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啶类化合物在抗耐多药结核领域的研究进展

来源 :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gangm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耐药尤其是耐多药结核病的不断出现和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结核病发病率和死亡率不断攀升.因此,研发对耐药特别是对耐多药结核病疗效确切的新型抗结核药物刻不容缓.吡啶类化合物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其中异烟肼无疑是此类化合物在抗结核领域应用的最杰出代表.尽管结核分枝杆菌已对异烟肼产生耐药性,但通过对此类化合物进行合理的修饰,或许会得到对耐药尤其是耐多药结核分枝杆菌均有效的新候选物.因此,近年来从吡啶类化合物中寻找抗结核药物已成为新药研发的热点方向.药物化学家对这类化合物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发现了若干具有潜在抗耐多药结核活性的化合物.本文归纳了近年来吡啶类化合物在抗耐多药结核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着重探讨了此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
其他文献
10% ~ 15%的肿瘤患者发生瘤外综合征(paraneoplastic syndroms),而伴随视力下降的瘤外综合征较少见,且常因症状不明显而被忽略.眼部瘤外综合征根据易感的眼组织分为四类:癌症相关性视网膜病变、黑色素瘤相关性视网膜病变、双侧弥漫性色素性葡萄膜增生和瘤外视神经病变.很多患者在原发肿瘤诊断前可表现出视觉症状异常.熟悉眼部瘤外综合征可以提高恶性肿瘤的早期诊断率。
聚-U结合剪接因子60 KDa(PUF60)是一个与U2相关的剪接因子,在剪接体组装早期的3′剪接位点的识别中发挥重要作用。PUF60蛋白高表达与结直肠癌、卵巢癌、胃癌、肝癌等多种肿瘤的发生相关,其可通过人转录因子Ⅱ调控c-myc的表达。PUF60抗体可以在早期和复发肿瘤患者的血清中检测到,术前的检出率明显高于术后。PUF60可作为肿瘤诊断的联合或独立检测指标,为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四跨膜蛋白是一类表达非常广泛的细胞表面糖蛋白,可以与整合素、信号蛋白、生长因子等多种细胞表面分子结合并发挥功能。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提示四跨膜蛋白与恶性肿瘤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并且显示出一定的临床价值,可作为恶性肿瘤诊断和预后的新指标。
横纹肌肉瘤(RMS)是儿童最常见的软组织肉瘤。放疗已成为RMS治疗的首选治疗方案之一,但可诱发严重的急性和晚期不良反应。质子治疗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治疗RMS中。质子治疗安全有效,无严重不良反应。与常规射线比较,质子治疗RMS有物理学优势,可以更好地降低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提高患者生命质量。仍需要更多前瞻性研究和长期随访的临床结局,明确质子治疗应用于治疗RMS是否在晚期并发症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
核糖体由核糖体蛋白和核糖体RNA组成,是蛋白质生物合成的重要场所。核糖体蛋白参与蛋白质的翻译过程,核糖体蛋白和核糖体RNA的表达紊乱将激活核糖体蛋白的核糖体外功能,该功能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核糖体蛋白有望作为生物标志物或治疗靶点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中。
自噬在肿瘤治疗中扮演着双重角色。多数化疗药物能够通过激活内质网应激来诱导肿瘤细胞自噬,过度激活的自噬能够造成肿瘤细胞凋亡,发挥抗肿瘤作用。自噬对肿瘤细胞又具有保护作用,它能够通过对破损细胞器的降解再利用,维持肿瘤细胞活性,降低对化学药物的敏感性。因此,促进或抑制自噬的调节剂联合化疗药物在肿瘤治疗中将具有发展潜力。
疟疾是一种由疟原虫属寄生虫引起的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虫媒传染病,其中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是最主要的2种致病疟原虫.全球约一半人口有罹患疟疾的风险,每年新增约2亿
合理搭配不同的药效团可有效地避免单一药效团药物在吸收、分布、作用机制、代谢、排泄和毒性等方面的缺陷,故杂合体策略引起了科学家的广泛关注.经过二十年余的发展,杂合体
杂合体是将两个或多个不同的药效团糅合到一个全新分子中,使其具有抗菌谱更广、对耐药菌活性更强、药代动力学性质更优秀和毒副作用更低等诸多优点.经过20余年的发展,杂合体
近年来,耐药结核杆菌(DR-TB)尤其是耐多药结核杆菌(MDR-TB)和广泛耐药结核杆菌(XDR-TB)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业已成为结核杆菌(TB)防控的重大挑战.近年来,老药新用策略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