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对话设计,推进感性阅读

来源 :教育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boy17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笔者认为有效的对话应依托文本为桥梁,正确解读文本、有效的教学设计、师生思维的碰撞与表达等方面开展。语文课堂不仅仅是学生语言的训练,更应该是思维的训练,惟其如此“对话”的课堂才精彩,培养感性阅读。
  【关键词】语文教学、有效对话 文本
  一、 引导体悟,激发活力
  翻开小学语文教材,你会发现这不仅是一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而是一个个富有生命的载体。《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在与文本充分接触后,大胆地表达自己阅读的体悟与感受,让课堂真正成为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舞台。在教学《巨人的花园》,引导学生研读巨人的改变,读懂和别人分享才是真正的快乐时,我巧设了这样的问题“请同学们思考,小男孩的举动使巨人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用直线标出小男孩的举动,用曲线标出巨人的变化。”通过引导学生体悟小男孩三次不寻常的举动与巨人变化的有关句子,让孩子们带着问题与文本对话交流,孩子们通过阅读思考,沿着语言文字的“桥梁”披文入境,走进文本世界,理解小男孩的三次不寻常举动的原因,发现了巨人心理逐渐变化的微妙之由,进而明白了“与人分享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有孩子的花园才能真正成为了一座漂亮的花园”这个道理。这既达成了语文知识的沉淀,对文本的深入理解,又为课堂教学激发了活力。
  二、触发体验,激荡情愫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小学语文教材的篇幅短小精悍,但大多是经典美文,语言凝练精美,蕴涵着丰富的人文内涵,架起了师生间情感与心灵交流的桥梁。教师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就必须引导学生与作者、与文本、与作品中人物进行深入的情感交流、思维碰撞和心灵对话,拨动学生情感之弦,叩启学生的心扉,激荡他们的情感涟漪,进而与文本蕴含的情感融为一体,充分领悟文本的情感基调,内化自我的思想情感。
  以教学《卡罗纳》教学片断为例,为了让学生感受卡罗纳失去母亲遭遇不幸的心情变化,在对话中深入走进人物内心,体验得以深化,情感得以升华,我组织了如下教学:
  师:失去母爱后的卡罗纳究竟是什么样子呢?请大家齐读这句话(出示小黑板):他面容灰白,眼睛哭红了,两腿站不稳,好像他自己也大病了一场似的。
  师:你感受到了什么?
  生1:我感受到了卡罗纳很痛苦。
  生2:我感受到了卡罗纳很伤心,晚上也睡不好,不停地哭,眼睛都哭红了。
  师:你能把这种感受读出来吗?(生1读)。
  师:我只感受到了一点点痛苦,如果谁能读得慢一些;如果你的语气再低沉一些,我们就更能感受到他的痛苦了。(生2反复读——语气低沉、语速缓慢)。
  师:这次我们真正感受到了卡罗纳内心极度的悲伤,让我们一起来感受卡罗纳的痛苦,(师生有感情地齐读)。
  学生畅谈触发的情感体验,朗读体悟激荡的情愫,才能“披文以入情”、“情动而辞发”,真正打心底体会卡罗纳经历失去母亲的伤心过程,感受分享一段心灵远行的“情感之旅”,更为体悟卡罗纳丧母之情推波助澜。心灵对话的课堂,师生间心连心的心潮相逐,情生情的激情奔涌,课堂才会闪烁人性的光芒。
  三、巧设体验,沐浴心田
  泰戈尔说:“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的。”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心灵世界是多彩的,对事物的认识也是多维的,课堂上教师应以充分借助有效的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技术,为学生创设思维的空间,引导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引领学生与文本直接“对话”,静思默想地多元化解读文本,让语文课堂拓展广阔境界,迸射生命的魅力。
  《观潮》记叙的是一次观潮的盛况,描写了大潮由远而近、奔腾西去的全过程,描绘出江潮由风平浪静到奔腾咆哮再到恢复平静的动态变化,写出了大潮奇特、雄伟、壮观的景象。为了激发学生学习《观潮》之趣,上课伊始,我给学生播放《观潮》视频,引导学生想象自己亲临钱塘江大潮观潮之感,尽快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我设计了如下问题:钱塘江大潮自古被称为“天下奇观”?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引导学生充分调动感官想象钱塘江潮的壮丽景色,教师巧设疑问,学生角色体验,孩子们想象的翅膀一下子沉浸在钱塘江大潮滚滚而来,奔腾咆哮的壮丽图景中。看完后,学生情绪激昂,都在兴致勃勃展开讨论,学生有的说听到潮来时的声音从小变大;有的说看见一条细白线,然后又看到白浪翻滚……在这一对话过程中,多媒体创设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情寓其中,学生在想象中对话,在对话中沐浴心田,感悟文本丰富的语言内涵。
  五、争辨体验,情感互动
  对话教学就是学生与学生思维的互动,在互相交流中展开思维与思维的碰撞、情感与情感的交融、心灵与心灵的沟通。
  在上《三个儿子》一课中,我让学生利用最有效的生生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四人小组思考“为什么老爷爷说他只看见一个儿子?”孩子们通过激烈的争辩后,绝大多数孩子都说,看到的是第三位妈妈的儿子。但有一个孩子却发表了不同的意见,“我认为老爷爷可能看到第二个儿子,因为他唱歌出色,他长大了能歌唱家,很有本事。”听了孩子这么一说,在人群中有个孩子动摇了自己的意见说:“老爷爷还可能看到第一个儿子,因为他翻跟头这么厉害,长大可以当武术家。”听了孩子们这么一说,我顺着学生的思维深入问题:“是啊,三个儿子在妈妈的眼里都是好孩子,他们听了老爷爷的话之后都学会了孝敬妈妈。那两个儿子是如何才变成了妈妈的好儿子呢?”通过让孩子们反复辩读文本,领悟文章主题是“孝敬妈妈”,进一步明白如果第一个和第二个儿子变成一个既有孝心又有本事的歌唱家、武术家,那会更好的。
  “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对击始发灵光”。引出对话的争辩点,学生们才能自由真切地表达情感,读出个性化的理解,读懂了文字背后的真正意思,也只有师生的情感互动的课堂,才能打造出多姿多彩的情境课堂。
  总之,“对话”作为一种教学形态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课堂教学中,在教学中教师只有把握对话内涵,用好对话策略,创造对话情境,拨动对话情感,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与文本进行有效对话。在“对话”中解读文本、交流思想,体验情感,阅读就会因有效对话而精彩,这才是真实的语文对话,这才是最美的语文课堂。
