出现了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非官方报纸“小报”。关于“小报”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宋会要辑稿》一书中。书中所说的“非时供报朝廷事宜”和进奏官们在官方的报状之外,“别录”成“单状”传发于外的事物,指的很可能就是后来的“小报”。另有记载说明,早在北宋真宗、仁宗时期,首都开封就已经出现了类似“小报”的事物,到了北宋末年发展成为一种专业,在南宋进一步有了较大的发展。“小报”并没有固定的报头和名称,“小报”只是时人对此类型非官方报纸的习惯性称呼,在南宋开始正式流行这种称呼。
  “小报”突破了官方对新闻传播的垄断和封锁,打破了官方“邸报”一统天下的局面。但是,与此同时,“小报”也触犯了封建统治者的议论朝政之禁和新闻泄露之禁。“小报”对封建统治集团内外政策和当权人物进行的指责和诘难更是他们难以容忍的。基于这些原因,“小报”在宋代一直处在“非法出版物”的地位,是封建政府和当权派查禁的重点,政府出台了许多限制“小报”出版和查缉惩治“小报”发行人的规定。据《宋会要辑稿》记载,仁宗时规定“听人告捉,勘罪决停”,徽宗时规定“令开封府立赏一百贯,许人告捕”。南宋时期,当局进一步加大了对“小报”的惩处,不仅提出了“当重决配”、“重作施行”、“编管五百里”、“流放二千五百里”等严厉的惩罚措施,还增加了肉刑,提高了赏金,并对进奏官实行五人联保互相监督的制度。
  而然,各种禁令并没有阻止“小报”的迅猛发展。在禁令最严苛的南宋,“小报”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时人甚至以“小报”为先,以朝报为常,整个宋代,“小报”都保持着“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蓬勃生命力,始终没有被完全禁绝。
  “小报”诞生于宋代,在整个宋代都屡禁不绝,这并非偶然,这于宋代的社会背景有着莫大的联系。
  一、宋代发达的商品经济为宋代“小报”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
  中外史学家都认为,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空前发展的一个时期:商品交易中“访市”制度的打破,城市经济职能的增强,小镇市的兴旺,大城市的繁荣,区域市场的形成,沿边贸易和海外贸易的发达,货币关系的空前发展,都令世人震惊。①宋代商品经济的大潮冲击了中国古代正统的“重农抑商”思想,官员和士大夫文人不再羞于言利,经商蔚然成风。在这种风潮下,不少文人就加入到了“小报”的发行中,通过为“小报”提供信息或是发行“小报”获利。
  宋代文献中有不少关于“小报”“印卖都市”、“镂板鬻卖,流布于外”、“京城印行,绕街叫卖”的记载。不同于官方发行的“邸报”,“小报”的发行是一种商业行为。
  “书肆之家”是“小报”的发行主体之一,“书肆”是古代刻印书籍、出售书籍,以盈利为目的的商业机构,“书肆之家”发行“小报”也是为了获得经济利益。应“小报”发行者的请托,在各处访录朝廷信息的,有所谓的“内探”、“省探”和“衙探”。“内”指的是大内,即皇帝居住和处理政事的地方。“省”指的是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等中央一级的政府机关。“衙”指的是寺监司等省以下的一般政府机关。“内探”、“省探”、“衙探”就是那些在上诉政府部门为“小报”搜集新闻的人。
  然而,面临着流放、肉刑、联保等严惩和监管,“小报”的发行人和新闻的提供者依然前仆后继,使得宋代政府始终难以把“小报”禁绝。这之中,自然有致力于向大众揭露政局真相的忠肝义胆之士,但是也不乏以利益为动力参与到“小报”发行中的商人。正是在商品经济发达的宋代,才能出现“小报”这样贩售发行的非官方报纸,催生出一大批以获得经济利益为目的的“小报”发行商和新闻搜集人。
  二、宋代发达的印刷技术为“小报”的发行提供了物质基础
  诞生于唐代的雕版印刷术在宋代更加发达,技术臻于完善。宋代印刷术的发达还孕育出了“宋体字”这一适宜于印刷的字体。毕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更是进一步推动了宋代印刷术的发展。北宋中期神宗熙宁元年(公元1068 年) , 撤消了以前“犹禁擅刻, 必须申请国子监”的出版法令, 禁令一弛, 民间刻书风起云涌。北宋都城汴京的书籍铺很多, 其中最著名的是原住相国寺东、后来迁至杭州的荣六郎书籍铺。在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中,“书坊”的招牌占有十分醒目的位置。②
  而“书坊”和“书肆之家”正是“小报”重要的发行者。北宋以来,社会上对“小报”的需求越来越大,“小报”的发行量不断增加,“小报”的专业化和商品化的程度不断提高,在此情况下,部分“小报”采取印刷手段进行复制,是其发展的必然趋势。传统的手抄速度慢、易出错、难辨认,已经不能满足“小报”的发行。只有采用印刷技术,才能保证“小报”大批量的复制与传播,才能扩大“小报”的发行范围和影响力。
  三、宋代政局的动荡客观上推动了“小报”的发展
  宋代一直处在严重的内忧外患中。一方面,宋政权长期和辽、金、蒙古、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交战,另一方面,宋政权内部,农民起义不断。此外,因循守旧导致了宋代政治体制矛盾重重,当权者多次寻求变法图强。然而,每一次变法都涉及到了不同利益集团的争斗,都会导致政局的变换。
  内忧外患的局势,北方的边患,境内的起义,瞬息万变的政局,面对动荡的社会局面,各地政府官员、士大夫知识分子、皇室成员和社会上关心朝廷政事的人都需要了解局势的发展变化,以便及时采取措施保护自身利益。
  然而,为了巩固皇权和维护封建统治秩序,宋代各时期都很注意对“邸报”的管理。对涉及灾异、军情及朝廷机密等方面的信息和未经批准公布的臣僚奏章都限制发布。小报的发行者们充分利用了官方“邸报”的不足,填补了“邸报”信息的空白,受到了读者的欢迎。
  总之,“小报”诞生于宋代并且屡禁不止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宋代发达的商品经济为宋代“小报”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宋代发达的印刷技术为“小报”的发行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宋代政局动荡,多个社会阶层急需要掌握时局信息,“小报”应时而上,为读者提供“邸报”中禁止刊登的信息。宋代“小报”是中国古代新闻传播活动中一朵靓丽的奇葩,是之后的元、明、清时期民间非官方报纸的滥觞。宋代“小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生命力,值得当今报人思考。
  注释:
  ①郭学信.试论商品经济对宋代社会风气的影响[J].历史教学,2003(8).
