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报刊阅读助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来源 :校园英语·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200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英语教学多注重在课文上“精耕细作”,过分强调语言知识,而忽视的语言的交际功能。因此,大多数学生的英语学习也就成了在课堂上学的那些词汇和语法,课后背背单词,做些有关词汇语法知识的单选题,忽视了自身阅读能力的提高。然而,英语阅读理解却是考查和测试学生英语能力的一种主要形式,高考改革阅读理解篇幅逐年增长,涉及的知识面逐年拓宽,难度逐年增大,仅凭单一的课本教学无法让学生在高考中取好成绩。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英语报刊阅读加大阅读教学力度,帮助学生提升英语阅读能力。
  一、英语报刊阅读助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优势
  1.报刊阅读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载体和工具的功能,语言只有在学习者利用它去获得信息的时候才能真正体现其价值,才有生命力,激起学习者的兴趣,获得成就感并乐于阅读。例如《21世纪学生英文报》难易适中,内容丰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体育、娱乐等版面,还有学生关注的校园事件,时效性强,紧跟现代生活的节奏,比课本更能吸引中学生的目光。无论是新闻还是星闻,都是中学生所关心且乐于知晓的。
  2.报刊阅读是提高学生理解词、句、篇能力的有效途径。词汇量是制约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主要因素,对于记单词,最常见的情况是记了又忘。本来适合中等程度学生阅读的文章,大多数学生都觉得难。究其原因,是词汇量太小。阅读是扩大和巩固词汇容量的最佳方法:阅读的过程中,学过的单词、句子频繁再现,可以帮助克服遗忘现象。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新的事物不断涌现,新的词汇如SARS(非典),the two-day offs(双休日),risk one’s fortune in business(下海),job-hop(跳槽),hi-tech(高科技)等,最早在新闻媒体上出现。作为学生,通过读英文报纸了解这些新词成为了一种最现实的学习方式。
  3.报刊阅读是培养跨文化思维的一种途径,可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背景知识、风土人情、文化习俗是提高英语阅读效率的非语言制约因素,课堂上有限的讲解和书本中局部的描述只能让学生管豹一窥。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体现在日常生活的各项活动中,更体现在词汇所传递的文化内涵上。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在《语言》(Language)一书中说:“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因此,我在教学中不仅仅注重英语知识的传授,还特别注重异国文化的介绍。如文章“Family plans to get away from festival”展现了圣诞节的变迁;阅读文章“Parties for dead”让学生了解万圣节的来历。
  二、英语报刊阅读助力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具体实施及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合理选择材料,促进阅读能力提升。将英语报刊引进课堂教学时,教师应根据不同的训练目的和学生不同的认知水平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在阅读的初始阶段应选择一些简短、新颖、真实有趣的报刊材料逐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运动休闲、开心驿站、校园热点中的一些文章,将重点放在培养阅读习惯,训练阅读速度,掌握大意及基本结构上,再逐渐過渡到扩大词汇量及培养语感上。到了高二下、高三阶段,就不应单从兴趣出发,还要兼顾阅读材料的宽度和深度,要引导学生读一些内容不熟悉的文章,以提高学生的实际英语阅读能力,拓宽视野。总之,要循序渐进,合理选材。
  2.以报刊阅读教学发展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报刊阅读教学的根本任务。影响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因素主要是学生是否掌握了正确的阅读方法。学生阅读中存在的一些不良习惯,如逐字逐句阅读、回读等极大地影响了阅读速度的提高。针对这一情况,在报刊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求学生限时阅读,在规定的时间内让学生选定一篇文章分组进行对比阅读,一部分按科学的阅读方法阅读,而另一部分则按他们习惯的不科学的阅读方法阅读,通过阅读速度以及理解程度的对比让学生意识到科学的阅读方法的重要性并且自觉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另外,要求学生根据不同文体的需要,总结运用日常教学中的略读、跳读、查读、细读等阅读方法;针对报刊文章生词量大、句子长的特点,指导学生总结阅读技巧,由比较容易掌握的细节理解、猜词、根据报刊标题猜测文章主旨等,逐步过渡到高层次阅读技巧。
  3.以报刊阅读教学促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语言交际能力由听、说、读、写四方面技能以及这四方面技能的综合运用来体现。报刊提供了很好的听力材料,对于如时事、“星闻”等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他们乐于听并且会专注地听,就能较好地完成听力任务,同时也极大地丰富了听力教学的内容,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另外,听同学讲也是听力训练的重要途经。让学生说的方式很多,可以让他们挑选自己喜欢的文章,在上课前以3分钟演讲的形式介绍给全班同学,也可以根据文体特征,设置相应的会话课。例如,在阅读了新闻人物、体坛娱乐明星的报道之后进行讲故事比赛;把“你说我说”栏目的内容转变成学生的辩论会等。学生阅读后接触到大量真实的语言素材,这无疑是写作的“源头活水”。布置学生课外阅读后,学生有所感触,有话要说,这时让他们写摘要、读后感,交流读报的心得体会,他们就能有感而发,自然而然过渡到写作的训练,让学生体会到“学以致用”的感觉。一堂好的阅读课应充分发挥学生的综合能力,集听、说、读、写于一体,有机地将这四种学习技能综合应用,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
