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科学节目的跨屏互动与公众参与

来源 :教育传媒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FHGFD4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本文以《最强大脑》节目中“小四与Dr.魏之争”事件的电视节目话语和热门微博评论为研究对象,采用话语分析和内容分析方法,探究科学争议性事件的跨屏传播和公众参与科学效果的异同,以及这种参与对今后科学传播实践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跨屏传播;跨屏互动;公众参与科学;《最强大脑》;技术赋权
  2015年3月至8月,中国科协开展第九次中国公民科学素养调查。同年9月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93.4%的公民选择利用电视获取科技信息,比2010年的87.5% 略有提高。与此同时,利用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获取科技信息的公民比例达到53.4%,位居第二。①可见,电视科学节目在科学教育、科学促进等方面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
  2016年6月初的第22届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中,《最强大脑》一举摘得最佳综艺栏目(季播)奖。作为国内首档电视科学真人秀节目,《最强大脑》自2014年第一季开播以来就备受瞩目,一向遭受冷落的电视科学节目迎来了春天,拉动了观众对科学节目的关注和对科学的理解。不同于其他真人秀节目,《最强大脑》将科学和娱乐融合在一起,以“让科学流行起来”为口号,通过挑战、竞技的方式选拔天赋异禀的民间高手。《最强大脑》不仅收获了观众的青睐,对电视科学节目的创新和发展也有借鉴意义。2016年1月22日,《最强大脑》第三期节目中,由于评审者对挑战项目评判标准的不同而引发的“小四与Dr.魏之争”,自节目播出后引发热议。有关这一科学争议性事件的跨屏传播和公众参与,是本文所要关切的问题。
  一、电视节目的跨屏传播研究
  媒介技术的发展和媒介生态的改变为研究受众媒介使用和受众行为分析提供了丰富的案例。已有研究表明,受众的媒介使用并非是此消彼长的零和效果,而是互相补充、相辅相成的②,整体来说,新媒介技术的出现延长了受众的媒介消费时间③。以视频节目为例,随着移动终端技术的成熟,传统电视的“一屏独大”被“多屏分立”所取代,这为电视节目实现其内容增量提供了更多途径。④作为一种全新的媒介生态,一方面,电视节目的跨屏节目编排为观众提供了更多内容选择,观众可以随时随地、随心所欲地收看节目;另一方面,电视节目的跨屏互动使观众能够对节目的进程和结果产生影响⑤,加强了个人与节目、个人与个人之间的沟通和连接,观众的互动也完善了电视节目的实时反馈机制,增强了观众对节目的忠诚度。
  电视节目的跨屏传播主要分为两个层面:跨屏收视和跨屏互动。在播出屏端选择上,受众不再单一依赖电视平台,而是拓展至电脑、手机、Pad等多屏终端。在收视方式上,受众由收看电视直播、重播变成在多个屏端收看直播、回看和点播等。⑥目前对跨屏收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跨屏受眾收视行为的测量上,创建不同于电视收视行为测量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机制。吴姗在对湖南卫视综艺节目《花儿与少年》分析后发现,节目的跨屏互动主要分为三种方式:节目主导互动性内容生产,如开通官方微博、微信账号,开通网络播放渠道供用户点播或回放;用户内容再生产,如在贴吧发帖或在微博、微信朋友圈发表意见;其他媒体再讨论。⑦王嘉俐则探究了微信“摇电视”这一跨屏互动新模式背后的商业化逻辑。⑧
