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丁·麦克多纳剧作的“爱尔兰性”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xia1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马丁·麦克多纳是上世纪90年代爱尔兰戏剧的代表剧作家,也是这时期最成功的商业剧作家之一。在“丽南山三部曲”中,马丁·麦克多纳表露出双重的“爱尔兰性”,既表现出对于经典的颠覆,又不乏传统的爱尔兰式风情。本文将基于这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由剧作分析入手,观照二者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 马丁·麦克多纳;丽南山三部曲;爱尔兰性;爱尔兰戏剧
  【中图分类号】I5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7-0033-02
  马丁·麦克多纳是爱尔兰20世纪九十年代的代表剧作家,其作品一定程度上体现了90年代以来的爱尔兰戏剧新貌。在风格表达上,马丁·麦克多纳以黑色幽默式的暴力美学见长,而其本人又张扬乖戾,在剧坛极具争议性。
  相较于前辈们对于民族身份和个人身份认同的渴求,马丁·麦克多纳是叛逆的。成长于伦敦爱尔兰社区的他面对英国人质疑其身份时表示“我不介意。我从不为自己是英国人还是爱尔兰人辩护。因为一定程度上,我两者都不是。当然另一方面,我两者兼而有之。” ①不过,其作品中对于“爱尔兰人”身份以及英爱问题的提及都表明了他并非对此漠不关心,而是以打破传统的方式寻求新社会背景下的自我认知。
  “丽南山三部曲”是马丁·麦克多纳的代表作,是其创作于上世纪90年代的三部戏剧作品,分别为《丽南山的美人》《康尼玛拉的骷髅》和《荒漠的西部》。其中,《丽南山的美人》是麦克多纳的处女作,该剧先后获得了包括托尼奖、奥利弗奖在内的多项大奖。②总体上,“丽南山三部曲”裹挟着浓烈的爱尔兰西部乡村风情,亦饱含作者的个人风格表达。
  一、传统:潜藏的“爱尔兰性”
  “爱尔兰性”是相对于“英格兰性”的概念。“英格兰性”的特征是现代化、工业化和都市化,“爱尔兰性”则背靠乡村和田园,以复兴盖尔语、天主教和西部地域为主要表征。在此前提下,爱尔兰西部以 “爱尔兰文艺复兴的基石” ③的概念出现在众多爱尔兰文学作品中。久之,爱尔兰戏剧形成了以叙写田园生活和家庭生活为主要题材的传统风格,乡村、厨房以及炉火等意向成为常见的符号化表达。马丁·麦克多纳生于爱尔兰西部,其父母是爱尔兰移民,童年时期的麦克多纳时常跟随父母来往于伦敦和爱尔兰之间,这使得他熟悉西部乡村的生活风貌和方言特点,日后的剧作亦延续了传统爱尔兰戏剧的家庭、移民及乡村等题材。麦克多纳虽赋予了“爱尔兰性”新的切入角度,但他乐于描绘爱尔兰的西部风情。纵览“丽南山三部曲”,马丁·麦克多纳将地点统一设定在“丽南镇”,三部剧作呈现出相似的风土人情,在“三部曲”中亦常见传统的爱尔兰戏剧元素,比如《丽南山的美人》的炉火和爱尔兰特色装饰,《荒漠的西部》中爱尔兰西部方言的运用和对宗教元素的描述等,地域特色凸显,一定程度上流露出剧作家潜藏的家园意识。
  除了上述具体意向,对于英爱冲突的讨论亦是爱尔兰戏剧常有涉及的范畴。三部曲中,杀父弑母、兄弟相残的家庭伦理关系在一定程度上是英国与爱尔兰长期殖民与被殖民关系的隐喻 ④,这显然是作者作为爱尔兰人难以逾越的精神隐痛。例如,在《丽南山的美人》中,女儿莫琳几次提及英国人掠夺了爱尔兰的土地和文化,第一幕中便有此类对话。此外,莫琳的精神病史源于英国人以种族歧视为武器对她进行的恶毒人身攻击,致使她受到巨大精神創伤,无法正常结婚生子,40岁仍被迫待在咄咄逼人的母亲身旁,毫无私人生活可言。巨大的压力使莫琳精神崩溃,她将目前生活的无望归咎于英国对爱尔兰长久的压迫,这也是麦克多纳对于民族伤痛的侧写。如此,英爱冲突虽然不是剧中着力表达的部分,但它作为全剧的底色,消解了以莫琳为代表的普通爱尔兰人的身份认同感。马丁·麦克多纳对于民族身份问题一笔带过式的处理并非戏谑或玩弄,而是站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回望历史,以新锐角度探求多元化的“爱尔兰性”。
