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高品质的课题研究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yley5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品质的学校课题研究要有基于学习的研究组织,有基于专业的研究方法,有基于实践的研究内容,有基于任务的研究模式。太仓市朱棣文小学以高品质为目标,创新研究组织,成立了“课程研修中心”,在研究过程中融合教育的实践需要,采用专业的研究方式,改变了教师的思维方式,改进了教师的教学行为。
  关键词:朱棣文小学;课题研究;课程分析;教学行为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1-0028-04
  在教育领域,课题研究是指教师结合日常工作,选择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问题,借助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有针对性的探索,最后解决问题的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当下,课题研究在各个学校大面积铺开,很多学校硕果累累,但也有一些学校重数量轻质量,重形式轻内涵,缺少一点品位。
  笔者认为,高品质的课题研究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首先,要有基于学习的研究组织。让学校成为学习型组织、研究型组织,是适应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一个基于学习的研究型组织,成员来自于学校各个学科,拥有一个共同的愿景:为了自身的发展,更为了学生和学校的发展。成员们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既重视个人学习,也关注团队学习。这样的研究组织能有效激发教师内在持续发展的动力,成为帮助教师实现自身生命价值的舞台。
  第二,要有基于专业的研究方法。为了拓展知识领域,提高自身的修养,改进教师的教学,教育课题研究逐渐被广大教师所接受和青睐。然而,由于很多教育工作者缺乏对教育课题研究的科学认识,为研究而研究,使课题研究低效化、形式化、低俗化。高品质的课题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应该在科学、规范的基础上,不断走向专业,能依据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标,选择和运用合适、恰当的方法,遵循这种方法规范,体现这种方法独特的研究路径和步骤。
  第三,要有基于实践的研究内容。课题研究内容如果要基于实践,首先必须聚焦教育教学,以课题的方式研究和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其次必须扎根于教师教育教学实践这块沃土,充分激发学校大部分教师的研究兴趣和愿望。再次是研究内容要有非常明确的定位,以实践研究为主,体现一定的应用和创新。与这样的课题相伴的必定是蓬勃的生命力,能真正促进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
  第四,要有基于任务的研究模式。任务驱动、团队合作的研究模式,应该在课题研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课题需要组建小型团队,营造开放、包容、相互支持的研究氛围,围绕一个中心任务,在强烈的问题动机驱动下,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合作的研究。这是一种双赢的研究模式,团队中的任何一个成员,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自身的理论素养、科研能力等都能得到不断地提升。
  我校就是以高品质为目标,成立了“课程研修中心”这样的组织,采用较为专业的研究方法,引领教师开展课题研究。
  一、成立课程研修中心,创新研究组织
  1.课程研修中心的缘起
  基于我校“十五”“十一五”历时十年对“朱棣文精神”的研究,我们成功申报了“十二五”省级规划课题“课程分析:基于校本资源的教学行为改进的研究”,目的是转向课程研究和课堂教学研究,让朱棣文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更好地落实在教师的日常教学行为之中,丰富学校课程,促进学生发展,彰显学校特色。这样的研究,既是田野研究,需要全体教师参与;又具有一定的理论性和学术性,需要专业支持。“课程研修中心”应运而生。其成员是在对教师的“三年发展规划”进行汇总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了教师的发展意向和学校的需要,采用“双向选择”的方法招募而来的。
  2.课程研修中心的特点
  课程研修中心成立于2011年年底——课题立项之时。于课题研究而言,它是一种创新;与学校日常的校本培训相比,它又有着很大的不同。
  (1)和而不同的规划。
   在全体成员共同商讨的基础上,制订具体而又具有可操作性的课程研修中心共同规划:以课程分析为手段,以校本资源为依托,提高教师课程开发能力,改进教师教学行为,塑造有效、高效课堂。同时,指导每位成员填写“发展意向表”,制订“三年发展规划”,引导他们明确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根据每位成员的实际情况,量身打造个人成长方案。有的成员擅长课堂教学,就促其向改进教学行为方面不断钻研;有的成员擅长理性分析,就促其在课程分析框架方面开展深入研究;有的成员素养全面,就促其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有所建树。和而不同的规划,使教师具有归属感,能最大程度地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同时也分享别人的智慧。