  在跨屏传播的媒介生态下,电视科学节目如何进行跨屏互动?就《最强大脑》而言,首先,在节目编排上,参与录制节目的多方主体可以在节目里就比赛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其次,在电视端进行节目直播的同时,节目的官方微博账号实时发布节目进程、及时更新话题,供用户在线上参与讨论。跨平台的互动传播把以往冰冷的、与日常生活绝缘的科学拉回到现实中来,让被称为科学“门外汉”的普通大众也能够对科学争议发表意见,发展出一种公众参与科学、公众反思科学的新模式。
  《最强大脑》节目的成功也引发了学界的关注。学者们对节目的分析主要集中在电视研究领域,从电视节目生产⑨、节目视觉呈现⑩、人文关怀取向等几个方面探讨其成功的原因,而鲜有学者从科学传播领域对节目所唤起的公众跨屏参与科学争议的实践进行分析。“小四与Dr.魏之争”作為节目中最具争议的事件,自节目播出后就引发热议,讨论热度从电视荧屏蔓延至社交媒体上,为研究电视科学节目的跨屏互动和公众参与提供了范本。节目中选手苏清波成功挑战“光点美人”项目,获得了现场嘉宾评审的认可,但科学评审魏坤琳仅仅打出6分(满分为10分)的难度分,苏清波最终以72分的总分(低于80分)惨遭淘汰。由于对难度判定的标准不一,郭敬明和魏坤琳现场展开激烈争吵,火药味十足。主持人、嘉宾和现场观众都参与到这场争论中,推动了事件的发展。最后,嘉宾评审通过爆灯将选手复活。节目播出同时,《最强大脑》新浪官微发布了一条“小四与Dr.魏之争”的微博内容,短短三天内便获得上万条评论,成为置顶热门微博。因此,本研究以这一争议性事件的媒介呈现为出发点,意在探讨以下几个问题:
  1.在“小四与Dr.魏之争”事件中,电视如何呈现多方主体互动的?
  2.在“小四与Dr.魏之争”事件中,微博用户如何进行内容生产并参与科学讨论的?
  3.在这一事件的跨屏传播过程中,“公众参与科学”模式的效果如何?
  二、电视表达:作为多元主体的公众
  在“小四与Dr.魏之争”事件中,科学评审魏坤琳给“光点美人”挑战项目的难度判定仅为6分,遭到明星评审郭敬明的强烈不满。郭对比之前节目中“星际迷航”和“钢管丛林”两个项目,指出魏对这几个项目的难度判定标准不一。由此展开了两人的争论:
  魏坤琳:“我觉得小四说的很多话都非常地业余。”“怎么好像跟一个女人吵架一样,翻陈年老账。”
  郭敬明:“我觉得作为一个教授,你可以对一个男嘉宾说,我怎么在感觉跟一个女人吵架的时候,不管你的修养,还是你的学识都出现了问题。”
  “业余”“像跟女人吵架一样”“修养和学识都出现了问题”等情绪化的表达,已经偏离了对科学项目本身的讨论。这时候,主持人蒋昌建将两人的关注点拉回来,让他们各自陈述:   蒋昌建:“我们就一条一条地,就这场比赛他所提出的质疑,你(魏坤琳)给予回应。”“我想你已经发言完了,小四也已经充分表达了他的观点了。但是谁说服谁,其实我们这一季《最强大脑》还有一个权利,就是爆灯的权利。”
  不难看出,在这场争论中,蒋昌建扮演了“协调者”和“中间人”的角色,他的发言也力求做到客观公允、不偏不倚。这时,本期节目嘉宾评审周杰伦也表达了他的看法:
  周杰伦:“这个节目需要理性,但也需要感性,我今天来到这边,就是要执行我感性的那一面。”
  周随即使用了自己的爆灯权利。随后,当镜头给到张召忠,主持人询问他是否使用爆灯权利时,张还未发表意见,现场观众的呐喊声营造出一种压倒性的“意见气候”:
  现场观众(齐声喊):爆灯,爆灯,爆灯。
  镜头前张召忠欲言又止、情绪激动地按下爆灯键。陶晶莹和周杰伦也相继爆灯。这样,挑战选手成功复活。随后,嘉宾和主持人各自发表了看法:
  魏坤琳:“小四,不好意思,我要向你道歉,刚才说话有些过分。你可以狠狠地用爆灯来打击我。”
  蒋昌建:“我们也非常赞赏教授的态度。掌声给两位为科学而争辩的人。”“我相信这个舞台有足够的智慧去让优秀的人能够重返,也有足够的智慧化干戈为玉帛。”
  周杰伦:“我觉得给人机会其实是一件好事,严格对待也是一件对的事情。”
  陶晶莹:“我觉得一个温柔的力量,原谅的力量,包容的力量,不管你在哪里都默默等着你的支持的力量,都是非常重要的。”
  当魏坤琳走到郭敬明身边想要握手言和之时,郭敬明却转身离席,至此电视节目对这一事件的呈现告一段落。