  诚然,马丁·麦克多纳在各种颁奖礼和采访中从不吝惜自我夸耀,被视为反叛传统的剧作家之代表;但从剧作中表露出来的浓厚爱尔兰风情可知,无论是题材的选择还是爱尔兰元素的添加,马丁·麦克多纳的“爱尔兰”精神内核与前辈们并无二致。尽管麦克多纳多次强调自己不属于英国或爱尔兰的任何一方,但他同前人一样,对于民族身份和自我身份的求索情怀是流淌于作品脉络中的。
  二、颠覆:另类的创新
  爱尔兰经济繁荣后,全球化大潮带来的冲击使得90年代的剧作家们开始找寻更多个性化的戏剧表达,基于此,麦克多纳逐渐形成了包括荒诞、血腥、暴力等元素的风格偏好,最终呈现出打破传统的戏剧样貌。
  《丽南山的美人》中,反抗母亲的女儿最终将滚烫的热油倒在母亲手上并将其杀死,阅读马丁·麦克多纳的戏剧文本,暴虐阴鸷的氛围清晰可感:
  摇椅停住了。玛格的上半身开始慢慢前倾,最后她的身子翻了下去,重重地摔倒在地,死了。一块红色的头骨连着头皮挂在脑袋一边。莫琳低头看着她,厌烦地用鞋尖碰了碰尸体的一侧;然后她踩在尸体的后背,站在那儿陷入了沉思。
  莫琳她在门外台阶上绊了一跤。是的。她从山上摔下去了。是的。(停顿)是的。⑤
  麦克多纳对于传统的颠覆不只体现在暴力场面的描摹,还表现为剧中人物的异化。莫琳弑母后坐在母亲的摇椅上,看起来竟与母亲十分相像。莫琳极端的反抗行为并未实现自我解脱,而是宿命般成了另一个玛格。《荒漠的西部》亦有与之对应的情节——剧中,人物关系由母女转换为兄弟,亲人间相互折磨的僵化状态却未改变。类似的悲剧性在该剧中还体现为宗教力量的消解,剧中,韦尔什神父企图用爱感化相互残杀的兄弟,但他的努力是徒劳的,最终只有通过自戕来为两兄弟赎罪,宗教力量衰微的暗流之下,真正湮没人性的社会问题才是作者意图讥讽的对象。如果亲人间的残杀是戏剧情节的暴力表达,那么《康尼马拉的骷髅》则表现出对于戏剧主题的消解,因此该剧也是三部曲中最具荒诞色彩的作品。主人公迈克在清理尸骨的过程中得知了亡妻尸骨下落的线索,一系列秘密进而浮出水面。然而,作者就此将真相掩埋,繁杂的线索信息变得毫无意义,只留下因追查线索而牵出的复杂人性。   此外,重构传统爱尔兰戏剧的符号化意向也是麦克多纳代表性的艺术特点。历史上,爱尔兰剧作家通常选择母亲或者妇人形象来象征爱尔兰民族,例如叶芝在《胡痕里的凯瑟琳》中塑造了需要拯救的优雅老妇人形象;再比如辛格的《骑马下海的人》中坚毅伟大的母亲,总之,传统的爱尔兰戏剧惯于塑造崇高的“母亲”形象。而在《丽南山的美人》中,玛格这位母亲无知而自私,甚至阻碍女儿的幸福。玛格这一人物的塑造表明:爱尔兰传统和历史已经成为下一代走向新生活的障碍,是必须打破的枷锁。⑥爱尔兰戏剧中传统的家园情怀和民族意识在新旧时代的摩擦中转向模糊和倒错。在“丽南山三部曲”中,马丁·麦克多纳摒弃了传统的戏劇风格,将家园化为阴郁压抑的所在—— 《丽南山的美人》中女儿弑母,《荒漠的西部》兄弟相残、儿子弑父,《康尼玛拉的骷髅》中荒凉的坟场,一系列阴暗、暴力、血腥的戏剧情境充斥着“丽南山三部曲”,至此,家园早已成为年轻人前进的桎梏,家人间也只剩无尽的相残。麦克多纳以荒诞的黑色幽默构成悲剧的基调,一方面意图引起新的社会背景下对“爱尔兰性”的思考,另一方面用颠覆传统的手段强化了个人风格。
  三、结论
