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美之心人皆有之”

来源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p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思想政治课追求“教学美”是时代的要求,也是真、善、美的有机统一。政治教师只有在人格、教态、语言、情感等方面进行不断的修炼,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去创造教学美,才能产生感人的力量和审美的魅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美,让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欣赏美、体验美,从而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有所成。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学美;人格美;教态美;语言美;情感美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0)05-0041-03
  
  “成功的教学能给人以一种美的享受”。这句话告诉我们:一种成功的教学活动,应该具有“美”的成分。那么什么是“教学美”呢?“教学美”是指教师通过自己的品德、学识、才能、语言、情感、气质、仪表等身心因素创造出具有教育价值的美。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应具有教学美。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去创造教学美,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增强思想政治课的育人功能。因此“教学美”应该成为每一位思想政治课教师的追求。
  
  一、思想政治课追求教学美的必要性
  
  1.思想政治课教学美是时代的要求。
  让思想政治课具有教学美是时代的要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的。社会愈进步,文明愈发展,人们的爱美之心越强烈。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人们的物质财富和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相应地必然要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追求美的满足和享受。这已成为我国人民普遍的社会心理,因此,“美”早已从狭窄的艺术领域迅速地向社会生活的一切领域渗透。在此背景下,青少年学生对美的追求更为敏感、强烈和执著,他们不仅用美的标准选择服饰和生活用品,欣赏美的艺术和体育比赛,而且以审美的眼光衡量事物的价值,自觉地参加各种审美、创造美的活动。他们十分强烈地要求教师能够提高课堂教学艺术,他们渴望欣赏到教学美,在审美的氛围中受到思想教育。这是当代青少年的心理需求,也是思想政治课发展的一种趋势。过去,思想政治课教学对美的追求和利用很不自觉,教学内容抽象枯燥,教学方法简单灌输,教学手段陈旧单调,学生的情绪体验很不愉快,致使他们逐渐滋生厌学、弃学的念头。改变这种被动局面的一种有效办法,就是要在教学中运用美的方法和手段,以美的形象、美的情感、美的语言、美的艺术、美的生活去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思想政治课教学美是真、善、美的有机统一。
  让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教学美,这是教学艺术本身的要求。马克思指出,人类的实践活动应该遵循“物种的尺度”、“内在尺度”和“美的规律的尺度”,即真、善、美的尺度。真、善、美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人们的实践活动符合真、善、美的尺度,就实现了符合规律性、目的性与审美性的统一。这是人类世世代代所追求的“尽善尽美”的理想境界。思想政治课作为社会文化再生、延续和创造的一种实践活动,也应该追求真、善、美统一的价值目标。“真”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即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社会主义荣辱观等科学理论武装青少年,引导他们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理论武器;另一方面是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要符合教与学的规律,全部教学行为必须按规律办事。“善”体现在教学必须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培养学生具有与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相适应的思想政治观念、心理素质、思维能力、行为规范和道德品质,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美”体现在教学活动中必须遵循美的规律,按照学生的审美要求进行,以审美为手段,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实现学生身心的和谐发展。在教学中,真是美的基础,善是美的前提,离开真、善就不会有美。但真、善又不等于美。只有真、善通过美的形式表现出来,教学才能更有效地体现真、达成善,实现真、善、美的有机统一。
  