  纵观整个争议性事件的始末,电视文本通过镜头语言完整地展现了“争执出现—回应质疑—多方调解—冲突化解”的全过程,参与这一事件的主体包括:科学共同体(Dr.魏及其身后的科学家团队)、媒体(主持人及节目播出平台)、意见领袖(嘉宾评审 )和一般公众(现场观众)构成。多元主体互动模式图见图1。
  图1 “小四与Dr.魏之争”事件中
  多元主体互动模式图
  在最后的发言中,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出参与这次争论的各方言语中所持有的立场。作为科学共同体的魏坤琳一方面坚持自己的科学评判,另一方面允许其他评审执行爆灯权利,即表明科学家在科学决策中并非闭门造车,科学家与其他群体的民主协商有助于科学争议的解决。作为非科学家群体的意见领袖,周杰伦和陶晶莹的话语中流露出对科学本身的边界与局限的理解,并强调人文主义价值取向在科学决策中的作用。而作为媒体的代表,蒋昌建一直秉持不偏不倚的原则,主要体现在当争论发生时,他能够给争论双方(科学家群体与非科学家群体)足够的机会各自陈述自己的看法。此外,蒋昌建的话语中“掌声给两位为科学而争辩的人”也传达了《最强大脑》节目所倡导的核心思想:科学需要敬畏,也需要争辩。值得注意的是,节目选择呈现而非剪切郭敬明离席这一幕,一方面表明节目组力图平衡多方声音(包括异见)的立场,另一方面也为节目增添了戏剧化成分。
  由于电视具有高普及率和高到达率的特点,为了保证节目质量,电视节目制作方在节目录制过程中需要尽可能地减少观众互动产生的不可控因素。在“小四与Dr.魏之争”节目中,现场观众齐声喊“爆灯”制造出一种压倒性的“意见气候”,但除此之外,观众的镜头少之又少,主持人也没有给个别观众提问或发表看法的机会。由此可见,电视话语在呈现科学争议时带有选择性,在多元主体就议题展开的互动讨论中,嘉宾评审的话语成为强势表达,而现场观众的集体发声则沦为弱势表达。
  三、微博互动:作为大众的公众
  如果说电视节目中的公众参与科学是包括科学家、主持人、明星评审和现场观众所组成的多元主体的互动参与,那么微博上则是另一番景象。微博使作为草根大众的普通用户也有发表意见的机会。节目播出后,“小四与Dr.魏之争”迅速引发了网民的激烈讨论,在微博中受到用户的持续关注,形成舆论热潮。在新浪微博的数据分析工具“微指数”中输入关键词“郭敬明”和“魏坤琳”,可以查询相关的微博热议趋势,如下图:
  图2 “小四与Dr.魏之争”事件微博热议趋势
  可以看出,自1月22日晚间节目播出后,以两人为关键词的微博数量急剧攀升,在次日(即1月23日)达到峰值;微博热议持续到25日,随后逐渐减少,而在29日新一期节目播出后,两人的微博搜索有小幅度的上升,但远远低于上周两人在节目中的争论所引发的微博讨论数量。就持续时间而言,从1月22日到1月28日,关于这一争议性事件的网民参与热度共持续七天,恰巧等于一期节目的周期。
  在微博公共事件中,转发和评论是受众参与的两个主要形式,而评论则更具创造性和主动性。自從新浪微博开通评论点赞功能后,热门评论渐渐成为具有代表性的网络舆论。本文以《最强大脑》官网发出的微博之下的热门评论为研究对象,考察公众如何在社交媒体上就争议性科学议题参与互动和讨论的。按照评论点赞数由多到少,本研究选取了338条热门评论,从发布时间、态度、和议题三个方面進行分析。
  22日电视节目播出后,《最强大脑》官方微博针对当晚发生的争论事件发出微博,内容如下图:
  图3 《最强大脑》官方微博账号发布微博内容
  @最强大脑 1月22日 22:50
  #最强大脑##光点美人挑战#因为评分标准的不一致,小四和叨叨魏的意见又产生了分歧。小四认为,之前静止的光点挑战项目中叨叨魏给了9分,而这次动态的光点项目却只给了6分。叨叨魏则觉得小四的判断很业余。@魏坤琳@郭敬明
  短短两天之内,该条微博就成为官方账号的热门微博。到数据收集截止日(2016年8月5日),该微博共收到13163条回复,1509次转发和2709条点赞。
  (一)发布时间分析   为考察微博评论的发布时间与获得点赞数之间的关系,我们将热门评论前10条的内容及发布时间整理出来,如下表:
  表1 热门评论前10条内容
  排名 热门评论内容 发布时间 点赞数
