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越计划”背景下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来源 :高教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ng198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针对我国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当前工程实践方面的困难和缺陷,结合西华大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建设与改革,探索基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基本思路,为相关专业卓越工程师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关键词:卓越工程师培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7)01-0113-02
  Abstract: Aiming at difficulties and deficiency in current engineering practice of material forming and controlling engineering specialty, combined with construction of and reform on the excellent engineer cultivation system in Xihua University, this paper explores basic ideas to construct a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based on excellent engineer cultivation, providing reference for talent cultivation in relevant specialty.
  Keywords: excellent engineer cultivation; material forming and controlling engineering; practice teaching system
  为了促进我国从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的转变,教育部在2010年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卓越计划”以强化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为核心,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1]。实践教学是“卓越计划”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已不能适应“卓越计划”对工程人才培养的要求,因此,需要重构满足卓越工程师培养要求的实践教学体系。重新设置实践教学内容,和搭建实践教学框架,将实践教学要贯穿于学校、企业学习的整个过程,加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基本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开发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工程综合能力。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是一个具有典型材料学科特征的机械类学科,其基础知识必需由机械学科和材料学科共同构架。近年来,国内相关人员围绕“卓越工程师培养时代要求”“卓越工程师培养内涵”、“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等基本命题开展了大量研究,其成果主要体现在卓越工程师培养模式探究、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的制定、卓越工程师课程体系的构建等[2-7]。这些研究成果对指导当下我们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践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这些研究成果欠缺对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尤其是基于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研究成果较少,且欠缺系统性。
  针对目前研究现状,结合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工程师人才培养现状与时代要求,急需探究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素质和能力时代品质特征,明确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科学定位,构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实践教学体系。
  一、实践教学环节现状分析
  (一)专业课实践教学课时较少
  根据教育部1999年专业调整的要求,大部分高校将原来的铸造专业、模具专业、焊接专业合并为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因此,“宽口径、厚基础”也就成为大多数高校的指导思想。该指导思想下的培养方案增加了公共课,减少了专业课及专业实践课的学时,从而导致学生实践能力减弱。
  (二)企业实习困难
  目前各高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和材料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中的认识实习和生产实习都是到企业进行。目前高校普遍感到企业对学生在工厂实践不感兴趣,没有积极性。其主要原因是工厂接收学生各种实习,只有责任,没有利益。即使进入企业实习,也会受诸多限制,如:管理方面的限制、实习的内容不全面、学生实践体验程度和时间有限,即便是有良好的实习大纲内容和目标要求,也很难获得较好的效果。
  (三)理论脱离实际、实践环节薄弱、产学脱节
  课程体系中,培养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实际综合能力与现场工艺的变换能力的课程较少,训练实践经验的教学内容欠缺,学生接受企业项目团队锻炼的机会几乎没有。教学计划中虽包含相关工程实践和工程能力培养的教学环节,但很薄弱,并且大多脱离于企业生产环境,学生难以将学校获得的工程实践知识与企业生产中的工程问题相结合,最终导致培养的学生无法满足企业的要求。
  二、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一)校内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围绕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要求,重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工程实践与科研训练为主线,将课内实验、金工实习、认识实习、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统筹考虑与安排,贯穿于大学四年学习的全过程。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校内与校外相结合,探索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校内实践课程体系。
  (二)工程实践教学中心构建
  构建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实践教学的新模式。建立了以企业为依托,学院和实验中心共同组成的工程实践教学中心。建立相应的组织管理机制、“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机制、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方案、校企合作平台保障机制,充分调动企业参与学生工程实践培養的积极性和参与度。这样可以使学生的实践活动得到保障,并持续发展。该中心负责学生在企业的教学计划制定,并承担学生到企业学习阶段的培养任务,同时也可以起到提高师资队伍工程实践能力的作用。   (三)工程实训平台构建
  该平台包括工程技能培养平台、创新实验室、3D虚拟互动工程实践教学平台、工厂现场实际训练。该平台用于实施创新计划、开放实验室项目、工厂产品生产、开发实践、毕业设计(论文)等。该平台具有科学地统筹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切实推进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工程实践教学改革,该平台所具有的主要功能包括:课堂教学、课程实验体验、企业生产现场虚拟与实践、创新思维及能力等。
  (四)学科科技竞赛实践体系构建
  学科竞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的热情,同时也可锻炼了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由高校与企业共同成立专门的科技竞赛平台,以企业的项目或产品构建学科竞赛、创新训练项目、创新设计竞赛等,通过让学生参赛起到以赛代练的目的,也可以为企业培养工程人才,同时将学生创新竞赛成绩纳入卓越工程师人才考评体系。对于指导教师也给予相应的补助。
  (五)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建设
  构建职业资格认证与卓越人才培养相结合的新体系,初步建立开展相关资格认证的工作模式、运行机制及人才培养教育的有效评价制度,加强了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开展职业资格培训,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与安全、提升学生职业适应能力,将职业资格认证考试纳入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考核评价体系。
  (六)工程实践能力评价体系构建
  构建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有效正确的评估机制。综合考虑实践课程成绩、学科竞赛成绩、科技创新实践成绩、职业资格证书等,并结合导师评价、学生互评、小组团队评价、企业评价等共同构成工程实践能力评价系统。
  三、结束语
  本文针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目前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从校内实践教学体系、工程实践教学中心、工程实训平台、学科科技竞赛实践体系、职业技能培训平台建设、工程实践能力评价体系等方面对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培养中的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重构,培养学生具有较好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与工程创新能力,实现材料成型及控制专业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Z].2011.