  二、思想政治课教学美的几种体现
  
  1.德才兼备体现人格美。
  人格美是人格中闪光的一面,教师人格是教师的灵魂。俄国大教育家乌申斯基曾断言:“教师人格是教育事业的一切。”高品位的教师人格极具审美价值与感染力量,不管对学生的道德升华,还是对学生的学业发展都具有示范价值和激励作用。教师的人格美,主要体现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是德高。“德高者位尊”。高尚的道德情操是支撑教育大厦的栋梁,是教师的灵魂。古人云:“师者,范也:言行动静,皆可为式。”教师的一言一行,莫不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对世界的看法,进而积淀为价值观和人生观。师德是构成教师高尚人格的核心。而现代教育理念赋予师德以更加丰富的内涵。师德不仅体现于传统的甘为人梯、淡泊名利、孜孜以求、诲人不倦的无私奉献精神,更体现于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信任学生、平等对待学生的民主精神。这就要求教师有更为博大的胸怀,与学生平等相处,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和创造精神,从而建立真正民主而和谐的师生关系,给学生以精神上的安全感和满足感;二是多才。作为一名教师,除了要有雄厚的知识基础,还要有口才、写才和帅才以及多方面的兴趣与爱好。知识的海洋浩瀚无边,教师既要自己能在知识海洋中畅游,还要通过自己的表达与创造导引知识源源不断地流进学生的心田。教师要力争做到出口成章,下笔成文,将说和写练成教师的“绝活”和“硬件”,让你的“说”和“写”成为学生审美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三是博学。“学高为师”。博学指广博的文化修养,教师只有积累了广博的知识,才能增强自觉性,减少盲目性,具有预见性,才能满足兴趣广泛、求知欲强烈、想象丰富、渴望探索的学生的欲望,获得学生的信赖。为胜任培养下一代的工作,教师应具备广博的知识基础,不仅对自己所从事的专业能达到精通的程度,对本领域中的新成果及时了解,还要精通教育学、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切实发挥其人生导师的作用;四是善教。“善教者得法”。善教者能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因势利导,省时省力。他们分析问题精辟透彻,描述事物绘声绘色,以其精湛的教学艺术带领学生遨游于知识的海洋,时而激人兴趣,引人深思;时而巧比善喻,化抽象为形象;时而深入浅出而又妙趣横生。他们的教学使学生如乘轻舟,一路顺风,畅快淋漓,给认知活动增加了审美的特色。
  2.善于表达体现语言美。
  古语说得好:“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外衣,是人类用来交流信息,表达情意,以达到相互了解的重要工具。而教师的语言又是直接面对面与学生交流的最主要工具。它正如一位哲人所说的那样:“如果说所有职业的语言都蕴涵着自己情感美的因素,那么没有哪一种职业的语言能像教师的语言那样动人心弦,令人神往,催人奋进,教人求真”。况且,思想政治课的感召力和说服力与教师的语言技巧和语言风格有着直接的关系。《学记》中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其藏,罕譬而喻,可谓继其志矣。”教师要把抽象的理论讲得具有吸引力,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就必须采百家语言之长,学习哲学语言的深刻性,学习逻辑语言的严谨性,学习语言学的规范性,学习群众语言的通俗性。教育家季米良捷夫说过:“教师不是传声筒,把书本的东西传出来;也不是照相机,把现实复写下来,而是艺术家和创造者。”笔者在讲授“人生难免有挫折”一课时,精心设计一段发人深省的演讲词:“同学们:《丘吉尔传》这本书你们读过吗?这位百年才能诞生一位的演讲天才经过的是怎样的人生经历?大家或许只记得他那十分惨烈的成绩单,却不知道他那孤独的,甚至几次几乎夭折的童年。大家或许只记得他当海军大臣的荣耀,却不知道他从一名普通的骑兵到屡立奇功的战地记者经历种种九死一生的传奇经历。大家或许只记得他那压倒众人,极富煽动性的演讲,却不知道在成长过程中他每每被人嘲笑,讥讽,侮辱的时刻。甚至他那丑陋的长相,矮小的个子总被对手挂在嘴上……丘吉尔青年时所面临的窘境和苦难经历是常人所无法想象的。正因为丘吉尔经历起起伏伏的政坛,坎坎坷坷的人生,才成就了他那句不朽的名言:‘我能奉献的只有血和泪。’这句话确实充满了血和泪啊!它是由多少苦难积淀而成……记得有一位伟人说过:‘苦难是人生的必经之路。’所以当你拥有了雄心壮志的时候,同时你也要有张开双臂迎接苦难的思想准备。”如此优美的词句和扣人心弦语言表达,学生怎能不侧耳静听,怎能不使知识、情感和思维自然渗入学生的意识深层,激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呢!
