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过程,感悟特点

来源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ngye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学数学教师要在教学中让学生重视学习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探索数学知识,教师在学生的探索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发现数学知识的特点,包括发现数学知识的本质特征、数学知识的性质特点、数学知识与数学知识内在的联系。学生只有深入理解了数学知识的特点,才能全面地理解数学知识、灵活地应用数学知识。为了说明这种数学教学实施的方法,本次研究以一名数学教师的《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为案例。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扇形统计图;知识特点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数学教师重视学生的学习结果,即教师较为关注学生有没有记住今天学过的数学知识,能不能应用今天学过的数学知识做习题。这种教学方法不能让学生感悟学习知识的乐趣,更不能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数学教师应当重视数学教学的过程,使学生理解到数学知识的特点。为了说明小学数学教师应当如何帮助学生感悟学习知识的过程,了解数学知识特点,现以一则《扇形统计图》教学设计为案例。
  一、直观呈现数学问题,让学生了解数学特征
  部分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没有理解数学知识的特征。曾有一名数学教师在课堂上问学生:“数学知识是一种什么样的知识?”有些学生回答:“数学知识是一门计算的知识吧?感觉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就是在做计算。”数学知识绝不是一门局限于计算的知识,数学是一门应用数量、结构、空间、变化、信息等方式诠释事物,给出事物发展规律及结果的知识。如果学生不了解数学知识的特征,就不能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小学数学教师要直观地为学生呈现数学问题,引导学生探究数学问题,使学生能够发现数学知识的特征。
  以小学数学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扇形统计图》这一节课为例,有一名小学数学教师这样直观地呈现数学问题。这名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告诉学生,有一个班级参加校运动会,报名参加运动项目的学生如下:参加乒乓球项目的学生有12人、参加足球项目的学生有8人、参加跳绳项目的学生有6人、参加踢毽子项目的学生有5人、参加其他项目的学生有4人。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学生能不能应用学习过的知识直观地呈现这一次报名参加运动会的学生的情况呢?学生经过思考,绘制出运动会参赛项目统计表格,学生统计的项目为报名参加运动项目的人数和比例。在学生认为应用统计表格与统计数据比例的方法能够很直观地呈现数学问题的时候,教师开始引导学生学习应用扇形图来呈现数学问题。当学生学习了绘制扇形图后,发现如果应用统计图形的方法来呈现数学问题,可以把数学问题变得更直观。
  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的时候不能仅仅只教给学生计算的技术,或者绘制几何图形的技术。数学教师要在数学教学中直观地呈现数学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正在学习的数学问题的本质是什么。学生只有理解了数学问题的本质,抓住数学知识的特征,才能高效地学习数学知识。
  二、分析比较数学问题,让学生理解数学特点
  当学生经过探索,了解了数学问题的本质以后,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横向对比数学知识、纵向对比数学知识,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的特征,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特点,建立数学知识的体系。学生只有全面了解数学知识的特点,才能够灵活地应用数学知识。
  依然以小学数学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扇形统计图》这一节课为例,那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引导学生理解了应用扇形图的方法可以直观地呈现数学问题以后,教师又引导学生应用柱形图的方式来绘制运动会参赛项目统计数据。学生结合学习过的旧知识绘制出柱形图以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柱形图与扇形图都能呈现出运动会参赛项目的情况,为什么我们有时要用柱形图的方式呈现,有时要用扇形图的方式呈现呢?这两种数据统计图形的呈现优点在哪里呢?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开始比较柱形图和扇形图之间的区别。经过比较,学生发现如果绘制柱形图,学生就很容易发现一个项目参赛人数的多少;如果绘制扇形图,学生就很容易发现一个项目参赛人数的比例,这两种数据统计图呈现的侧重点不同。经过教师的引导,从纵向的角度来说,学生可以应用数据、表格、数据统计图来呈现数据,数据呈现的直观程度为“数据<表格<数据统计图”。从横向的角度来说,柱形图与扇形图呈现的侧重点有区别,学生可以结合数据统计的需求选择适当的统计方法呈现数据。
  小学数学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时,要引导学生学会分析以往学过的类似数学知识,比较数学知识与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在比较的过程中,学生会形成更深层次的理解,了解数学知识的特点。
  三、密切联系数学实践,让学生掌握技能特点
  当学生理解了数学问题的本质特征与性质特点以后,数学教师可以为学生布置一道综合性较强的习题,使学生在做习题的时候了解数学问题的应用特点,学生在解决数学习题的时候可以定向地完善数学知识结构。
  学生经过思考,填补出了表1中空缺的数据。学生认为小徐2017年1月话费总额为50÷40%=125元;短信费占的百分比为100%-40%-36%-4%=20%,短信费=125×20%=25元;长途话费= 125×36%=45元。学生认为,数据统计表与数据扇形图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只要了解了数据统计表中某一个数据的数值及占比,在其他数据只有数值的情形下,可以得出全部的占比,反之也可以通过已知的占比了解数据的数值。依此类推,如果要补足扇形图中的空缺,可以应用同一原理。经过这一次的学习,学生理解了在遇到数据统计问题的时候,可以应用数据、表格、数据统计图来讨论,如果全方位地呈现统计数据,就能够更全面地呈现数学问题。数据表格与扇形图都可以呈现数据数值、数据占比,学生可以通过统计数据、计算数据的方法来绘制数据表格及数据扇形图。
  学生在思考扇形图角度计算的问题时,发现以前在学习的时候,仅仅只把扇形统计图当作数据统计图形,却未发现扇形统计图是用几何的方法呈现数学问题,它居然还是个几何问题。如果把它当作几何问题,就必须应用几何知识来解决。学生计算短信费所占角度的方法为:(100%-4%-40%-36%)×360°=72°。经过这一次的学习,学生把数学计算、數据统计、几何分析三项数学知识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个数学知识系统。