  1 话说,郭敬明你自己在Dr.魏说话的时候从来不看他,还一脸不屑,就有素质了? 1/22/16 22:52 3447
  2 完美!大赞叨叨魏!!! 1/22/16 22:51 2754
  3 客观评价,魏教授的意思并没有歧视女性。而郭敬明两场比赛下来一直都是这种态度,恩,不说什么不予评价。毕竟是一档科学类走出国门的节目,还是希望少一些娱乐性,多一些严谨客观性。 1/22/16 22:54 2736
  4 郭敬明撕逼能力一流炒作能力一流 1/22/16 22:51 2621
  5 怎么请了郭敬明这样一个从智商到情商都低于人类平均值的人来做评审啊?这不是自降水准吗! 1/22/16 22:53 2577
  6 不喜歡小四相信叨叨魏相信科学 1/22/16 22:51 2355
  7 三季以来就郭敬明一个嘉宾最BB 1/22/16 22:53 2351
  8 郭有什么资格质疑别人的修养。别人讲话他都一脸冷笑不看人家。 1/22/16 22:52 2293
  9 說真的,郭敬明真的有点扯,上次那两个挑战者挑战项目叫做钢管舞与光点?你咋不上天呢?叨叨魏虽然说的那句话有问题,至少冷静下来道歉了,你凭什么别人说话那种态度? 1/22/16 22:55 2012
  10 郭娘娘能不能在舞台上多点尊重,拿点科学理论说服大家,每次听他说话比分低还来的生气! 1/22/16 22:52 1907
  在《最强大脑》官方微博22日晚22:50发出微博后,网民的评论如洪流般涌入,一度造成官微页面无法加载。从发布时间上看,排名前10位的热门评论均是在微博发布5分钟之内发布的,也就是说,抢占发布先机是获得高点赞数的一个重要因素。统计排名前100位的热门评论,仅有5条是23日发布的,1条是24日发布的,其他94条都是22日晚发布的。这说明时效性不仅对专业新闻生产,对用户内容生产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由于微博的点赞功能实行“一人一票”制,获得高点赞数的评论可以脱颖而出,跻身热门评论中。热门评论一般先于普通评论显示在对应的微博下方,保证微博用户在浏览或发表评论时能够第一时间看到,以便迅速了解公开的多数意见是什么。
  (二)态度分析
  在“小四与Dr.魏之争”事件中,网民的态度主要分为“支持魏坤琳,反对郭敬明”“支持郭敬明,反对魏坤琳”和“中立”这三种。根据统计,支持魏反对郭的评论共有194条,占所有评论的57.4%;持中立态度的评论总计119条,占35.2%;而支持郭反对魏的评论仅有25条,占7.4%。在热门评论中,点赞数超过1000的共有24条,均是支持魏坤琳的。数据显示,当科学评审和嘉宾评审因对挑战项目的难度判定意见相左时,一半以上的网民选择支持科学评审,说明大多数公众面对争议性科学议题时,仍然对科学家团体持有信任的态度。这一定程度上表现出公众对科学家的信任及对科学理性的认同。
  为了进一步描述网民的态度和立场,我们将网民评论分为“参与性评论”和“情绪性评论”两种,以此考察网民在表达观点时所采取的不同策略。参与性评论是指网民基于对事实的分析而表达自己的态度和意愿等实质性内容,情绪性评论则是指网民单纯的情感宣泄,评论本身与事件关联较小。根据统计,参与性评论的数量为176条,占52.1%;情绪性评论有162条,占47.9%。可见,将近半数的评论并不涉及事实判断,而仅仅是情绪宣泄,且文字里不乏轻蔑口吻和谩骂用语。
  (三)议题分析
  不同于传统媒介的“中心广播型”属性,社交媒体因其高开放性和低门槛特征成为草根大众发表观点、感知意见气候的重要平台。微博通过赋权让草根用户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从而能够在网络空间中相对自由地展开讨论。统计338条热门评论后发现,评论所涉及的议题主要有:
