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数学阅读 提升数学素养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767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作为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而数学阅读是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活动,使学生主动获取信息、吸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能否根据阅读材料提供的信息进行语义转换和语句分析,是阅读理解的关键,也是阅读能力水平的标志。为了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能力培养,每一位小学数学教师必须重视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阅读能力。
  一、关注数学阅读,创设阅读机会,激发阅读兴趣
  数学阅读有助于增强记忆,提高听讲效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而自学能力好差将直接决定学生终生学习的能力,小学生进行数学阅读带点被动性,这就需要我们老师给学生创设阅读机会。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应该想方设法使学生有兴趣进行数学阅读。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表述单调、抽象,不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征创设一些情景,以教材为载体,以语言训练为主要内容,激发阅读兴趣。比如在创设问题情景时,问题要精炼,要有针对性,新颖而有趣,难度适宜,有启发性。通过向学生提出生动、真实、有趣和具有探索思想价值的数学问题,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学生不自觉的走进数学阅读的天地。
  我们在数学教学中要多提供一些有思考性的数学阅读机会,让学生在阅读中感受数学的魅力,在阅读中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在阅读中提高数学能力。
  二、关注数学阅读,加强阅读指导,掌握阅读能力
  由于数学语言的抽象性、严谨性和精确性,数学阅读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要充分调动记忆、理解、抽象、综合、分析、归纳、类比、联想等思维活动,常常需要手脑并用,读写结合。在数学阅读过程中,有些简单的内容学生可以自己解决,我们可以大胆的放手;有些内容由于小学生所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有限,无法解决,这就需要教师给予科学的、清晰的指导。进行指导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应灵活运用。
  (一)三步阅读法
  对拗口的词、句、段,老师要给学生起示范作用,做到正确、流利,在阅读中加以扶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细想,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提炼。数学阅读本身有其规律性,其学习的过程一般要经过领会、运用、反复运用以达到应用自如的阶段,所以要让学生掌握阅读策略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反复加以训练,更有必要将阅读作为一个教学环节引入课堂教学之中。数学阅读时要根据不同内容,对阅读步骤提出各自的运作要领。从“浏览”到“细读”最终到达“提炼”。
  (二)布置读数学的任务
  现在考查数学,记忆的内容越来越少,因此轻背重诵读是应该做得到的。安排一些诵读的数学内容,检查时以诵读为主,背为次,做到正确、流利。要抓住关键字、词、句和重要结论,这对于理解新知识非常重要。
  (三)及时反馈阅读信息,促进数学交流
  数学语言是进行有效数学交流的必要条件,而数学语言却是以符号来表示各种量的关系,量的变化,以及在量与量之间的进行的推导和演算的一种语言,所以要进行数学交流必须加强数学语言的学习,丰富学生的数学词汇,培养学生正确理解数学语言表述的数学内容。
  在数学阅读学习后,指导学生带着阅读中的想法和疑问,主动与老师或同学交换意见,探讨数学知识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创设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信息交流的情境,调动全体学生投入到数学探讨中。从交流表达方式上说,数学阅读交流有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当学生把自己阅读之后的想法通过数学语言用一定的方式表达出来后,学生的数学思维会更加清晰,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才会更深刻。只有使学生正确和熟练运用数学语言,学生才能看懂书、听懂课。交流过程中当学生有经典的见解时,要及时给予以肯定;当出现不正确或片面想法时,要及时引导和点拨;当探讨出现冷场时,要及时引出新的认知冲突。
  三、关注数学阅读,重视课后延伸,提升数学素养
  (一)课后阅读,拓展学习内容
  课后阅读是优化课堂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环节,教师要突破狭小的教室空间与短暂的课堂时间的局限,将课内阅读延伸到课外,获取教材以外的知识。例如,数字的认识是一个枯燥乏味的过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阅读“罗马数字中为什么没有‘0’”、“人体功能中有趣的数字”、“回文数”等有趣的知识,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二)课后阅读,开展实践应用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开展以阅读为载体得数学课外活动,为学生创设实践应用的空间,指导学生在课外阅读的基础上写数学小日记、做数学小制作。
