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题目引发的思考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3516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获得数学的知识技能,而且要把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与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目标有机结合,整体实现课程目标。”而这些目标的达成,无疑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现结合自己平时的实践教学在此撰写成文,与大家交流。
  关键词:数学课程;教学方法;散发思维
  一、 原题呈现
  如图1,直线m、n相交于点B,且两直线所夹锐角为40°,点A是直线m上的点,在直线n上找一点C,使△ABC是等腰三角形,则这样的点C有多少个?
  分析:本题是等腰三角形部分的一道典型的分类讨论的题目,重点在于需分三种情况讨论,难点是答案的完整性。
  符合条件的点有三种情况:①若AB=AC,则所求点C为以A为圆心,AB长为半径的圆与直线n的交点;②若BA=BC,则所求点C为以B为圆心,BA长为半径的圆与直线n的交点;③若CA=CB,则所求点C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与直线n的交点;如图2,共有四个点。
  思考:教师在讲评以上例题的时候,除了对题目的分析和讲解之外,还能够从中联系到哪些内容?笔者认为可以由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该题涉及等腰三角形的问题,那么对于等腰三角形,学生能联想到的主要性质有哪些?(2)该题用到了分类讨论的思想,学生还能想到哪些分类讨论的题型?(3)是否能对该题做出变式?
  二、 思维的发散
  发散性思维,又称扩散性思维、辐射性思维、求异思维。它是一种从不同的方向、途径和角度去设想,探求多种答案,最终使问题获得圆满解决的思维方法。我们常讲,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那么在此之前,是不是应该先提高教师的发散性思维呢?
  (一) 基础知识方面
  例1 已知实数x,y满足x2 3x y-3=0,则x y的最大值为 .
  分析:由本题的已知条件可得x y=-x2-2x 3,则本题转变为求-x2-2x 3的最大值。因为-x2-2x 3=-(x 1)2 4,最大值为4,所以x y的最大值为4。
  联系:本题涉及了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和多项式的因式分解,因而,在联系到的基础知识主要有两个方面:(1)多项式的因式分解:①什么是因式分解?②因式分解的方法有哪几种?③因式分解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问题?④在哪些题型中会用到因式分解?(2)二次函数:①二次函数有哪几种形式?②这几种形式如何确定二次函数的顶点坐标及对称轴?③结合图像分析二次函数的性质;④二次函数的最值问题。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仅体现在对新知的学习,同时更应该加强对所学过的知识的巩固,从而才能够达到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而知识的巩固不应只是在单纯的复习课中进行,而应该渗透在平时的整个上课过程中,真正地做到“温故而知新”。
  (二) 解题方法方面
  例2 如图3,已知线段AB=AC,E是AC延长线上一点,且有BF=CE,连接FE交BC于D,求证:DF=DE。
  解法1 如图4,图5,过点F或点E作等腰三角形一腰的平行线,构造全等三角形,再通过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到所求证的结论。
  解法1的两种辅助线虽稍有不同,但都是通过构造全等三角形得到的,思路简单,教师上课的过程中大多选择的是这种做法。那么本题是否还可以有其他的解法呢?相信很多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会尝试着添置辅其他助线。他们的方法是否可行?若是可行又该如何解答?这时,教师可以把一些不同的辅助线添置方法展示出来,与学生共同探讨。
  解法2 如图6,图7,过点F或点E作等腰三角形底边的平行线,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或构造相似三角形可得结论。
  解法3 如图8,作△BDF关于BC的轴对称图形△BDN,连接FN交BC于G,连接NE。可证四边形BNEC是平行四边形,结合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可得结论。
  解法2、解法3都用到了三角形相似、成比例线段的性质,其中,解法3还用到了轴对称的性质。相较于解法1应用三角形全等证明的简洁明了,后面的几种方法所用的知识会更复杂,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也更高。
  那么通过这同一道题目不同解法之间的比较,可以开阔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解题的应变能力,克服思考问题的片面性。
  (三) 变式题方面
  例3 如图9,在△ABC中,过点A作直线l与线段BC相交,在直线l上取点D、E,使得△BAD≌△ACE,试说明:BD=DE CE。
  本题是在三角形全等中较为典型的一道题目,运用三角形全等的性质进行解答,其难度值较低,学生大多能较为完整的做出解答过程。那么在基本不改变原图的前提下,对原题目稍作修改,会怎样呢?
  变式一:如图9,在△ABC中,AB=AC,过点A作直线l与线段BC相交,BD⊥l于D,CE⊥l于E,试说明:线段BD、DE、CE三者间的数量关系。
  变式二:如图10,在Rt△ABC中,AB=AC,过点A在△ABC外作直线l,BD⊥l于D,CE⊥l于E,试说明:线段BD、DE、CE三者间的数量关系。
  变式三:如图11,∠BAC=α,AB=AC,过点A作直线l,在l上取点D、E,使得∠BDA=∠AEC=α,试说明:线段BD、DE、CE三者之间的关系。
  变式四:如图12,已知∠BAC=120°,AB=AC,过点A作直线l,在l上取点D、E,使得∠BDA=∠AEC=120°,AG平分∠BAC,且△ABG与△ACG均为等边三角形。连接DG、EG,试说明:△DEG是什么三角形?