  1.评判标准:专业VS业余。与“小四与Dr.魏之争”事件最直接相关的议题是对于挑战项目难度判定的争议。有的网民为Dr.魏背书,认为项目的难度分是Dr.魏背后的科学团队商议的结果,并非Dr.魏一人专断,有的网民是“科学主义”的拥趸,认为科学解释的东西才是权威,但也有网民认为科学并不天然具有合法性,它需要接受质疑和挑战。2.科学之外:性别保卫战。“小四与Dr.魏之争”事件中另一个争议点在于节目中由性别引发的争论。魏坤琳不经意的一句抱怨遭到郭敬明犀利的回击,一时间,“教授歧视女性”的话题成为网络口水战的导火线。有的网民认为Dr.魏太男权主义思想,也有站出来为教授鸣不平的。由于节目中魏坤琳主动上前道歉,郭敬明却转身离席致使节目录制被迫中断,许多网民认为小四不尊重他人。3.节目背后:科学,娱乐,还是炒作?除了围绕争议本身的讨论外,还有一些网民对科学真人秀节目的制作方式和价值倡导发表看法。有的网民认为,电视科学节目理应传递多方的声音,还有网民认为节目制作方选择非专业的嘉宾评审,其用意在于炒作,制造话题,提高节目收视率,另一部分网民认为科学节目和娱乐节目不能混为一谈,科学节目理应坚持严谨务实的理念。
  四、讨论与小结
  (一)跨屏互动与技术赋权:失衡与非理性
  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技术的迅速扩散与应用,在传统媒体时代失声的弱势群体终于有了发声的可能,技术与赋权成为一个崭新的研究话题。有学者认为,新媒体的实践正是一个赋权的过程,弱势群体的权力和能力有可能在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得以提升,并最终有可能实现社会公正。在跨屏传播的新媒介生态下,传统电视媒体与网络新媒体的联动,电视节目主导性的互动内容生产和网友自发性的内容生产,似乎为媒介赋权运动的开展提供了更多可能。   通过分析《最强大腦》争议性事件的电视文本,我们可以看出,多元主体的互动为公众参与科学争论提供了可能。但是,多元互动模式中的权力分配并不均衡。科学共同体、意见领袖和媒介三方主体拥有话语的主导权,其中科学共同体掌握优势话语,根据议题的不同,意见领袖与之时而对立时而统一,媒体则主要充当调停人的角色。而普通公众则处于权力的边缘地位,参与度较低,互动效果不显著。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电视科学节目中“对话模式”或“民主模式”的尝试并未从根本上实现对弱势群体的赋权。
  在微博中,研究分析的338条热门评论中,仅有5条评论来自微博认证用户(大V用户),也就是说草根网民占据了科学讨论的舆论场。然而,公众围绕科学争议性议题讨论的质量却良莠不齐。在热门評论中,近半的评论为单纯的情感宣泄,充满了调侃、讽刺和谩骂,甚至公然对当事人进行人身攻击。在与议题相关的参与性评论中,围绕科学本身的讨论凤毛麟角。微博评论的互动方式有两种,在评论区直接回复某人或在新的评论中@某人。分析发现,热门评论中,网民基本都是自说自话,回复和@某人很少,无法形成持续、良性的互动机制。少量评论由于抢占发布先机且内含煽动性文字,能够迅速获得上千个赞,而一些就事论事、客观分析的高质量评论却被淹没在数以万计的评论大潮中无人问津。整体来说,社交媒体中,公众参与科学争议性议题的方式和效果仍有待提升。
  (二)科学与娱乐:边界的模糊与重构
  《最强大脑》节目的成功,为电视科学节目的发展提供了一条可供借鉴的思路。在当下电视节目娱乐化的浪潮中,科学类节目的娱乐化,一方面可以扩大科学节目的外延,丰富科学节目的形式,另一方面可以调动公众参与科学的积极性,这也是科普的基本要义。总的来看,节目成功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1.娱乐性。节目的亮点之一在于周杰伦、王石、TFBOYS等演艺明星和行业精英的加盟助阵,为节目赚足了人气。另一方面得益于话题的营销。通过对参赛选手的“标签化”打造,如 “魔方狂人贾立平”“水哥王昱珩”等,调动了受众参与话题讨论的热情。2.公益性。2016年1月15日的节目中,“扎染密语”项目将扎染这一民间传统染色工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搬到了舞台上,来自大理市喜洲镇周城村的两位白族扎染传人现场表演扎染艺术,让观众能够感受民间手艺的博大精深。2016年2月5日的节目中,由231幅图案迥异的新春窗花组成的窗花墙亮相舞台,不仅为节目增添了节日气氛,更彰显着民间剪纸艺术的魅力。公益元素的加入赋予了一档娱乐节目更多的社会意义。3.互动性。第三季打破了科学评审“一家独大”的地位,其他评审通过爆灯的方式也可以决定选手的去留。多元主体的互动增强了结果的不确定性。此外,增加选手台上和台下的曝光度、节目官方微博的拟人化运营等,都是节目在增强互动性方面的有效尝试。