  试将麦克多纳的创作风格与社会背景相联系,其怪异的艺术风格其实源于对现实生活的惶惑。漫长的抗争历史使得爱尔兰人长久生活在自我身份的困惑中,而当全球化浪潮猛烈地冲击古老的文化,爱尔兰被放置在全球性视角下重新审视,爱尔兰人愈加无法定义“爱尔兰性”。全球化语境下,民族身份再次成为焦点,马丁·麦克多纳以新式的、怪诞的艺术特色进行了个人化解读。麦克多纳作为爱尔兰90年代的代表剧作家,肩上卸去了沉重的负担,使之以玩味的态度和跳脱的视角看待传统家国文化。然而,于麦克多纳而言,传统和颠覆在其剧作中是和谐共生的——在传统“爱尔兰性”的层面,尽管有些离经叛道,但他对于爱尔兰元素的惯性叙写是不可忽视的。
  马丁·麦克多纳的戏剧作品充满了对传统的质疑和挑战,他甚至是以激进的方式打破常规、求得艺术创新。但不论如何评述,他的颠覆之举是对传统“爱尔兰性”的突破,更是爱尔兰文化立足于全球化浪潮下的新表达。虽然有学者认为他的作品刻意抹黑爱尔兰人甚至“毁掉”了爱尔兰,但不得不承认,爱尔兰社会的隐痛被直观地阐发出来,引发人们对于文化、历史以及身份认知等问题的再思索。马丁·麦克多纳或许无法代表整个爱尔兰,但他的剧作足以成为爱尔兰戏剧史上独具特色的风景,也让世界得以认知处于裂变之时的爱尔兰。
  注释:
  ①李成坚:《当代爱尔兰戏剧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43页。
  ②胡开奇译:《渴求:英国当代直面戏剧名作选》,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275页。
  ③王晶:《论马丁·麦克多纳〈利南三部曲〉对西部田园的黑色书写》,《外国文学》2017年第4期,第137页。
  ④李元:《论马丁·麦克多纳〈利南的美人〉中的后现代刻板印象》,《当代外国文学》2014年第2期,第123页。
  ⑤胡开奇译:《渴求:英国当代直面戏剧名作选》,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第332页。
  ⑥李成坚:《当代爱尔兰戏剧研究》,四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156页。
  作者简介:
  魏尧,女,汉族,山东济南人,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戏剧史论。
其他文献
【摘要】 第92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寄生虫》是由韩国导演奉俊昊执导的一部批判现实主义电影。本文基于影片中的寄生虫隐喻、气味隐喻和场景空间隐喻分析,进一步挖掘寄生虫现象背后的社会根源,揭露影片中映射出的韩国财阀经济、贫富差距、阶层固化等各种矛盾问题,并对导演的创作意图进行了解读与剖析。  【关键词】 《寄生虫》;隐喻;社会阶层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
期刊
【摘要】当今社会,随着经济和科学的不断发展,博物馆的建设也越来越好。如今,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技术被应用在了博物馆展示当中,而数字媒体技术就是其中应用最多也最广泛的一种。数字媒体技术的应用使得博物馆的各项工作过程更加便利,这也让博物馆的相关工作能够得到更好的开展,让更多的人更好地了解博物馆。因此,本文就对数字媒体技术在博物馆展示当中的合理应用进行了相关分析。  【关键词】数字媒体技术;博物馆展示;应用
期刊
【摘要】 《围城》是文学大师钱钟书先生的作品,作品并不深奥难懂,反而结构松散、语言幽默,像一个等待读者自己去填充的物质框架,达到自己的现象学直观,完成读者自己独特的“我思”,具有自己独特的美学价值和时代价值,是一部历久弥新的伟大作品。  【关键词】 《围城》;知觉体验;空白;超时空结构;时代价值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