其他文献
作者简介:林健敏,女,1977年出生,广东新会人,音乐小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从事小学音乐教育18年,参加广东省音乐课堂教学比赛获一等奖,是江门市蓬江区名教师,是区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  【摘要】在音乐课堂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通过营造开放式的创编空间,创设愉悦激励的课堂,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创编,让学生在音乐的环境与氛围中唱自己编的曲子,跳自己编的舞蹈,奏自己编的旋律,提高
期刊
为了进一步落实开展市教委“快乐活动日”的要求,体现联建小学学生的学习生活需求和学校发展的导向及校本化的分层目标;体现发展学生个性,着眼于满足学生不同层次发展的需要以及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要。学校将课程资源有效整合,实施优化组合。着力推进探索“课程整合”的工作,作为提升学生学习生活品质的重要载体。  一、体验阅读,感受生活  学校将活动内容安排做如下划分:学科类、技能类、竞赛类、艺体类、社会实践类;将
期刊
[摘要] 英语写作教学能帮助学生了解英语思维的方式,形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但加强小学生语言写作实践,更能提高他们的英语写作能力和水平,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 小学 英语写作 教学 体会  一、小学英语写作的重要意义  《新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运用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
期刊
题记:写字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项基础工程,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上海市金山区漕泾小学在多年前就开始写字教育  活动,从1999年的市级课题《小学书法写字教育特色学校课程教材的开发研究》的推进,到2004年书法教研组的成立,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体系。在取得一系列可喜成就的同时,更是受到社会和家长的广泛赞誉。  汉字凝聚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蕴含着美好的生活追求,记载着
期刊
教师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而多年来在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时,农村小学普遍存在“六重六轻”现象,即“重外在培训,轻自主成长;重方法技能,轻内动力感召;重自上而下的指令,轻自下而上的研究;重讲授灌输,轻实践活动;重统一要求,轻个别差异;重显性成果,轻隐性成果”等浮躁现象。虽然投入了相当的时间、精力、财力、物力,但取得的效果不十分理想。怎样走出误区呢?我们是这样做的。  一、生成愿景,让教师浸润在职业幸福
期刊
现在,教师过于的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而忽视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机械、重复、乏味的作业,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力,更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数学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学生学习内容的巩固和反馈的重要手段,应该象《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所以,数学作业的设计也必须来一次大变革,要从人的未来发展和全面发展角度去考虑。在教育改革进一步深
期刊
近日,在网上看到一位网友给自己布置的“快乐作业”,颇有感触。这份“快乐作业”是这样的:  1.每天唱一首快乐的歌,或儿歌,要放声地歌唱。  2.每天写一段快乐感言,无论字数多少、形式如何。  3.每天跳一支快乐的舞,要尽情地跳,管他有没有人看。  4.每天看三个幽默小笑话,并且一定要笑出声音来才算。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小学生的作业。我们都知道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作业的布置在我们的教
期刊
在黑龙江畔小兴安岭北麓,坐落着红色边疆农场。1958年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拔地而起,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成为了如今拥有在校生865人,教职工115人并拥有多功能电教室,微机室、语音室、教师电子备课室、理化生和综合实验室、音乐、体育、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室和图书馆,教师、学生阅览室、心理咨询室、档案室、体育器材室等齐备的教学设施。  一、科学统筹打造管理新模式  教育工作是充满着创造性、艺术性的工作。
期刊
只有心知道,岁月并不宽宏,春秋不知来回转过了多少次,所有浓烈缤纷的岁月,都仿佛在此刻成为了一面镜子,映照人对凉秋,黄叶纷飞。  《丘吉尔曾说过:“人生如戏,人们先演主角,再演配角,然后为他人念白,最终看着幕布落下。”是啊,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主角。那么在这场人生的戏中怎么才能更好地演下去呢?没错,那就是你首先要保证你自己好好地。特别是对于当代的大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安全观念不足,最终引发了很多
期刊
【内容摘要】本文以《最强大脑》节目中“小四与Dr.魏之争”事件的电视节目话语和热门微博评论为研究对象,采用话语分析和内容分析方法,探究科学争议性事件的跨屏传播和公众参与科学效果的异同,以及这种参与对今后科学传播实践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跨屏传播;跨屏互动;公众参与科学;《最强大脑》;技术赋权  2015年3月至8月,中国科协开展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同年9月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93.4%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