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探究”的作用与需要注意的问题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wj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物理教学中“问题探究”的作用
  1.1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强化学习动力
   学生的学习动力来源有两个方面:(1)有明确的学习目标;(2)有浓厚的学习兴趣.由于社会的发展,生活条件的改善,一些初中学生的学习毅力也变得越来越脆弱,学习兴趣就成了他们搞好学习的关键.利用青少年强烈的好胜和好奇心理,让他们参与问题探究,认真钻研去获取知识,通过努力去解决问题.当他们求得知识后,这种胜利者的心理就得到了满足,因而增添了学习兴趣,强化了学习动力.如教材中有很多“规律型”探究活动,比如《牛顿第一定律》.这些探究问题不难,学生愿意探究,探究的结论带有规律性,就容易使学生产生愉快的“成就感”.再者,探究过程实际上就是应用物理知识及逻辑方法去解释或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可以直接领悟到物理知识在现实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只要学生感觉到所学的知识有用,学习兴趣就会倍增.
  1.2有利于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学生的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问题和用多种方法通过不同的途径去探求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离不开教师对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有效地诱导学生去“发散”思维,关键在于设计发散点,而教材上的“探究”题目是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总结或挖掘出来的,具有优选性、广联性、密集性和科学性.例如,“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这类探究题,放手让学生探究,就能联系到诸多的物理知识,也可得到很多的好答案.再如“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影响水沸腾快慢的因素,学生能探究出多个因素,教师再引导学生联系知识,深入探究,优化结果.这样的探究过程,就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过程.因此,合理使用这些“问题探究”,不仅可使学生加深理解所学内容,而且对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3有利于师生互动,教学相长
  在探究中,教师和学生既是教育者,也是受教育者,通过互相切磋甚至是争论,都可以从多方面接受信息,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材上经常有探究题“假如声音在空气的速度为0.1 m/s,假如地球上失去重力”等一类开放型的问题.教师易受到旧教材和自己思维定势的影响,想象的场景可能比较少,而学生接受新鲜事物较多,考虑多是从自己的角度.想象的场景将是丰富多彩.比如“假如光的速度为0.1 m/s”,学生想到了“穿越时空”像这样的问题还很多,只要师生共同探究,相互补缺,相互激励,就能共同提高.
  1.4有利于开展研究性学习
  首先,教材上的“探究”所设计的题目虽然是单一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有许多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践.在探究时立足于研究、解决学生关注的社会、生活问题,这样,研究性学习就水到渠成了.其次,教材上,有些问题列举也会误导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像“黑色吸收所有的色光”,但学生会联想黑板是黑色的,为什么会“反光”(镜面反射)这类问题,学生用现有的知识解决,无法解释.这时教师及时开展研究性学习,在探究时,学生可以体验到“科学家解决问题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积极探索的精神.同时他们还可以从教师和其他同学身上学到研究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增强了学习过程的探究性,多数情况下,教师引导学生开展问题探究总会留下一些悬而未决的问题,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利用课外时间去解决这些问题.这样,学习时间不一定完全局限在课堂45分钟内,有的上网去延伸学习空间,有的深入社会扩展生活的空间.总之,完成教材上的“探究”的教学对于我们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课内走向课外,从被动走向主动,从感性走向理性,从接受型学习走向探究性学习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2处理组织问题探究时需要注意的幾个问题
  2.1正确处理好教师“导”与学生“学”的关系
  教师“导”与学生“学”的关系就是内因和外因的辩证关系,教师是外因,学生是内因,外因要靠内因起作用,强调教师主导作用就是为了保证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初中学生思维活跃,不受传统的定势思维束缚,敢于标新立异.在探究时,随时会提出一些有价值的问题.对这些问题,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放手让学生去探究,不要急于表态,应让他们主动补充或争论.要注意培养探究的骨干力量,让学生影响学生,让学生去带动学生,让学生去激励学生.但教师绝不能放手不管,要仔细聆听,从学生的发言中捕捉一些新的哪怕是错误的信息给予及时的评价和解释,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2正确处理好培养发散能力和探究主题的关系
  突出主题是由教学特殊任务所决定的.不可否认,开展研究式、探究性的探究对于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探索物理本质规律有其重要的作用.但探究还必须有一个问题中心,那就是教材上的“探究”问题.如“探究物质的物理属性”这类问题,若不实施有效的控制就很易偏离主题.组织探究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运用教学艺术,抓住主要矛盾,启发学生思维.杜绝学生在枝节问题上纠缠不休或漫无边际、海阔天空.还要抓住有利时机,诱发学生联想,开拓探究的思路.
  2.3正确处理好探究过程与探究结果的关系
  课本中的绝大多数探究问题,通过学生自身努力可以得出一些结论和方法.教师要“宽容”,不能过分地要求探究的结果全面性、正确性;解题方法也不一定要求最优化;还要允许学生探究时缺乏一些科学性和条理性.应该重视学生探究的过程,学生掌握了获取知识的过程就掌握了终身受益的方法.像教材中的“串并联电路电流、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和“欧姆定律”等一系列探究题,有的是为了加强概念的辨析;有的是为了让学生弄清实验设计思路及目的;还有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知识的运用.探究这些问题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教师可根据问题的特点,结合每个探究问题的意图、功能及学生的思维状况进行点拨、引导和启发,让学生学会思考,参与探究,共同感受探究的成功.同时还要从探究过程中不断捕获信息,捕捉学生的思维火花和灵感,激发其创新意识,促其创新精神的形成.这样也许会使教师教学任务加大,但长期下去却会使学生学到更多的学习方法,在教学上也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方法.