期刊
【摘要】由于汉族和德意志民族之间明显存在地理位置、宗教信仰、文化内涵、习俗风格、历史背景等的差异性。把握两种语言中颜色词的差异,不仅对两国人民日常语言交流之间有益,而且能够更好地使人们把握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中的内涵。  【关键词】颜色词;文化内涵差异;文化交流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42-0095-02  颜色属于人类
期刊
【摘要】 本文以毛泽东诗词中的问与答为切入点,分析了毛泽东诗词中有关个人情感、人际关系、国家前途、国际风云、人与自然的关照,剖析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与革命家身份的融合。  【关键词】 毛泽东诗词;问答;个人情感;人际关系;国家前途;国际风云;人与自然;修辞  【中图分类号】I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37-0022-02  在毛泽东公开发表的诗
期刊
【摘要】 奉俊昊和他的场景设计师李河俊在《寄生虫》中赋予了场景与镜头设计非常多的细节隐喻。在影片中,大量的场景布置、摄影机机位的摆设与移动镜头的运用,使得影片从观影角度看,有着许多由他们塑造和构成的象征主义手法,本文将例举影片中较为主要的象征主义符号并对其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 《寄生虫》;象征主义;符号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
期刊
【摘要】 本文根据美国著名女作家安妮·赖斯创作的吸血鬼系列小说,对其作品中的吸血鬼艺术形象进行研究,安妮·赖斯尝试用现代的和理性的角度去演绎和诠释吸血鬼这一传统的艺术形象,从而引起了观众的强烈共鸣和认同。从这一社会文化现象出发,揭示了安妮·赖斯吸血鬼史诗中吸血鬼价值观变异之路,吸血鬼与人类在生存问题上的二元对立以及永生带来的巨大诱惑使得吸血鬼建立了极端利己主义的价值观体系,反映了西方社会在人文主义
期刊
【摘要】 《红烛泪》与《在美国和中国间摇摆》以母亲龚林达的角度叙述其痛苦经历。无意识的自卑与隐忍、“小写的他者客观体”体现坚韧与自强、“欲望总是他者的欲望”体现自傲与控制欲。《棋盘上的较量》和《美国女婿拜见中国丈母娘》以女儿薇弗莱·龚的角度讲述她内心的压抑情感。离弃恐惧症体现自卑的服从,亲密恐惧症表达叛逆的反抗,死亡恐懼中妥协与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和缺乏及时有效沟通则是母女关系产生矛盾的直接原因,
期刊
【摘要】 自古以来关于女性意识觉醒的文章层出不穷,尤其是在近现代,大部分的作者已经关注到了男女之间的意识觉醒以及本我回归状态,而在这条意识回归的路上,王安忆所撰写的《小城之恋》,成了利用文学作品表达女性意识觉醒的里程碑。本文综合《小城之恋》进行分析,阐述了文章内容以及背景中所渗透的女性意识觉醒元素,意在进一步凸显文学作品的实际思想引导价值。  【关键词】 女性意识;王安忆;《小城之恋》;觉醒  【
期刊
【摘要】 余秋雨的散文集《文化苦旅》出版二十多年以来,广受学界和广大读者的好评,这不仅因为《文化苦旅》中有着强烈的文化传承与传播色彩,同时也是因为余秋雨本身在散文创作上的独到之处,体现出明显的戏剧性色彩。《文化苦旅》散文集中的戏剧性,不仅体现在部分篇章的内容排布上,同时也体现在余秋雨悬念设置等方面的应用上。本文结合《文化苦旅》中具体的篇章,从戏剧性手法应用和内容设置两个方面,对该散文集的戏剧性体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