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习兴趣 激发创新思维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yugug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中在整体上把握知识体系、知识点及相互关系,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突出基础知识教育,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素质,通过个性化的教学追求,使抽象的概念和理论形象化、具体化,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个性化教学;学习兴趣;创新思维
  
  在化学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创新思维,实现教学个性化。个性化教学就是要充分尊重和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并通过教学唤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对个人全面发展的追求。同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获取信息,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创造思维,实现知识、能力和人格的协同发展。这一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
  一、热爱学生,唤起兴趣
  热爱学生是唤起学生学习兴趣的首要条件。教师的“教”要落实到学生的“学”上,学生是教育的客体,又是学习的主体,如果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化学教学工作充满信心,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工作兢兢业业,治学勤奋严谨,处处为人师表,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特别是不歧视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让差等生能够从老师的期待、信任和关怀中得到鼓励和勇气,从而密切师生的感情,唤起对学习化学的兴趣。反之,如果教师对自己所从事的化学教学工作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工作马虎应付,对学生老是责备基础差、脑瓜子笨等,那么,师生间的感情就不可能融洽,学生对你所教的学科也不可能有什么兴趣,甚至还会失去信心,更严重的还会厌恶学习化学,一到上这门课时就感到头痛,产生逆反心理,学习效果自然不会好。
  二、明确意义,产生兴趣
  让学生明确学好化学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是使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兴趣的基础。化学是在分子和原子的水平上,研究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变化及其应用以及物质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化学是人类用以认识和改造物质世界的主要方法和手段之一。从开始用火的原始社会,到使用各种人造物质的现代社会,人类都在享用化学成果。如在日常生活中,像水垢是怎样形成的,食品怎样防潮、防腐烂,怎样防止铁生锈,怎样使用发酵粉,怎样净化水等,都要用到化学知识。通过“水中生火”“空杯生烟”“颜色互变”等这些实验,激发学生产生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利用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碰到的问题、看到的现象,来说明化学与工农业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充满化学,化学就在身边。教学中,还可通过课程中所列举的我国化学发展的历史, 联系社会生产和生活实际,使学生了解到学习化学与国家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 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注重提高学生崇尚科学思想和道德观念、环保意识等,促进其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三、精心设疑,激发兴趣
  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产生认识需要,产生要学习的心理倾向,进而激发学习动机。化学课具有探索性实验科学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要把握好问题的设置,并通过创设“问题情境”,训练科学思维,让学生通过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感受成功的情感体验和科学思维的乐趣,从而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比如,讲述分子性质之前,先让学生体会分子的存在:在讲台上洒一点香水,不一会儿,坐在后面的学生也能闻到香味;在一杯开水中放入糖块,一会儿糖块溶解,而且喝这杯水会感到有甜味。此时,不失时机地提问学生,让其解释其中的道理。通过这些感性实验, 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在创设问题情境时,教师应力求设计的问题准确、精练、针对性强。设置的问题要集中,抓住关键,要由小到大,由简到繁,由易而难,层层递进,步步深入。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用词准确,语言清楚,问题具体,不可模棱两可、容纳的概念太多;并且应是学生运用已学过的知识分析、判断和推理能够回答的问题。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善于启发学生,学会“于无疑处生疑问”。
  四、直观教学,调动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直观教学可以更有效地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通过实物与标本、演示性实验以及教学参观等方法,为知识的领会理解提供感性材料,这种直观教学生动、形象、逼真,有助于学生对深奥化学知识的理解。对于一些过分抽象的问题,学生往往会感到乏味而百思不得其解。直观性教学往往能起到化难为易、形象具体、记忆深刻的作用。化学具有广泛的适应性,他与其他学科的教学过程一样,同样是一种特殊的认识和实践过程,教学的直观性保证了再现的实体和抽象的理论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在获得丰富的感性知识的过程中,更好地上升到理性的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直观是在教学媒体直接作用下产生的一种认知活动,在教学中除了使用实物直观和教具直观外,还要充分利用各种电教设备,如录音、模型、挂图、标本、幻灯、电影、电视等,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化学知识,牢固记忆有关内容,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自学能力。
  五、课外活动,培养兴趣
  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如组织课外兴趣小组,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科学家的故事与成就,让学生交流研讨学习的方法和玩味化学趣题。化学实验最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可以加强实验教学的力度,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增加实验,改变实验教学步骤,变先实验后讲解或先讲解后实验为边讲解边实验,给学生更多的动手机会,让他们在操作中学习化学知识。这样做将更有利于学生清楚地观察现象,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树立科学的认知观念,为更好地学习化学打下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对那些学习成绩一时比较差的学生,应有针对性地组织他们参加兴趣小组活动,一边培养学习兴趣,一边弥补缺漏,提高成绩。