  (2)前瞻性的主题。
   如果说课程研修中心是点的凝聚,奠定研究基础是面的辐射;那么,维系课程研修中心的点和面又是什么呢?我觉得应该是具有前瞻性的研究主题。把目前在大学中运用较多的“课程分析”作为课程研修中心开展课题研究的一种手段、一种工具,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独创性和前瞻性。此外,课题关注的不只是“分析课程”,它更多关注的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方向,是学生的发展,是校本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更关注的是教育教学的实践。这样的主题,能进一步促进本地教育资源的整合,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改进,促进学校办学特色的不断彰显。
  (3)卓有特色的考评。
   学校制定了与以往的评价制度都不尽相同的考评方案,从方案撰写、理论学习、研究态度、网络互动和研究成果等方面来考核课程研修中心成员参与课题研究的情况,要求每位成员在自评基础上,确认自己当前所处的研究阶段,学校以等级的形式来评定某一阶段教师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考评方案摈弃了以往片面追求活动数量和规模的做法,教师的自评和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评,体现的是内部考核和外部考核的结合,对撰写的课题研究论文的评价,体现了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的结合,对参与活动时的态度和完成任务的质量的评价,体现的是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核的结合。这样的评价,不但促使课题研究更加规范化,而且有效激励了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热情。   这样的研究型组织,不但是课题研究的支撑系统,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平台。
  二、开展课题外围研究,奠定研究基础
  参与课题研究的教师有多高的科研素养,就意味着课题研究能走多远。可见,教师的科研素养与课题研究的顺利进行有着很大的联系。教师要参与课题研究,该具备怎样的素养呢?一是要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的科研意识;二是要对课题的核心思想、整体框架、基本结构、主要流程有一个完整的认识;三是能回答课题实施过程中“做什么”“怎么做”“做到什么程度”“谁来负责做”四个问题;四是做好研究资料的收集和整理,让研究成果精彩呈现。
  为丰富课程研修中心成员的课程知识,帮助他们熟悉课题研究的一般方法,提升他们的科研素养,课程研修中心成立了“校本的课程资源开发研究”“基于学生研究的教学设计研究”“学科课程中嵌入性主题课程的开发研究”等五个完全不同但却和主课题有一定联系的小课题组,开展了为期一年的围绕核心概念的前期研究。通过阅读导师推荐的《课程分析》《走进新课程》《课程理论》《剑桥学习手册》等理论书籍,丰厚研究人员的理论素养;通过搜集国内外在课程分析、校本资源、教学行为改进这三方面的资料、案例,运用文献综述的方法,做出理性分析和思考;面向全校教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教师在教学行为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为学校主课题的研究找准基点;搭建展示平台,举办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成果交流会。
  课题外围研究,帮助教师提高了课程认识,丰富了课程素养,体验了课题研究的方法和规范化的流程,引领教师进入课程研究的深处,进一步建构了关于课程的知识体系,是进入主课题研究前的一场热身运动,为学校主课题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构建各类分析框架,把握课题特质
  “十二五”课题其最重要的研究目标,就是以“课程分析”为手段,以“校本资源”为依托,改进教师教学行为,提高教师的课程开发、组织实施和评价能力。因此,牢牢把握“课程分析”这一课题特质,构建各类分析框架,就成为课题研究的主要研究内容。
  1.选定主题
  课程分析是指基于一定的课程观,按照特定的框架,对某一课程文本或课程实施过程进行分析的过程。就其本质来说,课程分析是一种课程研究模式,不同的课程观有不同的分析框架。泰勒创造了课程分析模式,波斯纳构建了课程分析的大致流程,我校试图在这些框架的基础上,从教师的具体教学行为出发,以促进教师教学行为改进为目的,形成一种校本的课程分析框架。经过多方论证,综合课程研修中心成员的专长和智慧,课题组确定了三个研究主题: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分析框架的研究、教学行为改进的分析框架的研究、校本课程开发的分析框架的研究,构建从资源、教师到课程的课题研究整体框架。
  2.形成框架
