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阅读课中教师的“设疑提问”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mkk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Krashen的输入假设(1985),语言习得的唯一途径就是通过理解或接受可理解性输入。我国的英语教学是在汉语的环境中进行的,缺乏自然习得语言的社会环境,因此,阅读教学历来都是我国英语教学中的重中之重。新的《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明确规定:“高中英语课程应根据高中学生认知特点和学习发展需要,在进一步发展学生基本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着重提 According to Krashen’s input hypothesis (1985), the only way to acquire language is by understanding or accepting intelligibility input. The English teaching in our country is conducted in the Chinese environment and lacks the social environment of natural language acquisition. Therefore, reading teaching has always been the top priority in English teaching in our country. The new ”High School English Curriculum Standard“ clearly stipulates: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Curriculum should be based on the cognitive characteristics of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learning needs, while further developing students’ basic language skills, while focusing on
其他文献
患者,女,48岁.既往体健,无冠心病、心律失常、高血压病史.2000年9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全身乏力.查体:胸骨轻度压痛,脾肋缘下约6 cm,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血常规:WBC26×109/L,晚幼粒细胞0.15,杆状核粒细胞0.19,分叶核细胞0.49;Hb 120g/L;BPC 350×109/L.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粒系占0.780,原始粒细胞0.050,早幼粒细胞0.080,中、晚幼粒
【摘要】中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衔接”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英语基础参差不齐、对英语学习信心不足以及教学和评价的脱节。本文论述了做好这一工作的途径,即激发兴趣,重视差异、温故知新和恰当评价。  【关键词】衔接 兴趣 差异 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117-01  一、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
衡量高效课堂并没有唯一的标尺,但从课堂教学的本质来看,学生、教师是不可或缺的因素,当然,教材也是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传统教学过于从教师角度来考虑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而新课程标准中则明确要求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基本标尺来进行课堂组织和实施。因此,在新课改背景下,要构建高效课堂,还得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性,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在掌握教材的基本学习内容的基础上向技能培养过渡。  一、 立足学生本