  六、语言艺术,引起兴趣
  风趣、幽默的语言具有强烈的召唤力和感染力。面对枯燥乏味的化学知识,教师应该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引起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教师的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效果。形象的语言,能将难记而乏味的公式,转变为学生头脑中具体而生动的画面;幽默的语言,能将学生带入愉悦的学习过程。凡是优秀的教师都善于用风趣、幽默、精彩的语言来描述所教问题,以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是一种传递知识和信息的过程,而教师的教学语言便是一种传递的主要载体。教师的语言修养,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教师的语言有无吸引力,关系到化学课堂教学的效果;教师的语言有无感染力,关系到化学教学能否获得成功。教师通过语言艺术,还可以增添课堂的活跃气氛,减少疲劳,引起兴趣。
  兴趣可以激发情感、培养意志,兴趣可以唤起某种动机、改变某种态度,兴趣可以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兴趣可以提高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思维能力。实践证明,学生在兴趣浓厚的情况下,注意力集中,接受新知识最容易,记忆东西最牢固,思维最活跃、最敏捷。因此,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对于化学教学可以收到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钟启泉,崔允淳,张华主编.新课程与学习方式的变革[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刘知新主编.化学教学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市临港新城实验学校)
其他文献
摘?要:“班班通”在农村学校全面实现后,教师急需掌握“班班通”设备的操作和相关的信息技术技能,学校应结合校情积极组织好校本培训,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班班通;信息技术;校本培训;教师专业成长  服务教师发展的需求、学校发展的需求,是校本培训的出发点,也是落脚点。在教育逐步迈向现代化的今天,校本培训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下面,笔者就“班班通”条件下的信息技术校本
进入初中以后,孩子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正在形成。然而由于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偷窃现象时不时在班级发生,偷窃行为常常困扰着许多班主任。面对这种现象,班主任老师应该如何积极有效地解决?  案例描述:下午第二节体育课下课后,同学们陆续回到了教室。我在办公室里备课,听到有人在教室大声叫嚷着:“抓小偷,我的手表被人偷了!”我起身去教室后发现小王叫嚷着说自己手表不见了,同学们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有的同学
摘要:学生在进入大学后的声乐学习过程中,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学习停滞期,主要表现为:声乐学习会出现停滞不前的状态,无法调整好声音状态的平衡,对声乐学习失去信心,无法与老师配合好。作为老师,就需要帮助学生尽快地走出学习停滞期,树立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挖掘出他们的最大潜力,让学生尽快地进入学习的自然稳定阶段,更好地找到自己的状态,提高自身的演唱水平。  关键词:学习停滞;心理素质;学习潜力 
摘要:凸透镜成像实验一节内容烦琐,学生往往不知从何下手,一片茫然。为了帮助学生能够顺利地完成此探究实验,本文就实验前的准备工作从实像、虚像概念的再确立,学生感性认识的获得以及提高实验可行性等方面做了详尽的阐述。  关键词:实像;虚像;感性认识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作为一节探究课是初中物理光学部分的重点也是难点,它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在教学中应引起我们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在物体经
摘 要:博林格说过:“任何一个掌握了一门外语的人都清楚地知道,主要时间是花在掌握这门语言的词汇上面。”可见,词汇是语言学习者的最大障碍,而中国人学英语的情况也是如此。探讨较有成效的英语词汇教学的途径,以对学生的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产生积极的作用,是我们英语教师迫切需要做的事情。  关键词: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方法  一、中学英语词汇教学存在的弊端  1.输入不连续、不充足,且主要来自课堂  中学英
班主任工作是一种复杂的、特殊的、艰苦的劳动。只有对学生有着真挚的爱,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去;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取得师生之间的心灵沟通;只有全身心地爱学生,时时刻刻为学生着想,学生才会爱戴老师;爱得深、切、诚,才能唤起学生奋发向上的勇气,使学生对生活、学习充满信心。所以爱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但是,爱不是姑息迁就,不是没有尺度,而是宽严适度,严爱统一,严中注爱,爱中融严。  热爱学生,最忌偏爱,班
教育家丁榕说:“没有严格就没有教育,没有批评也没有教育。”作为不成熟的、还在发展中的学生,难免犯错误或违纪。但正所谓“玉不琢,不成器;人不育,不成才”。碰到学生犯错误,班主任怎样批评,而且在批评之后能否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就显得非常重要。  我班一女生,好打扮。开学第一天,我就发现她戴耳钉,不由得怒从心生。正当要发火时,她发现我在看她,很麻利地把耳钉取了下来。考虑到报到第一天,不能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摘要:细看新课程下的语文教材,许多教材选文都是名家名篇中筛选出来的,所以课文中的背景材料成了语文教学中的重要资源。但在当下的语文教学中,很多教师抱着“让语文学习来个大视野”的信念在语文课堂上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殊不知,背景材料其实也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锦上添花,用得不好则画蛇添足。本文将以人教版语文教材为例,从教师在非用不可之时,恰当地使用背景材料补充,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并且升华文本价值,让学生在
“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是中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的教学理念与要求。为此,作为语文老师,我们必须树立新的课程理念,打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创设一定情境,有意识培养学生阅读理解感悟能力。  那么,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如何引导
2009年我带了美术班。耳闻这个班的学生基础薄弱,学习积极性不高,上课纪律不好。然而我把他们看成是我的孩子,从不嫌弃他们。我想首先得用一颗极公正的心去对待他们,让他们找回失去的自己,然后爱上课堂,爱上学习。下面就是我一年来的心得体会。  一、让他们找回自信  特长班的学生往往缺少自信,尤其在面对本部的学生的时候。第一堂课我有个要求,希望他们每天能以一个崭新的面目出现在教室里,要分外自信,相信自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