  课题组成员在讲座引领、任务驱动下,首先梳理自己个人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通过团队合作探究的方式,形成不同主题的分析框架。“校本课程资源开发的分析框架”主要体现丰富多样、彰显学科、贴近生活、契合学生、模式创新等特点,直接指向校本资源开发的有效性。“教学行为改进的分析框架”聚焦课程理念、目标设计、活动组织、动态生成、教师行为等方面,每一个分析指标下又分别设计了两到三个具体的分析要点,充分体现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校本课程开发的分析框架”由方案设计、资源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六个主要分析指标组成,体现以学校课程资源为基点,以开发与实施过程为主线,以学生发展为目的的分析目标。
  初步构建的三类分析框架,为课题研究逐步走向深入提供了有力的抓手。通过实践验证,我们运用加法原理,把分析要素中缺失的但实际分析过程中却需要关注的因素补充进去;运用减法原理,对分析框架中不合理的分析要素做出删减和调整,使之与实际情况更契合。
  四、任务驱动团队合作,提高研究实效
  任务驱动、团队合作,原本是指一种教学模式,运用到课题研究上来,是指在研究过程中,教师在导师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课题相关素材、资源的搜集、整理和分析,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合作的研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自身的理论素养、科研能力等都能得到不断地提升。我校创造性地把这种方法运用到课题研究中来,切实提高了研究实效。
  1.合理设计任务,有机融合任务与研究
  在课题研究中,任务的设计是关键,每一个任务的设定与提出,都紧密地围绕各子课题组的研究内容,让每一个课程研修中心的成员,都能为了课题进入任务,再从任务返回到课题,让任务成为研究课题、提升能力的载体。反之亦然,课题的研究、能力的提升,能更加有效地促进教师去认识任务、完成任务。
  如在分析框架的研究过程中,构建各类框架并在实践中完善是课题组在某个阶段的总任务,课程研修中心的核心组成员在接到任务之后,要把具体的任务详细分析,做合理、科学的分解,并量化为可执行的步骤,使这个任务更具可行性,这就产生了框架构建的四大步骤:一是课程研修中心成员梳理个人分析框架,二是集众人智慧初步形成子课题的分析框架,三是在导师指导下修改分析框架,四是实践验证并完善分析框架。各子课题组长下达任务并做好任务的解读,组员在任务驱动下开展研究。有时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会发现有些任务并不能按照预期的计划执行,这就说明任务的制定出现了问题,这个时候组员们会在集体商讨之后尽早尽快地修正,以保证任务的按时完成。
  2.培养全局观念,有效实现合作和分享
  团队合作是一种为达到既定目标所显现出来的资源共享和协同合作的精神,它可以调动团队成员的所有资源与才智,使之产生一股强大而持久的力量。团队合作在课题研究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故而在课程研修中心成立之初,我们就着力培养教师的整体意识和全局观念,要求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互相照顾,互相配合,为实现团队的共同目标而努力。   每一个子课题组成员在小组内都有相应的分工,从活动策划、组织实施、拍照录像、新闻撰写到后勤服务,都有专人担任,在分工中合作,在合作中分工,共同完成一个任务。在构建分析框架的每一次小组交流研讨中,大家都畅所欲言,把自己的思路、想法、结果和大家分享,也能从别人的发言中获取有用信息,从而明确思路,逐步形成子课题组的分析框架并不断完善。团队合作成为了各类分析框架的形成乃至整个课题研究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环节。
  融合了教育的实践需要,采用了专业的研究方式,改变了教师的思维方式,改进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我们正走在一条通往高品质的课题研究之路上。
  责任编辑:丁伟红
  High-Quality Project Research and Teaching Behavior Improvement in the Perspective of Curriculum Analysis
  QU Yan
  (Taicang Zhu Diwen Primary School, Taicang 215400, China)
   Abstract: High-quality school project research should have learning-based research organizations, profession-based research methods, practice-based research contents, and task-based research modes. Taicang Zhu Diwen Primary School aims at the high quality, innovates research organizations and establishes the center for curriculum research and training. Practical requirements of education are integrated into the process of research, and teachers adopts professional approaches to research and changes their thinking styles, so that their teaching behaviors have been improved as well.