  但是,随着电视科学节目不断挖掘科普与娱乐相交融的新方式,有关科学节目“泛娱乐化”的质疑逐渐增多,这是科学走入大众视野后所必须要面对的挑战。再豪华的明星阵容、再精巧的舞台设置,倘若没有内容的科学性作支撑,科学娱乐节目也只能沦为徒有娱乐之形没有科学之实的秀场。“内容为王”的电视节目生存法则,在当前媒介极大丰富的生态中依然没有过时。对于电视科学节目制作者来说,在创新各种娱乐元素博得观众一笑的同时,还要努力丰富节目的内涵和外延,发掘更深刻的社会意义。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在新的传播时代,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科学以及如何理解娱乐。
其他文献
文水县下曲中心校所辖20所小学,3所初中,1所独立幼儿园。在校小学生3875人,初中生1697人,幼儿1123人,全镇教职工467人,承担着下曲镇适龄学童进行九年制阶段义务教育的重任。2007年,范一明出任下曲中心校校长以来,本着为教育“求真务实“的原则,创新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和专业素养,坚持做到“定位更要到位,知道更要做到,借力更要使力,达己更要达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写下了不平凡的一页
期刊
作者简介:林健敏,女,1977年出生,广东新会人,音乐小学高级教师,大学本科学历,从事小学音乐教育18年,参加广东省音乐课堂教学比赛获一等奖,是江门市蓬江区名教师,是区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  【摘要】在音乐课堂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编能力,通过营造开放式的创编空间,创设愉悦激励的课堂,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鼓励学生大胆创编,让学生在音乐的环境与氛围中唱自己编的曲子,跳自己编的舞蹈,奏自己编的旋律,提高
期刊
为了进一步落实开展市教委“快乐活动日”的要求,体现联建小学学生的学习生活需求和学校发展的导向及校本化的分层目标;体现发展学生个性,着眼于满足学生不同层次发展的需要以及适应社会多样化的需要。学校将课程资源有效整合,实施优化组合。着力推进探索“课程整合”的工作,作为提升学生学习生活品质的重要载体。  一、体验阅读,感受生活  学校将活动内容安排做如下划分:学科类、技能类、竞赛类、艺体类、社会实践类;将
期刊
[摘要] 英语写作教学能帮助学生了解英语思维的方式,形成用英语进行思维的习惯,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有效的教学方法,不但加强小学生语言写作实践,更能提高他们的英语写作能力和水平,为其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 小学 英语写作 教学 体会  一、小学英语写作的重要意义  《新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发展学生的英语语言技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英语运用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
期刊