  变式一在原题的基础上稍作变动,而难度与原题相仿,这样的变式可以很好地检测学生对原题目是否真正理解。变式二将原题中的△ABC特殊化成
  Rt△ABC,这道题目也可以作为动点问题,即“将直线l绕点A旋转至与BC没有交点”,但其解题思路在本质上仍与变式一是相类似的。这个证明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在正方形中也经常会用到。而变式三是变式二的推广,将原先局限的特殊角90°推广到了一般情况的角α,而图形的简化(省略了线段BC)也是对学生固有模式的一个考验。
  从变式一到变式四,每一次变式对题目的改动都是细微的,而题目的解题思路也是基本不变的,但就是这样对题目细微的变化,往往可以检测出学生对一道题目、一个知识点的理解及掌握程度。所谓“万变不离其宗”,也正是这个道理。
  三、 教师教学的思考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大卫·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生学习新知唯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习者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在新时代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已不再是单纯的知识的传授,而应该更多的着重于教学活动的设计。所谓言传身教,教师需在授课过程中做到举一反三,对各部分知识融会贯通,才能把教与学更加巧妙地融合起来,达到教学活动的效率最大化。
  参考文献:
  [1]余金红,张棉仕.学生说课:数学教学的新举措[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中旬,2015(5):65-67.
  作者簡介:林伟真,福建省漳州市,漳州实验中学。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各项能力的重要时期,尤其是对于低年级阶段的学生来说,此时知识积累倒不是最为重要的,主要是帮助学生培养起对知识的全面认知,让他们能充分意识到学习知识学是要应用的,而不是将其束之高阁。在学习的过程中也要让学生明确,不是去比较谁的知识积累得多,这样只会让自己变成知识的容器,而非应用者。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对各项素养培养的要求。在每一门学科中都有自身的素养要求,在语文这一门学科中
摘 要:在新版高中物理教材必修三“电荷”这节或者老教材选修3-1“电荷及其守恒定律”这节主要内容有三种起电方式和电荷守恒等相关内容。这节内容实验操作有一定难度,文章主要从平时教学实际出发试图寻找出学生的科学思维上问题根源,结合实际情况以及部分案例来阐述优化过程。  关键词:核心素养;物理观念;科学思维;静电感应;感应起电     2020年1月开始实施的《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选考科目考试说明》(以下
摘 要:数学是一门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极高的学科,所以在九年义务教育中的小学阶段就被人们视为重点教学内容,同时也是学生的学习难点。特别是在传统时期的数学教学中,不少教师因为没有对该学科教学引起重视,以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授课,授课时的语言也没有抑扬顿挫,让学生找不到哪里是重点,哪里又是该大致了解的内容,最终没有形成令人满意的课堂教学效果。基于此,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以崭新的教育理念思索优质的教学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效开展趣味教学活动,小学生的注意力将快速的被全新的教学形式活动吸引,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进而促进课堂过程中的合理和高效。文章主要深入探究了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趣味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并研究了有效的教学方法,最终使数学教学过程中的质量得到提升。  关键词:趣味活动教学;小学数学;开展  一、 引言  学生在小学教育时期,其个性大多存在活泼好动,对于小学生而言,传
摘 要:我国传统文化不仅蕴含着丰富的知识,还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加强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为此,文章对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作用;体现;策略  小学语文是我国小学阶段教学的重要学科,语文学科也是我国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要载体,教师应当加强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中的渗透教学,以此加强学生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  一、 传
摘要:学困生教育转化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学困生的形成意愿具有复杂性和深层性,他们的厌学心理与叛逆心理是长期形成的。教师在进行转化工作时,要在平时多多关注这类学生,在生活和学习上给予他们充分的关心与帮助,让他们对教师产生信任感,同时教师也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促使学困生积极主动地与教师展开交流,并通过教师的鼓励重建学习自信,高效完成学困生的转化工作。  关键词:农村;学困生;形成原因;转化
摘 要:《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标准》中强调,劳动与技术教学是“以学生获得各种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增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强调动手与动脑相结合,以探究性、操作性为特征的一门实践活动课”。可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时期劳动技术教学的重要使命。基于此,在文章中,笔者尝试通过“激发兴趣”“设置问题”“联系生活”“课程融合”“技术革新”“组织竞赛”等途径,追求“引发创新联想”“培养创新思维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时代的到来,教育教学活动也朝着信息化、网络化的方向发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灵活的应用信息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能让学生更加形象化的探索数学知识。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初中数学教师要充分意识到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的作用,并结合学生发展需求,合理地将信息技术应用到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良好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初中数学;教学;应用  一、 引言  数学学科本
摘 要:化学学科内容抽象,记忆知识点众多,学生理解起来比较困难,简单死记硬背的方式又不能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如何破解传统高中化学教学弊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成了高中化学教学必须要面临的实际问题。文章结合化学教学实践,从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果角度提出了通过创设情境,应用化学实验,注重思维导图和创新教学方法等策略,力图破解高中化学教学低效率难题。  关键词:高中化学;有效性;效果提升;课堂优化 
摘要:体验式教学是一种强调丰富学生学习体验,并且使学生在学习体验中强化自身知识理解,发展自身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中,运用体验式教学则能够有效地凸显出学生自身学习主体地位,同时,促进学生数学学科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文章主要论述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体验式教学。  关键词:小学数学;体验式教学;课堂;实践  一、 前言  与传统灌输式教学课堂相比,体验式教学模式更为强调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