  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有可能会因为思维能力不足而不能全方位地理解数学问题,或者不能把数学问题纳入到数学知识体系中。数学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中为学生布置一个综合性较强的习题,让学生以这道习题为学习方向,找到知识点学习的疏漏,发现知识结构的不足。当学生能够更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特点,完善了数学知识结构以后,就能灵活地应用这些数学知识解决相关的数学问题。
  四、总结
  小学数学教师如果要在教学中强化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全面了解数学知识的特点,就应当用这样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首先,数学教师要直观地呈现一个数学问题,给予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机会,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其次,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从横向、纵向两个方面分析、比较数学知识,了解数学知识的特点。最后,教师要让学生思考综合性较强的数学习题,并在思考习题的过程中找到学习的疏漏,完善数学知识结构,使学生能够在更宏观的基础上了解数学知识的特点。数学教师只有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一步一步深入地理解数学问题的特点,才能使学生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学生才能够更灵活地应用数学知识。
其他文献
[摘 要] 通过这一轮数学新课程改革,我们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笔者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一线教师应当讲究课堂教学语言的留白艺术,通过启、导、赏、忍,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索空间,提供广阔的展示平台,从而促进学生生命个体的最优发展.  [关键词] 语言;留白;空间;发展  语言是纽带,教学语言是课堂上师生间交流的重要工具. 有人会说,随着现代教育媒体的运用,课堂教学
摘 要:本文通过对人教版、北师大版、苏教版、西师版四套小学数学教科书中“大数的认识”数学文化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人教版中数学史料的来源更加丰富,更能体现多元文化性,采用图文并茂的形式更多,在数学史的应用上具有明显的优势;西师版教科书更注重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方面,苏教版高度关注现实中的社会问题,人教版、北师大版对各类现实生活的关注度相对均衡些;在数学与科学技术方面,四个版本渗透生物数学、地理科
数学绘本俗称故事书,将数学知识和数学探险故事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在阅读数学绘本中学习知识。为了让小学低段数学课变得有趣好玩,笔者在教学苏教版一年级“找规律”一课时选择了《从小爱数学:好玩的几何系列》读本中的《寻找消失的宝石王冠》,旨在通过数学绘本教学达到以下教学目标:在绘本阅读和操作活动中感知图形的规律,探索出图形中蕴含的规律;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和数学阅读的兴趣;学生在聆听故事
摘 要:针对《找规律》的教学,执教者着眼于学生发展,一切从学生实际出发,基于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科学地对教材进行了三个方面的调整:一是例题和试一试换位;二是增加“两端不同,一样多” 的探究;三是渗透数学对应思想。  关键词:找规律;基于教材;教学与评析  一、初步感知规律  师(投影出示情境图):小猴模仿小明串珠,他们共串了四串,哪两串是小猴串的呢?  生:2、3两串是小猴串的。  师:你是如何
摘 要:小学数学教师在开展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会针对一个数学问题进行数次提问,这种提问方法就是“二度设问”。小学数学教师应用“二度设问”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深入地理解数学概念、反思数学错误、延伸数学问题。本次研究说明了小学数学教学中“二度设问”技巧实现这三个教学目标的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二度设问  “二度设问”,是指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提前预设了好几个问题。教师在提出第一个问题以
摘 要:笔者从六上“圆环面积”这一课配套练习的一道错题中,发现学生少有画图解决问题的策略。同一道题的两种不同教法,让笔者体会到如何去提升学生画图能力的教学培养方法,更让笔者体会到虽是简单的“画个草图”而已,但对于我们的教学而言却是一点也“草”不得,每一步扎扎实实就可以促进学生“草图”的精确和精致,解题的高质和高效,更能进一步地提升学生数学素养。  关键词:错例;分析;草图;画图能力;培养  一、缘
摘 要:每一份教材都凝聚着编写者的心血,蕴藏着丰富的内涵,体现着科学的哲理,给教师留出了更多的空间与余地,也给教师提供了宽松、开放的研究舞台。因此,把握编者意图,读透教材,品出其中的内涵,悟出其中的精髓,这样,才能真正把握住课堂的脉搏,才能实现教学这一“再创造”的过程。  关键词:教材;整合;价值;学生;主体  “认识平行四边形”一课是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笔者在研究教材的基础上曾先后三
摘 要:小学数学作为教育阶段重要的教学科目,其教学的改革、高效课堂的构建对于小学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因此,对如何在小学数学中构建高效课堂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笔者从小学数学教学的多个方面探讨了高效课堂的构建,旨在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小学数学教学水平提出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趣味教学;改革;小学数学;高效  课堂教学的质量对学生知识的学习与接收有着至关
摘 要:为了让学生经历整合表格过程,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背景下,笔者以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知识点为例,通过学生经历“读表格”“表格转换”“画表格”和“编新表格”等过程,引导学生体会表格在解决问题中的价值。  关键词:人教版;表格问题;解决问题  数学中的表格问题是把现实情境中的生活问题经过高度抽象而成的结果,有利于学生将同一数学问题用各种不同的方式进行数量表征,沟通了表格问题、纯文字问题
摘 要:在统计与概率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观念,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构建数据分析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已成为当下数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关键词:数据分析观念;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数据分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