  ②王立军.雕版印刷对宋代汉字的影响[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
  【参考文献】
  [1]方汉奇.中国新闻传播史(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白润生,韩爱平,王晓英.中国新闻传播史新编[M].郑州大学出版社,2008.
其他文献
【摘 要】高职院校人事管理工作既复杂又繁琐,在信息化高速发展的今天,高职院校人事管理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加强高职院校人事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本文阐述了高职人事管理的特点和人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日常工作中的效率化办公的对策和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事管理;效率化;有效途径  高职人事管理是高校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如何提高人事管理日常办公效率化,提升人事管理水平、保障各方面平
期刊
【摘 要】孙思邈是唐代著名高道兼医药养生家。他主张饮食养生应当有节即:食时当使心气平和,不生烦恼;食不过饱,禁夜食,食后摩腹百步走,禁醉饱。饮食因时而宜顺天而养,提倡素食以清心,饮食当均衡五味。  【关键词】孙思邈;饮食;养生  孙思邈(581年~682),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唐著名道士,医药家及养生家。在道教医药学、养生学等方面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其一生精研道教医药养生学,以享寿102岁的高
期刊
【摘 要】诚信观念源远流长,我国古代先哲们一直把诚信视为立身之本,执政之本,商道之本。随着时代的发展对诚信问题的研究己不仅仅局限于道德领域,而是向多角度、多领域、多学科发展。人类社会自进入市场经济阶段后,对诚信也随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近些年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猛发展,思想道德教育和理想信仰却跟不上经济发展的脚步。由于思想道德教育和理想信仰的缺失,整个社会面临一场价值观的挑战。诚信观面临前所未
期刊
【摘 要】计算机革命开拓虚拟网络世界,改变了传统的购物消费方式,新的商机出现,人们开始进入由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济、高科技技术推动的大数据经济全球化进程,迎来由云计算主导的新经济时代——电子商务时代。物流在电子商务中的“四流”关系处于核心地位,是电子商务的载体,对整个电子商务的成功交易起支柱作用,本文主要探究电子商务物流产生的原因和发展,对电商时代现代供应链物流管理进行研究。  【关键词】电
期刊
【摘 要】廉政文化是人们关于廉政知识、信仰、规范和与之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社会评价的总和。一个社会、一个民族的廉政文化状况,决定着这个社会和民族的廉政状况和水准。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在要求,是我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必要举措。加强廉政文化建设有助于塑造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社会意识;有助于落实廉政制度,预防腐败工作,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廉政文化建设,要在健全制度、
期刊
【摘 要】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的创始人和奠基人,在其庞大的思想体系中,包含了丰富的生态文明理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即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自然观为基础,剖析和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文明思想,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意义和思想渊源。本文将从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的角度,简要论述马克思主义中的生态文明思想。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人与自然 
期刊
【摘 要】比较法学科使用的比较方法大致有规范比较、功能比较和文化比较三种。这三种方法为不同时期不同情境下的比较法研究所使用。当下这三种研究范式被广泛的运用运用于中西方的比较法学研究中,它们在实现其方法之功用性价值的同时,却也遭遇不同程度的指责与批判。在比较法的研究中,这几种方法面临着相同的逻辑悖论。它们一方面无法在混乱庞杂的研究对象中提取到研究的“理想样本”,另一方面在运用比较方法的过程中,它们又
期刊
【摘 要】随着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军事财务电算化管理的实施已经成为一种必然的选择。为了提高军事财务管理的有效性,提高军队的整体强度,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策略,是军事财务电算化现实的实现需要,从而在促进财务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实现我国军队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军事;财务电算化;思考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对财务会计数据的处理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电子计算机财务会计核
期刊
【摘 要】文章分析了国内城市出租车监管的现状,并以贵阳市为例对出租车监管的成本效益进行分析,最后给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出租车;监管;成本;效益  一、引言  出租车属于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对出租车的监管活动应建立在监管效益大于监管成本的基础之上。作为一项公用事业,城市出租车在城市公共交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影响着千家万户的出行。出租汽车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的一个新兴行业,
期刊
【摘 要】电视主持人形象设计关系到电视节目的收视率,关系到一个电视节目是否能够长久,关系到老百姓对电视节目的认识和是否喜欢此节目,电视主持人形象设计在电视节目中占据着非常特殊和重要的位置。电视主持人形象设计主要包括主持人发型设计、化妆造型、以及服装的搭配三大方面,要做好主持人形象设计,不仅要求三者统一,还要考虑灯光、背景等因素。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观众们的审美要求越来越高了,为了迎合观众们不断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