  2.4正确处理好学生独立思考和集体交流与合作的关系
  长期以来,教师都习惯于学生安静地听课,独立地思考,即使让学生进行探究,也是形式,缺乏主动性和动态性,课堂发言单打独斗,学生的思维并不能得到真正的启迪,也就无法进入主动、开放和发展的状态.而集体动态式的探究,可以克服学生思维上的思考动力不足的缺陷,弥补思考的内容单一,思考深度较浅,思考效果不明显等缺点.同时,同学们在集体探究发言时相互影响,以利于形成良好的学风,拓宽学习内容的覆盖面,学生考虑问题会更全面、更周到.在探究中大家可以互相启发和共勉,得出的结论和方法会更深刻、更有条理、更有深度和广度.在集体动态式的探究中,出现差错的学生受到集体的激励,剌激其大脑皮层,还会使探究的内容在脑海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避免单独发言时惟恐出错而畏首畏尾,反而抑制学生思维发展的情形.像前面所述那些带有发散性的问题,不探究、不靠师生集体智慧就难得出完整的结论.因此,在教学中让学生探究或争论并不影响独立思考,相反,会使思考变得更轻松、更活跃.
  2.5正确处理好学生归纳与教师总结的关系
  探究问题时,学生对问题积极地思考、分析和辩论后,他们最关注的是教师对自己的见解或结果作出的反应.因此,教师有必要及时总结.总结时既要对学生的见解进行分析,充分肯定他们的正确方面和科学结论,又要讲清学生的思维过程.但一定要注意,学生探究时会有许多始料不及的问题,如在教材上有这样一个探究问题:电流热效应的影响因素有很多,所以,不能轻易对学生的探究结果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
  总之,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能够进行有效的科学探究,让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探究活动,考验着我们教师的教学艺术水平和智慧.“主动参与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探究与实施,能够规范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行为,使教师善教,学生乐学,促进师生关系和谐发展,使素质教育很好地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其他文献
在“科学”课程中,“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和提高探究能力”是重要的课程内容,而以实验为明显特征的科学课程,其探究能力主要是指实验探究能力,实验探究能力的提高离不开重要的科学方法,如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推理法、模型法、类比法、归纳法、等效替代法等等,而控制变量法的应用最为普遍.虽然学生从小学接触科学以来,就经常用到控制变量法,但因对变量的理解不到位、控制变量的习惯没有很好地养成、对控制变量的具体意义理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就主张“读万册书,行万里路”.旅游本质上是文化体验、文化意识和文化共享的重要形式.文化需要通过旅游进行创新、传承和传播.本文试从图书馆的角度触发,引
《物理课程标准》从学生的全面发展的角度提出了新的评价理念和要求:强调评价在促进学生发展方面的作用,不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和选拔功能;重视学生在活动、实验、制作、讨论等方面的评价,不赞成以书面考试为唯一的评价方式;倡导客观记录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具体事实,不过分强调评价的标准化.  2006年10月,我们学校物理教研组在宜昌市科学院申请立项了“初中物理发展性学习评价”课题,2006年至2013年我们在新课
学习工笔画出身的丁蓓莉.有着非常扎实的传统功底.其创作之初是以对花卉的另类描摹起步的.那些花卉在她的画面上往往被还原为植物标本般的形象.在冷静而谨慎地使用传统语言的
布鲁纳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因而,学习不仅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更在于让学生去体验知识的生成过程.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实验教学无疑是体验知识生成过程的最佳途径,实验教学是科学教育中的主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动手能力、落实课程三维目标的良好载体.但是以往的实验教学过于对课本的依赖,学生和老师往往是拿着“菜谱式”的教材或教师设定的活动单,按部就班操作.在此过程中,虽然学生的实验技能得
针对如何提高企业获取Web信息的效率和Intranet信息利用率,提出了Web信息领域分析的概念。Web信息领域分析的目标是得到企业的Web信息主题,这在进行企业级Web信息获取时起着
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实验是教学中很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且实验还是揭示物理现象的基本方法,也是论证物理理论的一个重要的标准.新课改也要求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因此在物理教学中,教师要充分重视实验的课堂作用,与时俱进,强化物理实验教学,教师还要重视实验演示,同时尽量给学生较多自己动手的机会,管理学生做好分组实验.  1物理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  首先应该以实验为基础,由于实验是一种探究性
笔者自大学本科毕业后,曾先后工作于我县沿口初级中学及海安紫石中学,主要从事初中物理教学工作.近年来,随着整个社会对创新性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及物理新课程改革方案的实施,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开展探究式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维大有裨益.但在农村初中,由于学校硬件设施,学生素质及教师教学能力的限制,在全面推行探究式教学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本文拟结合农村初中实际情况,分析农村初中
在科学教学中,举例子是很重要的环节,它能使学生明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及规律适用的条件和范围,能对知识学习产生正迁移.而有时举非例子也一样重要,它能从另一个角度,从另一个层面来加以阐述,使学生对概念和规律得以更深的理解.其实,只有正反两面都清楚了,才算对某概念或规律真正的掌握.因此,例子和非例子是有效学习的保障.以下是笔者运用例子与非例子进行教学,撰写成文,以起抛砖引玉之效.  1例子与非例子在概念教
我们的生活与大气息息相关,通过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很容易了解到大气压是存在的且很大.然而,大气压到底有多大,对学生来说却是一个既抽象又陌生的概念.为了适应新课程的理念,现行的各版本教材编者巧妙地设计了实验方案,让学生利用身边常见的器材估测大气压的数值,在实验中体验探索科学的乐趣.但各版本教材对该实验方案的设计思路又不尽相同,笔者对其进行了综合的比较与分析,希望教师们在教学中能够灵活处理,运用最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