  (三)课后阅读,发展了思维品质
  数学阅读激发起学生对信息获得与理解的心态,跃动起学生深层的理性思维。从心理学角度看,是从无意注意转化为有意注意,实现理解力的飞跃,调动了思维的能量。
  在训练过程中,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学生将自己内隐的思维展现给别人。如:“启发问答法”,通过教师的启发提问,激发了学生的思维,并使其将思维的过程和结果用组织好的语言表达出来,这种出声思维练习是培养元认知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组织讨论法”,在教师的指导下,针对某一问题展开了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学生根据问题组织、监控讨论的过程,并根据讨论的结果调控讨论的进程。此外,在学生具体的阅读过程中采用“自我提问法”,学生阅读完后写阅读后记……这些措施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在具体阅读策略的使用过程中学生思维的分析与综合能力、概括能力、比较与评价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课后阅读,除了教师的引导外,运用竞争手段对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使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得到巩固,阅读量不断得到增加,最终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实践证明,倡导数学阅读可以让学生对数学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还数学真实的面孔:真切而又富有情趣、哲理。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知识的乐趣、奥妙、必然会主动参与到数学知识的学习、探究中去,从而开创数学教学的新境界。只有这样,才能发展学生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数学素养。
  【作者单位:永康市龙山镇桥下小学 浙江】
其他文献
从行为金融学的角度出发,以中国沪深两市2003年1月至2014年12月所有上市A股数据为样本,并将形成期与持有期分别设定为3个月、6个月、12个月、36个月、60个月,共构成25种投资
“小学生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新课程标准》)自主学习就是为了学生获得终身学习能力和发展能力打好基础的。它把学生作为主体的求知者,在学习中培养他们主动学习,主动探求,主动运用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从《新课程标准》所透露的信息来看,自主学习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就培养能力而言,自主学习是发展潜能的桥梁;就教育实践来说,自主学习也是当代教育改革
物权法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是交易安全,但物权法保护交易安全的同时应有利于意思自治原则的发挥。传统物权法过分追求交易安全,强调限制意思自治,违背物权法作为私法的根本属
小学生作文中的求"新"可从选材、立意、写法、语言四方面入手。小学生写作文时,要占有新鲜独特的材料离不开平时的观察积累,而立意是将好材料串起来必不可少的环节,再加上求新
小学生正处在身心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生理、心理机能和水平尚未完全成熟,个体认知水平较低,自我防范能力差,安全意识薄弱,更容易受到伤害和发生意外安全事故。如教师体罚学生事件、学生食物中毒事件、黑校车事件、教学楼踩踏事件、校园火灾事件、校舍倒塌事件等给学生带来很大伤害。因此,牢固树立依法治教的理念,大力加强学校安全教育,规范各项制度,切实加强小学安全工作管理,确保青少年健康、安全成长,迫在眉睫。  一
“当学生意识到你在教育他时,那你的教育将是失败的。”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静悄悄地得到发展,让教育教学无痕化,让求真精神在数学与科学之间显现。
随着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他们勤于思考、乐于探究。这更需要我们教师在学
小学劳动课是一门具有基础性、实践性的学科,因此很多人认为劳动课就应该找点活干干,就连劳动课的老师也觉得劳动课没啥教头,内容枯燥无味,学生没有学习兴趣。还有人认为小学劳动的内容,不过是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等等,学生不教自会,无需课中赘述。这种认识只注重了劳动课的实践性,而忽视了它的教育性,更忽视了通过劳动进行的思想教育的作用,下面就现行劳动课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劳动课要激发学生的学
常说教育是爱的事业,是一种奉献。对于教师来说,幼苗是参天大树的起点,小溪是大海的起点,爱是教育的起点。而我们正担负着这样一个施爱与受爱的职业,更觉自己的工作来不得半点松懈。  老师的工作是辛苦的,是琐碎的,但也是幸福的,特别是看到你教的孩子越来越懂事的时候,心里的那种甜是什么也比不上的。作为一名新时期的班主任老师,我觉得以下几点非常重要:  一、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李希贵老师的《为了自由呼吸的
我国老龄化问题日益严重,延迟退休改革方案出台迫在眉睫。对辽宁省人口老龄化特征进行深入分析,运用模型构建方法预测辽宁省未来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指出延迟退休会给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