   Keywords: Diwen Primary School; project research; curriculum analysis; teaching behavior
其他文献
天津市宝坻区八门城镇初级中学位于宝坻区八门城镇,地处宝坻区黄庄洼地区,“两省市(天津市、河北省)三区县(宝坻区、宁河区、玉田县)”交界之处,距离宝坻城区近40公里。这里的教师很辛苦,每天上、下班往返家校之间,开私家车用时大约100分钟,坐公交车则需要2.5小时。前些年,作为偏远的农村薄弱校,学校硬件设施落后、教育教学成绩全区垫底……面临巨大的发展瓶颈。  2017年8月,由于组织需要,一直在宝坻区
事件回放  日前,中式英语词汇“add oil(加油)”被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旗下的《牛津英语词典》收录,引发舆论关注。  时事鲜评   “加油”被收录并非个案。此前,《牛津英语词典》先后收录了“hoisin(海鲜)”“guanxi(關系)”“tuina(推拿)”等中国特有的一些词汇。  越来越多的“中式英语”被主流英语世界认可、接受,这从侧面反映出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存在感和文化影响力越来越大。中国
作为一所具有民族教育特色的示范高中校,天津市民族中学有着厚重的文化底蕴、悠久的历史传统、骄人的办学成绩和优秀的教师队伍。  建校六十余年来,一代代“民族人”恪守“明德、求知、强身、尚美”的校训,在“以人为本,激发主体,让每个人都获得成功”办学理念的指引下,形成了“自豪、幸福、合作、进取”的学校精神。  该校校长刘芃说:“学校精神是一个学校的灵魂。在学校精神引领下,民族中学不仅收获了学生成人、成才的
众所周知,一切科学研究始于观察,观察是科学认识的重要源泉。观察法是教育科学研究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贯穿于研究过程的各个阶段。不仅在收集和积累各种事实、资料,仔细观察研究对象的发展变化阶段会使用到观察法,而且在对事实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检验研究实践效益的高低时,也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方法。因此,科学观察不仅是打开课题研究之门的“敲门砖”,而且是检验科研成果含金量的“试金石”。观察法固然不可小觑,但是,很多
[摘要]大概念下单元整体教学更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本文以大概念为切入点,抓住氧化还原反应的核心知识点,深入研究所适用的教学策略,概述大概念下单元教学的策略,简述氧化还原的理论认知,提出符合单元整体教学要求的策略,以供教师参考。   [关键词]大概念;单元教学;氧化还原反应   大概念下,单元整体教学更利于学生掌握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将纯粹的知识教学转化为更具价值的问题教学,以达成各个层次的目标。实践
党的十九大报告对新时代党的建设总体要求作出战略部署,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是高校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基础。必须注重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以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势和实际成效,筑牢坚定理想信念宗旨的根基,以青年视角和思维方式,着力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不断提高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质量。党的力量来源于组织,提升高校学生党支部组织力是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内容,是青年学生政治引领的桥头堡,
10万元的青春损失    新郎结婚了,新娘不是我。  我在礼堂外,看着一片灯火辉煌,冷冷的秋风提醒我,这场讽刺的婚礼已经结束,从此这个男人彻底成为别人的。酒店里人声鼎沸,欢声笑语,我只觉得自己像新死的亡灵,灵魂已经出窍,心却还不肯死,看着尘世的一切,可是尘世的一切都已经不再属于我。  我没有想到过我跟丛岛会走到这个地步。这两年来,他跟我提过分手。我问他,我做错了什么?  丛岛说,你很好,你照顾我的
每次走进熊老师的语文课堂,总会感觉一股清新、质朴之风扑面而来。简约的设计中透着精妙,适时的点拨里显出智慧,在张弛有度的节奏中时时以诙谐的语言点燃起孩子们心中的快乐,扎实有效的训练自然流淌着浓浓的语文味,轻松自然、从容大气俨然成为她特有的教学风格——素淡如菊的她,似是天生为语文而来。  有一种课堂叫从容  课堂教学是充满思想、情感、智慧的生活,语文课堂亦然。从容地面对日常生活,能让我们忘却功利,获得
于敏,改革先锋、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长期隐姓埋名、驻守大漠,被誉为“中国氢弹之父”;金怡濂,200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被誉为“中国巨型计算机之父”;还有梁思礼、周尧和、王越以及周南、资中筠……这一个个闪光的名字用毕生诠释了“勤朴忠诚”,使得他们与一所学校和一段苦难紧紧联系在一起。1937—1945年,他们先后就读于天津耀华学校,师从于赵天麟、田崇厚、何作艇、刘迪生、钱
本刊讯(记者徐德明)5月28日、29日,天津市河东区教育系统2020年新党员“筑基”培训班举办。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此次培训采取“云课堂”视频直播和播放录播课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河东区教育系统46名2019年发展的新党员参加。本次培训课程涉及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党性锻炼等方面,涵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理论和长征精神,内容饱满厚实,更加贴近党员干部的现实生活,有很强的时代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