  3.庄重和谐体现教态美。
  教态,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表现的状态,它是教师表情系统的综合体现。优美的教态,是一种高超的教学技巧,它是教师得心应手地组织课堂教学,实施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的保证。
  教态美包括仪容、风度、神情、目光、姿势和举手投足等等。教态是无声的语言,它能对有声语言起到恰到好处的补充、配合、修饰作用,可以使教师通过表情让语言的表达更加准确、丰富,更容易为学生所理解。所以,教师亲切而自信的目光、期待而专注的眼神可以使学生产生安全感,消除恐惧感,缩短教师与学生的感情距离。教师热情洋溢的微笑、友善慈祥的面容可以使学生获得最直观、最形象、最真切的感受。作为一名政治教师,我无时不在积极追求着教态美。就学科性质而言,思想政治课是一门相对严肃的学科,政治教师既是知识的化身,又是伦理的榜样。所以,个人仪表要注意端正、庄重。因此我每次上课前,总要先在走廊悬挂着的镜子前对照一下,看看穿着有没有整齐,领扣有没有扣好,站立讲课时,我努力做到挺胸收腹、稳重自然、落落大方。看到老师精神焕发、充满自信的神态,学生们也自觉不自觉地挺起了胸膛,端端正正地听讲。其次,我讲解时还特别注意手势的比画动作,力求和谐得体,努力做到“动作协调、雅观自然。”比如:在讲“立志振兴中华”时,我目光热切,充满期待,语言坚定,并辅以坚强有力、势不可挡的手势,极大增强了学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责任意识。多年来的教学实践,使我充分认识到政治教师要从根本上提高自己的教态美,必须加强自己的思想、道德、审美、心理学等方面的修养,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把自己的内在美与外在美有机结合起来,使自己的教态自然优雅、大方得体,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真诚可敬的形象,使课堂教学生动活泼,赏心悦目。
  4.以情育人体现情感美。
  美之动人,最重要的就是以情感人,动人心弦。社会美蕴含着历史创造者的感情。艺术美更体现了艺术家的心灵感受,倾注了他们的爱憎之情,具有特别强烈的情感力量,能激起人们感情上的波澜。美的事物总能引起欣赏者感情上的共鸣,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作为政治教师,要通过教学艺术的情感美,把自己美好、高尚、纯洁、健康的情感,创造性地通过教学活动表现出来,并传递给学生,以引起学生的共鸣,使学生的情感更美好、更高尚、更纯洁。经验证明,思想政治课教学绝不能是一种冷漠的没有情感的说教,更不是把某个道理从一个人的脑袋里装进另一个人的脑子里的机械过程。作为政治教师,他影响学生的绝不能仅仅依赖自己的知识和技能,还必须具有对学生关怀备至的崇高情感。教师从思想上,言行上给学生以鼓励和力量,用真情去滋润学生的心田,学生感受到老师真挚的爱,从中感受到教师那种美的情感,就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从而转化为接受教育的内部动力,心甘情愿的听取老师的教诲。况且,由于美的情感的感染性,教师爱生也会促使学生尊师、爱师,“爱屋及乌”进而爱上老师所教的学科,形成学好思想政治课的动机,这样思想政治课教学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正如赞可夫所说的:“教学法一旦能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能发挥高度的作用。”
  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教师若以真情、激情进行教学,学生就不仅是用耳朵来聆听教师的讲授,更是用整个心灵来接受教师的影响。实际上,教师的情感,教师对学生的爱心和对教育事业的钟情,对于自己的教学也具有强烈的动力作用,它会促使教师沉浸、陶醉在自己所教的学科中,乐此不疲,全神贯注地去拼搏、去钻研,全面提高自己驾驭教材、教学的水平,使自己的教学艺术不断进入新的境界,从而更生动、更有力地在学生面前展现思想政治课的教学美。
  总之,思想政治课教学美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种艺术,需要我们着力研究、精心设计、身体力行。教师只有在教态、语言、情感、人格等方面进行不断的修炼,直至炉火纯青,才能产生感人的力量和审美的魅力,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美,让学生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欣赏美、体验美,在学习知识、获得能力的艰辛中始终伴随着教学艺术美的享受,从而学得轻松,学得愉快,学有所成。
  