  [2]朱永江.应用型本科院校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的构建[J].教育评论,2011(6):27-29.
  [3]张智钧.试析高等学校卓越工程师的培养模式[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12):139-141.
  [4]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32(2):47-55.
  [5]林健.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5):1-9.
  [6]朱泓,李志义,刘志军.高等工程教育改革与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6):68-71.
  [7]林健.“卓越工程師教育培养计划”学校工作方案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5):30-43.
其他文献
散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朱自清的《背影》是教师必须要引导学生学习的一篇经典课文,同时也是散文教学中的一篇优秀范文,下面就以《背影》教学为例,详细地阐
行为科学中有一个著名的故事,这就是聪明汉斯的故事,它是一匹会算数的马。当汉斯的训练师向它呈现加、减或乘法运算的题目时,它会用蹄子敲出令人惊奇的准确答案。一组“专家”对
河南省沈丘县慈善会四项措施推进全县慈善事业健康发展。一是强化队伍建设,建立健全慈善组织网络。在县政府主导下,聘请德高望重的老领导作为慈善事业的骨干力量,动员有志于慈菩
众所周知兴趣最能激发和引导学生思想意识上去急切探索某种事物的底蕴,直接促进其智力的发挥和学习效率的提高。那么,我们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学习的主体,有效地诱发良好的学习动机,使他们的感官处于最活跃状态,最佳地接收数学教学的资源信息,只有这样我们的“教”和“学”可全面促进师生和谐发展,教学效率大大提升,学习效率明显提高。  一、以学生为主体,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数学课程标准
当前.做好新时期的拥军优属工作.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四个关系”。(一)要正确处理好发展经济与巩固国防的关系。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整体中的两个方面,经
“万卉千葩春事足,一岩桂子壮秋光。清泠风露月侵午,天上人间相对香。”2009年 10月的杭州桂香满城,中报联“全国报纸经营性专刊版面设计创新与策划研修班”集中了全国数十个媒体的90多名新闻从业人员,为期8天的培训,10位老师从专刊版面策划、版面语言运用、组稿、制题、视觉传播理念等各个方面跟大家一起分享了自己实战工作中的经验。对于作为被培训者的我们来说,写学习心得是一项困难的工作,因为很多触动无法一
贾英华(1952年— ),著名晚清研究学者。  北京市人。历任北京热电厂工人、班长、厂团委书记,北京热电总厂团委书记,华北电管局记者站副站长,国务院秘书局副处长、处长、副局长,国家经贸委电力司副司长、国家电监会供电监管部主任。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协第六、七届全委会委员。现系中国传记学会副会长、中国电力作家协会主席。  贾英华早在上世纪70年代初即与爱新觉罗家族
2006年3月1日,对于我国农村五保工作来说,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日子。从这一天起,几千年来最困难的农村“三无人员”开始了吃“皇粮”的历史。
收藏杂志社在出版刊物时与作者签订了专有出版合同,该合同约定“作者将除与作者人身不可分的权利保留外,其余著作权均委托收藏杂志社行使”。四川文艺出版社和作者吴某在出版《
语文课程具有开放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广大教师越来越意识到丰富语文阅读的重要性,而我们的语文教材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阅读需求。因此,紧紧抓住阅读活动中的特点,以课外链接的形式展开拓展阅读,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必要补充。针对教材文本的拓展链接应该结合学生学情和兴趣,在教师的精心指导下展开,这样才能保证学生课外链接阅读的有效性,巩固学生的阅读兴趣和习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