题记:写字教育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项基础工程,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上海市金山区漕泾小学在多年前就开始写字教育  活动,从1999年的市级课题《小学书法写字教育特色学校课程教材的开发研究》的推进,到2004年书法教研组的成立,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体系。在取得一系列可喜成就的同时,更是受到社会和家长的广泛赞誉。  汉字凝聚着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蕴含着美好的生活追求,记载着
期刊
教师是学校最宝贵的财富,而多年来在打造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时,农村小学普遍存在“六重六轻”现象,即“重外在培训,轻自主成长;重方法技能,轻内动力感召;重自上而下的指令,轻自下而上的研究;重讲授灌输,轻实践活动;重统一要求,轻个别差异;重显性成果,轻隐性成果”等浮躁现象。虽然投入了相当的时间、精力、财力、物力,但取得的效果不十分理想。怎样走出误区呢?我们是这样做的。  一、生成愿景,让教师浸润在职业幸福
期刊
现在,教师过于的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而忽视数学作业设计的有效性,机械、重复、乏味的作业,扼杀了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创造力,更不能适应素质教育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数学作业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和学生学习内容的巩固和反馈的重要手段,应该象《数学课程标准》指出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所以,数学作业的设计也必须来一次大变革,要从人的未来发展和全面发展角度去考虑。在教育改革进一步深
期刊
近日,在网上看到一位网友给自己布置的“快乐作业”,颇有感触。这份“快乐作业”是这样的:  1.每天唱一首快乐的歌,或儿歌,要放声地歌唱。  2.每天写一段快乐感言,无论字数多少、形式如何。  3.每天跳一支快乐的舞,要尽情地跳,管他有没有人看。  4.每天看三个幽默小笑话,并且一定要笑出声音来才算。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小学生的作业。我们都知道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作业的布置在我们的教
期刊
在黑龙江畔小兴安岭北麓,坐落着红色边疆农场。1958年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拔地而起,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成为了如今拥有在校生865人,教职工115人并拥有多功能电教室,微机室、语音室、教师电子备课室、理化生和综合实验室、音乐、体育、美术、综合实践活动室和图书馆,教师、学生阅览室、心理咨询室、档案室、体育器材室等齐备的教学设施。  一、科学统筹打造管理新模式  教育工作是充满着创造性、艺术性的工作。
期刊
只有心知道,岁月并不宽宏,春秋不知来回转过了多少次,所有浓烈缤纷的岁月,都仿佛在此刻成为了一面镜子,映照人对凉秋,黄叶纷飞。  《丘吉尔曾说过:“人生如戏,人们先演主角,再演配角,然后为他人念白,最终看着幕布落下。”是啊,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主角。那么在这场人生的戏中怎么才能更好地演下去呢?没错,那就是你首先要保证你自己好好地。特别是对于当代的大学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导致安全观念不足,最终引发了很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