  参考文献:
  [1]杨丽芬.刍议政治课中的教学美[J].政治课教学,1998,(6).
  [2]李景华.课堂教学师生心理效应探听[J].中学政治,1999,(3).
  【责任编辑 冯荣光】
其他文献
摘 要:历史课程开发的关键在于找准它独特的“学科价值”,思考它在现代公民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需要在每节历史课的教学设计中多思考,需要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多加考虑,考虑如何确立正确的学科价值,引导学生选择和生成科学的学科价值。  关键词:历史;学科价值;确立;达成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06-0064-02  历史学科价值的最终体现应
摘 要:党的十九大提出: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继承和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初中语文教师有责任也有义务引导学生学好汉语,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结合初中语文教学实践,一线语文教师可以从重视古诗文教学、重视汉字书写、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和关注传统节日、寻访家乡习俗这几方面入手,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得到传承与发扬。  关键词:初中语文;中华传统文化;实践研究  
1.为什么狗要吐着舌头喘气?  狗身体上分布的汗腺很少,所以当体温升高后,狗就会吐出舌头来让水分蒸发,以降低体温。不仅如此,狗在吐舌头时还要哈哈地喘气。它们这样做是为了加速将热量排出体外,同时把外面的新鲜空气吸进体内,以帮助身体更快地降温。  2.為什么可乐和汽水有气泡?  人们把可乐以及其他会冒气泡的饮料统称为“碳酸饮料”。打开碳酸饮料的瓶盖,一些小气泡就会很快冒出来,它们就是二氧化碳。原来,人
摘 要:生活即教育,教育引导生活;教育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思想品德课堂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必须关注并重建学生的生活世界,让课堂教学从一味地“拓展知识”转向“回归生活”,将课堂生活化,还学生以生活,还学生以快乐,赋予思品课堂教学以生命价值和生命意义。  关键词:生活;课堂教学;生活化思品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2
关键词:物理习题;梯度设计;动能定理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7)32-0055-02  一、我国物理习题教学现状  在中学习题教学中,最普遍的特点就是习题设计的典型性,即针对课堂教学的知识点,设计紧密贴合教学重点的练习题。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使学生及时地复习知识,并且当遇到不懂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及时讲解,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但
摘要:鉴赏诗歌,必须以解读诗歌意象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从诗的写作背景、诗人的心境入手,正确解读其中意象,学会解读诗歌意象。  关键词:解读;诗歌;意象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6)18-0071-02  意象就是融入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鉴赏诗歌,必须以解读诗歌意象为突破口。以鉴赏《锦瑟》为例,诗中各种意象的巧妙组合,非常和谐地组成浑然一体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7)17-0057-03  2016年高考北京卷文综第17题是这样设计的:  一种名为“人造自来血”的补药曾在近代中国流行。图9和图10分别是1911年10月和11月刊登在《申报》上的广告。这两则广告的变化折射出  ①革命党人把广告当作发动武昌起义的宣传工具  ②民国成立后商人积极投身中国政治变革的浪潮  ③商人利用时
摘 要:新课程改革已进行多年,但效果仍不能尽如人意。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教师读书少而不能积极参与新课改造成的。读书能丰富我们的学养,提高教学水平。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特别强调读书对教师的重要性。学会读书、多读书、善读书对教师的教学影响至深,对如何备课、检查作业、复习知识以及课堂教学都有很大帮助。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给教师的建议;历史教学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摘要:中考数学复习教学是进一步促进学生构建数学知识体系、形成基本数学思想,熟练掌握基本数学方法的教学活动。教学要认真研究《课标》及《考试说明》,明确考查方向;要努力改进教学,提高复习教学效率;要深入把握学情,提升学生应考能力;要循序搞好基础知识复习、专题复习和综合复习。  关键词:中考;数学复习;教学效率;教学建议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
摘要:“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人格教育是教育的重要内容,《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可见,在学生的人格教育中,语文教材拥有得天独厚的教育资源。因此,在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应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因课制宜,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在教给学生语文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关键词:语文教材;人格教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