  总之,在运用英语报刊阅读辅助阅读教学后,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各项学习技能和策略得到了培养和提高。然而,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教师还需要进一步探索、实践,更好地改进教学方法,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作者简介:许新仕(1980—),中学一级,从事高中英语教学。
其他文献
一、引言  有效教学是教师利用教学过程的规律,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对有效地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的教学。它既是有效果的(学生的学习有了进步和发展),又是有效益的(实现了预期目标),更是有效率的(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尽可能多的教学产出)。  实施教育改革新政策以来,英语课容量很大,教师必须在有限的学时内达到教育教学目标。为了使教学更有针对性,减少学生在学新课时因某些方面知识的欠缺所造成的
英语教学需要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来开展,而在这四种实践技能中,“写”这一技能更是尤为重要。这不仅是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体现,更考察了学生是否能灵活运用英语知识。学生如果不经过长时间的练习、不掌握正确的方法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写出一篇好文章。因此,许多学生感觉对英语书面表达感觉力不从心,同时在这一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亟待解决。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多渗透有关英语书面表达的技巧和方法,使得学生可以有所提高。
期刊
苏北农村初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学生两极分化问题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解决两极分化问题,促进学困生的转化是全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主要针对目前农村初二
【摘要】情感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情感因素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对于教学起着促进或者阻碍的作用,尤其是高职院校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薄弱,容易产生厌学等抵触情绪,所以情感教育对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简单阐述了情感教育的基本内涵,并对其在高职院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做了探讨,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情感教育 高职院校 英语教学  高职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高职院校是我国
【摘要】文章针对英语课程改革后出现的新问题,就如何摆正语法教学的位置,提高语法教学的效果,达到提高学生掌握英语的综合能力进行了有益的深入探讨。  【关键词】新课程 英语教育 语法教学  一、英语语法教学的重要性  何谓“语法”?《牛津高级英汉词典》的解释是:“Grammar—rules for forming words and combining them into sentences.”语言的
随着人工智能的普及和发展,机器人离我们越来越近,甚至走进了我们的工作和生活。而学校,甚至是一些中小学,也越来越重视对青少年的机器人教育,进而纷纷成立机器人社团。郑州
期刊
【摘要】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运用情感,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出来,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参与课堂,实现有效教学。但从目前来看,教师在英语教学时忽略情感动力的注入,课堂沉闷、乏力。随着新课改的推进,教师必须融入情感,感染学生,促进教学。  【关键词】初中英语 情感动力 学习热情  缺乏情感的课堂教学毫无吸引力,学生学习的热情也不会高涨。作为一线教师,必须深刻明白教书是一门艺术,而不是围绕教案,空
【摘要】在外语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让学生了英语语言文化,培养学生用英语文化模式思维的习惯,掌握两种文化差异,增强文化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达到提高他们的综合运用能力。  【关键词】英语 文化教学 方法与途径  以往我国的英语教学完全是概念理论式教学,教学过程中把语言的学习当做知识点的传授,应试痕迹严重,而完全忽略了学习英语的根本目的是文化与语言的交流。因此,在以往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更多的把英语语言的学
高磷条件下,MfPAP1主要在叶片中表达;在低磷条件下,MtPAP1在叶片中表达水平较低,在根系中的表达量则较高,超过了其它器官中的表达量.在以植酸盐为唯一磷供源的条件下,与对照
【摘要】随着高职教育改革的深入,高职院校实践教学探索成为焦点。以往的高职培养模式对公共英语这个文科专业来说,已经不适应现实的需求了。就公共英语专业而言,企业需要的是外语好同时会公共谈判的人才,也就是俗称的复合型人才,而传统教学方法培养出来的人才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实际运用能力差,不能自如的运用英语来进行交流。在这种背景下,要培养出适应社会、适应市场的公共英语人才,就要对现有的课程体系做出调整,改变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